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6050U -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6050U
CN220606050U CN202322060220.0U CN202322060220U CN220606050U CN 220606050 U CN220606050 U CN 220606050U CN 202322060220 U CN202322060220 U CN 202322060220U CN 220606050 U CN220606050 U CN 22060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set
audio
resistor
unit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02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卫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02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6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该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模块和音频线,所述音频线包括设备端和耳机端,所述设备端设置有设备接地线,所述耳机端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所述设备接地线分别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和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所述耳机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和接地电子开关,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本申请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对数字产品的消费习惯变化以及娱乐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头戴式耳机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用户也对头戴式耳机的降噪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头戴式耳机在充电的同时,将头戴式耳机的音频线接入外部音频设备进行音频播放或者/和麦克风通话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由于麦克风和左右耳声道共用了音频线的GND线致使左右耳声道会影响麦克风的音频信号,进而使得接收用户会听到很大的回声噪音。
也就是说,如何提高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旨在提高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模块和音频线,所述音频线包括设备端和耳机端,所述设备端设置有设备接地线,所述耳机端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所述设备接地线分别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和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
所述耳机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和接地电子开关,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
可选地,所述耳机模块包括运算单元、蓝牙单元和隔离电阻;
所述隔离电阻与所述运算单元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正输入端与所述设备端中的左声道引脚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的音频放大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运算单元包括第一容阻子单元、第二容阻子单元、第三容阻子单元和第四容阻子单元和运放芯片;
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与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
可选地,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六电容连接。
可选地,所述耳机模块还包括麦克风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静音开关、偏置电子开关和麦克风芯片;
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连接;
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连接的交点分别与所述偏置电子开关和所述蓝牙单元的麦克风功率针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供电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与所述蓝牙单元的供电针脚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和所述蓝牙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充电线,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通过所述充电线与外部音频设备的USB端口连接;
所述设备端与所述外部音频设备的音频输出单元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头戴式耳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模块和音频线,音频线包括设备端和耳机端,设备端设置有设备接地线,耳机端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设备接地线分别与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耳机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和接地电子开关,耳机音频接地线通过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接地电子开关连接,耳机麦克风接地线也通过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接地电子开关连接。
区别于传统的头戴式耳机,本申请设计在音频线的耳机端分别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即通过将耳机音频接地回路与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进行隔离让麦克风拥有独立的接地回路,从而规避了麦克风和左右耳声道共地带来的回音问题。另外,在头戴耳机进行充电时,接地电子开关将自动跳闸,分别断开耳机音频接地回路和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此时USB充电的地噪声将不会耦合到麦克风音频环路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中音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中运算单元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耳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头戴耳机支持有源模式和无源模式播放。无源模式下是指外部的音源设备(例如手机)通过头戴耳机的AUX IN 3.5mm(或2.5mm)音频输入端口直接驱动头戴耳机的喇叭。有源模式(active mode)是指头戴耳机可以实现DSP音效处理(例如360°音效处理,低音增强,EQ调节,自适应降噪,消回音处理等),最终通过耳放驱动喇叭发声,从而有效的消除外界的噪声,真实的还原音乐的现场情景,精准的听音辨位,还可以通过定制EQ满足音乐爱好者个性化的听音需求,使得用户陶醉在乐音的海洋里。同时也能够实现清晰语音通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A10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头戴式耳机电路A100包括耳机模块A20和音频线A10,所述音频线A10包括设备端A101和耳机端A102,所述设备端A101设置有设备接地线GND,所述耳机端A101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AUX_GND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MIC_GND,所述设备接地线GND分别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AUX_GND和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MIC_GND连接;
