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0560U -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0560U
CN220620560U CN202321988202.2U CN202321988202U CN220620560U CN 220620560 U CN220620560 U CN 220620560U CN 202321988202 U CN202321988202 U CN 202321988202U CN 220620560 U CN220620560 U CN 220620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rtises
wallboard
corner
wall pane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82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平
刘若弘
蔡宝林
程春英
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Park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Park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Park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anya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Park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9882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0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0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0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以及多个第一转角连接件;于第一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榫槽,于第二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榫槽,第一榫槽、第二榫槽以及第一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各第一榫槽沿竖向在第一墙板上依次间隔分布,每一第一榫槽与对应的第二榫槽相连通,第一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以及第二榫槽中。另外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干节点施工,两面墙板可同时与基础/结构板固定连接,因此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墙板均为规则墙板,运输、贮存和吊装等都较为方便;墙板的安装无需架设脚手架,可在室内基础/楼板上进行即可,施工便捷性高。

Description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包括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等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施工方式由于具有大部分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没有或少湿作业、安装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及减少建筑垃圾等显著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两块墙板连接形成的转角节点是一种常见的节点结构,目前,这类转角节点的装配式施工大多仍采用湿节点连接两块预制墙板,需要预留钢筋、现场搭模,施工效率仍然受限,现场环境也有待改善。也有采用端部榫卯配合或采用螺栓装配等方式,其中:(1)预制墙板之间端部榫卯配合方式需要生产多种墙板,导致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带榫头的墙板不便于运输、贮存和现场吊装;端部榫卯配合方式需要在前一块预制墙板施工固定之后,再吊装另一块预制墙板使之与前一块预制墙板榫接,所需工期相对较长,施工效率较低(2)螺栓装配施工方式存在操作繁复、对定位要求高、连接可靠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拧螺栓等操作通常需要在墙板外侧架设脚手架以辅助完成墙板的安装,施工便捷性较差,施工效率仍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包括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相互垂直,还包括多个第一转角连接件;于所述第一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榫槽,于所述第二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榫槽,所述第一榫槽、所述第二榫槽以及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一榫槽沿竖向在所述第一墙板上依次间隔分布,每一所述第一榫槽与对应的第二榫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以及第二榫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为L型构件,包括垂直连接的两个平榫块;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匹配性地设计,两所述平榫块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中。
优选地,所述平榫块的顶部和/或底部凸出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匹配性地设计。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形成在所述平榫块的末端,以致所述平榫块的末端呈燕尾状、圆柱状、T形或L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墙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榫槽相应地偏离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榫槽贯通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部。
优选地,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抵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墙板的板面平齐;所述第三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相连。
