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3830U - 一种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53830U CN220553830U CN202321954711.3U CN202321954711U CN220553830U CN 220553830 U CN220553830 U CN 220553830U CN 202321954711 U CN202321954711 U CN 202321954711U CN 220553830 U CN220553830 U CN 220553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clamping
- power supply
- charging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线和电源主体,电源主体包括壳体、电路板、电池、充电接口和夹持结构;充电接口通过电路板与电池电性连接,充电线的至少一个充电头与充电接口相适配,以利用充电接口为用电设备供电;具体地,壳体上设有供充电头插入的容置槽,夹持结构装设于容置槽以夹持充电头,由于夹持结构与充电头都可以受到容置槽的保护,不易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充电头均不易损坏。此外,由于容置槽能起到收容夹持结构与充电头的作用,所以移动电源看上去更为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可以为用电设备供电的便携式储能产品,移动电源往往要搭配数据线使用,使用完后用户需要分别对移动电源与数据线进行收纳。
由于数据线体积小,且用户一般会乱摆放,所以数据线的遗失概率较大,为了降低数据线遗失概率,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移动电源,这种移动电源在电源主体的外侧加装了一个夹子,使用完后将数据线夹持在夹子上,这样就能将数据线固定在移动电源上,从而降低数据线的遗失概率。这种移动电源不仅不美观,夹子还很容易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以至于夹子与电源主体的连接位置很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夹子容易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进而导致夹子与电源主体的连接位置发生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线和电源主体,所述充电线包括线体以及分别装设于线体两端的两个充电头;所述电源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至少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第一槽口,所述充电头借由所述第一槽口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容置槽;电路板,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电池,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充电接口,其装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接口裸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充电接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充电头相适配;夹持结构,其装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充电头。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一槽壁,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夹块,其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第一槽壁间隔设置,所述充电头装设于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所述夹块包括依序连接的夹持部、安装部与延伸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一侧,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式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弹性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延伸部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侧壁以在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第二槽口,所述夹块装设于所述第二槽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充电头包括接头与安装座,所述接头穿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面,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槽口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抵,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接头穿出所述第一端面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角部,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容置槽背向所述第一槽口的一侧,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池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充电头包括背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抵接面,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设有凸起段,所述凸起段与所述抵接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壁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容置槽分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充电头的形状相仿,所述夹持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口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口之间限定出供所述凸起段穿设的避空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卡槽或卡块的其中一者,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充电头的一侧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卡块的其中另一者,所述卡块穿设于所述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线和电源主体,电源主体包括壳体和夹持结构;具体地,壳体上设有供充电线的充电头插入的容置槽,夹持结构装设于容置槽以夹持充电头,由于夹持结构与充电头都可以受到容置槽的保护,不易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充电头均不易损坏。