CN220622441U - 真空吸盘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2441U
CN220622441U CN202322396976.2U CN202322396976U CN220622441U CN 220622441 U CN220622441 U CN 220622441U CN 202322396976 U CN202322396976 U CN 202322396976U CN 220622441 U CN220622441 U CN 220622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locking
unlocking
vacuum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69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青青
郭星星
袁然亮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69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2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2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2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吸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单向阀组件,第一壳体呈环状壳体并设置在吸盘本体的顶部,单向阀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并配合第一壳体和吸盘本体合围成气腔,吸盘本体的顶部开设连通气腔和其内部的气道,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移动设置且第二壳体设有作用于单向阀组件的驱动部,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设置第一锁定机构,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单向阀组件导通气腔与大气,第二壳体由第一位置下压至第二位置时,通过驱动部带动单向阀组件密封气腔,同时第一锁定机构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定。本申请提供的真空吸盘吸附稳定可靠,同时解除吸附状态十分便利。

Description

真空吸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在拍摄领域常常会用到吸盘作为固定件,通过将吸盘吸附在桌面上进行固定,然后吸盘上再连接有快装板等配件,快装板上直接装摄像头或者手机等,吸盘安装方便快捷,又不会损坏桌面。理论上来说吸盘越大吸附力越好,固定越可靠;但是吸附力大的吸盘手动按压不好将内部空气排出。且吸附在桌面上后,吸力较大,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将吸盘取下。吸附力过小的吸盘容易因漏气造成吸盘脱落,损坏摄影设备。
因此,如何兼顾吸盘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固定可靠且解除吸附固定十分便利。
本申请提供一种真空吸盘,包括:
吸盘本体,贯通其顶部外侧与其内部开设用于进气或排气的气道;
第一壳体,呈环形壳体结构并固定于吸盘本体的顶部,第一壳体的内部与吸盘本体的内部通过气道连通;
单向阀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配合第一壳体、吸盘本体合围成连通气道的气腔;
第二壳体,可相对第一壳体移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且第二壳体设置连接并作用于单向阀组件的驱动部;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第一锁定机构,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单向阀组件导通气腔与大气;第二壳体由第一位置下压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驱动部带动单向阀组件封闭气腔,第一锁定机构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组件为具有预设厚度的弹性垫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内径向尺寸自上至下渐缩,和/或,弹性垫片的径向尺寸自上至下渐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片的上端面开设环形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为套接于第一壳体的罩壳;
驱动部包括连接于罩壳并沿轴向向吸盘本体延伸的轴向连接段、以及连接轴向连接段的底部并贴合弹性垫片的限位盘;
罩壳的顶端连接相机固定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盘本体的上端面设置用于驱动弹性垫片和第二壳体向上复位的第一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外壁的锁定槽以及设于第二壳体并与锁定槽适配的锁定件;
锁定槽包括沿第一壳体轴向延伸的滑动段和连通滑动段且沿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的锁止段;
锁定件包括沿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的锁定臂和设于锁定臂的末端且朝向第一壳体凸设的卡勾。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卡勾锁止/解锁于锁止段背离滑动段一端的第二锁定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包括:
限位臂,连接第二壳体并沿第二壳体的轴向向下延伸,限位臂的底端一侧设置第一斜面;
限位块,内周的侧部设置第二斜面,外周的侧部设置第三斜面,第二斜面用于和第一斜面滑动配合以使限位臂越过第二斜面被限位块卡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分设于限位块的两侧且延伸方向相反;
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限位块上移;
