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8265U -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8265U
CN220558265U CN202321740879.4U CN202321740879U CN220558265U CN 220558265 U CN220558265 U CN 220558265U CN 202321740879 U CN202321740879 U CN 202321740879U CN 220558265 U CN220558265 U CN 220558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ro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raining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08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邓
聂晓营
牛丽
张英
肖红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17408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8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8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8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康复训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撑杆,该行走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在两个主支撑杆的一侧均连接有L形支撑杆,在L形支撑杆上靠近主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腋下支撑件,在L形支撑杆侧面与可调节腋下支撑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形把手杆,在U形把手杆上设置有握把块,以及在主支撑杆和L形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能够通过主支撑杆、L形支撑杆、可调节腋下支撑件、U形把手杆和握把块、以及第一万向轮的配合,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和训练行走,无需其它人员搀扶训练,节省了人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训练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康复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行走康复训练(gai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是一种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骨折或手术后,需要重新学习行走的患者恢复行走功能。
目前在对术后患者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常常是由护理人员或亲友家属搀扶辅助进行训练,较为麻烦不便,一方面是需要额外配置人力,另一方面会使患者产生依赖,会导致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减少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对康复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在对术后患者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常常是由护理人员或亲友家属搀扶辅助进行训练,较为麻烦不便,一方面是需要额外配置人力,另一方面会使患者产生依赖,会导致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减少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对康复进程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撑杆,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一侧均连接有L形支撑杆,且所述主支撑杆与所述L形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L形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所述L形支撑杆上靠近主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腋下支撑件,且所述L形支撑杆侧面与可调节腋下支撑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形把手杆,所述U形把手杆上设置有握把块,所述握把块上开设有握持槽,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相对侧面上均铰接有座位板,所述主支撑杆和L形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腋下支撑件包括调节螺纹柱,所述调节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升降管,且所述调节螺纹柱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底端连接有把手板,所述螺纹升降管顶端连接有V形支撑杆,所述V形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弧形橡胶支撑垫,所述螺纹升降管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所述L形支撑杆上开设有与调节螺纹柱相适配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开设有与限位环转动连接的转动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开设有弹簧压缩腔,所述板体内设置有限位板和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插柱,两个所述板体的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插孔与固定插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L形支撑杆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置物篮。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坐垫。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主支撑杆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护布带,所述防护布带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另一个所述主支撑杆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挂环,所述挂环与挂钩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杆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防倾倒结构,所述防倾倒结构包括L形杆体,所述L形杆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两个主支撑杆的一侧均连接有L形支撑杆,在L形支撑杆上靠近主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腋下支撑件,在L形支撑杆侧面与可调节腋下支撑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形把手杆,在U形把手杆上设置有握把块,以及在主支撑杆和L形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能够通过主支撑杆、L形支撑杆、可调节腋下支撑件、U形把手杆和握把块、以及第一万向轮的配合,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和训练行走,无需其它人员搀扶训练,节省了人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训练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康复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走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走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结构A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结构B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行走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行走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主支撑杆;101、限位滑槽;2、L形支撑杆;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1、调节螺纹柱;52、螺纹升降管;53、限位环;54、把手板;55、V形支撑杆;56、弧形橡胶支撑垫;57、限位杆;6、U形把手杆;7、握把块;8、座位板;81、板体;811、弹簧压缩腔;82、限位板;83、压缩弹簧;84、固定插柱;9、第一万向轮;10、置物篮;11、橡胶坐垫;12、防护布带;13、挂钩;14、挂环;15、防倾倒结构;151、L形杆体;152、第二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撑杆1,两个主支撑杆1的一侧均连接有L形支撑杆2,且主支撑杆1与L形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两个L形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且L形支撑杆2上靠近主支撑杆1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且L形支撑杆2侧面与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形把手杆6,U形把手杆6上设置有握把块7,握把块7上开设有握持槽,两个主支撑杆1的相对侧面上均铰接有座位板8,主支撑杆1和L形支撑杆2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9,患者可以通过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顶住腋下部位,并握住握把块7,来对身体进行支撑,然后便可在装置内开始行走康复训练,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包括调节螺纹柱51,调节螺纹柱5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升降管52,且调节螺纹柱51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53,调节螺纹柱51的底端连接有把手板54,螺纹升降管52顶端连接有V形支撑杆55,V形支撑杆55顶部设置有弧形橡胶支撑垫56,螺纹升降管52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杆57,主支撑杆1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57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101,L形支撑杆2上开设有与调节螺纹柱51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内开设有与限位环53转动连接的转动限位槽,可以转动把手板54和调节螺纹柱51,使螺纹升降管52进行升降移动,从而调节弧形橡胶支撑垫56的高度,从而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
