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8721U -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8721U
CN220598721U CN202322197634.8U CN202322197634U CN220598721U CN 220598721 U CN220598721 U CN 220598721U CN 202322197634 U CN202322197634 U CN 202322197634U CN 220598721 U CN220598721 U CN 220598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column
fixed
steel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76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贤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76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8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8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8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结构柱本体,所述钢结构柱本体的前后左右侧均固定有固定框,前后左右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前后左右侧固定框内部的钢结构梁本体。该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分别进行插入到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固定的固定框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顺时针转动四个第一转动把手使前后左右侧的第一螺纹杆分别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进而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中,常常需要连接结构来支撑工业建筑,常用的连接结构使用钢结构,而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通常包括立柱以及横梁。
例如中国专利中CN218028228U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节点结构,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钢结构柱本体和设于钢结构柱本体两侧上部的钢结构梁本体,所述钢结构柱本体与钢结构梁本体均为工字型钢,所述钢结构柱本体外侧设有与钢结构梁本体相配合的连接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块,可以有效提高立柱卡板与横梁卡板相接处水平方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支撑块,可以有效提高立柱卡板与横梁卡板相接处竖直方向的稳定性,解决了钢结构梁柱受到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容易导致立柱卡板与横梁卡板相接处撕裂的问题。
上述专利中的钢结构虽然解决了钢结构梁柱受到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容易导致立柱卡板与横梁卡板相接处撕裂的问题,但是该钢结构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将钢结构柱本体和钢结构梁本体进行固定在一起,而在通过扭动螺栓的时候,需要借助到扳手之类的工具进行扭动螺栓,扳手扭动螺栓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滑丝的情况,进而不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具备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拆装等优点,解决了钢结构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将钢结构柱本体和钢结构梁本体进行固定在一起,而在通过扭动螺栓的时候,需要借助到扳手之类的工具进行扭动螺栓,扳手扭动螺栓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滑丝的情况,进而不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拆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结构柱本体,所述钢结构柱本体的前后左右侧均固定有固定框,前后左右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所述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的上侧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提升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稳定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前后左右侧固定框内部的钢结构梁本体,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钢结构梁本体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的下侧均固定有固定块,前后左右侧所述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对钢结构柱本体和钢结构梁本体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左右侧所述固定框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前后侧所述固定框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横向中轴线的前后两侧。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固定框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的对称性。
进一步,第一转动把手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转动第一转动把手的稳定性。
进一步,上下侧所述第一螺纹孔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框横向中轴线的上下两侧,左右侧所述螺纹筒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的对称性。
进一步,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上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钢结构柱本体与钢结构梁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动把手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套。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转动第二转动把手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四螺纹孔位于第一螺纹杆的纵向中轴线上,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内径的大小相等。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第一螺纹杆便于进行螺纹连在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且位于固定架的下侧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与第二螺纹杆的外径相适配。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对第二螺纹杆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螺纹杆移动到固定架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分别进行插入到钢结构柱本体前后左右侧固定的固定框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顺时针转动四个第一转动把手使前后左右侧的第一螺纹杆分别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进而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2、该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的前后左右侧后,在经过逆时针转动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转动把手,然后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的内部,进而可以提升钢结构梁本体与钢结构柱本体之间连接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示意图。
图中:1、钢结构柱本体;2、固定框;3、连接机构;301、钢结构梁本体;302、第一螺纹孔;303、第二螺纹孔;304、固定块;305、螺纹筒;306、第一螺纹杆;307、第一转动把手;4、稳定机构;401、固定架;402、第三螺纹孔;403、第四螺纹孔;404、第二螺纹杆;405、第二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结构柱本体1,其中,在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均固定有固定框2,前后左右侧固定框2的内部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拆装,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的上侧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提升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稳定机构4,稳定机构4可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提升连接固定的稳定性。
同时,左右侧固定框2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前后侧固定框2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横向中轴线的前后两侧。