旋转解锁件,呈环状且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底部,旋转解锁件的内壁向内径向凸设解锁结构,解锁结构的下端面开设解锁槽,解锁槽设有与第三斜面贴合的第四斜面;
第二弹性件驱动限位块上移锁定限位臂时,限位块的外周置于解锁槽,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贴合,卡勾被锁止;旋转解锁件被驱动解锁时,解锁结构转动下压限位块,限位臂被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结构的内侧向上凸设连接块,第二壳体设置与连接块沿周向卡位的连接条,旋转解锁件被驱动解锁时,连接块推动连接条带动卡勾运动至滑动段;
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解锁件转动复位至锁定位的第三弹性件,旋转解锁件处于锁定位时,限位块的外周置于解锁槽,限位块的内周将限位臂锁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下压第二壳体使吸盘本体变形并将空气通过气道挤压入气腔,同时驱动部作用于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将气腔内的气体排出;第二壳体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单向阀组件由导通气腔与大气转换成将气腔密封,此时吸盘本体恢复形状,气腔和吸盘本体内部均呈现负压实现吸盘本体的吸附固定;同时借助第一锁定机构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锁定,使单向阀组件保持密封气腔的状态,气腔和吸盘本体内部的负压能够保持吸盘本体处于稳定的吸附状态;当需要解除吸盘本体吸附固定时,只需利用第一锁定机构解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锁定状态,驱动第二壳体由第二位置相对第一壳体复位至第一位置,即可带动单向阀组件切换为导通气腔和大气的状态,吸盘本体内的负压逐渐消失而实现吸盘本体解锁,实现兼顾吸盘本体吸附的稳定性和解除吸附固定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盘非吸附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盘吸附固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纵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真空吸盘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限位块的示意图;
图7a为图5中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7b为图5中第一壳体的仰视图;
图8a为图5中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图8b为图5中第二壳体的仰视图;
图9a为图5中旋转解锁件的俯视图;
图9b为图5中旋转解锁件的仰视图;
图10为图5中连接盘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原理图;
图12为限位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快装板;101-相机固定件;200-快装座;
300-第二壳体;301-轴向连接段;302-限位盘;303-夹持件;304-第一弹性件;305-锁定件;3051-锁定臂;3052-卡勾;306-限位臂;3061-第一斜面;307-连接条;
400-第一壳体;401-锁定槽;402-密封槽;403-弹簧槽;404-锁止槽;405-驱动槽;406-第一固定孔;
500-弹性垫片;501-环形凹槽;
600-旋转解锁件;601-解锁结构;602-解锁槽;603-第四斜面;604-连接块;605-第三弹性件;606-定位柱;607-定位孔;
700-限位块;701-第二斜面;702-第三斜面;703-第二弹性件;
800-吸盘本体;801-第二固定孔;802-连接盘;803-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盘吸力过大难以拆掉或吸盘吸力过小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真空吸盘,既能保证真空吸盘吸附固定的牢固性,又能方便快捷的将真空吸盘从吸附状态拆除。
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800、第一壳体400、第二壳体300和单向阀组件,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可移动设置,以确保第二壳体300至少能够相对第一壳体400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一壳体4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借助第一锁定机构能够将第二壳体300锁定在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解锁。其中,第一壳体400呈环状壳体结构且第一壳体400连接在吸盘本体800的顶部,单向阀组件则布置在第一壳体400的内并距离吸盘本体800顶部一定距离,从而配合第一壳体400和吸盘本体800合围形成一个可相对外部大气封闭或导通的气腔,吸盘本体800的顶部则贯穿开设连通气腔与吸盘本体800内部的气道。
其中,第二壳体300设置驱动部,第二壳体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带动驱动部作用于单向阀组件实现气腔与外部大气的封闭或导通。具体来说,第二壳体300处于第一位置时,单向阀组件处于导通气腔和外部大气的状态,当第二壳体300由第一位置相对第一壳体400及吸盘本体800下压过程中,吸盘本体800挤压变形并通过气道、气腔和单向阀组件向外部排气,第二壳体30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二壳体300通过驱动部作用于单向阀组件使得单向阀组件将气腔密封,吸盘本体800恢复形变后,吸盘本体800的内部和气腔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同时第二壳体300和第一壳体400通过第一锁定机构实现相对锁定,第二壳体300被锁定至第二位置,从而实现吸盘本体800吸附固定。