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8113U -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8113U
CN220558113U CN202322017691.3U CN202322017691U CN220558113U CN 220558113 U CN220558113 U CN 220558113U CN 202322017691 U CN202322017691 U CN 202322017691U CN 220558113 U CN220558113 U CN 220558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arm hook
body portion
shel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76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恒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imes Angel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imes Ange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imes Ange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imes Ange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76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8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8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8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长臂钩附件是用于粘接至牙齿表面以悬挂牵引件,它包括长臂钩和主体部,所述长臂钩延伸形成杆部,所述杆部的第一端形成的用于悬挂牵引件的悬挂部,所述长臂钩靠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段掩埋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长臂钩的悬挂部伸出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

Description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背景技术
由于美观、便捷以及利于清洁等优点,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壳状牙齿矫治器越来越受欢迎。壳状牙齿矫治器通常为一体的壳,其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空腔,且该空腔的几何形态与相应布局下的这些牙齿基本吻合。
利用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牙齿正畸治疗一般需要几十个逐次的壳状牙齿矫治器,通过逐次佩戴这些牙齿矫治器,将患者牙齿逐步地从初始牙齿布局重新定位到目标牙齿布局。
利用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牙齿平移时,例如,拔牙后关闭间隙,很可能会发生牙齿倾倒,这主要是因为仅依靠壳状牙齿矫治器较难获得理想的控根移动效果。因此,临床中引入了长臂钩进行牵引,以提供良好的轴倾转矩,有效实现牙齿的整体平移。
在现有的方案中,长臂钩在粘接体验、力学控制以及对牙龈的干扰等方面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与长臂钩附件的套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臂钩附件,用于粘接至牙齿表面以悬挂牵引件,它包括长臂钩和主体部,所述长臂钩延伸形成杆部,所述杆部的第一端形成的用于悬挂牵引件的悬挂部,所述长臂钩靠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段掩埋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长臂钩的悬挂部伸出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臂钩是以金属材料制作的一体的元件,所述主体部是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体的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臂钩在所述第二端形成头部,所述头部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杆部,所述头部是埋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之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杆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一段离开牙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至少一段在靠近牙面处向内收窄形成内收部,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内收部的至少一处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在所述内收部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之处,所述长臂钩的杆部位于所述内收部远离牙面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整体在靠近牙面处向内收窄形成内收部,所述内收部的最小宽度自所述第二部分靠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自所述第二部分靠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在靠咬合面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以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在远离咬合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形成第二斜面,以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摘取。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二腔的几何形态与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相吻合,所述第二腔延伸至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的几何形态与处于第一牙齿布局的所述牙齿相吻合。
一种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制作方法,它包括:获取收容有所述长臂钩且填充有所述主体部的材料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几何形态与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相吻合的腔;以及使所述模具内填充的主体部的材料固化,得到所述长臂钩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使所述模具内的主体部的材料固化之前,根据患者牙龈的凸出程度调整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材料是光固化树脂,所述固化是通过光照固化。
