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353U -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 Google Patents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62353U CN220562353U CN202322140970.9U CN202322140970U CN220562353U CN 220562353 U CN220562353 U CN 220562353U CN 202322140970 U CN202322140970 U CN 202322140970U CN 220562353 U CN220562353 U CN 220562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preheating
- waste heat
- paper
- dr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761 deinkin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11 card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余热再利用三色机,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高湿度环境下,印刷完成的纸板回潮,产生脱墨的情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印刷机本体和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外壁的烘干机印刷机本体远离烘干机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预热送纸装置,预热送纸装置将纸板预热后送入印刷机进行印刷,烘干机远离印刷机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墨送纸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通过利用烘干机的余热对纸板进行预加温,保证纸板印刷时的稳定性,以及利用烘干机的余热对完成印刷的纸板进行二次烘干,减少高湿环境下纸板回潮产生脱墨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和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等承印物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分为平板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和凹版印刷机等。根据一次走纸完成的印刷色数可以分为单色、双侧、三色及多色印刷机。
目前常用的三色双面印刷机通常采用多个单色彩印刷机作为独立的印刷单元组合成多色的印刷生产线,常见的印刷对象有纸箱,在印刷结束后需要对纸箱的印刷面进行烘干,保证印刷的色牢度,常规的有在印刷机后加装烘干装置,然而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烘干后的纸板会发生回潮,导致纸箱上的油墨树脂乳化,从而导致印品光泽下降,油墨的附着力降低,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包括印刷机本体和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外壁的烘干机,所述印刷机本体远离烘干机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预热送纸装置,所述预热送纸装置将纸板预热后送入印刷机进行印刷,所述烘干机远离印刷机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墨送纸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热送纸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还固定连接有预热件,所述预热件与烘干机之间固定连接有传热管道,所述预热件位于传动带的下方,所述印刷机本体靠近预热送纸装置的一端开设有入纸口,所述第一传动带靠近入纸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干机上开设有出纸口,所述固墨送纸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靠近出纸口,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若干条第二传动带,相邻的所述第二传动带间隔设置,所述烘干机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通风件,所述通风件内部中空并连通烘干机内部,所述通风件靠近第二传动轴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送风件,所述送风件连通通风件的内部,所述烘干机内部送出的干燥热风通过送风件散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件由多个口径不一的圆锥形异径管组合而成,所述送风件包括第一异径管、第二异径管和第三异径管,所述第三异径管伸入第二异径管,所述第二异径管伸入第一异径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异径管、第二异径管和第三异径管的等距的间隔设置,且其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件在通风件上设置的个数不少于4个,相邻两个送风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热件采用铜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外壁的预热送纸装置可以将需要印刷的纸板送入印刷机本体内印刷的同时,还能对纸板进行预加热,加热后的纸板可以使油墨更好地附着在纸板上,提高印刷的可靠性,固定连接在烘干机外壁的固墨送纸装置可以输送已经印刷完成并烘干后的纸板,并对纸板进行二次烘干,保证在高湿度的环境下,纸板上的油墨可以牢靠地附着在纸板上,减少纸板回潮脱墨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件和送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件和送风件的剖视图。