当需要解除吸盘本体800的吸附固定状态时,只需再次移动第二壳体300,将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从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解锁,然后将第二壳体300移动复位至第一位置,第二壳体300通过驱动部作用于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重新恢复导通气腔与外部大气的状态,气腔及吸盘本体800内的负压逐渐消失,以便将吸盘本体800从吸附固定状态解除。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与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及锁定方式有关,对于不同结构的第一锁定机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说,第一位置处于相对位置的上方,第二壳体3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壳体400下压的过程,第二壳体300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时,则对应至少包括一个上移的过程。
且上文所指的第二壳体300通过驱动部作用于单向阀组件实现单向阀组件的导通或封闭状态的切换既包括驱动部直接接触单向阀组件而触发单向阀组件状态切换,又包括驱动部因位置变化而通过磁场变化/电场变化/信号控制单向阀组件完成状态切换,本申请将以单向阀组件被驱动部直接接触触发为例对真空吸盘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对于采用电磁阀的单向阀组件以及与电磁阀耦接/耦合的驱动部同样适用于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和图5,单向阀组件采用具有预设厚度的弹性垫片500如硅胶垫片。弹性垫片500通过驱动部与第二壳体300实现联动,当第二壳体300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垫片500距离吸盘本体800的顶部第一距离,此时弹性垫片500的周部与第一壳体400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气腔通过气隙实现与外部大气的导通,第二壳体300下压/下移过程中,吸盘本体800被挤压变形,吸盘本体800内部的气体通过气道排入气腔;同时驱动部带动弹性垫片500下移,弹性垫片500相对第一壳体400内壁滑动下移过程中外周部略微上翻,气腔内的气体被排出;第二壳体300移动至第二位置并通过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一壳体400相对锁定时,释放第二壳体300,吸盘本体800恢复形变,吸盘本体800的内部和气腔内呈现负压,此时弹性垫片500距离吸盘本体800的顶部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弹性垫片500配合第一壳体400的内壁将气腔相对外部大气隔离。
当需要解除吸盘本体800的吸附固定时,移动第二壳体300解除第一锁定机构对第一壳体4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锁定,然后将第二壳体300上移,通过驱动带动弹性垫片500相对第一壳体400的内壁滑动上移,弹性垫片500由密封气腔的状态逐渐变为导通气腔和外部大气,气腔和吸盘本体800内的负压逐渐消失,便于轻松地将吸盘本体800从固定状态移开。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部直接连接弹性垫片500,通过带动弹性垫片500相对第一壳体400的内壁滑动上移或下移,实现弹性垫片500在导通气腔与外部大气的状态和密封气腔的状态之间切换。为了提高弹性垫片500对气腔密封的可靠性,第一壳体400内壁的可以设置为自上至下径向尺寸渐缩的形式,以便弹性垫片500向下滑动至一定位置,弹性垫片500和第一壳体400的内壁存在一定的过盈配合,提高弹性垫片500对气腔的密封性;此外,弹性垫片500同样设置为自上至下径向尺寸渐缩的形式,也即弹性垫片500大体呈倒立的圆台状结构,一方面能够与第一壳体400的内壁更好的贴合密封,另一方面起到弹性垫片500上下滑动过程尤其是相对第一壳体400的内壁向下滑动过程中的滑动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片500的上端面开设环形凹槽501,环形凹槽501开设在靠近弹性垫片500的外周部;环形凹槽501的设置便于弹性垫片500在相对第一壳体400的内壁滑动下移时,弹性垫片500的周部边沿上翻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00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402,密封槽402的截面呈大体呈三角形,恰好与弹性垫片500的上部边缘适配,当弹性垫片500由距离吸盘本体800的顶部第一距离下移至距离吸盘本体800的顶部第二距离时,弹性垫片500的上部边缘正好卡入密封槽402;密封槽402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弹性垫片500与第一壳体400内壁的配合密封,同时对弹性垫片50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参阅图2和图4,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400呈双层环状壳体,第二壳体300对应采用罩壳结构,罩壳结构套接在第一壳体400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驱动部和弹性垫片500则设置在内侧壳体的内周。驱动部包括连接在罩壳内且沿第一壳体400和第二壳体300的轴向向吸盘本体800延伸的轴向连接段301和连接在轴向连接段301的底部的限位盘302,限位盘302朝向第一壳体400的径向延伸,限位盘302的尺寸小于弹性垫片500的尺寸并与弹性垫片500贴合设置,弹性垫片500通过限位盘302与驱动部连接,限位盘302的设置避免弹性垫片500滑动移动过程中过分变形而无法恢复至将气腔密封的状态。
