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9265U -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9265U
CN220599265U CN202321279273.5U CN202321279273U CN220599265U CN 220599265 U CN220599265 U CN 220599265U CN 202321279273 U CN202321279273 U CN 202321279273U CN 220599265 U CN220599265 U CN 220599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rotective
gas storage
cabin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92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一博
从永龙
李文龙
杨承春
刘庆红
李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Anhui Power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Anhui Power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Anhui Power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Anhui Power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92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9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9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9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端的防护舱,防护舱的上端设有防护顶,防护舱和防护顶之间通过气囊连接,基座上安装有储气组件,储气组件与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储气组件上安装有与防护顶连接的缓冲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当有杂物掉落到防护顶上时,防护顶将按压支撑柱向基座一侧运动,通过活塞即可将储气箱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使得气囊进一步膨胀,从而产生对防护顶的反向作用力,通过第二弹簧与气囊能够实现对防护顶所承受压力的缓冲,提高防护舱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对防护舱内施工人员的充分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钢结构施工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通常在钢结构施工的工地上,随时都会有高空坠物落下,对地面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为了使得施工人员在工作之余能够有安全的休息区域,通常需要建造防护设施给施工人员休息所用。
现有的防护设施只是工人用铁皮随便搭造的防护棚,其安全性差,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当高空坠物与防护棚的顶部接触后所造成的冲击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严重时会导致高空坠物击穿防护棚的顶部对内部休息的施工人员造成损伤,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端的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的上端设有防护顶,所述防护舱和防护顶之间通过气囊连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储气组件,所述储气组件与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储气组件上安装有与防护顶连接的缓冲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气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端的储气箱,且储气箱位于防护舱的侧面,所述储气箱与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储气箱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防护顶上安装有限制活塞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缓冲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于防护顶内壁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气箱的内部并与活塞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槽,且第一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支撑杆的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槽的内壁连接,支撑杆远离第二弹簧的端部贯穿活塞并与储气箱的内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支撑柱和活塞滑动连接,活塞与储气箱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顶的下端与基座通过辅助组件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组设置在基座内部的泄力板,两组泄力板不相邻的一侧均延伸至基座的外侧,两组泄力板不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至少一组泄力杆连接,所述泄力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防护顶的下端连接,两组泄力板相邻的一侧通过位于基座内部的第一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力板在所述基座上对称设置,且两组泄力板上均安装有与基座内部匹配设置的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泄力板的下端均安装有支撑轮,多个支撑轮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下端安装有多个移动轮,多个移动轮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舱为倒U字形结构,且防护舱内还安装有照明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舱的内部设有供施工人员休息的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当有杂物掉落到防护顶上时,防护顶将按压支撑柱向基座一侧运动,通过活塞即可将储气箱内的气体压入气囊内,使得气囊进一步膨胀,从而产生对防护顶的反向作用力,通过第二弹簧与气囊能够实现对防护顶所承受压力的缓冲,提高防护舱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对防护舱内施工人员的充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泄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移动轮;3、支撑轮;4、泄力板;5、泄力杆;6、支撑柱;7、防护舱;8、防护顶;9、照明灯;10、导管;11、储气箱;12、第一弹簧;13、支撑杆;14、活塞;15、气囊;16、第二弹簧;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包括基座1以及安装在基座1上端的防护舱7,防护舱7的上端设有防护顶8,防护舱7和防护顶8之间通过气囊15连接,基座1上安装有储气组件,储气组件与气囊15之间通过导管10连接,储气组件上安装有与防护顶8连接的缓冲组件。
使用时,当储气组件受到压力时,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导管10进入到气囊15的内部,使得气囊15进一步膨胀,从而产生对防护顶8的反向作用力,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防护顶8下压时储气箱11内部的气体能进入到气囊15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储气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座1上端的储气箱11,且储气箱11位于防护舱7的侧面,储气箱11与气囊15之间通过导管10连接,储气箱1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14,且防护顶8上安装有限制活塞14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缓冲组件。
使用时,防护顶8下压带动储气箱11内部的活塞14下降,同时活塞14挤压储气箱11内部的气体通过导管10进入到气囊15的内部,从而确保防护顶8下压的同时气体进入到气囊15的内部使其膨胀。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防护顶8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组件包括安装于防护顶8内壁的支撑柱6,支撑柱6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气箱11的内部并与活塞14的上端连接,支撑柱6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槽,且第一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端部与支撑杆13的连接,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槽的内壁连接,支撑杆13远离第二弹簧16的端部贯穿活塞14并与储气箱11的内壁连接。
使用时,首先向储气箱11和气囊15内冲入部分气体,使得气囊15处于膨胀状态,当有杂物掉落到防护顶8上时,防护顶8将按压支撑柱6向基座1一侧运动,通过活塞14即可将储气箱11内的气体通过导管10压入气囊15内,使得气囊15进一步膨胀,从而产生对防护顶8的反向作用力,通过第二弹簧16与气囊15能够实现对防护顶8所承受压力的缓冲,提高防护舱7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对防护舱7内施工人员的充分保护。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支撑柱6和活塞14在缓冲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卡住的现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杆13分别与支撑柱6和活塞14滑动连接,活塞14与储气箱11匹配设置。
