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2541U -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2541U
CN220602541U CN202322120493.XU CN202322120493U CN220602541U CN 220602541 U CN220602541 U CN 220602541U CN 202322120493 U CN202322120493 U CN 202322120493U CN 220602541 U CN220602541 U CN 220602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cylinder
detection device
branch
distance detection
highway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04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1204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2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2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2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连通盒,连通盒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主测量筒,连通盒的侧面安装有若干连接管,连接管远离连通盒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测量筒,主测量筒以及分测量筒的外环面均设有刻度纹;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零部件均为常见的纯机械的零部件,其不仅加工简单,且生产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均较低,并有效的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底座的设置,加大了分测量筒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提升了分测量筒使用时的稳定性,其不易被风吹倒。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差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在施工时需要进行落差检测,以便于对公路的施工以及后续维护提供相应的数据,而现有的申请号为:202022268433.9的一种公路施工用水平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板和把手,所述把手底部对称设置有调零器,所述调零器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调零仪,所述红外调零仪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水平仪,所述红外水平仪包括水平外壳,所述水平外壳底部与测量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外壳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所述水平外壳顶部一侧设置有GPS天线,所述水平外壳侧面设置有第二红外线接收面板,所述水平外壳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水平计算装置和第二红外线发射仪,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仪贯穿于水平外壳侧面与第二红外线接收面板相适配,所述GPS天线、第二红外线接收面板和第二红外线发射仪分别与第二水平计算装置通过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众多的高精度的电子元件虽然实现了可对公路进行落差检测的效果,但其价格昂贵,成本高,且使用时对人员的专业要求性较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连通盒,所述连通盒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主测量筒,连通盒的侧面安装有若干连接管,连接管远离连通盒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测量筒,主测量筒以及分测量筒的外环面均设有刻度纹,分测量筒的下端通过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外环面设有若干连接孔,底座通过连接孔连接有稳定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稳定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孔内部的内螺纹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测量筒的外部安装有若干弹性的夹持架,夹持架的侧面对应稳定杆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主测量筒以及分测量筒的上端均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延长筒,延长筒的外环面也设有刻度纹。
优选的,所述延长筒上端呈开口状态,延长筒上端的开口处对应其下端的外螺纹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包括若干分接管以及接头,各分接管之间以及分接管与连接管以及分测量筒之间均通过接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连通盒的一端安装有阀门,主测量筒下端通过螺纹与连通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人员通过对分测量筒与主测量筒之间刻度纹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便可便捷的得出公路上各检测点之间的落差距离,即与传统的通过众多电子元件实现公路落差检测的方案相比,本方案中的各零部件均为常见的纯机械的零部件,其不仅加工简单,且生产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均较低,并有效的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底座的设置,加大了分测量筒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提升了分测量筒使用时的稳定性,其不易被风吹倒,且通过各稳定杆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底座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连接孔内部设置内螺纹的方式,使得连接孔与稳定杆之间连接更稳定,即稳定杆与底座之间连接更稳定,从而提升了分测量筒放置时的稳定性;夹持架的设置,便于在装置未使用时对稳定杆进行收纳,从而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携带以及存放;延长筒的设置,便于延长主测量筒以及分测量筒的量程,从而使装置使用时具备较大的落差检测范围;延长筒上端设置的内螺纹,可以使延长筒依次拼接,即进一步的扩大了装置的落差检测范围;分接管以及接头的设置,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也便于人员根据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对连通管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提升装置使用时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的分测量筒与延长筒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的分测量筒与夹持架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的延长筒示意图。
图中:1、连通管;101、分接管;102、接头;2、连通盒;3、主测量筒;4、连接管;5、分测量筒;6、底座;7、连接孔;8、稳定杆;9、夹持架;10、延长筒;11、阀门;12、刻度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连通盒2,连通盒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主测量筒3,主测量筒3与连通盒2之间相连通,连通盒2的侧面安装有若干连接管4,连接管4远离连通盒2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1,连通管1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分测量筒5,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外环面均设有刻度纹12,分测量筒5的下端通过安装有底座6,底座6的外环面设有若干连接孔7,底座6通过连接孔7连接有稳定杆8。
实施例2
