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6151U -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6151U
CN220616151U CN202321790821.0U CN202321790821U CN220616151U CN 220616151 U CN220616151 U CN 220616151U CN 202321790821 U CN202321790821 U CN 202321790821U CN 220616151 U CN220616151 U CN 22061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le
shaped shell
rod
outer tub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0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790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6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包括桨杆(100);桨板(200),设置在桨杆(100)的下方;桨杆(100)包括外管(101),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外管(101)内的内管(102);桨板(200)和桨杆(100)之间上下伸缩地插接。需要收纳时,使内管尽量向下插入外管中,将桨杆相对桨板尽量向下插入,这样除了通过外管和内管之间的位置调节,还通过桨杆和桨板之间的位置调节,有利于缩短整个桨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收纳空间,便于收纳,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背景技术
船桨用于划水,一般包括桨杆、与桨杆相连的桨板。
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072173.2(公告号为CN2160921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静水训练的船桨》,该用于静水训练的船桨,包括: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伸缩杆,支撑杆底部开设有凹槽,伸缩杆顶部活动插接在支撑杆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支撑杆顶部活动插接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伸缩杆顶部开设有螺纹口,旋转杆外壁螺纹连接在伸缩杆顶部开设的螺纹口内;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外壁开设有矩形口,伸缩杆外壁开设有凹槽,伸缩杆外壁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右端活动卡接在固定杆外壁开设的矩形口内。
但是上述船桨的伸缩主要是对桨杆的伸缩,整个船桨所占的体积相对仍然较大,还是不便于携带,且伸缩结构涉及的零件数量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制造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便携式伸缩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伸缩桨,包括
桨杆;
桨板,设置在桨杆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杆包括外管,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外管内的内管;
所述桨板和桨杆之间上下伸缩地插接。
为了将外管和内管锁定或解锁,所述外管的上部管壁具有上下延伸的开口槽,该开口槽径向贯穿外管内外;
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抱箍,该第一抱箍包括套固在外管外周的第一环形体、与第一环形体上下相连且套设在外管外周的第一C型外壳;
该第一C型外壳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而将外管和内管周向夹紧,内管无法相对外管向上活动;
该第一C型外壳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内管能相对外管上下伸缩。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所述第一C型外壳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一安装臂,两个第一安装臂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轴,该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扳手,该第一扳手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
第一扳手转动至靠近第一C型外壳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相互靠近,第一C型外壳将外管和内管夹紧,第一抱箍处于所述锁紧状态;
第一扳手转动至远离第一C型外壳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相互远离,外管和内管未被第一C型外壳夹紧,第一抱箍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通过设置第一扳手而方便用户操作。
为了容纳第一扳手,所述第一C型外壳的外壁具有在第一抱箍处于锁紧状态下容纳第一扳手的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沿第一C型外壳外壁的外周周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容纳槽而容纳第一扳手,这样锁紧后第一扳手不会因误操作而被打开。
为了进一步锁定外管和内管,还包括设置在内管内的第一弹性销,该第一弹性销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内管、外管后伸出第一抱箍的第一环形体外。
为了使第一C型外壳和外管之间稳固连接,所述第一C型外壳的上端部径向向内延伸而形成搁置在外管上端面的搁置部。如此,通过设置搁置部,第一C型外壳不容易向下掉落,而有利于第一C型外壳和外管之间稳固连接。
桨板的结构具体是,所述桨板包括
筒状部,竖向延伸,活动地套装在桨杆的下部外周;
叶片,竖向延伸,与筒状部的下端局部相连;
所述桨杆能相对叶片上下伸缩,具有桨杆向下移动而靠近叶片外壁的收缩状态,或桨杆向上移动而远离叶片的拉伸状态。