使用时,当防护顶8受到压力时,支撑柱6下压带动活塞14沿着支撑杆13移动,支撑杆13限制活塞14的移动方向,但不会影响到活塞14的正常缓冲移动。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加强防护设备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顶8的下端与基座1通过辅助组件连接,辅助组件包括两组设置在基座1内部的泄力板4,两组泄力板4不相邻的一侧均延伸至基座1的外侧,两组泄力板4不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至少一组泄力杆5连接,泄力杆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防护顶8的下端连接,两组泄力板4相邻的一侧通过位于基座1内部的第一弹簧12连接。
使用时,通过泄力杆5的设置,能够将防护顶8所受到的压力传导至泄力板4上,通过两组泄力板4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12,能够实现对压力的缓冲,从而实现对防护顶8的反向支撑,避免防护顶8下榻后对防护舱7内的施工人员造成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泄力板4从基座1上脱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泄力板4在基座1上对称设置,且两组泄力板4上均安装有与基座1内部匹配设置的限位块17。
使用时,通过限位块17能够避免泄力板4与基座1脱离,避免防护顶8直接按压到防护舱7上,从而有效保证了防护舱7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对泄力板4的底部起到稳定的支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组泄力板4的下端均安装有支撑轮3,多个支撑轮3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使用时,通过支撑轮3便于实现对滑动的泄力板4的稳定支撑,避免泄力板4发生形变。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基座1的位置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基座1下端安装有多个移动轮2,且多个移动轮2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使用时,通过移动轮2的设置,便于移动设备的使用位置,施工人员需要休息时可以进入到防护舱7内。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防护舱7的内部进行照明,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舱7为倒U字形结构,且防护舱7内还安装有照明灯9。
使用时,通过照明灯9能够为防护舱7内提供照明,其中照明灯9可以采用LED灯。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给劳累后的施工人员提供休息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舱7的内部设有供施工人员休息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向储气箱11和气囊15内充入部分气体,使得气囊15处于膨胀状态,通过移动轮2的设置,便于移动设备的使用位置,施工人员需要休息时可以进入到防护舱7内,当有杂物掉落到防护顶8上时,防护顶8将按压支撑柱6向基座1一侧运动,通过活塞14即可将储气箱11内的气体压入气囊15内,使得气囊15进一步膨胀,从而产生对防护顶8的反向作用力,通过第二弹簧16与气囊15能够实现对防护顶8所承受压力的缓冲,提高防护舱7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对防护舱7内施工人员的充分保护;通过泄力杆5的设置,能够将防护顶8所受到的压力传导至泄力板4上,通过两组泄力板4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12,在第一弹簧12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压力的缓冲,从而实现对防护顶8的反向支撑,避免防护顶8下榻后对防护舱7内的施工人员造成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同时在照明灯9和座椅的作用下,可对防护舱7内部休息的施工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休息环境。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包括基座(1)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端的防护舱(7),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7)的上端设有防护顶(8),所述防护舱(7)和防护顶(8)之间通过气囊(15)连接,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储气组件,所述储气组件与气囊(15)之间通过导管(10)连接,储气组件上安装有与防护顶(8)连接的缓冲组件;
所述储气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座(1)上端的储气箱(11),且储气箱(11)位于防护舱(7)的侧面,所述储气箱(11)与气囊(15)之间通过导管(10)连接,所述储气箱(1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14),且防护顶(8)上安装有限制活塞(14)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于防护顶(8)内壁的支撑柱(6),支撑柱(6)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气箱(11)的内部并与活塞(14)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柱(6)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槽,且第一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端部与支撑杆(13)的连接,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槽的内壁连接,支撑杆(13)远离第二弹簧(16)的端部贯穿活塞(14)并与储气箱(11)的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分别与支撑柱(6)和活塞(14)滑动连接,活塞(14)与储气箱(11)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8)的下端与基座(1)通过辅助组件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组设置在基座(1)内部的泄力板(4),两组泄力板(4)不相邻的一侧均延伸至基座(1)的外侧,两组泄力板(4)不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转轴与至少一组泄力杆(5)连接,所述泄力杆(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防护顶(8)的下端连接,两组泄力板(4)相邻的一侧通过位于基座(1)内部的第一弹簧(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力板(4)在所述基座(1)上对称设置,且两组泄力板(4)上均安装有与基座(1)内部匹配设置的限位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泄力板(4)的下端均安装有支撑轮(3),多个支撑轮(3)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下端安装有多个移动轮(2),多个移动轮(2)的下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7)为倒U字形结构,且防护舱(7)内还安装有照明灯(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7)的内部设有供施工人员休息的座椅。
CN202321279273.5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Active CN220599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9273.5U CN2205992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9273.5U CN2205992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9265U true CN220599265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9273.5U Active CN2205992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9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7873U (zh) 一种新型客用安全缓冲电梯轿厢
CN220599265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防护设备
CN106429713B (zh) 一种电梯升降系统及其安全实现方法
CN208716612U (zh) 一种塔筒升降机的限位开关装置
CN213203927U (zh) 一种波形护栏
CN106194020B (zh) 一种地铁隧道悬挂自动打孔台车
CN102086695A (zh) 一种超载保护装置
CN206969942U (zh) 下置主机强制式电梯
CN215699753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
CN112960507B (zh) 一种电梯轿厢多重相向式缓冲减震装置
CN211619690U (zh)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缓冲装置
CN103342283A (zh) 龙门吊防风装置
CN110528953A (zh) 一种防攀爬太阳能的通讯塔
CN215865716U (zh) 坡道与弹簧组合式的碰撞车辆加速系统
CN219492088U (zh) 一种夹芯墙上轨道轻质移动门
CN106159766B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预装式变电站
CN214436024U (zh) 一种消防管道安装用辅助设备
CN204917524U (zh) 一种安全型乘客电梯
CN216638564U (zh)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底座
CN216110863U (zh) 一种抗冲击自动复位立井防爆门
CN219387898U (zh) 一种隧道施工平台的伸缩机构
CN220789421U (zh) 一种桥梁梁体检修装置
CN217149937U (zh) 一种桥梁道路用的降噪装置
CN212403109U (zh) 一种小井道的家用电梯轿厢
CN21357532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移动式机械设备维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