进一步地,弹性垫片500采用环形垫片,驱动部还包括用来和限位盘302配合将弹性垫片500夹持固定的夹持件303;轴向连接段301为中空结构,夹持件303包括夹持盘和自夹持盘向上凸设的穿过弹性垫片500的中央、与轴向连接段301的中空结构适配的上凸结构,该上凸结构同样采用中空结构,上凸结构通过紧固件与轴向连接段301固定。吸盘本体800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弹性件304,第一弹性件304的上端抵接在夹持件303的上凸结构内,当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04被压缩,由于第一锁定机构将第一壳体4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锁定,第二壳体300并不会上移;当需要解除吸盘本体800的吸附固定状态时,移动第二壳体300将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解除锁定,在第一弹性件304的复位弹力驱动下,第二壳体300自动上移复位至第一位置,同时带动弹性垫片500上移解除对气腔的密封,吸盘本体800和气腔内部的负压逐渐减小乃至消失,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吸盘本体800从吸附固定状态移开。
如图2、图4、图7a和图7b所示,为了提高第一壳体400和吸盘本体800固定的可靠性,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壳体400的底部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底盘,底盘开设第一固定孔406,将第一壳体400通过第一固定孔406和紧固件安装固定。底盘的中央设置下凸结构,下凸结构穿入气道并和气道过盈配合实现密封,下凸结构贯穿开孔实现连通吸盘本体800的内部和气腔。
参阅图7a、图7b、图8a、图8b以及图11和图12,作为第一锁定机构将第一壳体4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锁定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400外壁的锁定槽401和设置在第二壳体300并和锁定槽401适配的解锁件。当然,解锁件设于第一壳体400,锁定槽401设于第二壳体300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下文将仅以锁定槽401开设于第一壳体400的内侧壳体外壁为例对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和解锁原理进行说明。锁定槽401包括相互连通的滑动段和锁止段,滑动段大体沿第一壳体400的轴向延伸,锁止段大体沿第一壳体400的周向延伸,也即滑动段和锁止段大体相互垂直。锁定件305则包括连接第二壳体300且沿着第一壳体400的轴向延伸的锁定臂3051和设置在锁定臂3051末端的卡勾3052,卡勾3052位于锁定臂3051面向锁定槽401的一侧且朝向锁定槽401内凸设。第二壳体300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勾3052位于锁定槽401的滑动段的顶部;随着第二壳体300的下压,卡勾3052逐渐沿滑动段向下移动至滑动段的底端,也即滑动段连通锁止段的岔口处,转动第二壳体300使第二壳体300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卡勾3052移动至锁止段远离滑动段的一端,第二壳体300无法上移,从而保证了弹性垫片500对气腔的密封性,进而保证吸盘本体800吸附固定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锁定机构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05通过卡勾3052和锁定槽401配合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弹性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形式,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4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定位凸起和恰好置于定位凹槽内,需要解除锁定时直接按压弹性定位凸起即可。弹性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配合锁定结构可参考现有锁定机构。
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相机等摄像设备通过吸盘本体800实现固定,第二壳体300的顶部还连接有相机固定组件。相机固定组件包括快装座200和快装板100,快装座200固定连接第二壳体300或者与第二壳体300可拆卸连接,快装板100则能够快速装入快装座200或从快装座200拆除,快装板100上设置用来供相机等摄像设备安装固定的相机固定件101。相机通过真空吸盘固定时,首先将快装板100拆除并与相机连接,然后将吸盘本体800吸附固定到桌面等指定位置,再将与相机连接的快装板100装入快装座200即可。快装板100和快装座200的设置可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展开。
一并参阅图5至图9、以及图11和图1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为了避免误碰第二壳体300导致第二壳体300转动并在第一弹性件304的驱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本申请提供的真空吸盘进一步包括将卡勾3052锁止于或者解锁于锁止段背离滑动段一端的第二锁定机构。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锁定件305及锁定槽401的结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限位臂306、限位块700、第二弹性件703和旋转解锁件600。
其中,限位臂306连接在第二壳体300的侧部并沿着第一壳体400/第二壳体300的轴向延伸,限位臂306底端沿第二壳体300转动锁止方向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3061。限位块700则分为相互连接的内周部分和外周部分,内周指靠近吸盘本体800轴心的内侧部分,内周部分和外周部分均向上凸设,内周部分用来在第二壳体300转动时和限位臂306抵接,内周部分的一侧设置和第一斜面3061贴合的第二斜面701,外周部分设置和第二斜面701延伸方向相反的第三斜面702;也即第一斜面3061和第二斜面701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斜面701和第三斜面702延伸方向相反。