图中:1、印刷机本体;2、烘干机;3、第一工作台;4、第一传动轴;5、第一传动带;6、预热件;7、第二工作台;8、第二传动轴;9、第二传动带;10、通风件;11、送风件;12、进风开口;13、第一异径管;14、第二异径管;15、第三异径管;16、连接件;17、出风口;101、入纸口;61、传热管道;201、出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如图1所示,包括印刷机本体1和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1外壁的烘干机2,印刷机本体1远离烘干机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预热送纸装置,预热送纸装置将纸板预热后送入印刷机进行印刷,预热送纸装置在送纸板进入印刷机本体1进行印刷的同时,可以对纸板进行预加热,加热后的纸板可以提高印刷质量以及纸板的平整度,烘干机2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墨送纸装置,固墨送纸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印刷完成纸板进行二次烘干,减少由于高湿度环境下,纸板回潮导致脱墨而影响印刷效果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预热送纸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3,第一工作台3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1的外壁上,第一工作台3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优选的,第一工作台3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设置为旋转电机,电机的旋转运动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工作时,第一传动轴4产生转动,印刷机本体1靠近第一工作台3的外壁上开设有入纸口101,入纸口101靠近第一传动轴4,第一传动轴4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台3的两端,第一传动轴4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5,第一传动轴4工作时旋转朝向入纸口101,第一传动轴4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带5工作,第一传动带5将需要印刷的纸板传动并将其送入入纸口101,两个第一传动轴4之间设置有一块预热件6,预热件6呈板状结构,预热件6的两侧壁与第一工作台3的两内侧壁固定连接,预热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热管道61,传热管道61向烘干机2延伸,并连通烘干机2内部,烘干机2内部的高温气体可通过传热管道61对预热件6进行加温,优选的,预热件6采用铜材料制成,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可以实现快速升温,对纸板进行预热,且预热件6内部可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的通路,传热管道61可通过通路铺设在预热件6内部,提高预热件6的升温速度。
如图2所示,烘干机2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出纸口201,固墨送纸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7,第二工作台7固定连接在烘干机2的外壁上,第二工作台7的两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8,优选的,第二工作台7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设置为旋转电机,电机的旋转运动端与第二传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工作时,第二传动轴8产生转动,第二传动轴8靠近出纸口201,第二传动轴8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工作台7的两端,第二传动轴8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若干条第二传动带9,相邻的第二传动带9之间等距的间隔设置,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第二传动带9的间隔处的下方设置有通风件10,通风件10呈长条状的长方体结构,且其内部中空,通风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烘干机2的外壁上,通风件10与烘干机2内部连通,通风件10与烘干机2连通的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开口12,如图4所示,通风件10靠近第二传动轴8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7,出风口17上固定连接有送风件11,送风件11连通通风件10内部,送风件11有若干个口径不一的圆锥形异径管组合而成,包括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和第三异径管15,第一异径管13的底面与通风件10固定连接,其管径的管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第三异径管15,其小口径的异径管伸入大口径的异径管,相邻的异径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呈块状结构,分别与第一异径管13的内壁和第二异径管14的外壁、第二异径管14的内壁和第三异径管15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和第三异径管15朝向第二转动带的开口是逐渐增大的,呈喇叭状,且其面向第二传动轴8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送风的稳定性,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和第三异径管15组成的送风件11扩大了送风的范围,可以使烘干机2送出的干燥的热风更好的吹向纸板,增大纸板与干燥热风的接触面积,优选的,烘干机2内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将烘干机2内部的干燥热空气输送到通风件10内,通风件10通过送风件11,将干燥的热空气吹向纸板,减少由于高湿度环境下,纸板回潮导致脱墨的情况的发生,送风件11在通风件10上设置的个数不少于4个,且相邻两个送风件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20Cm,多送风件11个数的设置以及间隔距离的设置,可以保证送风件11在进行二次烘干时可以更好地将风吹向纸板,保证其二次烘干的效率以及效果。
优选的,印刷机本体1与烘干机2相互连通,纸板在印刷机本体1内部完成印刷后可进入烘干机2内部进行烘干。
