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5090U - 一种通讯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5090U
CN220605090U CN202420226028.6U CN202420226028U CN220605090U CN 220605090 U CN220605090 U CN 220605090U CN 202420226028 U CN202420226028 U CN 202420226028U CN 220605090 U CN220605090 U CN 220605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ssure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rod
ai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60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isi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si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si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si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60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5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5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5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接口,包括壳体和固定安装壳体底部的弯脚,还包括:助插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动板,第一气压杆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第三气压杆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同时挤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时,活动板上移,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一侧的气囊,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压杆,气囊远离第二气压杆的一端设有第四气压杆,同时挤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时,气囊膨胀,需要将插头插入通讯接口时,活动板带动针脚靠近插头中的接口,使得插头可以轻松地插入通讯接口中,防止了通讯接口的损坏,气囊膨胀挤压插头,使插头牢固地卡在通讯接口中,防止通讯中断,保证了通讯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接口。
背景技术
网络通讯是现在生活重要通讯方式,网络通讯在建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接口进行连接,在对通讯接口进行插入时,由于针脚数量过多导致插入难度增加,不易将插头插入通讯接口中,一些用户就会用力插拔插头与接口,从而导致接口在进行插拔的时候容易被损坏,同时插头松动会导致通话中断等问题,影响后续通讯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讯接口,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通讯接口插接时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讯接口,包括壳体和固定安装壳体底部的弯脚,还包括:
助插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压杆,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气压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气压杆,所述第三气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压杆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同时挤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时,所述活动板上移;
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一侧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压杆,所述气囊远离第二气压杆的一端设有第四气压杆,所述第二气压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压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同时挤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时,所述气囊膨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压杆与两个第二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三气压杆与两个第一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远离第二气压杆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第四气压杆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针脚,所述活动板远离针脚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贯穿活动板与针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位置和数量与针脚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线远离针脚的一端与弯脚固定连接,所述弯脚的数量与连接线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所述气囊相对的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防呆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备上设置了助插组件,需要将插头插入通讯接口时,插头两端分别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进行挤压,活动板带动针脚靠近插头中的接口,使得插头可以轻松地插入通讯接口中,防止了通讯接口的损坏,同时还在通讯接口上设置了紧固组件,在插头插入接口后,气囊膨胀挤压插头,使插头牢固地卡在通讯接口中,防止通讯中断,保证了通讯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助插组件和紧固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底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助插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固定件;3、气囊;4、针脚;5、第一滑槽;6、第一挡板;7、弯脚;8、防呆槽;9、第二滑槽;10、第二挡板;11、连接线;12、第一气压杆;13、第二气压杆;14、第三气压杆;15、第四气压杆;17、第一导气管;18、第一伸缩杆;20、第二导气管;21、第三导气管;22、第二伸缩杆;23、活动板;24、第四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图6,一种通讯接口,包括壳体1和固定安装壳体1底部的弯脚7,还包括:
活动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针脚4,活动板23远离针脚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线11,连接线11贯穿活动板23与针脚4连接,连接线11的位置和数量与针脚4一一对应,连接线11远离针脚4的一端与弯脚7固定连接,弯脚7的数量与连接线11的数量一致。
壳体1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壳体1内壁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5的第二滑槽9,气囊3相对的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防呆槽8。
为了方便将插头插入通讯接口,在通讯接口上设置了助插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壳体1中的活动板23,活动板23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压杆12,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0,活动板23远离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设有第三气压杆14,第三气压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6,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22,两个第二伸缩杆22的一端与活动板23固定连接,第三气压杆14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18,两个第一伸缩杆18的一端与活动板23固定连接,同时挤压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时,活动板23上移,第一气压杆12与两个第二伸缩杆2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气管24,第三气压杆14与两个第一伸缩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头插入接口时,插头两端的保护壳对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进行挤压,第一挡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压杆14和第四气压杆15,第二挡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杆12和第三导气管21,当插头挤压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时,第一气压杆12和第三气压杆14内的气压增大,第一气压杆12中的气体通过第四导气管24进入两个第二伸缩杆22中,第三气压杆14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导气管17进入两个第一伸缩杆18中,第一伸缩杆18和第二伸缩杆22同时伸长,由于第一伸缩杆18和第二伸缩杆22的同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23的底部,此时活动板23推动多个针脚4靠近插头中的插口中,使用者对插头的挤压和针脚4对插口的挤压形成了相对运动,使得插头可以轻松地插入通讯接口中的针脚4上,使得用户插拔的力度会有所降低,从而减小了对通讯接口的在插拔接头时所受到的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针脚4与弯脚7之间电性连接的连接线11为弹性材质。