此外,由于容置槽能起到收容夹持结构与充电头的作用,所以移动电源看上去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省略充电线与夹块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省略夹块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置槽设置于壳体角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的夹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3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形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移动电源省略充电线与夹块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移动电源省略夹块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9所示移动电源的夹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4中C位置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D位置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17是图15所示移动电源的夹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0、移动电源;
100、充电线;110、线体;120、充电头;121、接头;122、安装座;1221、第一端面;123、抵接面;124、卡槽;
200、电源主体;210、壳体;211、容置槽;2111、第一槽壁;2112、第二槽壁;21121、隔板;2113、第一容纳槽;2114、第二容纳槽;212、第一侧壁;2121、第一槽口;213、第二侧壁;2131、第二槽口;214、支撑台;2141、支撑面;220、电路板;230、电池;240、充电接口;250、夹持结构;251、夹块;2511、夹持部;25111、凸起段;25112、卡块;2512、安装部;25121、转轴;251211、倒角;2513、延伸部;25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1000,如图1至图5所示,移动电源1000包括充电线100和电源主体200。充电线100包括线体110以及分别装设于线体110两端的两个充电头120;电源主体200包括:壳体210、电路板220、电池230、充电接口240和夹持结构250。壳体210上设有容置槽211,容置槽211至少连通壳体210的第一侧壁212,以在第一侧壁212上形成第一槽口2121,充电头120借由第一槽口2121可拆卸式装设于容置槽211。电路板220装设于壳体210内,电池230装设于壳体210内,并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充电接口240在装设与壳体210,充电接口240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240裸露于壳体210,充电接口240至少与一个充电头120相适配,以使得充电线100可以利用电源主体200为用电设备供电。夹持结构250装设于容置槽211内,夹持结构250用于夹持充电头120。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在壳体210上设有用于容置充电头120的容置槽211,并在容置槽211处设置有夹持结构250,用户使用完充电线100后,可以借由容置槽211的第一槽口2121将充电头120插入容置槽211中,并利用夹持结构250将充电头120夹住,以此利用电源主体200实现对充电线100的收纳,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线的遗失概率。用户需要使用充电线100时,只需要利用夹持结构250松放充电头120,随后拔出充电头120,将与充电接口240适配的充电头120插入充电接口240中,再将另一充电头120插入用电设备中,就可以利用电源主体200为用电设备供电,十分便捷。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250设置于容置槽211,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移动电源1000外部加装夹子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250与充电头120都可以受到容置槽211的保护,不易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因此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250与充电头120均不易损坏。此外,本实施例的容置槽211能起到收容夹持结构250与充电头120的作用,所以移动电源1000看上去更为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将充电头120装设于容置槽211,而不是将整条充电线100装设于容置槽211,其原因在于如果要将整条充电线100装设于容置槽211内,需要设置一个非常大的容置槽211。以同尺寸的移动电源1000做参考,容置槽211越大,供电路板220、电池230设置的空间就越小,电路板220和/或电池230就要做的越小。实现同样功能的电路板220越小,成本就会越高;电池230越小,移动电源1000的容量就会越低。因此,本实施例将充电头120装设于容置槽211,而不是将整条充电线100装设于容置槽211。此外,线体110裸露于容置槽211外的话,用户还可以利用线体110将移动电源1000挂置在挂钩上、用户的手上等位置,十分便捷。
参考图2、图4、图6,在夹持结构250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211包括与第一侧壁212相邻设置的第一槽壁2111,夹持结构250包括夹块251和弹性件252。夹块251装设于容置槽211,并与第一槽壁2111间隔设置,充电头120装设于夹块251与第一槽壁2111之间,夹块251包括依序连接的夹持部2511、安装部2512与延伸部2513。夹持部2511位于安装部2512靠近第一槽口2121的一侧,安装部2512可转动式装设于容置槽211内。弹性件252装设于第一槽壁2111与延伸部2513之间,弹性件252与延伸部2513弹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夹块251的夹持部2511、安装部2512与延伸部2513依序连接,且安装部2512可转动式装设于容置槽211内。所以夹持部251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时,延伸部2513会朝靠近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此时设置于第一槽壁2111与延伸部2513之间的弹性件252会压缩蓄能,在弹性件252压缩蓄能是将充电头120插入容置槽211,并停止对夹块251施力,弹性件252就会释能带动延伸部2513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夹持部2511朝靠近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由此将位于第一槽壁2111与夹持部2511之间的充电头120给夹住。
具体地,安装部2512通过转轴25121可转动式装设于容置槽211,转轴25121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为了节省装配成本而与壳体210或夹块251一体成型。
参考图4、图6,在一实施例中,转轴25121设有两根,两根转轴25121分别设置于安装座122的两测。这样安装座122相对的两侧都能受到支撑,可以提高夹块251转动时的稳定性。
参考图6,在具体实施例中,转轴25121端面与转轴25121周面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倒角251211,倒角251211位于转轴25121靠近第一槽壁2111的一侧,倒角251211可以在夹块251装配至壳体210上时提供导向作用,使夹块251更易于装入容置槽211中。
参考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0还包括与第一侧壁212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213,容置槽211连通第二侧壁213以在第二侧壁213形成第二槽口2131,夹块251装设于第二槽口2131处。
