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8544U -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8544U
CN220608544U CN202321930822.0U CN202321930822U CN220608544U CN 220608544 U CN220608544 U CN 220608544U CN 202321930822 U CN202321930822 U CN 202321930822U CN 220608544 U CN220608544 U CN 220608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d body
fixedly arranged
pl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08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籍晟丽
程伟
李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9308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8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8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8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包括槽体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槽体上;翻转机构,其安装在槽体上,翻转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设置有两个且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下床体,其两端和两侧支板固定连接,下床体上固定设置有防护板;贴近机构,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及支板所开设的凹槽内,贴近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上床体,贴近机构用于带动上床体接近下床体以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不仅可以进行翻身工作,而且翻身快速稳定,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同时无需较多的人力,只需要一个人即可操作完成,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ICU病房内的病人在治疗时,往往需要进行翻身工作,而目前的翻身方式主要是多个人工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的方式虽然也能够起到翻身的效果,但是翻身时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同时消耗较多的人力且效率较低,故需要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目前多个人工的来完成的翻身方式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且消耗较多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包括:槽体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槽体上;翻转机构,其安装在槽体上,翻转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设置有两个且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下床体,其两端和两侧支板固定连接,下床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避免患者滑落的防护板;贴近机构,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及支板所开设的凹槽内,贴近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上床体,贴近机构用于带动上床体接近下床体以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罩,其固定安装在槽体上,所述支撑罩内设置有固定在槽体上的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轴杆,其转动安装在槽体一侧,第一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和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轴杆另一端和一侧支板固定连接;第二轴杆,其转动安装在槽体另一侧,第二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转齿轮,另一端和另一侧支板固定连接;卡紧组件,其固定安装在槽体另一侧,卡紧组件动力输出端可与限转齿轮啮合以限制限转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卡紧组件包括:防护罩,其固定设置在槽体另一侧,所述防护罩内固定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设置有两个且套设有中心块;拉杆,其一端和中心块铰接,另一端铰接有弧形齿条,两侧弧形齿条可相互接近以和限转齿轮啮合;电动推杆,其一端和防护罩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一侧弧形齿条固定连接;导杆,与防护罩内壁固定连接,导杆上套设有和另一侧弧形齿条固定连接的导套。
优选地,所述贴近机构包括:下推组件,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上,上床体和下推组件固定连接,下推组件用于带动上床体向上或向下移动;滑柱,其两端和支板所开设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滑柱上套设有滑板,滑板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连杆设置有多个且远离滑板的一端和上床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推组件包括:支撑套,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上,所述支撑套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螺纹柱,其两端和支撑套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柱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导柱,其两端和支撑套内壁固定连接,导柱上套设有和螺纹柱螺纹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可在螺纹柱的转动下沿着导柱滑动;推杆,其一端和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套外且和上床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不仅可以进行翻身工作,而且翻身快速稳定,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同时无需较多的人力,只需要一个人即可操作完成,大大提高了翻身的效率,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结构的卡紧组件示意图。
图3为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结构的贴近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结构的下推组件示意图。
附图中:1-槽体,2-支撑腿,3-翻转机构,4-支板,5-加固板,6-下床体,7-防护板,8-贴近机构,9-上床体,31-支撑罩,32-第一动力件,33-第一齿轮,34-第一轴杆,35-第二齿轮,36-第二轴杆,37-限转齿轮,38-卡紧组件,381-防护罩,382-中心杆,383-中心块,384-拉杆,385-弧形齿条,386-电动推杆,387-导杆,388-导套,81-下推组件,82-滑柱,83-滑板,84-连杆,811-支撑套,812-第二动力件,813-主动锥齿轮,814-螺纹柱,815-从动锥齿轮,816-导柱,817-移动板,818-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所述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包括:
槽体1和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固定安装在槽体1上;翻转机构3,其安装在槽体1上,翻转机构3上固定安装有支板4,支板4设置有两个且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支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下床体6,其两端和两侧支板4固定连接,下床体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避免患者滑落的防护板7;贴近机构8,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5及支板4所开设的凹槽内,贴近机构8上固定安装有上床体9,贴近机构8用于带动上床体9接近下床体6以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
在使用该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时,首先使患者躺在下床体6上,下床体6上的防护板7可对患者进行防护,避免患者滑落,然后开启贴近机构8,贴近机构8即可带动上床体9向下移动并接触到患者,随后即可开启翻转机构3,翻转机构3即可带动支板4旋转,直到上床体9处于下方,下床体6处于下方,将翻转机构3关闭,翻身完成,最后可反向开启贴近机构8,使上床体9移动复位。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支撑罩31,其固定安装在槽体1上,所述支撑罩31内设置有固定在槽体1上的第一动力件32,第一动力件3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3;第一轴杆34,其转动安装在槽体1一侧,第一轴杆34一端固定连接有和第一齿轮33啮合的第二齿轮35,第一轴杆34另一端和一侧支板4固定连接;第二轴杆36,其转动安装在槽体1另一侧,第二轴杆36一端固定连接有限转齿轮37,另一端和另一侧支板4固定连接;卡紧组件38,其固定安装在槽体1另一侧,卡紧组件38动力输出端可与限转齿轮37啮合以限制限转齿轮37转动。