实施例三
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座位板8包括板体81,板体81内开设有弹簧压缩腔811,板体81内设置有限位板82和压缩弹簧83,限位板82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插柱84,两个板体81的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插孔,固定插孔与固定插柱84滑动连接,板体81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坐垫11,在患者进入装置内后,可以转动两个座位板8,使两个座位板8相接触,并使其中一个座位板8的固定插柱84插入另一个座位板8的固定插孔内,来对两个座位板8进行固定,便于患者坐下休息。
实施例四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两个L形支撑杆2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置物篮10,便于放置毛巾、水瓶等物品,其中一个主支撑杆1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护布带12,防护布带12的一端连接有挂钩13,另一个主支撑杆1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挂环14,挂环14与挂钩13相适配,能够通过防护布带12、挂钩13和挂环14的配合,形成防护,防止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发生后仰摔倒,主支撑杆1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防倾倒结构15,防倾倒结构15包括L形杆体151,L形杆体15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152。

Claims (7)

1.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支撑杆(1),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的一侧均连接有L形支撑杆(2),且所述主支撑杆(1)与所述L形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两个所述L形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且所述L形支撑杆(2)上靠近主支撑杆(1)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且所述L形支撑杆(2)侧面与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形把手杆(6),所述U形把手杆(6)上设置有握把块(7),所述握把块(7)上开设有握持槽,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的相对侧面上均铰接有座位板(8),所述主支撑杆(1)和L形支撑杆(2)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腋下支撑件(5)包括调节螺纹柱(51),所述调节螺纹柱(5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升降管(52),且所述调节螺纹柱(51)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53),所述调节螺纹柱(51)的底端连接有把手板(54),所述螺纹升降管(52)顶端连接有V形支撑杆(55),所述V形支撑杆(55)顶部设置有弧形橡胶支撑垫(56),所述螺纹升降管(52)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杆(57),所述主支撑杆(1)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57)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101),所述L形支撑杆(2)上开设有与调节螺纹柱(51)相适配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开设有与限位环(53)转动连接的转动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板(8)包括板体(81),所述板体(81)内开设有弹簧压缩腔(811),所述板体(81)内设置有限位板(82)和压缩弹簧(83),所述限位板(82)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插柱(84),两个所述板体(81)的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插孔与固定插柱(8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支撑杆(2)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置物篮(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1)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坐垫(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主支撑杆(1)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护布带(12),所述防护布带(12)的一端连接有挂钩(13),另一个所述主支撑杆(1)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挂环(14),所述挂环(14)与挂钩(13)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1)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防倾倒结构(15),所述防倾倒结构(15)包括L形杆体(151),所述L形杆体(15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152)。
CN202321740879.4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20558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0879.4U CN220558265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0879.4U CN220558265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8265U true CN220558265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0879.4U Active CN220558265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8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7962A (zh) 桥式运动训练床
CN220558265U (zh) 一种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CN201257110Y (zh) 减重步态训练器
CN212327334U (zh)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CN213555216U (zh) 一种神经内科和骨科可用的康复训练架
CN211460924U (zh) 颈椎病人翻身辅助装置
CN213489988U (zh) 一种康复病床用升降机
CN213373546U (zh) 一种临床护理患者术后安全助行器
CN210228497U (zh) 一种新型急诊科救助担架
CN211097333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训练装置
CN209884697U (zh) 一种改进式骨科助行器
CN212234718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肢体夹持装置
CN206934603U (zh) 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主动训练器
CN209004468U (zh) 一种医疗骨外科康复可收纳式恢复装置
CN218046306U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的术后恢复装置
CN207627819U (zh)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4913124U (zh) 一种中老年康复上肢锻炼器
CN217472342U (zh) 一种可以提供患者临时休息的助行器
CN218280446U (zh) 一种关节置换术后帮助病人康复的辅助设备
CN217187642U (zh) 一种减少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肢受力的医疗设备
CN218529224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助行器
CN22106109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护理架
CN215779674U (zh) 一种便捷式移动坐站架
CN210078742U (zh)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锻炼机
CN212522578U (zh) 一种耐用型输液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