为了将桨杆和桨板锁紧,所述筒状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抱箍,第二抱箍与桨板的筒状部为一体件;所述第二抱箍包括与筒状部对接相连且套装在桨杆外周的第二环形
体、与第二环形
体上下相连且套设在桨杆外周的第二C型外壳;
该第二C型外壳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下,而将桨杆周向夹紧,桨杆和桨板之间无法相对上下伸缩;
该第二C型外壳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桨杆和桨板能相对上下伸缩。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所述第二C型外壳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安装臂,两个第二安装臂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轴,该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扳手,该第二扳手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
第二扳手转动至靠近第二C型外壳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相互靠近,第二C型外壳将桨杆夹紧,第二抱箍处于所述锁紧状态;
第二扳手转动至远离第二C型外壳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相互远离,桨杆未被第二C型外壳夹紧,第二抱箍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通过设置第二扳手,而方便用户操作。
为了使桨杆处于不同的位置,所述桨杆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穿孔,穿孔有上下间隔的至少两个;
所述桨板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通孔,通孔有上下间隔的至少两个,通孔和对应的穿孔径向对齐;
还包括设置在桨杆内的第二弹性销,该第二弹性销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对应的穿孔和通孔后伸出桨板外,而将桨杆和桨板锁定;
所述第二弹性销的头部穿过不同位置的穿孔和通孔后,而使桨杆相对桨板在所述收缩状态和拉伸状态下切换。
如此,第二弹性销的头部穿过不同位置的穿孔和通孔而使桨杆相对桨板向上伸出不同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桨杆包括外管,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外管内的内管,桨板和桨杆之间上下伸缩地插接,需要收纳时,使内管尽量向下插入外管中,将桨杆相对桨板尽量向下插入,这样除了通过外管和内管之间的位置调节,还通过桨杆和桨板之间的位置调节,有利于缩短整个桨的整体长度,从而节省收纳空间,便于收纳,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便携式伸缩桨包括桨杆100、设置在桨杆100的下方的桨板200、第一弹性销300、第二弹性销400等。
其中,桨杆100包括外管101,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外管101内的内管102;外管101的上部管壁具有上下延伸的开口槽101a,该开口槽101a径向贯穿外管101内外;外管101和内管102之间设置有第一抱箍1,该第一抱箍1包括套固在外管101外周的第一环形体11、与第一环形体11上下相连且套设在外管101外周的第一C型外壳12;该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而将外管101和内管102周向夹紧,内管102无法相对外管101向上活动;该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内管102能相对外管101上下伸缩。
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一安装臂13,两个第一安装臂13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轴14,该第一连接轴14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扳手15,该第一扳手15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第一扳手15转动至靠近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13相互靠近,第一C型外壳12将外管101和内管102夹紧,第一抱箍1处于锁紧状态;第一扳手15转动至远离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13相互远离,外管101和内管102未被第一C型外壳12夹紧,第一抱箍1处于解锁状态。第一C型外壳12的外壁具有在第一抱箍1处于锁紧状态下容纳第一扳手15的第一容纳槽121,该第一容纳槽121沿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外周周向延伸。内管102向下插入外管101内,第一C型外壳12的上端部径向向内延伸而形成搁置在外管101上端面的搁置部121。
第一弹性销300设置在内管102内,该第一弹性销300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内管102、外管101后伸出第一抱箍1的第一环形体11外。第一环形体11的外周具有防滑凸条。
桨板200和桨杆100之间上下伸缩地插接。桨板200包括竖向延伸的筒状部201、竖向延伸的叶片202,筒状部201活动地套装在桨杆100的下部外周;叶片202与筒状部201的下端局部相连;桨杆100能相对叶片202上下伸缩,具有桨杆100向下移动而靠近叶片202外壁的收缩状态,或桨杆100向上移动而远离叶片202的拉伸状态。筒状部20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抱箍3,第二抱箍3与桨板200的筒状部201为一体件。第二抱箍3包括与筒状部201对接相连且套装在桨杆100外周的第二环形体31、与第二环形体31上下相连且套设在桨杆100外周的第二C型外壳32;该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下,而将桨杆100周向夹紧,桨杆100和桨板200之间无法相对上下伸缩;该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桨杆100和桨板200能相对上下伸缩。