工作原理:在该种三色机对纸板进行印刷时,将纸板平铺的放置在第预热送纸装置上,预热送纸装置带电工作时,通过预热件6对纸板进行加温,随后第一传动带5将纸板通过入纸口101送入印刷机本体1内部进行印刷,印刷机本体1在完成印刷后,将纸板送入与印刷机本体1连通的烘干机2内进行烘干处理,保证油墨的定型,纸板在经过烘干机2烘干后,通过烘干机2的出纸口201送出纸板,纸板进入固墨送纸装置的第二传动带9上,固墨送纸装置底部设置通风件10与烘干机2内部连通,烘干机2对通风件10输送干燥的热风,热风通过设置在通风件10上的若干个送风件11吹向纸板,对纸板上的油墨进行二次烘干,减少高湿环境下,纸板产生回潮而使油墨产生脱墨的情况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包括印刷机本体(1)和固定连接在印刷机本体(1)外壁的烘干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本体(1)远离烘干机(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预热送纸装置,所述预热送纸装置将纸板预热后送入印刷机进行印刷,所述烘干机(2)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墨送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送纸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3),所述第一工作台(3)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传动轴(4),所述第一传动轴(4)上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5),所述第一工作台(3)上还固定连接有预热件(6),所述预热件(6)与烘干机(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热管道(61),所述预热件(6)位于传动带的下方,所述印刷机本体(1)靠近预热送纸装置的一端开设有入纸口(101),所述第一传动带(5)靠近入纸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2)上开设有出纸口(201),所述固墨送纸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7),所述第二工作台(7)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传动轴(8),所述第二传动轴(8)靠近出纸口(201),所述第二传动轴(8)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若干条第二传动带(9),相邻的所述第二传动带(9)间隔设置,所述烘干机(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通风件(10),所述通风件(10)内部中空并连通烘干机(2)内部,所述通风件(10)靠近第二传动轴(8)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送风件(11),所述送风件(11)连通通风件(10)的内部,所述烘干机(2)内部送出的干燥热风通过送风件(11)散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11)由多个口径不一的圆锥形异径管组合而成,所述送风件(11)包括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和第三异径管(15),所述第三异径管(15)伸入第二异径管(14),所述第二异径管(14)伸入第一异径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径管(13)、第二异径管(14)和第三异径管(15)的等距的间隔设置,且其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11)在通风件(10)上设置的个数不少于4个,相邻两个送风件(1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再利用三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件(6)采用铜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40970.9U CN22056235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40970.9U CN22056235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62353U true CN220562353U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10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40970.9U Active CN22056235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62353U (zh) |
-
2023
- 2023-08-10 CN CN202322140970.9U patent/CN2205623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91128A (zh) |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纸张印刷装置 | |
CN220562353U (zh) | 余热再利用三色机 | |
CN215152984U (zh) | 一种pe膜双面印刷装置 | |
CN107891662A (zh) | 新型智能双面印刷机 | |
CN220535184U (zh) | 一种单色胶印机 | |
CN108340688B (zh) | 纸箱数码印刷机的烘干机构 | |
CN210234351U (zh)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印刷输送装置 | |
CN206551660U (zh) | 一种柔性版印刷上光组合印刷机 | |
CN214449469U (zh) | 一种带有双面烘干装置的凹版印刷机 | |
CN212147982U (zh) | 一种高效纸制品印刷烘干装置 | |
CN214164453U (zh) | 一种木纹纸的纸张印刷前预定型装置 | |
CN211165913U (zh) | 一种纸箱双面印刷机 | |
CN210970341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减排的热风干燥与VOCs控制系统 | |
CN202826701U (zh) | 印刷机节能型烘箱 | |
CN215041327U (zh) | 具有烘干功能的印刷机 | |
CN215041153U (zh) | 一种胶印机输纸部防异物掉入结构 | |
CN219650833U (zh)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印刷机 | |
CN211280207U (zh) | 一种环保型水墨油墨印刷品印刷机用烘干装置 | |
CN211764218U (zh) | 一种用于油墨印刷中的循环加热装置 | |
CN207842344U (zh) | 一种绿色环保印刷用烘干装置 | |
CN221292648U (zh) | 一种印刷专用烘干装置 | |
CN219238787U (zh) | 一种宣传画报印刷设备 | |
CN220409992U (zh) | 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印刷装置 | |
CN221161868U (zh) | 一种用于印刷的干燥装置 | |
CN215792555U (zh) | 一种便于油墨快速风干的数字印刷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