一种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安装模板,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几何形态与患者当前牙齿布局下的所述牙齿相吻合,所述第二腔的几何形态与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相吻合。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二腔包括靠牙冠的第一部分和靠牙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腔的第二部分延伸至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臂钩附件包括长臂钩和主体部,所述长臂钩延伸形成杆部,所述杆部的第一端形成的用于悬挂牵引件的悬挂部,所述长臂钩靠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段掩埋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长臂钩的悬挂部伸出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自靠所述主体部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在靠咬合面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以便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在远离咬合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形成第二斜面,以便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摘取。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对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若干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不必是成比例的,并且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部件。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
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第二腔;
图3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长臂钩附件;
图3B为图3A所示长臂钩附件在A-A处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地展示了长臂钩附件的一个应用例子;
图5A为一个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二腔的主视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第二腔的左视图;
图5C为图5A所示的第二腔在B-B处的剖视图;
图6A为又一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二腔的主视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的左视图;
图6C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在C-C处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在D-D处的剖视图;以及
图7示意性地展示了如何利用模板制作长臂钩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引用了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书和附图所提及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仅仅出于是说明性的目的,并非意图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采用许多其他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对所描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和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在此说明并图示的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按照很多不同的配置来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这些不同配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克服现有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和长臂钩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与长臂钩附件套件。
请参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00。
壳状牙齿矫治器100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牙齿的第一腔101以及容纳粘固于牙齿的长臂钩附件的第二腔103。
请参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第二腔103。
第二腔103包括远离牙龈的第一部分1031和靠近牙龈的第二部分1033,其中,第一部分1031沿近远中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033。
请参图3A和图3B,其中,图3A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长臂钩附件200,图3B为长臂钩附件200在A-A处的剖视图。
长臂钩附件200包括长臂钩201和主体部203。长臂钩201包括头部2011和自头部2011延伸形成的杆部2013,杆部2013在远离头部2011的一端形成悬挂部2015,用于悬挂牵引件(例如,皮筋、弹簧等),长臂钩201通常是以金属材料制作。头部2011的尺寸大于杆部2013的横截面的尺寸。虽然,图3A所示的头部2011为长方体,但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可以理解,它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圆盘状、三角盘状、球状等。虽然,图3A所示悬挂部2015为弯钩状,但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可以理解,它可以是任何能够悬挂牵引件的结构,例如,T字形结构。
主体部203包括形成一体的第一部分2031和第二部分2033,其中,第一部分2031的宽度(沿近远中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033。长臂钩201的头部2011和杆部2013的部分是埋在主体部203内,悬挂部2015位于主体部203之外,其中,头部2011是埋在第一部分2031内,杆部2013的部分是埋在第二部分2033内。
在又一实施例中,长臂钩也可以不设置头部,整体为杆部,在靠牙龈的一端形成悬挂部。在这种情况下,杆部远离牙龈的一段埋于主体部的第一部分之内,杆部中间的一段埋于主体部的第二部分之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103的几何形态与长臂钩附件200收容于第二腔103之内的部分相吻合。其中,第二腔103的第一部分1031收容长臂钩附件200的第一部分2031,第二腔103的第二部分1033全部或部分收容长臂钩附件200的第二部分2033。
请再图3A和图3B,长臂钩附件200的主体部203的第一部分2031在靠咬合面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2035,在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过程中,它能够减轻粘接于牙齿上的长臂钩附件200对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阻碍,从而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佩戴。长臂钩附件200的主体部203的第一部分2031在远离咬合面的一端第二部分2033两侧形成第二斜面2037,在摘取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过程中,它能够减轻粘接于牙齿上的长臂钩附件200对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阻碍,从而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摘取。
长臂钩附件200的主体部203的第二部分2033沿颊舌向的尺寸(即厚度)大于长臂钩201的杆部2013的直径。一方面,由于长臂钩201的杆部2013靠头部2011的一段被主体部203包裹,与单独的长臂钩201相比,长臂钩附件200具有更高的抗弯刚度,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引力。另一方面,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的第二腔103的第二部分1033能够与长臂钩附件200的主体部203的第二部分2033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控根移动效果。而现有的长臂钩由于杆部较细且紧贴牙面,无法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收容腔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
请参图4,示意性地展示了长臂钩附件200的一个应用例子。
