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7334U -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27334U CN212327334U CN202020547671.0U CN202020547671U CN212327334U CN 212327334 U CN212327334 U CN 212327334U CN 202020547671 U CN202020547671 U CN 202020547671U CN 212327334 U CN212327334 U CN 212327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lted
- plate
- upper limb
- transverse plate
- telescop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694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横板以及栓接于横板两侧的移动板和位于横板两侧的支杆,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栓接有伸缩壳,所述伸缩壳的内部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卡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移动板、支撑块、伸缩壳、伸缩柱、卡杆和支杆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无法给无法下床的病人进行恢复锻炼的问题,该装置在使用时,可直接推到病床的上方,通过调节的方式,使无法下床的病人也可以直接躺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同时也可以给可下床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很大程度的加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骨骼受伤后,生长愈合较慢,上肢受伤的人若是长期卧床不进行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很容易导致肢体肌肉萎缩退化。
经过海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0213015.X,公开号:CN208838485U,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该装置通过拉动拉手可以带动拉杆运动,从而带动夹板运动,使得外部连接件插设在凹槽内,然后松开拉手使得夹板夹持外部连接件,从而把整个装置固定,当装置需要拆卸时,拉动拉手使得外部连接件从凹槽中滑出,从而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减小用户的使用难度,当装置不需要使得时,通过转动第一安装板可以使得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平行,从而减小装置存放携带时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装置的存放与携带。
综上所述,一些下肢和上肢同时受伤的病人,上肢恢复较快,下肢却不能活动,那么在使用时便会存在很大的不便,若是坐起来锻炼,必然会让下肢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裂开,从而便会加大二次伤害的风险,同时也缩小了现有上肢锻炼装置的使用范围,且由于牵引力度无法调节,有些锻炼装置的牵引力度较高,有些牵引力度较低,在病人锻炼时往往无法达到需要的锻炼效果,从而便会降低病人的骨骼恢复速度,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具备调节高度、调节牵引力的优点,解决现有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无法给无法下床的病人进行恢复锻炼和无法调节牵引力度导致影响到病人骨骼恢复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横板以及栓接于横板两侧的移动板和位于横板两侧的支杆,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栓接有伸缩壳,所述伸缩壳的内部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卡孔,所述伸缩壳的一侧设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贯穿伸缩壳并与卡孔卡接,所述横板的两侧对称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杆,所述滑板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配重块,且配重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系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横板并系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支杆靠近横板的一侧与支撑块栓接,且支杆远离横板的一侧通过栓接块与放置盒栓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支杆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与拉绳配合使用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杆远离横板的一侧并位于放置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拉绳配合使用的第二滚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远离横板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杆靠近横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底部栓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栓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并远离螺栓的一侧栓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底部栓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放置盒内腔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柱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滑块,所述伸缩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另一端栓接有把手,所述卡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壳和把手栓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内部对称内嵌有与拉绳配合使用的防磨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移动板、支撑块、伸缩壳、伸缩柱、卡杆和支杆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无法给无法下床的病人进行恢复锻炼的问题,该装置在使用时,可直接推到病床的上方,通过调节的方式,使无法下床的病人也可以直接躺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同时也可以给可下床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很大程度的加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盒、滑板、连接杆、配重块、拉绳和拉环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无法调节牵引力度导致影响到病人骨骼恢复速度的问题,该装置在病人使用时,不会在因为牵引力度较高和较低而无法达到病人需要的锻炼效果,使病人可以直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需要的牵引力度,在使病人可以更好的进行恢复锻炼的同时也助于了病人骨骼的生长和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放置盒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横板;2、移动板;3、支撑块;4、伸缩壳;5、伸缩柱;6、弹簧;7、卡杆;8、放置盒;9、滑板;10、连接杆;11、配重块;12、拉绳;13、拉环;14、支杆;15、第一滚轮;16、第二滚轮;17、第一滑块;18、第一滑槽;19、支柱;20、底板;21、螺栓;22、限位板;23、万向轮;24、防磨套;25、把手;26、伸缩杆;27、第二滑块;28、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横板1以及栓接于横板1两侧的移动板2和位于横板1两侧的支杆14,所述移动板2的底部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栓接有伸缩壳4,所述伸缩壳4的内部设有伸缩柱5,所述伸缩柱5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卡孔,所述伸缩壳4的一侧设有卡杆7,所述卡杆7的一端贯穿伸缩壳4并与卡孔卡接。
进一步的,支杆14靠近横板1的一侧与支撑块3栓接,且支杆14远离横板1的一侧通过栓接块与放置盒8栓接,对放置盒8和支撑块3进行了限位,使支撑块3和放置盒8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移动板2的顶部与支杆14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滚轮15,支杆14远离横板1的一侧并位于放置盒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第二滚轮16,对拉绳12进行了限位,使拉绳在拉动和放下时可以直接从12第一滚轮15和第二滚轮16的内部走过。
进一步的,移动板2远离横板1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滑块17,支杆14靠近横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7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8,便于了移动板2和横板1的滑动,使它们在滑动时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支杆14的底部栓接有支柱19,支柱19的底部栓接有底板20,底板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1,螺栓21的螺纹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2,有效的对万向轮23进行了限位,使万向轮23在使用时不会出现乱晃的情况。
