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0188U -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0188U
CN220580188U CN202321975352.XU CN202321975352U CN220580188U CN 220580188 U CN220580188 U CN 220580188U CN 202321975352 U CN202321975352 U CN 202321975352U CN 220580188 U CN220580188 U CN 22058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s
beam column
shaped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53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超
杜喜平
史伟浩
郭涛
梁潇鹤
靳雪松
刘建辉
张二波
陈秀利
李玉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53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包括:立柱、横梁,所述立柱的两侧分别预埋有一个钢板,两个所述钢板之间通过钢筋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钢板通过连接节点连接,所述横梁内穿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绞线,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立柱。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的H型钢通过角钢与预设与立柱上的钢板连接,当地震使得连接点出现断裂损伤后,方便更换,以恢复建筑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装配技术进行工程建设时,使用最多、研究最集中最关注的系统之一,就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该结构具有建筑空间布置灵活、环保节能以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传统的工程结构抗震体系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性能来“抵抗”地震作用,即通过增强结构构件本身的抗性、延展性等性能来抵消地震的能量。然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节点区域是其薄弱部位,梁-柱节点的连接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在地震时如若发生损伤,将导致建筑无法继续使用,震后的修复工作更是费时费力。
故提供一种能够损伤后能够恢复的框架梁柱节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包括:立柱、横梁,所述立柱的两侧分别预埋有一个钢板,两个所述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钢板通过连接节点连接,所述横梁内穿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绞线,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立柱;
所述连接节点包括:H型钢、两个摩擦板,所述H型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和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摩擦板分布于所述H型钢的腹板的两侧,并与所述H型钢的腹板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的腹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的两个翼板连接,所述H型钢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肋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肋板和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第二肋板包括:两个第二肋板,两个所述第二肋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摩擦板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肋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H型钢的腹板对称设有两个围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H型钢的两个翼缘板与所述钢板之间分别通过角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H型钢的两个翼缘板的外表面与横梁的外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的H型钢通过角钢与预设与立柱上的钢板连接,当地震使得连接点出现断裂损伤后,方便更换,以恢复建筑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摩擦板通过螺栓与H型钢的腹板连接,能够通过螺栓调整其与H型钢之间摩擦力,进而调整耗能能力,并且摩擦板设置于H型钢的腹板上,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护板拆卸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钢板;4、连接节点;41、H型钢;42、摩擦板;43、第一肋板;44、第二肋板;5、预应力钢绞线;6、围护板;7、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包括:立柱1、横梁2,立柱1的两侧均预埋有一个钢板3,两个钢板3之间通过钢筋连接,两个钢板3均预埋于混凝土立柱1中,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预埋于立柱1内,能够有效的传递载荷,横梁2的一端与钢板3通过连接节点4连接,横梁2内穿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绞线5,根据预应力钢绞线5的走向,立柱1上设有多个与预应力钢绞线5相对应的通孔,多个预应力钢绞线5穿过连接节点4和立柱1,立柱1上设有与预应力钢绞线5相对应的孔道,预应力钢绞线5穿过孔道,并与立柱1固定连接,横梁2的承受的载荷通过预应力钢绞线5和连接节点4传至立柱1。
如图3所示,连接节点4包括:H型钢41、两个摩擦板42,H型钢41的一端预埋于横梁2上,另一端通过角钢7和螺栓与钢板3固定连接,每个角钢7分别通过四个螺杆与立柱1和H型钢41连接,H型钢41的两个翼缘板的外表面与横梁2的外表面平齐,多个预应力钢绞线5对称分布于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两个摩擦板42与H型钢41的腹板通过螺栓连接,能够通过螺帽调整摩擦力的大小,进而调整耗能能力。 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肋板43,第一肋板43的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41的两个翼缘板连接,第一肋板43能够对H型钢41的两个翼缘板进行支撑,提高H型钢的承受载荷的能力,两个第一肋板43的中部均设有用于预应力钢绞线5穿过的孔洞,孔洞能够对预应力钢绞线5进行承托,通过肋板分担应力,以防止预应力钢绞线5由中间断裂。
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肋板44,用于连接第一肋板43和钢板3,每组第二肋板44包括:两个第二肋板44,两个第二肋板44分别设置于摩擦板42的两侧,第二肋板44用于将第一肋板43固定,并且能够有效的将第一肋板43承受的载荷传递至立柱1。
第一肋板43和第二肋板44能够有效对H型钢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将H型钢41承受的载荷传递至立柱1上,提高连接节点4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钢绞线5设有两根、四根或六根,多根预应力钢绞线5均布于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预应力钢绞线5穿设于每组的两个第二肋板44之间和/或两侧。
沿H型钢41的腹板对称设有两个围护板6,用于减缓H型钢41上设有的第一肋板43、第二肋板44、摩擦板42以及预应力钢绞线5的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所述立柱(1)的两侧分别预埋有一个钢板(3),两个所述钢板(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2)的一端与所述钢板(3)通过连接节点(4)连接,所述横梁(2)内穿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绞线(5),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穿过所述连接节点(4)和所述立柱(1);
所述连接节点(4)包括:H型钢(41)、两个摩擦板(42),所述H型钢(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1)和横梁(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摩擦板(42)分布于所述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并与所述H型钢(41)的腹板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肋板(43),所述第一肋板(4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41)的两个翼板连接,所述H型钢(41)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肋板(44),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肋板(43)和钢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肋板(44)包括:两个第二肋板(44),两个所述第二肋板(44)分别设置于所述摩擦板(4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肋板(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沿所述H型钢(41)的腹板对称设有两个围护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41)的两个翼缘板与所述钢板(3)之间分别通过角钢(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41)的两个翼缘板的外表面与横梁(2)的外表面平齐。
CN202321975352.X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Active CN22058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352.XU CN220580188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352.XU CN220580188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0188U true CN220580188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5352.XU Active CN220580188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8898B (zh) 一种自复位剪切-约束屈曲型损伤可控装配式梁柱节点
CN101831959B (zh) 防屈曲支撑耗能梁柱节点
CN103711215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偏心支撑架
CN111236447B (zh) 一种抗震与抗连续倒塌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108589914B (zh) 一种自复位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339237B (zh) 一种钢梁-混凝土柱自复位消能节点
CN11290062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62770A (zh) 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
CN101550727B (zh) 一种柱与梁连接的结点
CN108915083B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冷弯厚壁型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CN21357246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耗能结构
CN220580188U (zh) 一种装配式可恢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CN219011592U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可控铰耗能连接组件及系统
CN201671187U (zh) 防屈曲支撑耗能梁柱节点
CN114775788B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抗震钢桁架梁体系
CN115748960A (zh) 梁柱节点的梁端可更换耗能装置
CN202152442U (zh) 拼装式钢管立柱系统
CN214090365U (zh) 钢结构梁柱铰接节点
CN111636745B (zh) 一种钢结构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装置
CN211949048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10685070U (zh) 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装配式预应力耗能剪力墙
CN114960935A (zh) 一种震后功能可恢复pc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109797855B (zh) 一种大净空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偏心支撑体系
CN219431008U (zh)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异形柱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CN217204741U (zh) 一种带竖向可更换耗能连梁的偏心支撑形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