两个长臂钩附件200分别粘固于两颗牙齿110,其中一颗牙齿为需要进行控根移动的牙齿,另一颗牙齿则为支抗牙。该两个长臂钩附件200的钩部2015悬挂有皮筋210,以在该两个长臂钩附件200之间产生牵引力,为移动牙提供抗倾倒的转矩。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作和安装长臂钩附件200。
首先,获取表示处于当前牙齿布局的患者牙列(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第一三维数字模型。
接着,在所述第一三维数字模型预先选定的牙齿上的预先选定的位置添加长臂钩附件200的第一部分201的三维数字模型,获得第二三维数字模型。
然后,利用所述第二三维数字模型控制设备(例如,立体光固化成型设备)制作阳模。
接着,以热压膜成型工艺在所述阳模上压膜形成模板。该模板与图1所示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00类似,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牙齿的第一腔和容纳长臂钩附件主体部的第二腔。
请参图5A-5C,其中,图5A为一个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二腔103’的主视图(自颊侧至舌侧的方向的视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第二腔103’的左视图,图5C为图5A所示的第二腔103’在B-B处的剖视图。
第一腔103’包括第一部分1031’和第二部分1033’,其中,第一部分1031’的宽度(沿近远中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033’,第一部分1031’的高度(沿舌颊方向的尺寸)与第二部分1033’一致。
第二部分1033’在靠近牙面处形成内凹1035’,其宽度d1小于长臂钩杆部的直径,如此,在制作长臂钩附件时能够使长臂钩的杆部离开牙龈,进而使长臂钩附件粘接于牙面后长臂钩的末端(靠悬挂部的一端)离开牙龈,以避免干扰牙龈。
请参图6A-6D,其中,图6A为又一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二腔103”的主视图(自颊侧至舌侧的方向的视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103”的左视图,图6C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103”在C-C处的剖视图,图6D为图6A所示的第二腔103”在D-D处的剖视图。
与图5A-5C所示的第二腔103’不同的是,图6A-6D所示的第二腔103”的第二部分1033”的高度自靠第一部分1031”的第一端至远离第一部分1031”的第二端逐渐增加,且其内凹1035”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内凹1035”在D-D处的宽度d3小于其在C-C处的宽度d2,如此,在制作长臂钩附件时能够使长臂钩的杆部末端翘起以进一步离开牙龈,对于牙龈凸出的患者,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长臂钩的末端干扰牙龈。
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可以理解,除了以上两个实施例之外,第二腔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第二腔的第二部分可以仅在局部形成内凹,例如,在远离第一部分处。
获得模板之后,可以将长臂钩放入模板的第二腔内,并在该第二腔内填满可固化的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材料,例如,光固化树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模板佩戴至患者牙颌上或者患者牙颌的实体模型上,根据患者牙龈的情况微调长臂钩杆部的位置,以确保其不干扰牙龈。接着,使所述第二腔内的材料固化,形成长臂钩附件。
请参图7,示意性地展示了如何利用模板310制作长臂钩附件320,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该视图为在长臂钩323的杆部3233处沿牙弓曲线方向的剖视图。
模板310为一体的壳,形成收容牙齿的第一腔311和收容长臂钩附件320的主体部321的第二腔313。第二腔313内收容有长臂钩323的头部323以及部分杆部3233,并填充用于形成长臂钩附件320的主体部321的材料。
当模板310佩戴于牙齿331(或牙齿模型)上时,牙齿331的表面以及第二腔313定义了长臂钩附件320的主体部321的外形。在长臂钩附件320的主体部321的材料固化之前,可以根据牙龈333的凸出情况调整杆部3233的角度,使之离开牙龈333。接着,使主体部321的材料固化(若采用光固化树脂,可以通过光照使之固化),形成长臂钩附件320。
模板310的第二腔313的几何形态与长臂钩附件320的主体部321相吻合,主体部321的第二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相应的,模板310的第二腔313与主体部321的第二部分相对应之处的宽度小于第二腔313与主体部321的第一部分相对应之处的宽度。这样的设计能够带来两个好处,一方面,第二腔313较窄的部分能够限制长臂钩的横向位置,以防止长臂钩附件成品中长臂钩发生横向偏转,另一方面,第二腔313较窄的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固化前主体部321的材料溢出。
然后,可以将所述模板取下,在所述长臂钩附件的粘接面上涂敷粘接剂,再将所述模板佩戴至患者牙颌,待粘接剂固化后取下所述模板,此时,长臂钩附件被精确地粘固于患者牙齿的预定位置。
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几何形态与所述模板的第二腔相吻合,由于所述模板的第二腔的第二部分在靠近牙面处形成内凹,在利用所述模板粘接所述长臂钩附件的过程中,所述长臂钩附件能够被保持在所述模板的第二腔内不易脱落,以便于粘接。
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可以理解,除了采用类似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模板制作长臂钩附件之外,也可以采用标准的模具制作长臂钩附件。标准模具基本是所述模板的第二腔。为了适应不同的牙龈凸出情况,可以提供几种标准的模具,例如,它们的第二部分的高度(颊舌向尺寸),以分别制作用于不同牙龈凸出情况的长臂钩附件。
利用标准模具制作长臂钩附件的方法与利用模板制作长臂钩附件的方法相似。首先,把长臂钩放入标准模具,接着,在标准模具内填充用于形成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材料,然后,调整长臂钩的角度,接着,将溢出的材料刮平去除,最后,使所述材料固化形成长臂钩附件。
尽管在此公开了本申请的多个方面和实施例,但在本申请的启发下,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公开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非限制目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和主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同样,各个图表可以示出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架构或其他配置,其有助于理解可包含在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中的特征和功能。要求保护的内容并不限于所示的示例性架构或配置,而所希望的特征可以用各种替代架构和配置来实现。除此之外,对于流程图、功能性描述和方法权利要求,这里所给出的方框顺序不应限于以同样的顺序实施以执行所述功能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指出。
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短语及其变体均应解释为开放式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一些实例中,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这样的扩展性词汇和短语或者其他类似用语的出现不应理解为在可能没有这种扩展性用语的示例中意图或者需要表示缩窄的情况。

Claims (17)

