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6339U -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6339U
CN220606339U CN202321553315.XU CN202321553315U CN220606339U CN 220606339 U CN220606339 U CN 220606339U CN 202321553315 U CN202321553315 U CN 202321553315U CN 220606339 U CN220606339 U CN 22060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an
box body
monitoring devi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33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平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aious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aious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aious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aious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33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6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盒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盒体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机、伸缩软管、送风管、支撑杆、齿轮、气缸和齿板的配合,具备能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的优点,避免灰尘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给操作者带来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的监视和测定活动,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涉及到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063873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所述便于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柱;承重座,所述承重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两个轴承块,两个所述轴承块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座上;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重座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具有使用方便、安装与拆卸步骤简单、省时省力的便于安装的优点。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具备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的功能,设备在使用后其表面通常会积聚灰尘,如果不进行及时清理,灰尘可能会对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及不具备除湿的功能,设备在闲置时需要进行储存,当储存湿度过高时,设备在高湿度情况下容易腐蚀,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还会提升安全风险。
因此,发明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具备能够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及可以除湿的优点,解决了通常不具备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的功能,及不能除湿,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盒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盒体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盒体后侧的顶部和后侧的右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管连通有排风机构,所述盒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排风机构包括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底部与第一风机的出风管相连通,所述伸缩软管底部的前侧贯穿至盒盖的内腔并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支撑杆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盒盖活动连接,所述盒盖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气缸单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管和第二风机的进风管均与加热盒相连通,左侧的连接片螺纹套设在螺纹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热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管贯穿至盒体的内腔并连通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腔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右侧的连接片并与第二箱体内腔的顶部焊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和第二箱体的左侧均开设有长孔。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箱体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电机、电热丝、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单向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机、伸缩软管、送风管、支撑杆、齿轮、气缸和齿板的配合,具备能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的优点,避免灰尘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给操作者带来了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盒体、加热盒、电热丝、第二风机和湿度传感器的配合,具备能够除湿的优点,从而营造有利于设备储存和放置的环境,避免设备腐蚀,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剖视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轴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剖视轴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机构正视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轴侧示意图。
图中:1、环境监测设备本体;2、盒体;3、盒盖;4、连接片;5、第一箱体;6、转动电机;7、螺纹杆;8、加热盒;9、电热丝;10、第一风机;11、第二风机;12、排风机构;13、控制器;14、伸缩软管;15、送风管;16、支撑杆;17、齿轮;18、气缸;19、齿板;20、湿度传感器;21、第二箱体;2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6,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盒体2,盒体2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盒盖3,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4,盒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5,第一箱体5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电机6,转动电机6的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有螺纹杆7,盒体2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盒8,加热盒8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热丝9,盒体2后侧的顶部和后侧的右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第一风机10的出风管连通有排风机构12,盒体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
排风机构12包括伸缩软管14,伸缩软管14的底部与第一风机10的出风管相连通,伸缩软管14底部的前侧贯穿至盒盖3的内腔并连通有送风管15,送风管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17,支撑杆16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盒盖3活动连接,盒盖3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气缸18,气缸18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齿板19,通过设置气缸18、伸缩软管14、齿轮17、齿板19和支撑杆16,有利于送风管15的转动,从而扩大吹拂的范围,齿板19与齿轮17啮合,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与气缸18单向电连接。