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安装臂33,两个第二安装臂33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轴34,该第二连接轴34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扳手35,该第二扳手35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第二扳手35转动至靠近第二C型外壳3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33相互靠近,第二C型外壳32将桨杆100夹紧,第二抱箍3处于锁紧状态;第二扳手35转动至远离第二C型外壳3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33相互远离,桨杆100未被第二C型外壳32夹紧,第二抱箍3处于解锁状态。桨杆100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穿孔100b,穿孔100b有上下间隔的两个;桨板200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通孔200a,通孔200a有上下间隔的两个,通孔200a和对应的穿孔100b径向对齐,通孔200a和穿孔100b的数量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二弹性销400设置在桨杆100内,该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对应的穿孔100b和通孔200a后伸出桨板200外,而将桨杆100和桨板200锁定;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穿过不同位置的穿孔100b和通孔200a后,而使桨杆100相对桨板200在收缩状态和拉伸状态下切换。桨杆100的下部外壁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桨杆100内倾斜的斜面,这样便于桨杆100插入筒状部201。
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需要使用伸缩桨时,将内管102相对外管101向上抽拉至合适的位置后,转动第一扳手15,第一扳手15使两个第一安装臂13相互靠近,而将外管101和内管102夹紧,从而使桨杆100处于对应的长度。第一弹性销300的头部穿过内管102、外管101后伸出第一抱箍1的环形体11外,而将内管102和外管101进一步锁定。
需要调整桨杆100的长度时,反向转动第一扳手15而解锁,向内按压第一弹性销300的头部,接着将内管102和外管101相对上下伸缩,到达需要的长度后,再通过第一扳手15锁紧。
将桨杆100相对桨板200向上抽拉至合适的位置后,转动第二扳手35,第二扳手35使两个第二安装臂33相互靠近,而将桨杆100和浆板200夹紧,从而使桨杆100处于对应的长度。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穿过对应位置的穿孔100b和通孔200a后伸出桨板200外,而将桨杆100和桨板200进一步锁定。
需要调整桨杆100相对桨板200的位置时,反向转动第二扳手35而解锁,向内按压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接着将桨杆100和桨板200相对上下伸缩(例如,从图2到图3的过程中,桨杆100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到达需要的位置后,再通过第二扳手35锁紧。
需要收纳时,按照上述操作方式,使内管102尽量向下插入外管101中或者内管102直接从外管102拆下,以减小桨杆100的长度,将桨杆100尽量向下插入桨板200的背面或者将桨杆100直接从桨板200上拆下,这样有利于节省收纳空间,便于收纳,方便携带。整个船桨零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制作和安装。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伸缩桨,包括
桨杆(100);
桨板(200),设置在桨杆(100)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杆(100)包括外管(101),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外管(101)内的内管(102);
所述桨板(200)和桨杆(100)之间上下伸缩地插接;
所述外管(101)的上部管壁具有上下延伸的开口槽(101a),该开口槽(101a)径向贯穿外管(101)内外;
所述外管(101)和内管(102)之间设置有第一抱箍(1),该第一抱箍(1)包括套固在外管(101)外周的第一环形体(11)、与第一环形体(11)上下相连且套设在外管(101)外周的第一C型外壳(12);
该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而将外管(101)和内管(102)周向夹紧,内管(102)无法相对外管(101)向上活动;
该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内管(102)能相对外管(101)上下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外壳(12)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一安装臂(13),两个第一安装臂(13)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轴(14),该第一连接轴(14)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扳手(15),该第一扳手(15)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
第一扳手(15)转动至靠近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13)相互靠近,第一C型外壳(12)将外管(101)和内管(102)夹紧,第一抱箍(1)处于所述锁紧状态;
第一扳手(15)转动至远离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一安装臂(13)相互远离,外管(101)和内管(102)未被第一C型外壳(12)夹紧,第一抱箍(1)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外壳(12)的外壁具有在第一抱箍(1)处于锁紧状态下容纳第一扳手(15)的第一容纳槽(121),该第一容纳槽(121)沿第一C型外壳(12)外壁的外周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管(102)内的第一弹性销(300),该第一弹性销(300)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内管(102)、外管(101)后伸出第一抱箍(1)的第一环形体(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外壳(12)的上端部径向向内延伸而形成搁置在外管(101)上端面的搁置部(1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板(200)包括
