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7344U -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07344U CN209307344U CN201821643225.9U CN201821643225U CN209307344U CN 209307344 U CN209307344 U CN 209307344U CN 201821643225 U CN201821643225 U CN 201821643225U CN 209307344 U CN209307344 U CN 2093073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body
- end cover
- outer tube
- cultivation device
- fixe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148471 unidentified anaerobic bacter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392 de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06 microbi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555 catalytic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63 growth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54 inocul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26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固定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盖设在外管体的第一端口处,第二端盖盖设在内管体的第二端口处,外管体、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限定出一密闭空腔,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内管体的固定结构,固定架安装在外管体上,内管体安装在固定结构上,内管体位于密闭空腔内,内管体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内管体的敞口端朝向第一端盖,内管体的封闭端与第二端盖间隔设置。该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操作便捷,氧气易被反应消除,能够为厌氧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可提取麻类纤维,属于麻类生物脱胶技术的重要内容。为获得优良菌株,实验室中经常要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厌氧微生物生长要求在无氧条件下,培养条件相当苛刻,实验中经常由于培养环境不适,造成厌氧菌的培养失败。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消除其培养环境中的氧气,各种除氧的方法中使用专门的厌氧菌培养设备来除氧是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法,通常是用含钯的钯粒催化剂在厌氧培养罐内使氢气和氧气进行反应从而将氧除去。
目前常用的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有亨盖特管和厌氧培养罐。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培养厌氧微生物装置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亨盖特管使用过程中需要通入氮气驱氧,操作比较繁琐;
其二、厌氧培养罐在进行微生物厌氧培养时,由于其催化剂摆放与厌氧菌在各自器皿中层叠摆放,钯粒与氧气不能够充分反应,导致培养失败;加入过多钯粒又会占用厌氧菌空间以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以改善传统的厌氧培养装置操作繁琐、氧气不易消除导致培养易失败、增加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固定架、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外管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口处,所述外管体、所述第一端盖以及所述第二端盖限定出一密闭空腔,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内管体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外管体上,所述内管体安装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内管体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所述内管体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所述内管体的敞口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内管体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二端盖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固定孔,所述内管体插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包括等径段以及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等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件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所述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邻近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所述固定孔包括等径段以及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等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固定架搭接在所述限位结构上,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外管体的中轴线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端盖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所述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沿所述外管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外管体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呈挤压状态插接在所述第一端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沿所述外管体的中轴线方向在所述内管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敞口端围成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操作便捷,氧气易被反应消除,能够为厌氧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内管体通过固定架安装在外管体内,内管体的取放方便,操作方便。在添加催化剂时,将第二端盖拧开,将催化剂置于第二端盖朝向第一端盖的端面上,然后将第二端盖拧紧在外管体的第二端口处,操作方便快捷,催化剂的添加和内管体的放置互不影响,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一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二端盖的示意图。