1.一种长臂钩附件,用于粘接至牙齿表面以悬挂牵引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臂钩和主体部,所述长臂钩延伸形成杆部,所述杆部的第一端形成的用于悬挂牵引件的悬挂部,所述长臂钩的靠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段掩埋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长臂钩的悬挂部伸出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钩是以金属材料制作的一体的元件,所述主体部是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体的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钩在所述第二端形成头部,所述头部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杆部,所述头部是埋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一段离开牙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至少一段在靠近牙面处向内收窄形成内收部,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内收部的至少一处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在所述内收部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之处,所述长臂钩的杆部位于所述内收部远离牙面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整体在靠近牙面处向内收窄形成内收部,所述内收部的最小宽度自所述第二部分靠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自所述第二部分靠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在靠咬合面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以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在远离咬合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形成第二斜面,以便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摘取。
10.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二腔的几何形态与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相吻合,所述第二腔延伸至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边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的几何形态与处于第一牙齿布局的所述牙齿相吻合。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安装模板,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一腔的几何形态与患者当前牙齿布局下的所述牙齿相吻合,所述第二腔的几何形态与所述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相吻合。
13.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为一体的壳,形成容纳多颗牙齿的第一腔和至少一个容纳长臂钩附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二腔包括靠牙冠的第一部分和靠牙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腔的第二部分延伸至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边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钩附件包括长臂钩和主体部,所述长臂钩延伸形成杆部,所述杆部的第一端形成的用于悬挂牵引件的悬挂部,所述长臂钩靠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一段掩埋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长臂钩的悬挂部伸出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长臂钩的杆部的直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高度自靠所述主体部第一部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在靠咬合面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以便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在远离咬合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形成第二斜面,以便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摘取。
CN202322017691.3U 2023-07-28 2023-07-28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Active CN220558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691.3U CN220558113U (zh) 2023-07-28 2023-07-28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691.3U CN220558113U (zh) 2023-07-28 2023-07-28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8113U true CN220558113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1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691.3U Active CN220558113U (zh) 2023-07-28 2023-07-28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8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8230B2 (ja) 咀嚼式歯列矯正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20180318044A1 (en) Orthodontic device
KR20220004150A (ko) 치과 기기 및 관련 제작 방법
JP5014060B2 (ja) 歯の器具に関する装着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8356993B1 (en) Orthodontic appliance system
CN105852995B (zh) 一种个性化舌侧托槽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US20180325626A1 (en) Clear aligner orthodontic system with prefabricated tooth attachment
CN111107807B (zh) 正畸托槽和正畸器具
CN204219072U (zh) 复合型牙齿矫治器系统
JP2016185325A (ja) 熱成形されたアライナに対するカスタム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の製造法
CN108451658A (zh) 咀嚼式牙齿矫正装置及形状记忆网
WO2010077130A2 (en) Mould for chairside casting of light cured composite (or other dental material) abutments onto mini dental implants
CN112702973A (zh) 牙齿装置
CN108309473A (zh) 一种新型矫治系统
CN105792771A (zh) 与正畸辅助设备和舌侧器具系统一起使用的唇侧附接装置
CN220558113U (zh) 长臂钩附件、安装模板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
CN210931950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CN108697488B (zh) 正畸托槽和制造正畸托槽的方法
CN217448045U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口腔正畸用保持器
EP4031058B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transfer apparatus including gingivally extending channels
CN114789526A (zh) 壳状牙科器械的制作方法
KR101768565B1 (ko) 치열교정 브라켓
CN114099025B (zh) 牙科器具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CN209812899U (zh) 一种舒适的正畸装置制作模具
US20040224284A1 (en) Prosthesis like an artificial tooth for brid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