限位块700的底部设置第二弹性件703,第二弹性件703用来驱动限位块700向上移动抵接限位臂306;旋转解锁件600呈圆环状结构并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400的底部外周,旋转解锁件600内壁设置解锁结构601,解锁结构601相对旋转解锁件600的内壁向其内径向凸设,解锁结构601的下端面开设与限位块700的外周部分相适配的解锁槽602,解锁槽602内设置与第三斜面702配合的第四斜面603,也即第四斜面603和第三斜面702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二壳体300转动至第二位置实现锁定过程中,也即卡勾3052从锁定槽401的滑动段底端转动至锁止段背离滑动段一端的过程中,限位块700的外周部分位于解锁槽602内,第三斜面702和第四斜面603处于贴合状态,限位臂306转动并通过第一斜面3061作用于限位块700内周部分的第二斜面701,限位臂306下压限位块700并随着转动越过限位块700,限位块700在第二弹性件703的驱动下上移将限位臂306卡止,也即实现了第二壳体300的转动卡止,卡勾3052被限位于锁止段背离滑动段的一端。
当需将卡勾3052从锁止段背离滑动段的一端解除锁定时也即解除第二壳体300的转动卡止状态时,只需转动旋转解锁件600借助第三斜面702和第四斜面603的相互作用,将限位块700的外周部分从解锁槽602内移出,同时解锁结构601的下端面下压在限位块700外周部分,带动限位块700的内周部分下移,此时限位臂306失去了限位块700内周部分的抵接作用,卡勾3052能够自由移动于锁止段和滑动段,也即第二壳体300解除了转动锁止。之后将旋转解锁件600复位,使限位块700的外周部分重新进入解锁结构601的解锁槽602内,以便第二壳体300再次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臂306和限位块700的内周部分再次通过第一斜面3061和第二斜面701及第二弹性件703的作用将限位臂306卡止。
继续参阅图9a和图9b,应当注意的是,解锁结构601具有周向上的预定长度/弧度,确保解锁结构601始终压覆限位块700的外周,同时旋转解锁件600和吸盘本体800或者旋转解锁件600和第一壳体400之间设置周向限位结构,避免旋转解锁件600转动过度导致限位块700脱离解锁结构601的压覆。如图5、图7b及图10所示,为方便第一壳体400和吸盘本体800的连接,同时方便对限位块700进行轴向定位,吸盘本体800和第一壳体400之间还设置连接盘802,吸盘本体800和连接盘802均开设与第一壳体400的第一固定孔406适配的第二固定孔801,吸盘本体800和连接盘802对位开设容置槽803,第二弹性件703抵接于容置槽803内且限位块700的下部位于容置槽80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9a和图9b所示,为了便于旋转解锁件600转动解除对第二壳体300的周向锁定后自动复位,旋转解锁件600还连接用来驱动其复位的第三弹性件605,旋转解锁件600的下端面开设定位孔607,定位孔607内插接定位柱606,第三弹性件605的一端抵接定位柱606,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壳体400,由于第一壳体400相对吸盘本体800固定,旋转解锁件600转动解锁第二壳体300的周向锁定时第三弹性件605被压缩,释放旋转解锁件600时第三弹性件605即可推动旋转解锁件600转动复位,限位块700重新进入解锁结构601的限位槽内,以便下次转动第二壳体300至第二位置时限位块700对限位臂306再次实现卡止。
上述实施例中,旋转解锁件600转动解除对第二壳体300的周向锁定后需要手动转动第二壳体300,第二壳体300才能在第一弹性件304的驱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存在一定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特别在第二壳体300的外周设置连接条307,连接条307沿第二壳体300的轴向朝向吸盘本体800延伸,同时解锁结构601上端面的内侧向上凸设连接块604,当旋转解锁件600转动下压限位块700下移解除对第二壳体300的周向锁定时,连接块604同步作用于连接条307,二者沿周向卡止,从而带动第二壳体300转动解锁。
为了实现限位块700和限位臂306、连接块604和连接臂的相互配合,第一壳体400及其底盘开设的槽位如图7a、图7b及图12所示,第一壳体400/底盘对应第三弹性件605的部分开设沿周向延伸的弹簧槽403,第三弹性件605被置于弹簧槽403内并抵接第一壳体400。第一壳体400/底盘对应限位块700和限位臂306作用的部分贯穿开设沿周向延伸锁止槽404,限位块700的内周部分和限位臂306在锁止槽404内实现转动抵接,将限位臂306卡止在锁止槽404的一端。第一壳体400/底盘对应连接块604和连接条307的部分贯穿开设沿周向延伸的驱动槽405,驱动槽405位于锁止槽404的外周,连接块604在驱动槽405内转动并带动连接条307及第二壳体300转动,同时驱动槽405和连接块604起到周向限位旋转解锁件600的作用,保证解锁结构601始终压覆与限位块700的外周部分。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盘本体,开设用于进气或排气的气道,所述气道贯通所述吸盘本体的顶部外侧与所述吸盘本体的内部;
第一壳体,呈环形壳体结构并固定于所述吸盘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吸盘本体的内部通过所述气道连通;
单向阀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配合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吸盘本体合围成连通所述气道的气腔;
第二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连接并作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的驱动部;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单向阀组件导通所述气腔与大气;所述第二壳体由第一位置下压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单向阀组件封闭所述气腔,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为具有预设厚度的弹性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径向尺寸自上至下渐缩,和/或,所述弹性垫片的径向尺寸自上至下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的上端面开设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罩壳;