图标:100-外管体;110-第一端口;120-第二端口;130-密闭空腔;140-限位结构;200-内管体;210-敞口端;220-封闭端;300-固定架;310-第一固定板;320-第二固定板;330-连接件;340-固定孔;341-等径段;342-变径段;400-第一端盖;410-操作孔;500-第二端盖;510-支撑脚;520-槽结构;600-密封圈;700-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主要有亨盖特管和厌氧培养罐,亨盖特管使用过程中需要通入氮气驱氧,操作比较繁琐;厌氧培养罐在进行微生物厌氧培养时,由于其催化剂摆放与厌氧菌在各自器皿中层叠摆放,钯粒与氧气不能够充分反应,导致培养失败;加入过多钯粒又会占用厌氧菌空间以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该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操作便捷,氧气易被反应消除,能够为厌氧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该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外管体100、内管体200、固定架300、第一端盖400以及第二端盖500。第一端盖400盖设在外管体100的第一端口110处,第二端盖500盖设在内管体200的第二端口120处,外管体100、第一端盖400以及第二端盖500限定出一密闭空腔130。固定架3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内管体200的固定结构,固定架300安装在外管体100上,内管体200安装在固定结构上,内管体200位于密闭空腔130内。内管体200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内管体200的敞口端210朝向第一端盖400,内管体200的封闭端220与第二端盖500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固定架300和外管体100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且内管体200能够从固定架300上取下来,安装时,可以先将固定架300置于外管体100内,固定架300的位置安装完成后,再将内管体200放置在固定架300上,操作方便。在培养结束后,将内管体200从固定上取下,内管体200的取放方便,操作方便。同时,在培养开始前进行准备工作时,需要在密闭空腔130内添加钯粒催化剂,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第二端盖500拧开,将催化剂置于第二端盖500朝向第一端盖400的端面上,然后将第二端盖500拧紧在外管体100的第二端口120处,操作方便快捷,催化剂的添加和内管体200的放置互不影响,提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内管体200、外管体100均可以设置为透明管体,这样,便于观察内管体200中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状态,便于及时记录以及调整。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外管体100为圆柱形管体,外管体100的两端敞口,在外管体100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设置有两段,分别靠近外管体100的两个端口设置。对应的,第一端盖400为圆形盖,第一端盖40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端盖400与外管体100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接。同理,第二端盖500为圆形盖,第二端盖500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端盖500与外管体100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结构螺接固定。
为了提高密封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有密封圈600和具有弹性的密封塞700。密封圈600为圆环形圈,第二端盖500和外管体100之间通过该密封圈600密封连接。密封塞700可以是橡胶塞,密封塞700为圆柱体,密封塞700插接在第一端口110处,密封塞700呈弹性挤压状态,进而实现第一端口110处的密封。密封塞700插接后,再将第一端盖400盖设在密封塞700外,第一端盖400与外管体100螺接,密封塞700的位置更加牢固,不易松动,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第一端盖400上设置操作孔410,操作孔410为圆形孔,操作孔410可以设置在第一端盖400的中部位置,便于加工制造。将内管体200和第一端盖400安装完成后,操作孔410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方向在内管体200上的投影位于内管体200的敞口端210围成的区域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直接从操作孔410处利用注射器刺穿密封塞700后将微生物菌种注射到内管体200中进行培养,不需要打开第一端盖400,操作便捷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孔410的数量与内管体200的数量一一对应,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孔410向对应的内管体200内注射微生物菌种。
进一步的,第二端盖500包括外端面以及内端面,外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脚510,支撑脚510可以是凸起结构,通过设置支撑脚510,增高了第二端盖500与接触面的距离,第二端盖500不易被液体腐蚀,且减小了第二端盖500与接触面之间的吸附力,便于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取放。内端面上设置有槽结构520,用于放置催化剂。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在外管体100的内管壁上安装有限位结构140,固定架300通过限位结构140安装在外管体100中,限位结构140用于限制固定架300沿外管体100的中轴线方向朝向第二端盖500运动。进一步的,限位结构14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凸出方向沿外管体100的径向向内,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沿外管体100的周向间隔排布,进一步的,至少两个限位凸起位于同一圆周上,限位凸起的排布规整,便于安装,且便于定位固定架300。
实际加工时,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将限位凸起固定在外管体100的内管壁上,不需要破坏外管体100的结构,外管体100的密封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固定架300上的固定结构可以设置为固定孔340,固定孔340的数量按需设置,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等,每个固定孔340可以定位一个内管体200,这样,能够增大微生物菌种的培养量。安装时,将内管体200插接在固定孔340内即可,操作便捷可靠。
进一步的,固定孔340包括等径段341以及变径段342,变径段342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等径段34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将内管体200置于固定孔340内,依靠变径段342实现内管体200的定位,内管体200不会从固定架300上滑落,且保证内管体200与第二端盖500间隔设置,为催化剂的放置预留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架300包括有第一固定板310、连接件330以及第二固定板320,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20平行设置,连接件330安装在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20之间,固定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340,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34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20上。可选的,第一固定板310为圆形板,第二固定板320为圆形板,连接件330为连接杆。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20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和第一固定板310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杆和第二固定板320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
