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6717U -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6717U
CN220556717U CN202321105495.5U CN202321105495U CN220556717U CN 220556717 U CN220556717 U CN 220556717U CN 202321105495 U CN202321105495 U CN 202321105495U CN 220556717 U CN220556717 U CN 220556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ainage
guide groove
drainage plate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54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军
张国明
陶爱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54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6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6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6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引流装置具体为引流板,引流板沿第一方向一端设有弯曲部,弯曲部弧度与边框弧度一致,弯曲部底部与太阳能板件上表面抵接,引流板上间隔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引柱,部分导引柱底部与边框上表面抵接,相邻两个导引柱之间经拱起部连接,每个拱起部和其两侧的导引柱共同形成一个导引槽,导引槽槽口设于弯曲部底部,导引槽包括相连接的高拱起部和低拱起部,高拱起部与边框上表面形成导水槽,低拱起部与边框上表面形成引水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板前端设弯曲部将引流板与边框贴合,导引槽设为相连接的高拱起部和低拱起部,形成导水槽和引水槽,排出光伏组件表面积水。

Description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能源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的优点,因此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新能源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太阳能组件发电成为当今人们使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由于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不需要额外的占用地面空间,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以小倾角(5度以内)方式安装在工业厂房的顶部,原有的工业厂房屋顶,不仅可以通过光伏组件提供电能,同时还可以减少厂房的建设费用和维护成本。
如图1所示,为了对光伏组件进行保护和进一步的加固,现有技术中会在太阳能板件1的四周安装边框2,边框2的高度会比太阳能板件1中上表面玻璃高出2-3mm,但是大多厂房屋顶的倾斜度比较小,导致一旦遇到下雨天,雨水在边框2的阻挡下,便会聚积在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的玻璃上,雨水长期无法排出并且伴随空气中灰尘的掉落,带有灰尘泥土积水最终会在太阳能板的上表面形成积灰,对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玻璃造成遮挡,影响太阳能板的发电量,还会引发光伏组件产生热斑反应,造成光伏组件的发电量下降,甚至存在光伏组件损坏或者烧毁的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以解决太能板件与边框上表面之间存在积水,导致最终形成积灰,对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玻璃造成遮挡,造成光伏组件发电量低,甚至引发光伏组件产生热斑效应,造成光伏组件烧毁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中太阳能板件和边框之间的积水进行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被配置为覆盖于所述边框的上表面,且一端伸入所述边框内侧,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到所述边框外部,所述引流板伸入所述边框内侧的一端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弧度与所述边框端部的弧度一致,所述弯曲部的底部被配置为与所述太阳能板件的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引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沿第一方向贯通延伸的导引柱,至少部分所述导引柱的底部与所述边框上表面相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导引柱之间通过拱起部连接,每个所述拱起部和其两侧的所述导引柱共同形成一个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槽口设于所述弯曲部的底部,所述拱起部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拱起部和低拱起部,所述导引槽由所述高拱起部与所述边框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导水槽,和所述低拱起部与所述边框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引水槽组成。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引流板中间区域的所述导引柱底部与所述边框上表面相抵接,所述拱起部的中间为高拱起部,两侧均为低拱起部,所述高拱起部为圆弧状结构或台阶状结构。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板沿第二方向的边缘还设有溢胶槽。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引流板边缘区域的所述导引柱的底部与所述边框上表面存在空隙,所述拱起部的中间为高拱起部,一侧为低拱起部,另一侧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溢胶槽连通。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引流板中间区域的所述导引柱的底面与所述边框上表面之间通过硅胶或胶水粘贴。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拱起部与边框上表面的间隙高度为1.5-5mm;和/或所述高拱起部与边框上表面的高度为4-8mm。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边框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作为引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引柱底部形状为圆弧形或矩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板件和边框,所述边框安装在太阳能板件的边缘,并高出太阳能板件的上表面,还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的引流板贴合覆盖于所述边框的上表面,所述弯曲部的底部与所述太阳能板件的上表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通过将引流板伸入边框内侧的一端设置弯曲部,且弯曲部弧度与边框弧度一致,实现引流板贴合覆盖于边框上表面;将导引槽的槽口设于弯曲部的底部,且部分导引柱底面抵接于边框上表面,导引槽与边框上表面之间便会形成排出积水的通道,同时光伏组件以小倾角的方式安装在工业厂房的屋顶,具备一定倾斜角度,因此导引槽与边框上表面形成的排水通道处于向下倾斜状态,如此使得排水通道进水端的水位高,且压强大,随着积水充满排水通道,以此形成虹吸作用,同时借助积水的张力,便可使积水沿着形成的通道排出。并且由于导水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引水槽,大部分积水可经导水槽排出,剩余小部分积水会在毛细原理的作用下流至引水槽,经引水槽进一步排出,通过导水槽与引水槽共同作用,便可实现将积水完全排出,避免光伏组件产生热斑反应,导致光伏组件损坏;而且由于导水槽与引水槽相连通,当大部分积水通过导水槽排出时,还能对引水槽起到冲刷作用,避免引水槽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板和边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太阳能板件;2、边框;