所述耳机模块A20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和接地电子开关SW4,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AUX_GND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SW4连接,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MIC_GND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SW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当耳机模块A20的充电单元通过外部音频设备A30的USB端口进行充电时,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也接入了音频线A10,此时,耳机模块A20将自动断开接地电子开关SW4,以断开耳机音频接地回路和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USB充电的地噪声将不会耦合到麦克风音频环路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中音频线的结构示意图。音频线A10可以理解为4端式转5段式的音频先和端子,即音频线A10(也称AUX音频线)中的设备端是指4段式TRRS,而耳机端A102是指5段式TRRRS,即设备端A101包括L、R、GND和MIC,而耳机端A102包括L、R、AUX_GND、MIC和MIC_GND。具体的,AUX_GND和MIC_GND在设备端A102是一起焊接到第三段的GND,而在耳机端A102中AUX_GND连接到第三段的AUX_GND,MIC_GND连接到第五段的MIC_GND,即通过将耳机音频接地回路与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进行隔离让麦克风拥有独立的接地回路,从而不仅规避了麦克风和左右耳声道共地带来的回音问题,也规避了USB充电时功率地回路和麦克风信号地共地的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外部音频设备A30是指一个同时具备对外充电和音频输出的系统,例如PC电脑;音频开关SW2、偏置电子开关SW3、接地电子开关SW4均为电子开关,而SW1是指物理麦克风静音开关;Speaker是指电信号转声音信号的喇叭单元。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头戴耳机在插入USB充电时,AUX IN有源模式播放和通话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供电引脚VBUS和音频输入信号单元中的AUX_DET引脚均接入高电平信号时,即耳机模块A20在接入音频线(AUX IN线)的同时也接入了充电线(USB线),此时耳机模块A20中的EN_SW2、EN_SW3、EN_SW4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然后耳机模块A20通过EN_SW2、EN_SW3、EN_SW4分别控制音频开关SW2、偏置电子开关SW3、接地电子开关SW4开路。另外,USB线充电后,不可避免的在外部音频设备A30和耳机模块A20的地之间产生压差。假设USB线长1.5米,USB地线电阻150mΩ,充电电流500mA,纹波电流假设为充电电流的10%,也就是50mA。那么USB地线两端的压降=50mA×150mΩ=7.5mV。且USB线和AUX IN线来自同一个设备例如电脑时,此时AUX IN地线加上R_isolation电阻一起和USB地线并联。假设AUX线长1.5米,AUX线的地电阻0.5Ω,此时USB地线两端的压降7.5mV,那么AUX IN信号地上的压降=7.5mV×[0.5Ω/(0.5Ω+R_isolation)],R_isolation电阻取值330Ω,则AUX IN信号地上的压降=7.5mV×[0.5Ω/(0.5Ω+330Ω)]=11.35uV。对于头戴耳机来说,AUX IN输入的下行音频到喇叭输出的整体增益在6dB左右,也就是说放大了2倍,那么此时头戴耳机的Speaker端的噪声信号为2.27uV×2=22.7uV,这么弱的信号人耳听不见。即本申请几百倍的降低了对USB充电地噪声对AUX IN下行音频的干扰,实现了AUX IN输入有源模式下行音乐的播放,用户听不到噪声。同时,由于SW4处于开路状态,MIC_GND和AUX_GND是断开的,所以USB充电的地噪声也无法耦合到麦克风音频环路。因此,本申请也实现了AUX IN上行麦克风音频的无干扰传输的传输,满足了通话时,对方听不到USB充电的地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模块和音频线,音频线包括设备端和耳机端,设备端设置有设备接地线,耳机端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设备接地线分别与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耳机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和接地电子开关,耳机音频接地线通过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接地电子开关连接,耳机麦克风接地线也通过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接地电子开关连接。
区别于传统的头戴式耳机,本申请设计在音频线的耳机端分别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即通过将耳机音频接地回路与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进行隔离让麦克风拥有独立的接地回路,从而规避了麦克风和左右耳声道共地带来的回音问题。另外,在头戴耳机进行充电时,接地电子开关将自动跳闸,分别断开耳机音频接地回路和耳机麦克风接地回路,此时USB充电的地噪声将不会耦合到麦克风音频环路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能力。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耳机模块包括运算单元OP、蓝牙单元20和隔离电阻R_isolation;
所述隔离电阻R_isolation与所述运算单元OP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单元OP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连接,所述运算单元OP的正输入端与所述设备端中的左声道引脚L连接,所述运算单元OP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20的音频放大端口AUX_OP_L连接。
