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7178U - 干湿分离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干湿分离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7178U
CN220597178U CN202321279227.5U CN202321279227U CN220597178U CN 220597178 U CN220597178 U CN 220597178U CN 202321279227 U CN202321279227 U CN 202321279227U CN 220597178 U CN220597178 U CN 220597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y
filter
wet separation
filt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92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2792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7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7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7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通过过滤本体、循环管路及压强平衡件配合实现的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的干湿分离,其通过在过滤本体内沿高度方向设置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并在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形成干湿分离空间,物理滤材位于干湿分离空间的上方,且干湿分离空间上方充斥着气体,通过压强平衡件控制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强,使得过滤本体内的水的液位线位于干湿分离空间内,且低于物理滤材,从而实现了物理滤材与水的干湿分离,避免了物理滤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被过滤的粪便分解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干湿分离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属于水质生化过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一些家庭或办公场所放置一玻璃缸,玻璃缸内放有观赏鱼或观赏水草,使得生活或办公环境更贴近自然。但是,目前观赏鱼的养殖,是在一个封闭的、相对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进行,鱼的生存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不断排泄粪便。这些排泄物积聚在鱼缸内腐烂发酵会严重影响水质,造成鱼生病或死亡,所以鱼缸都配有强大的循环过滤系统来处理缸内鱼粪及其腐败发酵产生的NH4、No2、HS等毒素。
过滤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过滤器,其具有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多个串联使用,过滤效果好。过滤桶的过滤的方法是先通过物理滤材的过滤分离,再经过生化滤材分解或吸收NH4、No2、HS等毒素,目前常用的生化滤材大多为驻有大量硝化菌群的滤材,硝化菌是一种喜氧菌群,但是过滤桶是一个密封过滤器,其硝化菌群的氧气主要来自被过滤的水中的氧气,其氧气含量不足,导致其生化过滤效率不高,其次,由于过滤桶无法实现干湿分离,物理滤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物理滤材上过滤的粪便会溶解,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其能实现干湿分离,避免了物理滤材长时间气泡在水中,减少了二次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所述过滤器包括:
过滤本体,包括密封容器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所述物理滤材设置在所述生化滤材的上方,所述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之间形成有干湿分离空间,且至少部分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容置有气体;
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过滤本体与储水箱之间,在动力件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依次经过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进行过滤后回流至储水箱内;及
压强平衡件,连通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和外界,通过控制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气体的压强,使得所述过滤本体内的水的液位线位于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强平衡件为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沿高度方向连接所述密封容器的上,且其顶端高于所述储水箱内的水的液位线。
进一步地,所述压强平衡件为浮球止回阀,于高度方向在所述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干湿分离空间连通的竖管,所述浮球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竖管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物理滤材的上方,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生化滤材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输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储水箱与所述进水口,所述输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储水箱,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过滤本体之间设置有水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本体内设置有滴流盒,所述物理滤材设置在所述滴流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容器为可开启密封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为动力过滤桶,所述动力过滤桶设置所述循环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为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或所述过滤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氧气泵,所述氧气泵与所述过滤本体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过滤本体、循环管路及压强平衡件