优选地,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转角连接件;于所述第二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榫槽,于所述第三墙板上设有多个第四榫槽,所述第三榫槽、所述第四榫槽以及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三榫槽沿竖向在所述第二墙板上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三榫槽以及第四榫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一榫槽槽壁之间以及与对应的第二榫槽槽壁之间还进行胶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如上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角连接件与两面墙板上的榫槽配合,可实现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干节点施工,两面墙板可同时与基础/结构板固定连接,因此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墙板均为规则墙板,运输、贮存和吊装等都较为方便;墙板的安装无需架设脚手架,可在室内基础/楼板上进行即可,施工便捷性高。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种第一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第一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种第二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第三墙板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所述第一墙板1与所述第二墙板2相互垂直,还包括多个第一转角连接件3;于所述第一墙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榫槽11,于所述第二墙板2上设有多个第二榫槽21,所述第一榫槽11、所述第二榫槽21以及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一榫槽11沿竖向在所述第一墙板1上依次间隔分布,每一所述第一榫槽11与对应的第二榫槽21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11以及第二榫槽21中。
上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均为预制墙板,包括但不限于是钢筋混凝土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图12,所述第二墙板2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墙板1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榫槽11相应地偏离所述第一墙板1的端部,所述第二榫槽21贯通所述第二墙板2的端部。
优选地,如图5-图9,第一榫槽11的槽深小于第一墙板1的厚度,第二榫槽21的槽深小于第二墙板2的厚度;例如,第一榫槽11是开设在第一墙板1上的盲孔;第二榫槽21则贯通第二墙板2的端部以及第二墙板2的对应侧板面。
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为相同结构的槽体,包括形状相同、规格相同等,提高第一转角连接件3的普适性,例如在不同角落的转角区都可以采用同种转角连接件,从而提高施工便捷性、降低施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为L型构件,包括垂直连接的两个平榫块31;所述第一榫槽11与所述第二榫槽21匹配性地设计,两所述平榫块31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中。上述平榫块31与第一榫槽11/第二榫槽21之间是直榫连接结构,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相应地包括直榫槽段;优选地,平榫块31水平设置,也即其顶面和底面与竖向垂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平榫块31的顶部和/或底部凸出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榫槽11与所述第二榫槽21匹配性地设计。上述限位部相对于平榫块31的顶部或底部凸出,也即相对于平榫块31的顶部向上凸出或者相对于平榫块31的底部向下凸出,能较好地起到水平限位的作用,从而对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之间的水平相对活动进行较好的约束,提高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述限位部形成在所述平榫块31的末端,以致所述平榫块31的末端呈燕尾状、圆柱状、T形或L形;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燕尾状末端32的第一转角连接件3;相应地,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还包括燕尾槽段,该燕尾槽段与直榫槽段连通;
图2示出了具有圆柱状末端33的第一转角连接件3;该圆柱状末端33的轴线是与对应墙板的板面垂直的;相应地,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还包括圆槽段,该圆槽段与直榫槽段连通;
图3示出了具有T形末端34的第一转角连接件3;相应地,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呈T型槽;
图4示出了具有L形末端35的第一转角连接件3;相应地,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21呈L型槽;其中,优选地,如图4,在该第一转角连接件3中,其中一端的限位部向下凸出设置,另一端的限位部向上凸出设置,限位约束效果更好。
上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上可以设置镂空孔,可以减轻其重量;例如,在图2示出的方案中,圆柱状末端33采用中空圆柱体。
在上述第二墙板2的端部抵靠在第一墙板1的板面上的方案中,如图11和图12,优选地,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墙板4,所述第三墙板4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墙板1的端部抵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墙板2的板面平齐;所述第三墙板4与所述第二墙板2相连。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该转角墙板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转角连接件;于所述第二墙板2上设有多个第三榫槽,于所述第三墙板4上设有多个第四榫槽,所述第三榫槽、所述第四榫槽以及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三榫槽沿竖向在所述第二墙板2上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三榫槽以及第四榫槽中。
其中,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优选为结构相同,也即采用相同的连接件,便于转角连接件的标准化生产;则第三墙板4与第二墙板2可为相同结构的墙板,便于墙板的标准化生产。
上述第二榫槽21和第三榫槽分别形成在第二墙板2的两侧板面上,当第二转角连接件与第一转角连接件3结构相同时,第二榫槽21与第三榫槽结构也相同。尤其地,当第二墙板2的两端采用相同设计时,该第二墙板2的两端均适于与第一墙板1连接,这样可以便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第二墙板2与第三墙板4连接的方案中,相应地,在第一墙板1的端部设有多个让位槽,让位槽的数量与第三榫槽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配置,每一让位槽与对应的第三榫槽和第四榫槽分别连通,从而便于第二转角连接件的榫入。
如图11和图12,第二墙板2可以有两面,该两面第二墙板2分列于第一墙板1的两侧,相应地在第一墙板1的两侧板面上分别形成第一榫槽11,可使两面第二墙板2分别与第一墙板1连接,在第一墙板1的两侧分别形成转角区。当还设有第三墙板4时,该第三墙板4优选为分别与两面第二墙板2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3与对应的第一榫槽11槽壁之间以及与对应的第二榫槽21槽壁之间还进行胶接。在实际施工时,榫入第一转角连接件3之前,可以在该第一转角连接件3上涂结构胶,和/或在榫槽槽壁上涂结构胶,可以实现上述胶接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榫接与胶接的双重连接方式,而且二者具有耦合效果,具体地说,榫接的限位作用能极大程度上避免拉力、剪力等对胶接处的破坏,胶接的固结作用能在某些方向上防止榫接结构的失效,因此,上述方案能显著地提高转角墙板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无需进行二次浇筑或者增加其他辅助连接措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如上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