为了使插头牢固地插在通讯接口中,在通讯接口上设置了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一侧的气囊3,气囊3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压杆13,气囊3远离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设有第四气压杆15,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与第二挡板10固定连接,第四气压杆15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固定连接,同时挤压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时,气囊3膨胀。
第二气压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21,第三导气管21远离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与气囊3固定连接,第四气压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20,第二导气管20远离第四气压杆15的一端与气囊3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头对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挤压时,第二气压杆13和第四气压杆15同时受到挤压,第二气压杆13和第四气压杆15中的气压变大,第二气压杆13中的气体通过第三导气管21进入气囊3中,第四气压杆15中的气体通过第二导气管20进入气囊3中,气囊3在插头插入通讯接口后慢慢膨胀变大,对插入通讯接口中的插头进行挤压,使得插头牢固地卡在通讯接口内,防止插头因松动掉落影响通讯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气囊3的第二导气管20和第三导气管21的管径比第一导气管17和第四导气管24的管径小两倍,防止插头插入通讯接口时,气囊3过于膨胀,阻碍了插头插入通讯接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通讯接口,包括壳体(1)和固定安装壳体(1)底部的弯脚(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助插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壳体(1)中的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压杆(12),所述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0),所述活动板(23)远离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设有第三气压杆(14),所述第三气压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气压杆(12)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22),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22)的一端与活动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压杆(14)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18),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8)的一端与活动板(23)固定连接,同时挤压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时,所述活动板(23)上移;
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一侧的气囊(3),所述气囊(3)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压杆(13),所述气囊(3)远离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设有第四气压杆(15),所述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与第二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压杆(15)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固定连接,同时挤压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时,所述气囊(3)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杆(12)与两个第二伸缩杆(2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气管(24),所述第三气压杆(14)与两个第一伸缩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压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21),所述第三导气管(21)远离第二气压杆(13)的一端与气囊(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压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20),所述第二导气管(20)远离第四气压杆(15)的一端与气囊(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针脚(4),所述活动板(23)远离针脚(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线(11),所述连接线(11)贯穿活动板(23)与针脚(4)连接,所述连接线(11)的位置和数量与针脚(4)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线(11)远离针脚(4)的一端与弯脚(7)固定连接,所述弯脚(7)的数量与连接线(11)的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所述壳体(1)内壁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5)的第二滑槽(9),所述气囊(3)相对的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防呆槽(8)。
CN202420226028.6U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讯接口 Active CN220605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6028.6U CN220605090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讯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6028.6U CN220605090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讯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5090U true CN220605090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6028.6U Active CN220605090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通讯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5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8559A (zh) 一种自动吸附固定的插座
CN112290283B (zh) 一种检测网络通道rj45网线双插头固定设备
CN220605090U (zh) 一种通讯接口
CN210129635U (zh) 一种防拉扯的数据线
CN216007296U (zh) 一种模块化多车位消防站体
CN211929746U (zh) 一种带有防震结构的连接器
CN21518464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12555411A (zh) 一种电力架空线路铺设配件隔离棒
CN210863919U (zh) 在导线上安装的配网故障定位在线监测终端安装结构
CN219106612U (zh) 三孔延长型插座
CN220421042U (zh) 一种网络通信用线缆卡组件
CN215896860U (zh) 一种不易脱落的电缆连接器
CN219203670U (zh) 一种水晶头防松脱结构
CN220475049U (zh) 一种可收纳电线的插排
CN211791658U (zh) 一种手机麦克风音腔密封结构
CN112454252B (zh) 一种便于拆卸固定的智能终端用安装设备
CN219086336U (zh) 计算机数据转换接头
CN220648186U (zh) 一种树脂贝壳型装饰灯
CN219267969U (zh) 一种可扩展的机柜电源插座
CN210042045U (zh) 一种方便在导线上安装的视频监测装置用安装结构
CN209626515U (zh) 一种数据线多公头接口
CN220544373U (zh) 一种线束接合器
CN220570798U (zh)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通信终端
CN218958121U (zh) 一种线路高寿命活动连接组件
CN218959051U (zh) 一种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