配合实现的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的干湿分离,其通过在过滤本体内沿高度方向设置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并在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形成干湿分离空间,物理滤材位于干湿分离空间的上方,且干湿分离空间上方充斥着气体,通过压强平衡件控制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强,使得过滤本体内的水的液位线位于干湿分离空间内,且低于物理滤材,从而实现了物理滤材与水的干湿分离,避免了物理滤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被过滤的粪便分解造成二次污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示的干湿分离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所示的干湿分离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该干湿分离过滤器包括过滤本体、循环管路及压强平衡件3。其主要用于对鱼缸中的水进行循环过滤。
过滤本体包括密封容器1及设置在密封容器1内的物理滤材11和生化滤材12,物理滤材11设置在生化滤材12的上方,物理滤材11和生化滤材12之间形成有干湿分离空间,且至少部分干湿分离空间内容置有气体,具体的,物理滤材11为过滤棉等,生化滤材12为陶瓷环,亦或为细菌屋等,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循环管路连接在过滤本体与储水箱之间,在动力件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水通过循环管路依次经过物理滤材11和生化滤材12进行过滤后回流至储水箱内。
压强平衡件3连通干湿分离空间和外界,通过控制干湿分离空间内气体的压强,使得过滤本体内的水的液位线位于干湿分离空间内。具体的,压强平衡件3连通在干湿分离空间的中间,干湿分离空间的上半部分和物理滤材11内充斥着气体,干湿分离空间的下半部分与生化滤材12部分充斥着水,压强平衡件3通过控制过滤本体内的气体的压强的大小以控制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水的液位线始终位于干湿分离空间内。压强平衡件3与干湿分离空间的连通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只要满足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水的液位线低于物理滤材11且高于生化滤材12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方便实现依次过滤,密封容器1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于物理滤材11的上方,出水口设置于生化滤材12的下方。具体的,水经进水口进入后落在物理滤材11的上方,在重力作用下由上方向下滴落,同时被物理滤材11过滤,然后依次经过干湿分离空间及生化滤材12,最终经出水口流出过滤本体。
为防止密封容器内的气体由进水管路2倒流至鱼缸的储水箱内,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路2和输水管路4,进水管路2连通储水箱与进水口,输水管路4连通出水口与储水箱,进水管路2与过滤本体之间设置有水封结构21。具体的,水封结构21为U型管路,U型管路设置在靠近过滤本体的进水端,水封结构2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溶氧量,过滤本体内设置有滴流盒,物理滤材11设置在滴流盒内。具体的,滴流盒一般由三层盒子组成,盒底设置有孔洞,当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更多层,在每层盒子内放置过滤棉,要想物流过滤效果高,过滤棉多铺几层就行了,进水管路2输送来的水从滴流盒上层依次往下滴落,水变成滴状滴落过程不断与空气接触同时又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水的溶氧量,从而提高生化过滤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更换物理滤材11和生化滤材12,密封容器1为可开启密封容器1。具体的,可开启密封容器1的上端设置密封盖,通过打开密封盖可直接更换物理滤材11和生化滤材12,当然的,密封容器1也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不可拆卸密封容器1。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为水泵(未图示),水泵设置在循环管路或过滤本体上。具体的,该干湿分离过滤器亦可作为动力过滤器使用,即,在过滤本体内设置水泵,亦或在循环管路上设置水泵,通过水泵驱动水循环过滤,水泵具体设置在输水管路4上,进水管路2内充满水,在水泵进行送水时,进水管路2通过虹吸作用下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至过滤本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件为动力过滤桶(未图示),动力过滤桶设置循环管路上,具体的,当输水管路4连接其他的动力过滤桶时,通过其他动力过滤桶来提供驱动水循环的驱动力时,该干湿分离过滤器作为前置过滤容器使用,此时进水管路2内充满水,在虹吸作用下可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至过滤本体内。当然的,动力过滤桶也可以连接在进水管路2上,在压力作用下水经输水管路4回流至储水箱。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溶氧量,过滤器还包括氧气泵5,氧气泵5与过滤本体的内部连通。具体的,氧气泵5连通在过滤本体内且其出气口设置在水中,使得氧气泵5输送至过滤本体内的氧气直接送去水中,进一步增加溶氧量。
在本实施例中,压强平衡件3为通气管,通气管沿高度方向连接密封容器1的上,且其顶端高于储水箱内的水的液位线。具体的,通气管部分容置在干湿分离空间内,另外部分设置在过滤本体外部且其端部高于储水箱的液位线,以保证在不进行水循环过滤时,在压力作用下过滤本体内的水沿通气管内上移,直至过滤本体内的气体与外界的压力保持平衡,避免进水管路2在虹吸作用下继续往过滤本体内继续输送水,从而实现物理滤材11的干湿分离。
在水循环开始时,在动力件的作用下在输水管路4开始往储水箱内输送水,过滤本体内的水的开始减少,同时通气管的水在压强的作用下回流至过滤本体内,进水管路2也开始往过滤本体内输送水进行过滤,直至通气管的水完全被回流至过滤本体内,此时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液位线与通气管于过滤本体内的一端齐平,此后,水循环过滤完全由进水管路2虹吸送水提供。其中,为满足持续不断的水循环过滤,进水管路2的流量大于输水管路4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动力件如果设置在进水管路2的一端,则通气管的出气口可连通储水箱,当输水管路4的输水量小于进水管路2时,通气管可做为输水管使用,以防止过滤本体内的压强过大,导致动力件的负载过而损坏。
实施例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如图2所示,该干湿分离过滤器的结构与实施的干湿分离过滤器的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压强平衡件3为浮球止回阀7,于高度方向在密封容器1上设置有与干湿分离空间连通的竖管6,浮球止回阀7设置在竖管6的顶部。
具体的,浮球止回阀7与竖管6的作用与通气管类似,浮球止回阀7不用像通气管那么高,要高于储水箱的液位线,浮球止回阀7可通过较短的管路连通干湿分离空间,更甚至于在过滤本体上于干湿分离空间高度位置的侧壁上开设开口,通过连接一个向上的弯管,弯管的上端设置浮球止回阀7亦可。