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罩壳并沿轴向向所述吸盘本体延伸的轴向连接段、以及连接所述轴向连接段的底部并贴合所述弹性垫片的限位盘;
所述罩壳的顶端连接相机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本体的上端面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垫片和所述第二壳体向上复位的第一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壁的锁定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并与所述锁定槽适配的锁定件;
所述锁定槽包括沿所述第一壳体轴向延伸的滑动段和连通所述滑动段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的锁止段;
所述锁定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的锁定臂和设于所述锁定臂的末端且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凸设的卡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卡勾锁止/解锁于所述锁止段背离所述滑动段一端的第二锁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
限位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向向下延伸,所述限位臂的底端一侧设置第一斜面;
限位块,内周的侧部设置第二斜面,外周的侧部设置第三斜面,第二斜面用于和第一斜面滑动配合以使所述限位臂越过所述第二斜面被所述限位块卡止,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分设于所述限位块的两侧且延伸方向相反;
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块上移;
旋转解锁件,呈环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旋转解锁件的内壁向内径向凸设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的下端面开设解锁槽,所述解锁槽设有与所述第三斜面贴合的第四斜面;
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限位块上移锁定所述限位臂时,所述限位块的外周置于所述解锁槽,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贴合,所述卡勾被锁止;所述旋转解锁件被驱动解锁时,所述解锁结构转动下压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臂被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的内侧向上凸设连接块,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与所述连接块沿周向卡位的连接条,所述旋转解锁件被驱动解锁时,所述连接块推动所述连接条带动所述卡勾运动至所述滑动段;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解锁件转动复位至锁定位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旋转解锁件处于锁定位时,所述限位块的外周置于所述解锁槽,所述限位块的内周将所述限位臂锁定。
CN202322396976.2U 2023-09-04 2023-09-04 真空吸盘 Active CN220622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6976.2U CN220622441U (zh) 2023-09-04 2023-09-04 真空吸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6976.2U CN220622441U (zh) 2023-09-04 2023-09-04 真空吸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2441U true CN220622441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6976.2U Active CN220622441U (zh) 2023-09-04 2023-09-04 真空吸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2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64030B2 (en) Vacuum adsorbing device
CN220622441U (zh) 真空吸盘
CN211371698U (zh) 按压吸盘支架
JP3961967B2 (ja) バッチ製造装置
CN100354748C (zh) 带有快速连接器的相机云台
CN101740737B (zh) 电池盖锁持机构
US11598355B1 (en) Holder
CN109442167B (zh) 一种真空吸盘
CN110978485B (zh) 贴膜机及贴膜方法
CN209354885U (zh) 一种真空吸盘
CN220817131U (zh) 快装结构及快装座
CN211390141U (zh) 贴膜机
CN221003399U (zh) 快拆子母扣及连接组件
CN220547956U (zh) 吸附固定装置
CN111071624A (zh) 一种防止儿童开启且具有干燥吸湿功能的密封罐
CN215851018U (zh) 吸盘
CN113280216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摄像头转台
CN217874949U (zh) 支架及限位组件
CN117461974A (zh) 一种集成按键双饮杯盖结构及杯子
CN209881776U (zh) 卡座装置、取卡器、卡座组合及移动终端
CN216389136U (zh) 一种开关结构及其移动照明设备
CN218468048U (zh) 磁吸快拆吸盘
CN219775220U (zh) 快拆底座结构和车辆
CN212005572U (zh) 一种锁紧结构以及灯具底座
CN117376457A (zh) 锁止部件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