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1852U - 一种运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1852U
CN220591852U CN202320256169.8U CN202320256169U CN220591852U CN 220591852 U CN220591852 U CN 220591852U CN 202320256169 U CN202320256169 U CN 202320256169U CN 220591852 U CN220591852 U CN 220591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s
linear guide
plate
moving mechanism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6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瑞雷
杨园洲
周建平
许燕
李晓娟
许建龙
刘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256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1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1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1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机构。包括竖梁移动机构、横梁移动机构、底座和滑台板,竖梁移动机构装配在横梁移动机构上,横梁移动机构和滑台板装配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横梁移动机构采用底座安装固定,竖梁移动机构采用横梁安装固定,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删减不受力的结构,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通过利用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配合,中间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传动,实现动力驱动保证运行稳定性;且横梁和竖梁的运动是通过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实现的,以此达到了运行阻力小和平稳可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运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表明,到2030年,全球预期将达23亿千瓦的风能装机容量,可避免总计340亿吨的碳排放。在国内,风力发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风电塔筒制造的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继续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前风塔门框施工已经逐渐从手工焊接发展到自动焊接,风塔门框焊接工作量大,施工环境恶劣,风塔门框逐渐向厚板方向发展,也对风塔门框的焊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缝成形缺陷、焊接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整个工程质量和施工周期的关键因素,因此,降低现场焊接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是当务之急。
尤其是龙门式风塔门框焊机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风塔门框现场焊接技术,与手工焊、半自动焊接相比,焊接效率提升可大幅度提升,龙门式风塔门框焊机是实现管道焊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研究重点。同时由于龙门式风塔门框焊机焊热效率高、电弧挺度好和熔深大以及焊接过程较稳定的综合优势,易于实现高速焊和高效焊接。
现有的龙门式风塔门框焊机对焊接设备尤其是运动机构的结构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然而,现有的运动机构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且运行不够平稳可靠。
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运动机构占用空间较大,且运行不够平稳可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运动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机构,总的来说,是针对技术问题:现有的运动机构占用空间较大,且运行不够平稳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机构,包括竖梁移动机构、横梁移动机构、底座和滑台板,所述竖梁移动机构装配在横梁移动机构上,所述横梁移动机构和滑台板装配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横梁移动机构包括横梁、两块第一滑板、四条第一直线导轨、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块第一电机固定板、两个第一齿轮和两条第一齿条,两块所述第一滑板顶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的两端,两块所述第一滑板底面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四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和底座连接,两块所述第一滑板顶部均设有两个凸台,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上,两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两块第一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一齿轮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中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条第一齿条,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均啮合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块,且所述防撞块均固定在底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竖梁移动机构包括竖梁、三块框板、两块第二滑板、支撑板、四条第二直线导轨、两个第二伺服电机、两块第二电机固定板、两个第二齿轮、两条第二齿条和升板,所述滑台板底面一侧通过螺栓和一条第二直线导轨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和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第二电机固定板上,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滑台板上,另一个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升板上,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二齿轮固定,所述第二齿条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均啮合连接,水平放置的所述滑台板的底面和竖直放置的滑台板的侧面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竖直放置的所述滑台板通过螺栓与升板连接,所述升板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两块所述框板通过焊接安装在升板的定位凸台两侧;
所述竖梁位于三块框板和升板围成的区域内部,所述第二齿条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上并位于升板的定位凸台中间,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上,所述凸台两侧的框板内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嵌入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所述竖梁通过螺栓连接焊枪安装底板,所述焊枪安装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焊枪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盒。