3、引流板;31、弯曲部;32、导引槽;33、导引柱;34、溢胶槽;
320、拱起部;321、槽口;322、高拱起部;323、低拱起部;324、导水槽;325、引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用于将光伏组件中太阳能板件与边框之间的带有灰尘泥土的积水排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因上表面积水最终形成积灰,导致光伏组件太阳能板被遮挡产生热斑反应,造成光伏组件损坏的问题。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中太阳能板件1和边框2之间的积水进行引流,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板3;具体地,引流板3一端伸入边框2内侧,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到边框2外部,引流板3伸入到边框2内侧的一端设有弯曲部31,且弯曲部31的弯曲弧度与边框2弧度一致,同时弯曲部31的底部与太阳能板件1的上表面相抵接,通过设置弯曲部31可实现引流板3完全覆盖至边框2上表面,且与边框2的上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地,引流板3还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沿第一方向贯通延伸的导引柱33,且至少部分导引柱33的底部与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相邻两个导引柱33之间通过拱起部320连接,每个拱起部320与其两侧的导引柱33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导引槽32。优选地,导引柱33底面可设为弧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本实施利中导引柱33底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底面相对于矩形结构的底面,在满足导引柱33底面与边框2上表面抵接的同时,且抵接的面积相对较小,进而使得导引槽32的体积相对较大,可以快速通过更多积水,降低积水排出时间。
本实施例中,导引槽32的槽口321设于弯曲部31的底部,且设于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导引柱33与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因此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便会形成积水排出通道,并且弯曲部31的底部与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相抵接,便可保证太阳能板件1底部不会存在剩余积水,同时光伏组件以一定倾斜角度安装在工业厂房屋顶,使得排水通道处于向下倾斜状态,如此排水通道进水端的水位高,且压强大,随着积水充满排水通道,以此形成虹吸作用,借助积水的张力,便可使积水沿着导引槽32排出。
进一步地,导引槽32包括相连接的高拱起部322和低拱起部323,高拱起部322设于导引槽32中间,高拱起部32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低拱起部323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高拱起部32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导水槽324,低拱起部323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引水槽325,导水槽324与引水槽325共同组成导引槽32。导水槽324在虹吸原理作用下能够排出大量积水,剩余少量积水会在毛细原理作用下流至引水槽325进一步的排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低拱起部323距边框2上表面的高度为1.5-5mm,以便更好地形成毛细作用。高拱起部322与边框2上表面的高度为4-8mm,以便积水充满导引槽32并将大量积水快速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通过将引流板3伸入边框2内侧的一端设置弯曲部31,且弯曲部31弧度与边框2弧度一致,实现引流板3贴合覆盖于边框2上表面;将导引槽32的槽口321设于弯曲部31的底部,且部分导引柱33底面抵接于边框2上表面,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便会形成排出积水的通道,同时光伏组件以小倾角的方式安装在工业厂房的屋顶,具备一定倾斜角度,因此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形成的排水通道处于向下倾斜状态,如此使得排水通道进水端的水位高,且压强大,随着积水充满排水通道,以此形成虹吸作用,借助积水的张力,便可使积水沿着形成的通道排出。同时由于导水槽324的槽深大于所述引水槽325,大部分积水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经导水槽324排出,剩余小部分积水会在毛细原理的作用下流至引水槽325,经引水槽325进一步排出,通过导水槽324与引水槽325共同作用,便可实现将积水完全排出,避免光伏组件产生热斑反应,导致光伏组件损坏;而且由于导水槽324与引水槽325相连通,当大部分积水通过导水槽324排出时,还能对引水槽325起到冲刷作用,避免引水槽325发生堵塞。
具体地,位于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导引柱33与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以便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积水排出通道,位于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导引柱33之间的拱起部320具体结构是中间为高拱起部322,两侧为低拱起部323;优选的,高拱起部322可设为圆弧状或者台阶状,以实现与低拱起部323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高拱起部322形状为圆弧状结构,以使引流板3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在引流板3沿第二方向的边缘还设有溢胶槽34,通过设置溢胶槽34,可以防止用于粘贴导引柱33底面与边框2上表面的胶水溢出,影响引流板3与边框2之间的安装。
进一步地,位于引流板3边缘区域的导引柱33底部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存在空隙,并且通过空隙与溢胶槽34连通。
具体地,可在位于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导引柱33底面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填充硅胶或者胶水实现引流板3与边框2的固定。也可在引流板3边缘区域的导引柱33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的空隙中填充胶水或者硅胶,对引流板3进行按压,将引流板3与边框2进行固定,具体方案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由于空隙连通溢胶槽34,便于胶水或硅胶入流至溢胶槽34内,同时溢胶槽34与引流板3边缘区域的导引柱33之间为一体加工成形,以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进一步地,与引流板3边缘区域导引柱33连接的拱起部320具体结构是中间为高拱起部322,一侧为低拱起部323,另一侧通过空隙与溢胶槽34连通。