筒状部(201),竖向延伸,活动地套装在桨杆(100)的下部外周;
叶片(202),竖向延伸,与筒状部(201)的下端局部相连;
所述桨杆(100)能相对叶片(202)上下伸缩,具有桨杆(100)向下移动而靠近叶片(202)外壁的收缩状态,或桨杆(100)向上移动而远离叶片(202)的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20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抱箍(3),第二抱箍(3)与桨板(200)的筒状部(201)为一体件;
所述第二抱箍(3)包括与筒状部(201)对接相连且套装在桨杆(100)外周的第二环形体(31)、与第二环形体(31)上下相连且套设在桨杆(100)外周的第二C型外壳(32);
该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处于锁紧状态下,而将桨杆(100)周向夹紧,桨杆(100)和桨板(200)之间无法相对上下伸缩;
该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处于解锁状态下,桨杆(100)和桨板(200)能相对上下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型外壳(32)的两端均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安装臂(33),两个第二安装臂(33)上活动地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轴(34),该第二连接轴(34)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扳手(35),该第二扳手(35)的转动轴线上下延伸;
第二扳手(35)转动至靠近第二C型外壳(3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33)相互靠近,第二C型外壳(32)将桨杆(100)夹紧,第二抱箍(3)处于所述锁紧状态;
第二扳手(35)转动至远离第二C型外壳(32)外壁的位置下,两个第二安装臂(33)相互远离,桨杆(100)未被第二C型外壳(32)夹紧,第二抱箍(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伸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杆(100)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穿孔(100b),穿孔(100b)有上下间隔的至少两个;
所述桨板(200)具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通孔(200a),通孔(200a)有上下间隔的至少两个,通孔(200a)和对应的穿孔(100b)径向对齐;
还包括设置在桨杆(100)内的第二弹性销(400),该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能径向活动地穿过对应的穿孔(100b)和通孔(200a)后伸出桨板(200)外,而将桨杆(100)和桨板(200)锁定;
所述第二弹性销(400)的头部穿过不同位置的穿孔(100b)和通孔(200a)后,而使桨杆(100)相对桨板(200)在所述收缩状态和拉伸状态下切换。
CN202321790821.0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Active CN22061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0821.0U CN220616151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0821.0U CN220616151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6151U true CN220616151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0821.0U Active CN220616151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6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6713U (zh) 手柄滑动结构及应用其的自拍杆
CN220616151U (zh) 一种便携式伸缩桨
US20220279770A1 (en) Apparatuses for fishing rod holders
CN108532204B (zh) 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便携式洗衣机
CN213307904U (zh) 一种具有手持旋转固定机构的沙滩伞
CN221049935U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船桨
CN216843760U (zh) 一种湿地环境监测云台
CN211783024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射击用支架
CN221049893U (zh) 一种游艇用遮阳蓬斜撑杆结构
CN213541058U (zh) 一种方便锁紧固定的万向节
CN220603821U (zh) 一种伸缩管组件以及可收折的布灯支架装置
CN217842264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支撑腿、独脚架和三脚架
CN219550145U (zh) 一种三割座内置三脚架
CN215959150U (zh) 一种蚊帐杆锁紧套、可伸缩蚊帐杆锁紧结构及公寓床
CN110561965A (zh) 一种美术绘画作品用多角度风干装置
CN216830729U (zh) 一种冲击钻升降支架用支撑座
CN212605664U (zh) 一种船身一体式可折叠的游艇用遮阳装置
CN220910167U (zh) 一种可转动调节的肘拐结构
CN220817037U (zh) 一种支架锁紧结构
CN220572062U (zh) 一种可快捷拆卸锅具手柄
CN214072143U (zh) 一种可收纳雨伞
CN210264138U (zh) 一种折叠帐篷用中心锁紧装置
CN219828508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陀螺经纬仪
CN217501265U (zh) 一种用于杆件转动限位的连接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帐篷
CN218263099U (zh) 一种筒子纱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