参照图1-4,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连接孔7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稳定杆8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孔7内部的内螺纹相连接,通过在连接孔7内部设置内螺纹的方式,使得连接孔7与稳定杆8之间连接更稳定,即稳定杆8与底座6之间连接更稳定,从而提升了分测量筒5放置时的稳定性;分测量筒5的外部安装有若干弹性的夹持架9,夹持架9的侧面对应稳定杆8设有卡槽,夹持架9的设置,便于在装置未使用时对稳定杆8进行收纳,从而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携带以及存放;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上端均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延长筒10,延长筒10的外环面也设有刻度纹12,延长筒10的设置,便于延长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量程,从而使装置使用时具备较大的落差检测范围;延长筒10上端呈开口状态,延长筒10上端的开口处对应其下端的外螺纹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延长筒10上端设置的内螺纹,可以使延长筒10依次拼接,即进一步的扩大了装置的落差检测范围;连通管1包括若干分接管101以及接头102,各分接管101之间以及分接管101与连接管4以及分测量筒5之间均通过接头102相连接,分接管101以及接头102的设置,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也便于人员根据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对连通管1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提升装置使用时的适应性,连接管4靠近连通盒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11,主测量筒3下端通过螺纹与连通盒2相连接,阀门11的设置,便于对连接管4进行通断控制,即根据检测需求可对未使用的连接管4进行关闭,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公路的多个点位进行高度落差检测时,人员先把连通盒2放置在位于中部的检测点上,随后把其余的各分测量筒5放置在其余相应的检测点上,再通过连通管1把连通盒2与分测量筒5之间相连通,随后向分测量筒5或主测量筒3内注入清水,直至清水在主测量筒3以及各分测量筒5内均能显示,此时人员便可读出并记下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内清水所对应的刻度纹12,进一步的人员依次把分测量筒5上的刻度纹12数值减去主测量筒3上的数值便可得出此分测量筒5处的检测点与主测量筒3检测点之间的高度落差,其结果为正或负值时,代表分测量筒5处高于或低于主测量筒3处,若结果为0则代表两者处于同一高度。
同时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分测量筒5的下端连接有底座6,即通过底座6的设置,加大了分测量筒5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提升了分测量筒5使用时的稳定性,其不易被风吹倒,且当外界风较大时或地面不平时,人员可把若干稳定杆8插设在底座6的连接孔7内,并在稳定杆8远离底座6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填充用于支撑的土块或石子等垫块,此时通过各稳定杆8的设置,可有效的提升底座6的稳定性,即使得分测量筒5可具备更强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被风吹倒的现象;综上,在上述各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下,使得本方案使用时,人员向分测量筒5或主测量筒3内注入清水,直至清水在主测量筒3以及各分测量筒5内均能显示,此时人员便可读出并记下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内清水所对应的刻度纹12,进一步的人员通过对分测量筒5与主测量筒3之间刻度纹12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便可便捷的得出公路上各检测点之间的落差距离,即与传统的通过众多电子元件实现公路落差检测的方案相比,本方案中的各零部件均为常见的纯机械的零部件,其不仅加工简单,且生产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均较低,并有效的降低了操作难度。
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在连接孔7内部设置内螺纹的方式,使得连接孔7与稳定杆8之间连接更稳定,即稳定杆8与底座6之间连接更稳定,从而提升了分测量筒5放置时的稳定性;夹持架9的设置,便于在装置未使用时对稳定杆8进行收纳,从而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携带以及存放;延长筒10的设置,便于延长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量程,从而使装置使用时具备较大的落差检测范围;延长筒10上端设置的内螺纹,可以使延长筒10依次拼接,即进一步的扩大了装置的落差检测范围;分接管101以及接头102的设置,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拆卸,也便于人员根据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对连通管1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提升装置使用时的适应性,而阀门11的设置,便于对连接管4进行通断控制,即根据检测需求可对未使用的连接管4进行关闭,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连通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盒(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主测量筒(3),连通盒(2)的侧面安装有若干连接管(4),连接管(4)远离连通盒(2)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1),连通管(1)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分测量筒(5),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外环面均设有刻度纹(12),分测量筒(5)的下端通过安装有底座(6),底座(6)的外环面设有若干连接孔(7),底座(6)通过连接孔(7)连接有稳定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7)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稳定杆(8)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孔(7)内部的内螺纹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测量筒(5)的外部安装有若干弹性的夹持架(9),夹持架(9)的侧面对应稳定杆(8)设有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量筒(3)以及分测量筒(5)的上端均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延长筒(10),延长筒(10)的外环面也设有刻度纹(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筒(10)上端呈开口状态,延长筒(10)上端的开口处对应其下端的外螺纹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包括若干分接管(101)以及接头(102),各分接管(101)之间以及分接管(101)与连接管(4)以及分测量筒(5)之间均通过接头(10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靠近连通盒(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11),主测量筒(3)下端通过螺纹与连通盒(2)相连接。
CN202322120493.X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602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493.XU CN22060254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493.XU CN22060254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2541U true CN220602541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0493.XU Active CN22060254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2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7194U (zh) 一种地表土壤流失厚度测量仪
CN220602541U (zh) 一种公路工程落差距离检测装置
CN206622553U (zh) 一种建筑施工钢筋加工装置
CN109139067A (zh) 一种沉降监测预警的地下洞室支护结构
CN20645966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位监测装置
CN206672258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室外快递柜
CN209468761U (zh) 一种变径筒体结构的送桩器
CN207379501U (zh) 水文监测器
CN207585612U (zh) 一种工程测绘装置
CN206056584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的标杆
CN2119461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顶升装置
CN211875533U (zh) 工程造价进度管理装置
CN212271033U (zh) 基坑变形测量装置
CN107524140A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支护装置
CN208107560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测绘仪支架
CN207314327U (zh) 一种建筑土木用组合桩
CN206891435U (zh) 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07197523U (zh) 地铁、隧道测量仪固定架
CN207143932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支护装置
CN209327260U (zh) 一种插杆式水分仪
CN211626450U (zh) 一种新型夜用水准尺
CN212031241U (zh) 一种噪声扬尘检测装置
CN21274349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4621182U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式3d全站仪
CN210154714U (zh) 一种紧固式热电偶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