本实施例中夹块251装设于第二槽口2131处,所以夹持部2511在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时,可以借由第二槽口2131穿出,此时可以利用到原属于移动电源1000外侧的空间,如果没有设置第二槽口2131,容置槽211需要预留空间供夹持部251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因此容置槽211就需要设置的比较大。
此外,若没有设置第二槽口2131,用户只能用手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抠夹持部2511,从而带动夹持部251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进而将充电头120插入容置槽211,无法通过对延伸部2513施压从而带动夹持部251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捷且需要耗费较大力气,设置有第二槽口2131后,用户可以直接对延伸部2513施压,以此带动夹持部251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
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52为弹片,延伸部2513朝靠近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时会挤压弹片使弹片蓄能,弹片释能时会带动延伸部2513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转动,从而打开夹块251,使用户能将充电头120插入容置槽211中。可选地,弹片还可以由压缩弹簧、扭簧等弹性件252等效替代。
参考图7,在具体实施例中,弹片与壳体21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零部件数量变少后,开模成本与装配成本都会随之降低,可以有效地减低移动电源1000的生产成本。
参考图2、图3、图7,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211包括与第一槽口2121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2112,充电头120包括接头121与安装座122,接头121穿设于安装座122的第一端面1221,容置槽211内设有支撑台214,支撑台214包括朝向第一槽口2121的支撑面2141,支撑面2141与第一端面1221相抵,且支撑面2141与第二槽壁2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接头121穿出第一端面1221的长度。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随着充电头120逐渐深入容置槽211,安装座122的第一端面1221最终会与支撑台214朝向第一槽口2121的支撑面2141相抵,由此给用户一个反馈,以告知用户充电头120已经安插到位。由于支撑面2141与第二槽壁2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接头121穿出第一端面1221的长度,所以接头121始终可以悬设于第二槽壁2112顶部,不会与第二槽壁2112发生碰撞,因此,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避免接头121在收纳时发生损坏,延长了充电线100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211设置于壳体210的角部,电路板220装设于容置槽211背向第一槽口2121的一侧,电路板220装设于容置槽211的一侧,且位于电池230靠近第一槽口2121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优化了容置槽211、电路板220与电池230的布局,可以有效地避免容置槽211挤压到电池230的安装空间,使同等尺寸的移动电源1000可以有更大的容量,可以为用电设备提供更多的电能,用户体验极佳。
参考图5,在具体实施例中,电路板220为方形电路板220。由于方形电路板220的制造成本较低,所以使用方形电路板220可以有效降低移动电源1000的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将第容置槽211设置在壳体210的角部为方形电路板220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容置槽211并非设置于壳体210的角部,为了降低移动电源1000的尺寸,电路板220需要设置为图8所示的异形电路板220,这样的异形电路板220成本较高,会提高移动电源1000的生产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线体110是裸露于容置槽211外的,一旦线体110受到较大的拉扯力,充电头120仍然有可能被拉出容置槽211,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几个实施例以供选择:
参考图9至图13,在实施例一中,容置槽211包括与第一槽口2121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2112,充电头120包括背向第二槽壁2112的抵接面123,夹持部2511朝向第一槽壁2111的一侧设有凸起段25111,凸起段25111与抵接面123抵接。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凸起段25111在线体110被拉拽的时候抵住充电头120上的抵接面123,由此限制充电头120被拉出容置槽211。
参考图10至图12,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槽壁2112上设有隔板21121,隔板21121与第一槽壁2111间隔设置,以将容置槽211分为第一容纳槽2113和第二容纳槽2114,第一容纳槽2113位于隔板21121与第一槽壁2111之间,第二容纳槽2114位于隔板21121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一侧,第一容纳槽2113与充电头120的形状相仿,夹持结构250装设于第二容纳槽2114,隔板21121与第一槽口2121间隔设置,以在隔板21121与第一槽口2121之间限定出供凸起段25111穿设的避空空间。
本实施例的隔板21121将容置槽211分为第一容纳槽2113和第二容纳槽2114,第一容纳槽2113位于隔板21121与第一槽壁2111之间,第一容纳槽2113用于容置充电头120,第二容纳槽2114用于容置夹持结构250。具体地,第一容纳槽2113与充电头120的形状相仿,这样充电头120插入第一容纳槽2113的时候就不会在第一容纳槽2113内晃动,用户体验较好。为了使凸起部仍能与抵接面123抵接,本实施例的隔板21121与第一槽口2121间隔设置,以在隔板21121与第一槽口2121之间限定出供凸起段25111穿设的避空空间。
参考图4、图6、图14,在实施例二中,充电头120朝向夹持部2511的一侧设有卡槽124,夹持部2511朝向充电头120的一侧设有卡块25112,卡块25112穿设于卡槽124。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卡块25112在线体110被拉拽的时候抵住卡槽124的槽壁,由此限制充电头120被拉出容置槽211。
参考图15至图17,在实施例三中,充电头120朝向夹持部2511的一侧设有卡块25112,夹持部2511朝向充电头120的一侧设有卡槽124,卡块25112穿设于卡槽124。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卡槽124的槽壁在线体110被拉拽的时候抵住卡块25112,由此限制充电头120被拉出容置槽211。
参考图18,在夹持结构250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211包括与第一侧壁212相邻设置的第一槽壁2111,夹持结构250包括夹块251和弹性件252;夹块251可活动地装设于容置槽211,充电头120装设于夹块251与第一槽壁2111之间,弹性件252装设于夹块251背向第一槽壁2111的一侧,以在夹块251朝远离第一槽壁2111的方向移动时蓄能,以及在夹块251靠近第一槽壁2111移动时释能。具体地,弹性件252可以是弹片、还可以是压缩弹簧或其他弹性件252,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同样能实现利用夹持结构250对充电头120进行夹持,使充电头120可拆卸式装设于容置槽211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线和电源主体,所述充电线包括线体以及分别装设于线体两端的两个充电头;所述电源主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至少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第一槽口,所述充电头借由所述第一槽口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容置槽;