如图2所述,引流板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边框2沿第一方向的长度,通过上述设置可避免在积水在排出的过程中,引流板3上导引槽32的出水端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水膜,水膜会影响引水槽325对剩余少量积水的排出量,无法最大限度的排出积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板件1和边框2,同时还包括上述的引流装置。本实施例中,边框2安装在太阳能板件1的四周,用于对太阳能板件1进行固定,并且边框2的上表面高出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2-3mm。引流装置的引流板3贴合覆盖与边框2的上表面,弯曲部31底部与太阳能板件1上表面相抵接。通过将引流板3安装在边框2的上表面,能方便地将太阳能板件1与边框2之间的积水排除,避免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根据边框2的尺寸,可在边框2的上表面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引流板3,具体数量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引流板3与边框2之间进行安装后,由于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导引柱33与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且导引槽32的槽口321设置在弯曲部31底部,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之间便会形成排出积水的通道,同时光伏组件以一定倾斜角度安装在工厂屋顶,因此导引槽32与边框2上表面形成的排水通道处于向下倾斜状态,随着积水充满通道,便形成虹吸作用,同时借助积水的张力,积水便沿着形成的通道排出。进一步地,通过将拱起部32分为高拱起部322和低拱起部323,进一步的将导引槽32分为导水槽324和引水槽325,大量的积水通过导水槽324在虹吸作用下排出后,剩余的少量的积水,会在毛细作用下流至引水槽325内部并沿着引水槽325边缘进一步排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引流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中太阳能板件(1)和边框(2)之间的积水进行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板(3),所述引流板(3)被配置为覆盖于所述边框(2)的上表面,且一端伸入所述边框(2)内侧,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到所述边框(2)外部,所述引流板(3)伸入所述边框(2)内侧的一端设有弯曲部(31),所述弯曲部(31)的弯曲弧度与所述边框(2)端部的弧度一致,所述弯曲部(31)的底部被配置为与所述太阳能板件(1)的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引流板(3)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沿第一方向贯通延伸的导引柱(33),至少部分所述导引柱(33)的底部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导引柱(33)之间通过拱起部(320)连接,每个所述拱起部(320)和其两侧的所述导引柱(33)共同形成一个导引槽(32),所述导引槽(32)的槽口(321)设于所述弯曲部(31)的底部,所述拱起部(320)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拱起部(322)和低拱起部(323),所述导引槽(32)由所述高拱起部(322)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导水槽(324),和所述低拱起部(323)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引水槽(32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所述导引柱(33)底部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相抵接,所述拱起部(320)的中间为高拱起部(322),两侧均为低拱起部(323),所述高拱起部(322)为圆弧状结构或台阶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3)沿第二方向的边缘还设有溢胶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引流板(3)边缘区域的所述导引柱(33)的底部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拱起部(320)的中间为高拱起部(322),一侧为低拱起部(323),另一侧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溢胶槽(3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引流板(3)中间区域的所述导引柱(33)底面与所述边框(2)上表面之间通过硅胶或胶水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拱起部(323)与边框(2)上表面的间隙高度为1.5-5mm;和/或所述高拱起部(322)与边框(2)上表面的高度为4-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边框(2)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柱(33)底部形状为圆弧形或矩形。
9.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板件(1)和边框(2),所述边框(2)安装在太阳能板件(1)的边缘,并高出太阳能板件(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的引流板(3)贴合覆盖于所述边框(2)的上表面,所述弯曲部(31)的底部与所述太阳能板件(1)的上表面相抵接。
CN202321105495.5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20556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495.5U CN22055671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495.5U CN22055671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6717U true CN220556717U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5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5495.5U Active CN22055671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6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6280B2 (e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with comprehensive effects
KR102126011B1 (ko) 충진매질이 충진된 양면형 태양광방음패널을 이용한 수직형 방음벽과 방음벽 시공방법
KR20200031552A (ko) 태양광발전모듈과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발전장치
CN210316251U (zh) 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
CN220556717U (zh) 一种引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CN207620244U (zh) 防水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
CN219451303U (zh) 一种光伏板绿色屋顶一体化组合系统
KR200479159Y1 (ko) 집배수 설비가 구비된 태양광 모듈용 세정 장치
CN216625681U (zh) 跨路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16851830U (zh) 一种光伏瓦
CN216292292U (zh) 具有防水隔热效果的屋顶绿化结构
CN211296630U (zh) 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1579925U (zh) 疏水引导器
CN213846603U (zh) 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
CN114027060A (zh) 具有防水隔热效果的屋顶绿化结构
CN209703853U (zh) 双拼集装箱建筑的屋顶排水结构
CN108768283A (zh) 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方法
CN218714459U (zh) 一种适用于屋脊防水的bipv安装结构
CN221428860U (zh) 一种光伏导流器
CN221669809U (zh) 一种具有导流效果的光伏板固定框架
CN220822959U (zh) 一种适用于bipv封边的固定件
CN202990270U (zh) 光伏系统排水构件
CN219107367U (zh) 一种具有导流疏水功能的组件边框
CN21746986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装置
CN215168430U (zh) 一种透光bipv阳光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