安装时,将固定架300插接在外管体100内,第一固定板310搭接在限位凸起上,实现固定架300的安装,固定架300安装方便,也便于取出。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板320邻近第二端盖500设置,第二固定板320上的固定孔340包括等径段341以及变径段342,变径段342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等径段34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这样的结构设计,将内管体200置于固定孔340内,依靠变径段342实现内管体200的定位,内管体200不会从固定架300上滑落,且保证内管体200与第二端盖500间隔设置,为催化剂的放置预留空间。同时,需要取出内管体200时,可以直接将固定架300提起,将固定架300和内管体200一起从外管体100中取出,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310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限位凸起设置为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磁性连接。增加固定架300和外管体100的连接牢固性。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可以是磁铁。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厌氧培养装置,使用时,将培养液或者培养基倒入内管体200中,将内管体200置于固定架300上并将固定架300置于外管体100内,将密封塞700、第一端盖400、第二端盖500安装在外管体100上形成密封体,并将整个装置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后,再在超净工作台上取下第二端盖500后在凹槽结构520处装入钯粒催化剂,再将第二端盖500拧紧在外管体100外,即可营造厌氧微生物培养所需的无氧环境。最后,利用注射器进行接种,即将针头穿过第一端盖400上的操作孔410并刺穿密封塞700,针头伸入内管体200中进行接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固定架、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外管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口处,所述外管体、所述第一端盖以及所述第二端盖限定出一密闭空腔,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内管体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外管体上,所述内管体安装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内管体位于所述密闭空腔内,所述内管体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所述内管体的敞口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内管体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二端盖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固定孔,所述内管体插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等径段以及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等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件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所述成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邻近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所述固定孔包括等径段以及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等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固定架搭接在所述限位结构上,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外管体的中轴线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端盖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所述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沿所述外管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外管体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呈挤压状态插接在所述第一端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沿所述外管体的中轴线方向在所述内管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敞口端围成的区域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43225.9U CN209307344U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43225.9U CN209307344U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07344U true CN209307344U (zh) | 2019-08-27 |
Family
ID=6767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432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07344U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07344U (zh) |
-
2018
- 2018-10-10 CN CN201821643225.9U patent/CN2093073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70866U (zh) | 一种用于检验科检验用微生物培养细菌培养皿 | |
CN201729833U (zh) | 一种用于灌流实验的细胞培养皿 | |
CN209307344U (zh) | 新型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
CN104560688B (zh) | 一种用于培养混合微生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 |
CN211870333U (zh) | 一种生物研究用废液收集罐 | |
CN205099687U (zh) | 毛状根专用生物反应器 | |
CN203559051U (zh) | 一种用于培养混合微生物的装置 | |
CN208308855U (zh) |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实验室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 | |
CN2146491Y (zh) | 一次性厌氧菌培养皿 | |
CN211921556U (zh) | 一种微生物分隔培养板 | |
CN107325968A (zh) | 一种生物实验感应式培养皿 | |
CN204111748U (zh) | 液体培养基厌氧或微需氧培养装置 | |
CN207330807U (zh) | 一种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装置 | |
CN219839719U (zh) | 一种实验室小型发酵罐 | |
CN216445387U (zh) | 一种肿瘤细胞3d培养装置 | |
CN218932161U (zh) | 一种便于罐内反应观察的植物生物发酵罐 | |
CN209383779U (zh) | 一种生物制备培养装置 | |
CN214002536U (zh) | 一种微生物检测用恒温保存箱 | |
CN208038457U (zh) | 一种发酵食品发酵设备 | |
CN211570659U (zh) | 一种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培养装置 | |
CN220846139U (zh) | 一种用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皿 | |
CN216106991U (zh) | 一种生物细胞培植装置 | |
CN203112834U (zh) | 简易发酵反应器 | |
CN215050203U (zh) | 一种微生物固定化发酵反应器 | |
CN213570420U (zh) | 一种发酵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