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首先开启卡紧组件38,卡紧组件38脱离限转齿轮37后,开启第一动力件32,第一动力件32具体为电机,第一动力件32带动是第一齿轮33转动,第一齿轮3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5以及第一轴杆34转动,第一轴杆34带动左侧的支板4、加固板5、右侧的支板4以及第二轴杆36转动,直到上床体9处于下方,下床体6处于下方,将第一动力件32关闭,开启卡紧组件38,卡紧组件38即可和限转齿轮37啮合,从而可限制第二轴杆36转动,上床体9和下床体6即可稳定的处于下方及上方。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卡紧组件38包括:防护罩381,其固定设置在槽体1另一侧,所述防护罩381内固定设置有中心杆382,中心杆382设置有两个且套设有中心块383;拉杆384,其一端和中心块383铰接,另一端铰接有弧形齿条385,两侧弧形齿条385可相互接近以和限转齿轮37啮合;电动推杆386,其一端和防护罩38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一侧弧形齿条385固定连接;导杆387,与防护罩381内壁固定连接,导杆387上套设有和另一侧弧形齿条385固定连接的导套388。
若要使限转齿轮37能够转动,开启电动推杆386,电动推杆386带动一侧的弧形齿条385脱离限转齿轮37,一侧的弧形齿条385移动即可使得一侧的拉杆384拉动两侧的中心块383沿着中心杆382做相互接近运动,两侧的中心块383相互接近即可使得另一侧的拉杆384推动另一侧的弧形齿条385以及导套388沿着导杆387滑动,两侧的弧形齿条385相互远离即可脱离限转齿轮37,限转齿轮37即可转动。
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贴近机构8包括:下推组件81,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5上,上床体9和下推组件81固定连接,下推组件81用于带动上床体9向上或向下移动;滑柱82,其两端和支板4所开设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滑柱82上套设有滑板83,滑板83上固定设置有连杆84,连杆84设置有多个且远离滑板83的一端和上床体9固定连接。
在控制上床体9向下移动并接近下床体6时,开启下推组件81,下推组件81即可带动上床体9、连杆84以及滑板83沿着滑柱82稳定的向下移动,上床体9向下移动即可接近下床体6。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下推组件81包括:支撑套811,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5上,所述支撑套81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件812,第二动力件81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13;螺纹柱814,其两端和支撑套811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柱814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81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815;导柱816,其两端和支撑套811内壁固定连接,导柱816上套设有和螺纹柱814螺纹连接的移动板817,移动板817可在螺纹柱814的转动下沿着导柱816滑动;推杆818,其一端和移动板81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套811外且和上床体9固定连接。
在推动上床体9向下移动时,开启第二动力件812,第二动力件812具体为电机,第二动力件812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813转动,主动锥齿轮813带动从动锥齿轮815以及螺纹柱814转动,螺纹柱814转动即可使得移动板817带动推杆818沿着导柱816向下移动,推杆818向下移动即可推动与其连接的上床体9向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包括槽体和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槽体上;
翻转机构,其安装在槽体上,翻转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设置有两个且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
下床体,其两端和两侧支板固定连接,下床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避免患者滑落的防护板;
贴近机构,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及支板所开设的凹槽内,贴近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上床体,贴近机构用于带动上床体接近下床体以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支撑罩,其固定安装在槽体上,所述支撑罩内设置有固定在槽体上的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第一轴杆,其转动安装在槽体一侧,第一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和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轴杆另一端和一侧支板固定连接;
第二轴杆,其转动安装在槽体另一侧,第二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转齿轮,另一端和另一侧支板固定连接;
卡紧组件,其固定安装在槽体另一侧,卡紧组件动力输出端可与限转齿轮啮合以限制限转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包括:
防护罩,其固定设置在槽体另一侧,所述防护罩内固定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设置有两个且套设有中心块;
拉杆,其一端和中心块铰接,另一端铰接有弧形齿条,两侧弧形齿条可相互接近以和限转齿轮啮合;
电动推杆,其一端和防护罩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一侧弧形齿条固定连接;
导杆,与防护罩内壁固定连接,导杆上套设有和另一侧弧形齿条固定连接的导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近机构包括:
下推组件,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上,上床体和下推组件固定连接,下推组件用于带动上床体向上或向下移动;
滑柱,其两端和支板所开设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滑柱上套设有滑板,滑板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连杆设置有多个且远离滑板的一端和上床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组件包括:
支撑套,其固定安装在加固板上,所述支撑套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
螺纹柱,其两端和支撑套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柱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导柱,其两端和支撑套内壁固定连接,导柱上套设有和螺纹柱螺纹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可在螺纹柱的转动下沿着导柱滑动;
推杆,其一端和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套外且和上床体固定连接。
CN202321930822.0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Active CN220608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0822.0U CN2206085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0822.0U CN2206085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8544U true CN220608544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0822.0U Active CN2206085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8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87289U (zh) 一种带有翻身结构的护理床
CN108836656A (zh) 一种床椅两用服务机器人
CN209019207U (zh) 一种床椅两用服务机器人
CN220608544U (zh) 一种icu重症患者翻身装置
CN206560511U (zh) 一种护理床
CN113350140B (zh) 一种皮肤科临床用防痒装置
CN110812044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0840682A (zh) 一种兼顾抬高功能的手自双控翻身护理病床
CN209966849U (zh) 一种血液科用护理床
CN111938697A (zh) 一种介入性超声医疗器具
CN104783985A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3453024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妇产科检查灯
CN215689146U (zh) 一种重症病人转运床
CN112826671B (zh) 一种精神科用多功能医疗车
CN204636787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1066676U (zh) 一种用于直肠癌的旋转调节式透视检测台
CN106038136A (zh) 多功能移动护理架
CN112120897A (zh) 下肢医疗康复机构
CN220546271U (zh) 一种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可升降护栏装置
CN220513033U (zh) 一种翻身装置
CN111297586A (zh) 一种肝胆术后疼痛改善装置
CN220070021U (zh) 一种电控升降内科护理床
CN220513030U (zh) 一种便于调节床体尺寸的护理床
CN219480664U (zh) 一种方便翻身的辅助装置
CN215840052U (zh) 老年患者专用医疗翻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