进一步的,底板20的底部并远离螺栓21的一侧栓接有万向轮23,使装置可以随意的改变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伸缩柱5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滑块27,伸缩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27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28,便于了伸缩柱5的移动,使伸缩柱5在滑动时更加的通畅。
进一步的,卡杆7的另一端栓接有把手25,卡杆7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且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伸缩壳4和把手25栓接,使卡杆7可以自动与卡槽相卡接。
进一步的,横板1的内部对称内嵌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防磨套24,对拉绳12进行了保护,使拉绳12的寿命更加长久。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卡杆7的一端贯穿伸缩壳4并与卡孔卡接,所述横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放置盒8,所述放置盒8的内部设有滑板9,所述滑板9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杆10,所述滑板9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配重块11,且配重块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系有拉绳12,所述拉绳12的另一端贯穿横板1并系有拉环13。
进一步的,滑板9的底部栓接有伸缩杆26,且伸缩杆26的另一端与放置盒8内腔的底部栓接,对滑板9进行了限位,使滑板9在滑动时不会直接被拉出放置盒8的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装置推动到病人需要的位置,随后拧动螺栓21,使螺栓21带动限位块22与地面进行固定,之后再拉动把手25,当把手25被拉动后会带动卡杆7移动,当卡杆7移动时会与相对于的卡槽内分离,随后弹簧6也会随之被拉升,之后拉动伸缩柱5,当伸缩柱5被拉动时会通过第二滑块27与第二滑槽28之间的配合向下移动,调节到需要的高度后,放开把手25,这时被压缩的弹簧6便会带动卡杆7直接卡进与其相对应的卡槽内,这样无法下床的病人便可以直接伸手拉动拉环13进行运动了。
对于可下床的病人,可直接看到放置盒8内部配重块11的重量,之后在拉动连接杆10当连接杆10被拉动时带动滑板9移动,而当滑板9移动时又会带动伸缩杆26延伸,随后根据自身需要的牵引力度来取下或放置配重块1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横板(1)以及栓接于横板(1)两侧的移动板(2)和位于横板(1)两侧的支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底部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栓接有伸缩壳(4),所述伸缩壳(4)的内部设有伸缩柱(5),所述伸缩柱(5)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卡孔,所述伸缩壳(4)的一侧设有卡杆(7),所述卡杆(7)的一端贯穿伸缩壳(4)并与卡孔卡接,所述横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放置盒(8),所述放置盒(8)的内部设有滑板(9),所述滑板(9)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杆(10),所述滑板(9)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配重块(11),且配重块(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系有拉绳(12),所述拉绳(12)的另一端贯穿横板(1)并系有拉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4)靠近横板(1)的一侧与支撑块(3)栓接,且支杆(14)远离横板(1)的一侧通过栓接块与放置盒(8)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与支杆(14)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滚轮(15),所述支杆(14)远离横板(1)的一侧并位于放置盒(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第二滚轮(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远离横板(1)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支杆(14)靠近横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7)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4)的底部栓接有支柱(19),所述支柱(19)的底部栓接有底板(20),所述底板(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1),所述螺栓(21)的螺纹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底部并远离螺栓(21)的一侧栓接有万向轮(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9)的底部栓接有伸缩杆(26),且伸缩杆(26)的另一端与放置盒(8)内腔的底部栓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5)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滑块(27),所述伸缩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27)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7)的另一端栓接有把手(25),所述卡杆(7)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且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伸缩壳(4)和把手(25)栓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的内部对称内嵌有与拉绳(12)配合使用的防磨套(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47671.0U CN212327334U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47671.0U CN212327334U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27334U true CN212327334U (zh) | 2021-01-12 |
Family
ID=7406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476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7334U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27334U (zh) |
-
2020
- 2020-04-14 CN CN202020547671.0U patent/CN2123273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39354U (zh) | 一种具有锻炼恢复器械的骨伤病人用床 | |
CN110680683A (zh) | 一种具有折叠座板的医疗助行器 | |
CN208017695U (zh) | 一种可调节骨科护理床用架腿板 | |
CN212327334U (zh) | 一种骨科治疗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 |
CN203235195U (zh) | 一种双肩平衡减重悬挂训练装置 | |
CN210185922U (zh) |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3055470B (zh) | 双肩平衡减重悬挂训练装置 | |
CN201257110Y (zh) | 减重步态训练器 | |
CN107349083A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拐杖 | |
CN211798589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骨科固定用夹板装置 | |
CN211836117U (zh) | 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 |
CN210021010U (zh) | 腿部康复训练器 | |
CN210055179U (zh) | 一种肩部与背部的理疗康复衣柜 | |
CN111939536A (zh) | 一种中风偏瘫平衡辅助训练器 | |
CN109011403A (zh) | 医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 | |
CN112716747A (zh) | 用于骨科的康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4512542U (zh) | 一种老年人行走锻炼辅助装置 | |
CN213159143U (zh) | 门架式减重步态训练装置 | |
CN213250648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肢体悬挂装置 | |
CN216061872U (zh) | 一种用于老年人肢体康复的训练装置 | |
CN215021824U (zh) | 一种脊椎患者术后依托架 | |
CN214806562U (zh) | 一种筋脉曲张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5307135U (zh) | 一种骨科病床护理牵引架 | |
CN213527326U (zh) | 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 | |
CN211836125U (zh) | 一种多功能康复助行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