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横梁移动机构采用底座安装固定,竖梁移动机构采用横梁安装固定,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删减不受力的结构,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配合,中间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传动,实现动力驱动保证运行稳定性;且横梁和竖梁的运动是通过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实现的,以此达到了运行阻力小和平稳可靠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移动机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梁移动机构爆炸图。
图中:200、横梁移动机构;201、横梁;202、第一滑板;203、第一直线导轨;204、第一伺服电机;205、第一电机固定板;206、第一齿轮;207、第一齿条;208、防撞块;100、竖梁移动机构;101、竖梁;102、框板;103、第二滑板;104、支撑板;105、第二直线导轨;106、第二伺服电机;107、第二电机固定板;108、第二齿轮;109、第二齿条;110、升板;3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6,一种运动机构,包括竖梁移动机构100、横梁移动机构200、底座300和滑台板,竖梁移动机构100装配在横梁移动机构200上,横梁移动机构200和滑台板装配在底座300上。
横梁移动机构200包括横梁201、两块第一滑板202、四条第一直线导轨203、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4、两块第一电机固定板205、两个第一齿轮206和两条第一齿条207,两块第一滑板202顶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201的两端,两块第一滑板202底面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203,四条第一直线导轨203通过螺栓和底座300连接,两块第一滑板202顶部均设有两个凸台,通过凸台的设置可以方便确定第一伺服电机204和横梁201的安装位置;
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4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电机固定板205上,两块第一电机固定板205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两块第一滑板202的顶部,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4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一齿轮206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直线导轨203中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条第一齿条207,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齿轮206与第一齿条207均啮合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203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块208,且防撞块208均固定在底座300的顶部,在第一伺服电机204的驱动下,第一滑板202能够在底座300上做往复运动,进而调整位置,且通过防撞块208可以有效防止横梁201脱离第一直线导轨203;
竖梁移动机构100包括竖梁101、三块框板102、两块第二滑板103、支撑板104、四条第二直线导轨105、两个第二伺服电机106、两块第二电机固定板107、两个第二齿轮108、两条第二齿条109和升板110,滑台板底面一侧通过螺栓和一条第二直线导轨105连接,另一条第二直线导轨105通过螺栓和横梁201连接,两个第二伺服电机106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第二电机固定板107上,且其中一个第二电机固定板107通过螺栓连接在滑台板上,另一个第二电机固定板107通过螺栓连接在升板110上,两个第二伺服电机106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二齿轮108固定,第二齿条109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201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齿轮108和第二齿条109均啮合连接,水平放置的滑台板的底面和竖直放置的滑台板的侧面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竖直放置的滑台板通过螺栓与升板110连接,升板110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两块框板102通过焊接安装在升板110的定位凸台两侧;
竖梁101位于三块框板102和升板110围成的区域内部,第二齿条109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101上并位于升板110的定位凸台中间,两条第二直线导轨105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101上,凸台两侧的框板102内部开有凹槽,凹槽用于嵌入第二直线导轨105的滑块,竖梁101通过螺栓连接焊枪安装底板,焊枪安装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焊枪机构。在第一伺服电机204和第二伺服电机106的驱动下,可以使得竖梁101做横向的往复运动和纵向的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焊枪安装底板带动焊枪机构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300的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盒,进而可将第一伺服电机204、第二伺服电机106和外部控制器均通过导线与电器控制盒电性连接,从而提高本运动机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综合上述可知:
本实用新型针对技术问题:现有的运动机构占用空间较大,且运行不够平稳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是:
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04,使得第一伺服电机204的转动轴带动第一齿条207转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一齿轮206与第一齿条207的啮合连接进行传动,带动第一滑板202移动,进行位置调整;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06,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08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108啮合第二齿条109带动滑台板移动;
进而在第一伺服电机204和第二伺服电机106的驱动下,可以通过焊枪安装底板带动焊枪机构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必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横梁移动机构200采用底座300安装固定,竖梁移动机构100采用横梁201安装固定,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删减不受力的结构,符合轻量化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第一伺服电机204、第二伺服电机106和第一齿轮206、第二齿轮108配合,中间通过第一齿条207和第二齿条109传动,实现动力驱动保证运行稳定性;且横梁201和竖梁101的运动是通过第一直线导轨203和第二直线导轨105实现的,以此达到了运行阻力小和平稳可靠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梁移动机构(100)、横梁移动机构(200)、底座(300)和滑台板,所述竖梁移动机构(100)装配在横梁移动机构(200)上,所述横梁移动机构(200)和滑台板装配在底座(300)上;
