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896U -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896U
CN220577896U CN202322015881.1U CN202322015881U CN220577896U CN 220577896 U CN220577896 U CN 220577896U CN 202322015881 U CN202322015881 U CN 202322015881U CN 220577896 U CN220577896 U CN 22057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agent
box body
ki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58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超
陈曼
常秀兰
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Weizh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58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的管架,试剂管上端均设有管塞;管架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的压塞组件,压塞组件与试剂管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在管架上设置压塞组件,压紧试剂管的管塞,保证试剂管密封效果;压塞组件与试剂管及管塞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密封,取放单个试剂管时不影响其它试剂管的密封,可防混合微生物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很多生物过程是微生物纯培养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必须依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共同培养完成。对于很多工业污染物、生物农药、纤维素、几丁质的生物降解,微生物混合培养是必要的;微生物混合培养可用于维生素C、维生素B12、组氨酸、缬氨酸、苹果酸等发酵生产,还可用于药物的甾体转化、沼气发酵、湿法冶金等;混合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用于放置试剂管,混合微生物的培养优选玻璃试剂管,用于管塞进行密封,混合微生物应保证稳定的微生物种类,尤其需要防交叉感染,但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若管塞松动、则会造成微生物交叉感染,影响混合微生物培养效果。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50644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交叉感染效果好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公开号为CN216039619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于分类筛选的微生物试剂盒;公开号为CN21654742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实验用多功能试剂盒;均可实现对试剂管的共同密封和共同加固密封,但均采用了统一密封结构,盒盖一旦打开,那么将不能保证各试剂管的密封效果,不利于微生物防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统一密封结构防交叉感染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提供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的管架,试剂管上端均设有管塞;管架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的压塞组件,压塞组件与试剂管一一对应。
有益效果是:在管架上设置压塞组件,压紧试剂管的管塞,保证试剂管密封效果;压塞组件与试剂管及管塞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密封,取放单个试剂管时不影响其它试剂管的密封,可防混合微生物交叉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压塞组件包括两个支座、弹性带和两个销柱;两个支座连接于管架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上端两侧;两个销柱分别连接于弹性带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转动连接;弹性带压紧于管塞上侧。
有益效果是:可转动的弹性带作用于管塞上侧能够压紧管塞,在试剂盒移动时、减少管塞松动的可能;保证试剂管的密封效果;弹性带转动翻转后、不影响试剂管的取放。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带两端均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位置与管塞边缘对应。
有益效果是:由于管塞往往为圆锥形;弹性带在管塞上侧容易偏移错位,通过设置条形孔,使弹性带与管塞边缘的作用处形成四处,相互牵制,在移动试剂盒时、能够减少弹性带滑脱的情况。
进一步地,还包括盒盖,盒盖内侧设有限位柱,盒盖盖于盒体上侧时、限位柱抵触在管架边缘上侧。
有益效果是:盒盖用于遮盖盒体内部结构,限位柱对管架形成限位,提高管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管架下侧与盒体之间设有底垫,管架角部外侧与盒体角部内侧之间设有侧垫;侧垫的水平截面形状为L形。
有益效果是:底垫和侧垫对管架形成较好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侧壁中部内侧放置有冰盒。
有益效果是: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应保证混合微生物的稳定,放置冰盒、营造低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管架包括底板、上下两层孔板和若干立柱,孔板均位于底板上侧,立柱与底板和两层孔板连接;两层孔板的孔位对应,试剂管穿过孔板;压塞组件位于上层孔板上侧。
有益效果是:底板、孔板和立柱形成管架对试剂管进行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冰盒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管架;3、压塞组件;4、盒盖;5、底垫;6、侧垫;7、限位柱;8、U形杆;9、冰盒;10、垫脚;11、手柄;12、试剂管;13、管塞;21、底板;22、孔板;23、立柱;24、管垫;31、支座;32、弹性带;33、销柱;321、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的具体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1;盒体1下侧设有垫脚10,盒体1上端铰接有盒盖4,盒盖4外侧设有手柄11,盒体1和盒盖4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有弹簧搭扣,弹簧搭扣用于使盒体1和盒盖4连接。
盒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12的管架2,试剂管12为玻璃材质,试剂管12上端均设有用于密封试剂管12的管塞13,管塞13为橡胶材质。盒盖4内侧设有限位柱7,盒盖4盖于盒体1上侧时、限位柱7抵触在管架2边缘上侧;限位柱7对管架2形成限位,提高管架2的稳定性。
管架2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13的压塞组件3,压塞组件3与试剂管12一一对应。管架2包括底板21、上下两层孔板22和若干立柱23,孔板22均位于底板21上侧,立柱23连接于底板21和两层孔板22的边缘、支撑孔板22;孔板22上均设有若干通孔,两层孔板22的孔位对应,试剂管12穿过孔板22下端支撑于底板21上侧、试剂管12上端凸出于上层孔板22上侧;底板21上侧设有支撑试剂管12的管垫24,管垫24为橡胶垫。压塞组件3位于上层孔板22上侧;底板21、孔板22和立柱23形成管架2对试剂管12实现稳定支撑。