在本申请中,运算单元OP是指由电阻、电容和运放芯片OP1A构成的差分电路放大器;蓝牙单元20也被称为BT System(蓝牙系统),该蓝牙系统包含PMU、ADC、DAC、DSP、Headamplifier、降噪MIC、射频RF、MCU控制单元等组成的复杂系统。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电路中运算单元的电路图,运算单元OP是指由电阻、电容和OP构成的差分电路放大器,具体的,由隔离电阻R_isolation、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六电容C6和运放芯片OP1A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其中R1=R2,R3=R4,R1~R4远远大于R_isolation。差分放大电路的作用提高输入阻抗,减小输出阻抗,抑制共模信号,同时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或者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容C4)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信号,进一步提高音频的信噪比。第五电容C5是运放芯片OP1A的电源稳压和滤波电容。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六电容C6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得到一个干净的OP偏置电压VREF;同时第六电容C6也是作为输入交流信号的下地路径。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头戴耳机没有插入USB充电时,AUX IN有源模式播放和通话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供电引脚VBUS接入低电平信号且AUX_DET引脚接入高电平信号时,即耳机模块A20仅接入AUX IN线,此时耳机模块A20通过EN_SW2、EN_SW3、EN_SW4分别控制音频开关SW2、偏置电子开关SW3、接地电子开关SW4开路。此时,隔离电阻R_isolation作用有两个:第一,充电OP负反馈的回路,由于R1~R4远大于R_isolation,所以R4/(R2+R_isolation)≈R4/R2=R3/R1,即此时电阻、电容和运放芯片OP1A共同构成了差分放大器,有利于提高下行音频的信噪比;第二,由于R_isolation的存在,将AUX_GND拉回到大地GND同一电平,避免了AUXIN线因为浮空形成天线效应耦合外界电磁信号降低音频的信噪比。另外,AUX IN输入的音频信号AUX_L和AUX_GND信号输入到运算单元OP中,通过该电阻、电容和运放芯片OP1A构成的差分电路放大器实现共模噪声的抑制和输入阻抗的变化,同时将音频信号输出到后端的BT system,最终从Speaker播放出来。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运算单元包括第一容阻子单元、第二容阻子单元、第三容阻子单元和第四容阻子单元和运放芯片OP1A;
所述运放芯片OP1A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与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芯片OP1A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OP1A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OP1A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所述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容C1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六电容C6连接。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模块还包括麦克风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静音开关SW1、偏置电子开关SW3和麦克风芯片MIC;
所述麦克风芯片MIC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10与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MIC_GND连接,所述麦克风芯片MIC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SW1连接;
所述麦克风芯片MIC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SW1连接的交点分别与所述偏置电子开关SW3和所述蓝牙单元的麦克风功率针脚MIC_P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芯片MIC是指用于通话的驻极体麦克风。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供电单元30;
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VBUS与所述蓝牙单元的供电针脚VBUS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VBAT和所述蓝牙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VBAT连接。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充电线,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VBUS通过所述充电线与外部音频设备A30的USB端口连接;
所述设备端与所述外部音频设备A30的音频输出单元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蓝牙模式播放和通话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头戴耳机开机没有检测到AUX IN的插入,自动进入蓝牙模式。在蓝牙模式,系统通过EN_SW2、EN_SW3、EN_SW4分别控制音频开关SW2开路,偏置电子开关SW3和接地电子开关SW4闭合。在蓝牙模式,蓝牙系统输出麦克风芯片MIC的偏置电压MIC_BIAS,然后经过偏置电子开关SW3给到麦克风芯片MIC提供偏置电压,然后经过麦克风芯片MIC、接地电子开关SW4完成了麦克风芯片MIC的电流环路。麦克风芯片MIC拾音的信号经过麦克风功率针脚MIC_P传输到BT System,然后经过BT System的音频处理以及放大后经过RF模块传输到手机,从而完成音频的上行发送。蓝牙接收的RF信号经过BT System的解码以及音效处理和放大后驱动Speaker发出声音,对此完成了下行音频的播放。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AUX IN无源模式音频播放和通话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在无源模式时,蓝牙单元20没有供电,音频开关SW2闭合,偏置电子开关SW3和接地电子开关SW4开路;蓝牙的MIC_P、SPK_LP、SPK_LN输入端口均为高阻态。音频开关SW2是一个耗尽型音频模拟开关,它的特点是没有供电时闭合,有供电时开路。
在又一实施例中,无源模式的下行音频工作原理为AUX IN线插入时,AUX_L和AUX_GND信号直接进入音频开关SW2,音频开关SW2没有供电处于闭合状态,从而AUX_L的音频信号直接推动Speaker发出声音;无源模式的上行麦克风音频工作原理:外部音频设备A30在AUX_MIC线上通过一个电阻施加一个偏置电压。AUX IN插入后,由于物理麦克风静音开关SW1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外部音频设备A30通过内部的偏置电阻——AUX IN线——SW1给麦克风芯片MIC提供工作所需的偏置电压。麦克风芯片MIC感应外界的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沿着供电途径反方向传输到外部音频设备A30,外部音频设备A30经过内部的处理,再次把麦克风芯片MIC送过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出来。
假设AUX线长1.5米,AUX线的地电阻0.5Ω,喇叭的等效阻抗16Ω,正常AUX IN播放的音乐信号为100mVrms~1Vrms之间,AUX的L/R的电流在3mA~60mA,AUX的L/R音频在AUX线上的压降=0.5Ω×
60mA=30mVrms。由于本专利采用的是4段式转5段式的AUX IN音频线,其中插入耳机模块A20的5段式音频耳机端A102的MIC_GND和AUX_GND是独立的两个网络,所以下行音频无法通过共地的途径耦合到上行麦克风音频。因此就实现了无源模式下行音频播放和上行麦克风音频的隔离作用,音频通话时对方听不到自己的回音。