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拆装,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前后左右侧固定框2内部的钢结构梁本体301,固定框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02,钢结构梁本体301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框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3,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的下侧均固定有固定块304,前后左右侧固定块30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筒305,螺纹筒305、第一螺纹孔302和第二螺纹孔3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6,第一螺纹杆306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把手307。其中,在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分别插入到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固定的固定框2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顺时针转动四个第一转动把手307使四个第一螺纹杆306分别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一螺纹孔302和第二螺纹孔303的内部,这时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动把手307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层,上下侧第一螺纹孔302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框2横向中轴线的上下两侧,左右侧螺纹筒305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请参阅图3,为了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提升连接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稳定机构4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上侧的固定架401,固定架40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02,第一螺纹杆306的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孔403,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04,第二螺纹杆404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把手405,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后,在经过逆时针转动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转动把手405,然后再经过带动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螺纹杆404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把手405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防滑套为橡胶套,第四螺纹孔403位于第一螺纹杆306的纵向中轴线上,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内径的大小相等,第二螺纹杆404外侧且位于固定架401的下侧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径与第二螺纹杆404的外径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提升钢结构梁本体301与钢结构柱本体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分别进行插入到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固定的固定框2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顺时针转动四个第一转动把手307使四个第一螺纹杆306分别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一螺纹孔302和第二螺纹孔303的内部,这时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进而便于对钢结构梁柱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2)将四个钢结构梁本体301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后,在经过逆时针转动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转动把手405,然后再经过带动前后左右侧的第二螺纹杆404进行螺纹连接在前后左右侧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的内部,进而可以提升钢结构梁本体301与钢结构柱本体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结构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柱本体(1)的前后左右侧均固定有固定框(2),前后左右侧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便于拆装的连接机构(3),所述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的上侧设有用以对钢结构梁柱进行提升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稳定机构(4);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前后左右侧固定框(2)内部的钢结构梁本体(301),所述固定框(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02),所述钢结构梁本体(301)上表面且位于固定框(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3),所述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的下侧均固定有固定块(304),前后左右侧所述固定块(30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筒(305),所述螺纹筒(305)、第一螺纹孔(302)和第二螺纹孔(3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6),所述第一螺纹杆(306)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把手(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所述固定框(2)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前后侧所述固定框(2)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横向中轴线的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把手(307)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侧所述第一螺纹孔(302)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框(2)横向中轴线的上下两侧,左右侧所述螺纹筒(305)呈对称分布于钢结构柱本体(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4)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柱本体(1)前后左右侧且位于固定框(2)上侧的固定架(401),所述固定架(40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02),所述第一螺纹杆(306)的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孔(403),所述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04),所述第二螺纹杆(404)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把手(4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把手(405)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螺纹孔(403)位于第一螺纹杆(306)的纵向中轴线上,所述第三螺纹孔(402)和第四螺纹孔(403)内径的大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04)外侧且位于固定架(401)的下侧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与第二螺纹杆(404)的外径相适配。
CN202322197634.8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598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7634.8U CN220598721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7634.8U CN220598721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8721U true CN220598721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7634.8U Active CN220598721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8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98721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CN213204586U (zh) 一种木结构墙体连接结构
CN109209445B (zh) 一种隧道支护安装网的固定安装结构
CN212773473U (zh) 梁底支撑铝合金模板
CN214658729U (zh) 一种可拆卸现浇支架钢管支柱剪刀撑联接装置
CN214738756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连接装置
CN110206162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97789B (zh) 模块化建筑斜拉装置及其应用
CN220394859U (zh) 一种支撑节点可调节的钢结构立柱
CN217175371U (zh) 一种装配式劲性柱钢梁结构
CN206438389U (zh) 墩柱用连接支架组件
CN220814865U (zh) 一种外架连墙件连接装置
CN215107118U (zh) 一种预装式建筑墙体脚手架
CN205077859U (zh) 一种柱模板加固卡具
CN22011746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钢结构连接构件
CN219080577U (zh) 一种连接结构稳定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梁
CN207194434U (zh)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剪刀撑
CN221001924U (zh)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
CN209799337U (zh) 可拆卸式连墙件
CN221072991U (zh) 建筑房屋框架梁
CN210659379U (zh) 一种铝模板斜撑支座预埋件固定装置
CN220769472U (zh) 一种隧道爆破用开挖施工架
CN219298876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214942397U (zh) 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模板的连接件
CN220225940U (zh)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