电路板,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
电池,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充电接口,其装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接口裸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充电接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充电头相适配;
夹持结构,其装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充电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一槽壁,所述夹持结构包括:
夹块,其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第一槽壁间隔设置,所述充电头装设于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所述夹块包括依序连接的夹持部、安装部与延伸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一侧,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式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弹性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延伸部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侧壁以在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第二槽口,所述夹块装设于所述第二槽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充电头包括接头与安装座,所述接头穿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面,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槽口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抵,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接头穿出所述第一端面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角部,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容置槽背向所述第一槽口的一侧,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池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充电头包括背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抵接面,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设有凸起段,所述凸起段与所述抵接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壁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容置槽分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充电头的形状相仿,所述夹持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口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槽口之间限定出供所述凸起段穿设的避空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卡槽或卡块的其中一者,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充电头的一侧设有所述卡槽或所述卡块的其中另一者,所述卡块穿设于所述卡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4711.3U CN220553830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移动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4711.3U CN220553830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移动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53830U true CN220553830U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0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54711.3U Active CN220553830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移动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53830U (zh) |
-
2023
- 2023-07-21 CN CN202321954711.3U patent/CN2205538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9446B (zh) | 一种耳机充电盒 | |
CN220553830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11289664U (zh) | 可快速拼接的led线条灯 | |
CN111786436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座充 | |
CN215008799U (zh) | 一种重力式墙壁直插无线充插座 | |
CN221531543U (zh) | 一种尾插转接线手机保护壳 | |
CN220544721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17522866U (zh) |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支架 | |
CN216750578U (zh) | 一种具有拓展结构的电力导轨 | |
CN110367881B (zh) | 一种充电挂架和吸尘器 | |
CN221548170U (zh) | 一种平板电脑与外接键盘的连接结构 | |
CN220172870U (zh) | 充电设备 | |
CN219937422U (zh) | 卡侬模块安装支架 | |
CN212677330U (zh) | 一种便携usb蓝牙音箱 | |
CN221881061U (zh) | 支架和电子设备配件 | |
CN214543678U (zh) | 移动电源组件及其移动电源 | |
CN218037987U (zh) | 一种Type-C接口转换器 | |
CN114825536B (zh) | 集成式充电座 | |
CN220456838U (zh) | 一种插座 | |
CN210345259U (zh) | 一种组合式led灯 | |
CN210075503U (zh) | 支架组件和音箱 | |
CN212185975U (zh) | 智能镜子 | |
CN216085582U (zh) | 一种可拆卸收纳数据线 | |
CN219163862U (zh) | 一种插排 | |
CN217642799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