其中,当第一墙板1的另一端(也即远离第二墙板2的一端)设有第一榫槽11并且需要拼接其他直墙板时,可以采用榫接的方式,例如在另一直墙板的端部设置与第一榫槽11相配合的榫头,或者二者通过直墙连接件连接,该直墙连接件的一端为与第一榫槽11相适配的榫头。同样地,当第二墙板2的另一端(也即远离第一墙板1的一端)也设有第二榫槽21并且需要拼接其他直墙板时,可以采用榫接的方式,例如在另一直墙板的端部设置与第一榫槽11相配合的榫头,尤其是拼接其他第二墙板2时,两面第二墙板2之间通过直墙连接件连接,该直墙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为与第二榫槽21相适配的榫头。可见,上述方案能明显地减少墙板的种类和规格,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转角连接件;于所述第一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榫槽,于所述第二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榫槽,所述第一榫槽、所述第二榫槽以及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一榫槽沿竖向在所述第一墙板上依次间隔分布,每一所述第一榫槽与对应的第二榫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以及第二榫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为L型构件,包括垂直连接的两个平榫块;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匹配性地设计,两所述平榫块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榫块的顶部和/或底部凸出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匹配性地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形成在所述平榫块的末端,以致所述平榫块的末端呈燕尾状、圆柱状、T形或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墙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榫槽相应地偏离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榫槽贯通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抵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墙板的板面平齐;所述第三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转角连接件;于所述第二墙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榫槽,于所述第三墙板上设有多个第四榫槽,所述第三榫槽、所述第四榫槽以及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数量相同并且对应配置,其中,各所述第三榫槽沿竖向在所述第二墙板上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分别榫入对应的第三榫槽以及第四榫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一榫槽槽壁之间以及与对应的第二榫槽槽壁之间还进行胶接。
10.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角墙板连接结构。
CN202321988202.2U 2023-07-27 2023-07-27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Active CN220620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202.2U CN220620560U (zh) 2023-07-27 2023-07-27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202.2U CN220620560U (zh) 2023-07-27 2023-07-27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0560U true CN22062056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8202.2U Active CN220620560U (zh) 2023-07-27 2023-07-27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0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5257B2 (en)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 modules
CN113006340A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隔断墙体
CN100494592C (zh) 房屋用组装式抗震框架
CN202148596U (zh) 一种挤扩变形燕尾榫连锁的木建筑结构
CN220620560U (zh) 转角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
EP0899392A2 (en) Grid-like building panel framework and members for making such panel framework
CN211114233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结构
CN102174859B (zh) 一种木结构房屋及其建造工艺
CN113152878B (zh) 一种建筑用的铝框塑料模板
CN210828041U (zh) 组合砌块及装配式连锁砌体结构
CN110741125B (zh) 用于制造水平建筑结构的平直的建筑元件
CN114575453A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构件单向双榫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811904B (zh) 一种木梁与混凝土柱的榫卯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298532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轻型墙板
CN202831299U (zh) 一种错缝双墙板内隔墙
CN217679711U (zh) 墙板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侧墙
CN217974928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墙体结构
CN217175370U (zh) 柱承重桁架组合及柱承重桁架组合竖向建筑构造体系
CN215977983U (zh) 一种超薄载重楼层拼板
CN220266902U (zh)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2018429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
CN215716269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
CN2154067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保温砌块预制装配式墙体
CN211007026U (zh) 装配式建筑
CN220908669U (zh) 预制墙板、预制柱以及装配式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