压塞组件3包括两个支座31、一个弹性带32和两个销柱33;两个支座31连接于管架2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12上端两侧;两个销柱33分别连接于弹性带32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31转动连接;弹性带32采用具有弹性的橡皮带,弹性带32拉伸后、依靠回弹力可压紧于管塞13上侧;可转动的弹性带32作用于管塞13上侧时、能够压紧管塞13,在试剂盒移动时、减少管塞13松动的可能;保证试剂管12的密封效果;弹性带32转动翻转后、不影响试剂管12的取放。
压塞组件3压紧试剂管12的管塞13,保证试剂管12密封效果;压塞组件3与试剂管12及管塞13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密封,取放单个试剂管12时不影响其它试剂管12的密封,可防混合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管架2下侧与盒体1之间设有底垫5,管架2角部外侧与盒体1角部内侧之间设有侧垫6;侧垫6的水平截面形状为L形;底垫5和侧垫6均为橡胶材质,对管架2形成较好的保护。
盒体1各个侧壁中部内侧均竖向设置若干个U形杆8,U形杆8与盒体1之间用于放置冰盒9;冰盒9使盒体1内具有较低的温度。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应保证混合微生物的稳定,放置冰盒9、营造低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和盒盖4均采用保温材质,提高保温效果,延长冰盒9的时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的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中,弹性带32外漏表面没有孔;而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弹性带32两端均设有条形孔321;条形孔321位置与管塞13边缘对应;由于管塞13往往为倒圆锥形;弹性带32在管塞13上侧容易偏移错位,通过设置条形孔321,使弹性带32与管塞13边缘的作用处形成四处,相互牵制,在移动试剂盒时、能够减少弹性带32滑脱的情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12)的管架(2),试剂管(12)上端均设有管塞(13);管架(2)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13)的压塞组件(3),压塞组件(3)与试剂管(12)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塞组件(3)包括两个支座(31)、弹性带(32)和两个销柱(33);两个支座(31)连接于管架(2)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12)上端两侧;两个销柱(33)分别连接于弹性带(32)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31)转动连接;弹性带(32)压紧于管塞(13)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2)两端均设有条形孔(321);条形孔(321)位置与管塞(13)边缘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盖(4),盒盖(4)内侧设有限位柱(7),盒盖(4)盖于盒体(1)上侧时、限位柱(7)抵触在管架(2)边缘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2)下侧与盒体(1)之间设有底垫(5),管架(2)角部外侧与盒体(1)角部内侧之间设有侧垫(6);侧垫(6)的水平截面形状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侧壁中部内侧放置有冰盒(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2)包括底板(21)、上下两层孔板(22)和若干立柱(23),孔板(22)均位于底板(21)上侧,立柱(23)与底板(21)和两层孔板(22)连接;两层孔板(22)的孔位对应,试剂管(12)穿过孔板(22);压塞组件(3)位于上层孔板(22)上侧。
CN202322015881.1U 2023-07-29 2023-07-29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Active CN220577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5881.1U CN220577896U (zh) 2023-07-29 2023-07-29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5881.1U CN220577896U (zh) 2023-07-29 2023-07-29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896U true CN220577896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5881.1U Active CN220577896U (zh) 2023-07-29 2023-07-29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7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79207A (en) Filtration and incubation unit
CN220577896U (zh) 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CN219449693U (zh) 一种细胞培养皿
CN210708774U (zh)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采集转运箱
CN215906179U (zh) 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装置
CN1458271A (zh) 微生物及细胞的液体培养方法及其培养装置
CN2146491Y (zh) 一次性厌氧菌培养皿
CN107325968A (zh) 一种生物实验感应式培养皿
CN213803726U (zh) 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CN211904765U (zh) 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
CN209508287U (zh) 一种无菌细胞培养瓶
CN208440646U (zh) 一种检测用生物样本培养装置
CN113549537A (zh) 一种用于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的培养皿
CN2393885Y (zh)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封闭式集菌培养器
CN220467916U (zh) 一种肠道菌群培养孔板组件
CN215554955U (zh) 一种生物试剂存放装置
CN202072689U (zh) 一种培养盒
CN215712964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4002536U (zh) 一种微生物检测用恒温保存箱
CN208775337U (zh) 一种高效密封的医用酒精棉球瓶
CN209307344U (zh)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8115463U (zh) 一种肺癌组织体外培养设备
CN209555222U (zh) 一种可旋转的多级培养皿
CN211946984U (zh) 一种生物工程用培养皿
CN213110548U (zh) 一种防抗压糕类专用高级礼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