综上,本申请在耳机模块中设置了一个接地电子开关SW4解决了USB充电AUX IN输入的共地噪声,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享受有源播放带来的音质体验。另外,本申请的音频线A10设计为4端式转5段式的音频先和端子,实现了无源模式下行音频播放和上行麦克风音频的隔离作用,从而消除了无源模式的通话回音。
此外,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耳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设备B10,所述耳机设备B1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头戴式耳机电路A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模块和音频线,所述音频线包括设备端和耳机端,所述设备端设置有设备接地线,所述耳机端设置有耳机音频接地线和耳机麦克风接地线,所述设备接地线分别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和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
所述耳机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单元和接地电子开关,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接地电子开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模块包括运算单元、蓝牙单元和隔离电阻;
所述隔离电阻与所述运算单元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地线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正输入端与所述设备端中的左声道引脚连接,所述运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的音频放大端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单元包括第一容阻子单元、第二容阻子单元、第三容阻子单元和第四容阻子单元和运放芯片;
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与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连接,所述运放芯片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阻子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容阻子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容阻子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六电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模块还包括麦克风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静音开关、偏置电子开关和麦克风芯片;
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耳机麦克风接地线连接,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连接;
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静音开关连接的交点分别与所述偏置电子开关和所述蓝牙单元的麦克风功率针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供电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与所述蓝牙单元的供电针脚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和所述蓝牙单元的电池工作针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电路包括充电线,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针脚通过所述充电线与外部音频设备的USB端口连接;
所述设备端与所述外部音频设备的音频输出单元连接。
10.一种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耳机电路。
CN202322060220.0U 2023-08-01 2023-08-01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Active CN22060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0220.0U CN220606050U (zh) 2023-08-01 2023-08-01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0220.0U CN220606050U (zh) 2023-08-01 2023-08-01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6050U true CN220606050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0220.0U Active CN220606050U (zh) 2023-08-01 2023-08-01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6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01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rnal equipment with digital noise cancellation and digital audio path
US7903826B2 (en) Headset with ambient sound
CN201349247Y (zh) 耳机接口电路及移动终端
US80731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 while using an earphone
US7574187B2 (en) Battery charger antenna, method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10582039B (zh) 一种真无线耳机充电盒、真无线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JP3150873U (ja) ヘッドホン
JP2010527541A (ja) 周囲雑音減少機能を備えた通信装置
CN201898602U (zh) 一种手机无源音箱接口
CN220606050U (zh) 头戴式耳机电路以及耳机设备
US5850439A (en) Hands-free phone converter
CN220606043U (zh) 耳机电路以及头戴耳机设备
CN213462193U (zh) 磁吸式话务耳机
CN214228452U (zh) 音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1114733Y (zh) 耳机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
CN205195931U (zh) 一种耳机
CN211429484U (zh) 一种麦克风耳机防串音
CA2578607A1 (en) Headphone
CN208079324U (zh) 一种耳机连接器
CN214754578U (zh) 一种通用式音频插头
US20130343563A1 (en) Headphone assembly with integralguitar amplifier
CN210381235U (zh) 一种带蓝牙功能的便携式直播k歌装置
CN212909930U (zh) 一种传声器
CN111510808A (zh) 带音量放大功能的手机耳机
CN215499484U (zh) 一种无线降噪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