所述横梁移动机构(200)包括横梁(201)、两块第一滑板(202)、四条第一直线导轨(203)、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04)、两块第一电机固定板(205)、两个第一齿轮(206)和两条第一齿条(207),两块所述第一滑板(202)顶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201)的两端,两块所述第一滑板(202)底面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直线导轨(203),四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03)通过螺栓和底座(300)连接,两块所述第一滑板(202)顶部均设有两个凸台,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电机固定板(205)上,两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205)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两块第一滑板(202)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一齿轮(206)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直线导轨(203)中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条第一齿条(207),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齿轮(206)与第一齿条(207)均啮合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203)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块(208),且所述防撞块(208)均固定在底座(300)的顶部;
所述竖梁移动机构(100)包括竖梁(101)、三块框板(102)、两块第二滑板(103)、支撑板(104)、四条第二直线导轨(105)、两个第二伺服电机(106)、两块第二电机固定板(107)、两个第二齿轮(108)、两条第二齿条(109)和升板(110),所述横梁(201)的顶部和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滑板1(03),且位于所述横梁(201)顶部的第二滑板(103)顶部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104),所述滑台板底面一侧通过螺栓和一条第二直线导轨(105)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05)通过螺栓和横梁(201)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6)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第二电机固定板(107)上,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107)通过螺栓连接在滑台板上,另一个所述第二电机固定板(107)通过螺栓连接在升板(110)上,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6)的转动轴分别通过键与两个第二齿轮(108)固定,所述第二齿条(109)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201)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齿轮(108)和第二齿条(109)均啮合连接,水平放置的所述滑台板的底面和竖直放置的滑台板的侧面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竖直放置的所述滑台板通过螺栓与升板(110)连接,所述升板(110)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两块所述框板(102)通过焊接安装在升板(110)的定位凸台两侧;
所述竖梁(101)位于三块框板(102)和升板(110)围成的区域内部,所述第二齿条(109)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101)上并位于升板(110)的定位凸台中间,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05)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梁(101)上,所述凸台两侧的框板(102)内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嵌入第二直线导轨(105)的滑块,所述竖梁(101)通过螺栓连接焊枪安装底板,所述焊枪安装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焊枪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0)的一侧设置有电器控制盒。
CN202320256169.8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运动机构 Active CN220591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6169.8U CN22059185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运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6169.8U CN22059185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运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1852U true CN220591852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6169.8U Active CN22059185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运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1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91852U (zh) 一种运动机构
CN108321259B (zh) 一种光伏板生产用固定夹具
WO2023236783A1 (zh) 一种并行框架式重力储能输运系统
CN219458821U (zh) 一种车载发电机承载机构
CN218376740U (zh) 一种风电设备叶片装配锁止装置
CN220073525U (zh) 一种焊炬摆动与夹持机构
CN209380071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多维焊接平台
CN212254604U (zh) 可方便切换功能的多功能综合环境试验箱
CN210004302U (zh) 一种户外电柜用双动力风力发电照明装置
CN2459328Y (zh) 太阳能制氢器
CN220182641U (zh) 一种提升机构
CN216096731U (zh) 平移锯切机构
CN11696769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焊接装置
CN214147442U (zh) 城市燃气管线阴极保护远程采集装置
CN218030443U (zh) 一种风电新能源发电装置
CN217071333U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CN220178483U (zh) 一种龙门式风塔门框焊接机构
CN220296106U (zh) 超声波自动焊接设备循环治具运行效率提升装置
CN220541369U (zh) 一种低碳环保型区域能源设备
CN212935821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光伏发电设备
CN213560877U (zh) 一种减震缓冲型风电底座装配架
CN216378347U (zh) 一种圆形光伏焊带的制作设备
CN219718134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20325566U (zh) 一种太阳光跟踪用方位角调整机构
CN220249728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5g微站灯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