盒体2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20,能够感应盒体2内的湿度,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湿度传感器20双向电连接。
第一风机10的进风管和第二风机11的进风管均与加热盒8相连通,左侧的连接片4螺纹套设在螺纹杆7的表面,通过设置转动电机6和螺纹杆7,能够使得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上下移动,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加热盒8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过设置通孔,有利于连接片4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上下移动,第二风机11的出风管贯穿至盒体2的内腔并连通有漏斗。
盒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21,第二箱体21内腔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杆22,通过设置第二箱体21和限位杆22,避免连接片4发生转动,从而有利于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的上下移动,限位杆22的顶部贯穿右侧的连接片4并与第二箱体21内腔的顶部焊接,第一箱体5的右侧和第二箱体21的左侧均开设有长孔。
螺纹杆7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箱体5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电机6、电热丝9、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单向电连接,通过设置电热丝9和第二风机11,能够使热风进入盒体2内,从而起到除湿的效果。
使用时,操作者旋转盒盖3,操纵控制器13控制转动电机6工作,使得螺纹杆7转动,带动连接片4和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向上移动,从而方便操作者对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进行使用,当湿度传感器20感应到盒体2内湿度过大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电热丝9和第二风机11工作,从而制造热风,并使热风通过漏斗进入盒体2内,起到除湿的效果,需要清除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表面的灰尘时,操纵控制器13控制第一风机10工作,使得空气依次通过伸缩软管14和送风管15吹拂向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表面,从而使得灰尘落在盒体2内腔的底部,操纵控制器13控制气缸18工作,能够带动齿板19前后移动,使得齿轮17转动,带动送风管15进行转动,从而扩大吹拂的范围,起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该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通过第一风机10、伸缩软管14、送风管15、支撑杆16、齿轮17、气缸18、齿板19、加热盒8、电热丝9、第二风机11和湿度传感器20的配合,解决了通常不具备对设备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拂的功能,及不能除湿,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盒体(2),所述盒体(2)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盒盖(3),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本体(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4),所述盒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5),所述第一箱体(5)内腔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电机(6),所述转动电机(6)的转轴通过螺栓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盒体(2)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盒(8),所述加热盒(8)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热丝(9),所述盒体(2)后侧的顶部和后侧的右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所述第一风机(10)的出风管连通有排风机构(12),所述盒体(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12)包括伸缩软管(14),所述伸缩软管(14)的底部与第一风机(10)的出风管相连通,所述伸缩软管(14)底部的前侧贯穿至盒盖(3)的内腔并连通有送风管(15),所述送风管(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17),所述支撑杆(16)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盒盖(3)活动连接,所述盒盖(3)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齿板(19),所述齿板(19)与齿轮(17)啮合,所述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与气缸(18)单向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所述控制器(13)与湿度传感器(20)双向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0)的进风管和第二风机(11)的进风管均与加热盒(8)相连通,左侧的连接片(4)螺纹套设在螺纹杆(7)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盒(8)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风机(11)的出风管贯穿至盒体(2)的内腔并连通有漏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21),所述第二箱体(21)内腔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顶部贯穿右侧的连接片(4)并与第二箱体(21)内腔的顶部焊接,所述第一箱体(5)的右侧和第二箱体(21)的左侧均开设有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箱体(5)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电机(6)、电热丝(9)、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单向电连接。
CN202321553315.X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Active CN22060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315.XU CN220606339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315.XU CN220606339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6339U true CN220606339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3315.XU Active CN220606339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6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2800A (zh) 一种智能装备远程控制器
CN220606339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CN216278481U (zh) 一种双螺杆燃料电池空压机
CN219222746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114361652B (zh) 电动车电池组散热塑件
CN213767062U (zh) 模温机供热暖房系统
CN112091493A (zh) 一种船舶厚板焊接固定夹持装置
CN214665718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干燥装置
CN111780394B (zh) 一种空调液晶显示盖板及其装配方法
CN220556447U (zh) 一种移动便携式功率单元模块检测维修测试台
CN215198649U (zh) 一种电子配件加工用pcb电子线路板除尘装置
CN220478433U (zh) 一种制氮机
CN211827722U (zh) 一种化工自动化仪表实验装置
CN220962200U (zh) 一种自动化工控设备监控器
CN220993349U (zh) 一种空调消音器的焊接装置
CN214562391U (zh) 一种液压胶管生产用压延设备
CN217431245U (zh) 适用于发电厂机组的高效节能脱硝装置
CN220233953U (zh) 一种无功补偿室送风系统
CN212278078U (zh) 一种节能电机用夹持装置
CN220542881U (zh) 一种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装置
CN217773662U (zh) 一种雾化加湿抑尘设备
CN217913839U (zh) 一种减速机装配用携带配件支撑机构的压床
CN220829231U (zh) 一种电厂用环境监测装置
CN219666103U (zh) 一种消防水龙箱生产用防尘打磨机构
CN217255948U (zh) 一种具有电子显示扭力数值的液压扭力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