在不进行水循环过滤时,管路中水位上移带动浮球上移,直至浮球止回阀7关闭,使得过滤本体与外界封闭,过滤本体内的压强与外界平衡,进水管路2不继续往过滤本体内送水,使得物理滤材11保持干湿分离。在水循环开始时,在动力件的作用下在输水管路4开始往储水箱内输送水,过滤本体内的水的开始减少,同时浮球止回阀7内的水在压强的作用下回流至过滤本体内,浮球止回阀7打开,进水管路2也开始往过滤本体内输送水进行过滤,直至浮球止回阀7连接的管路中的的水完全被回流至过滤本体内,此时干湿分离空间内的液位线与开口齐平,此后,水循环过滤完全由进水管路2提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湿分离过滤器,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
过滤本体,包括密封容器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所述物理滤材设置在所述生化滤材的上方,所述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之间形成有干湿分离空间,且至少部分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容置有气体;
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过滤本体与储水箱之间,在动力件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依次经过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进行过滤后回流至储水箱内;及
压强平衡件,连通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和外界,通过控制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气体的压强,使得所述过滤本体内的水的液位线位于所述干湿分离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强平衡件为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沿高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密封容器上,且其顶端高于所述储水箱内的水的液位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强平衡件为浮球止回阀,于高度方向在所述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干湿分离空间连通的竖管,所述浮球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竖管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物理滤材的上方,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生化滤材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输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储水箱与所述进水口,所述输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储水箱,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过滤本体之间设置有水封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内设置有滴流盒,所述物理滤材设置在所述滴流盒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为可开启密封容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为动力过滤桶,所述动力过滤桶设置所述循环管路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为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或所述过滤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氧气泵,所述氧气泵与所述过滤本体的内部连通。
CN202321279227.5U 2023-05-24 2023-05-24 干湿分离过滤器 Active CN220597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9227.5U CN220597178U (zh) 2023-05-24 2023-05-24 干湿分离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9227.5U CN220597178U (zh) 2023-05-24 2023-05-24 干湿分离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7178U true CN220597178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9227.5U Active CN220597178U (zh) 2023-05-24 2023-05-24 干湿分离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7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7053B2 (en) Water filtration system
CN201204869Y (zh) 可移动式多功能鱼缸排污器
WO2021184400A1 (zh) 一种鱼植共生的生态养殖系统
CN201008306Y (zh) 大规模鱼缸养殖水循环系统
KR102314518B1 (ko) 질산염 제거 시스템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탈질 여과조
CN220597178U (zh) 干湿分离过滤器
CN111517567B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堵功能的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204888373U (zh) 一种沉静式生态水族箱
CN201163934Y (zh) 水族养殖装置
CN208234677U (zh) 过滤净化装置
CN207070758U (zh) 一种自动化鳗鱼暂养池
CN215012765U (zh) 一种养殖池泡沫收集装置
CN215288419U (zh) 一种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35492U (zh) 一种深度脱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11671895U (zh) 一种圈养野生动物饮水自动补给装置
CN211020566U (zh) 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209861987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容器及养殖系统
CN219429821U (zh) 农村畜牧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220756176U (zh) 一种多功能底滤式鱼缸
CN215123377U (zh) 一种新型鱼缸底滤循环设备
CN217242159U (zh) 一种循环净化式水族箱
CN216874573U (zh) 一种养殖槽鱼类排泄物收集结构
CN220023895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化鱼缸系统
CN210929196U (zh) 一种多功能回水装置
CN212488003U (zh) 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