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5881U -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 Google Patents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5881U
CN220545881U CN202321972524.8U CN202321972524U CN220545881U CN 220545881 U CN220545881 U CN 220545881U CN 202321972524 U CN202321972524 U CN 202321972524U CN 220545881 U CN220545881 U CN 220545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palm
finger
stall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25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涛
王宪东
詹梓沐
秦旭仁
张悦
詹向玉
张永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lw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lw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lw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lw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25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5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5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5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包括指套、掌套、腕套、御寒保护帽以及加热组件;御寒保护帽至少部分指套;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部、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加热部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供电部;所述加热部遍布于指套以及掌套,供电部与控制部设置于腕套,控制部能够控制供电部向所述加热部供电,以使指套以及掌套发热。本申请通过御寒保护帽对手指进行保暖,通过加热组件对手指和手掌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手部的双层保暖,效果理想。

Description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背景技术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是边防战士用于防御寒冷所佩戴的,众所周知,边境的天气尤其是冬季比较寒冷,现在的手套在抵御寒冷上效果不好,无法满足战士们的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战术手套防寒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包括指套、掌套、腕套、御寒保护帽以及加热组件;
所述指套、所述掌套以及所述腕套连通;所述御寒保护帽通过连接件罩设至少部分所述指套;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部、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加热部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供电部;所述加热部遍布于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腕套,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供电部向所述加热部供电,以使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发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作为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导线、能够作为所述控制部的给电按钮以及能够作为所述供电部的电池;
所述给电按钮的一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导线连接,且另一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可拆卸电连接;
当所述给电按钮与所述电池连通时,打开所述给电按钮能够控制所述电池向所述加热导线供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腕套包括第一手套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手套层围设有安装腔的第二手套层;
所述第一手套层和/或所述第二手套层上开设有孔,通过所述孔能够将所述电池从所述安装腔内取出或放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应所述孔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能够将所述孔密封,以使所述安装腔为密封的所述安装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四合扣;
所述四合扣包括固设部和锁设部;
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和手背侧的所述掌套上均设置有所述固设部;
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以及所述御寒保护帽的手背侧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所述锁设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扣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指套时,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锁设部搭接于所述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的固设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锁设部扣接于手背侧的所述掌套的固设部上时,且当手背侧的外侧壁的所述锁设部扣接于所述掌套的手背侧的固设部时,所述指套外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贴;
所述魔术贴包括毛面部和勾面部;
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和手背侧的所述掌套上均设置有所述勾面部;
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以及所述御寒保护帽的手背侧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毛面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扣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指套时,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毛面部搭接于所述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的勾面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毛面部扣接于手背侧的所述掌套的勾面部上时,且当手背侧的外侧壁的所述毛面部扣接于所述掌套的手背侧的勾面部时,所述指套外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指套包括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食指套以及拇指套;
所述食指套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触电屏层;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以及所述拇指套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手指加强层;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所述食指套以及所述拇指套的与所述手指肚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手指护强层;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以及所述食指套的手背侧的第二指关节处设置有弹性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掌套的手背侧设置有正拳加强层,所述正拳加强层沿所述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正拳加强层内嵌设有正拳加固壳体,所述正拳加固壳体沿所述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掌套的手心侧设置有手掌加强垫;
所述手掌加强垫的一端朝向所述指套延伸,且另一端朝向手腕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搭扣带;所述搭扣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腕套的拇指侧,且另一侧通过魔术贴搭扣于所述腕套的手背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包括指套、掌套、腕套、御寒保护帽以及加热组件;
所述指套、所述掌套以及所述腕套连通;所述御寒保护帽通过连接件罩设至少部分所述指套;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部、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加热部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供电部;所述加热部遍布于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腕套,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供电部向所述加热部供电,以使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发热。
本申请中御寒保护帽具有防寒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及食指套伸入至防寒腔内,即御寒保护帽包裹住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及食指套,进而进一步实现对小手指、无名指、中指以及食指的保护,增强其抵抗寒冷。
本申请的加热部遍布于指套和掌套,通过供电部向加热部供电,使得加热部加热,进而使得电加热手套发热;相比于现有的仅仅是通过增加手套的层数来增加手套的保暖效果而言,本申请的发热效果更好,发热效率更快,保暖效果更好。
综上,本申请通过御寒保护帽对手指进行保暖,通过加热组件对手指和手掌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手部的双层保暖,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的左手的手心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的左手的手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的御寒保护帽外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的御寒保护帽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隐藏御寒保护帽的左手的手心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隐藏御寒保护帽的左手的手背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触电屏层;110-手指加强层;120-手指护强层;130-弹性件;140-正拳加强层;150-正拳加固壳体;160-手掌加强垫;170-松紧条;180-腕套;190-四合扣;200-御寒保护帽;210-给电按钮;220-拉链;230-搭扣带;300-固设部;400-锁设部;900-拇指套;910-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包括指套、掌套、腕套180、御寒保护帽200以及加热组件。
具体地,指套、掌套以及腕套180连通;御寒保护帽200通过连接件罩设至少部分指套。
进一步地,指套用于保护手指,使得手指能够抵御寒冷;掌套用于保护手掌,使得手掌能够抵御寒冷。
更进一步地,指套包括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食指套以及拇指套900;小手指戴在小指套上,小指套保护小手指;无名指戴在无名指套上,无名指套保护无名指;中指戴在中指套上,中指套保护中指;食指戴在食指套上,食指套保护食指;拇指戴在拇指套900上,拇指套900保护拇指。
综上,御寒保护帽200通过连接件罩设至少部分指套;进一步地,御寒保护帽200具有防寒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及食指套伸入至防寒腔内,即御寒保护帽200包裹住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及食指套,进而进一步实现对小手指、无名指、中指以及食指的保护,增强其抵抗寒冷。
具体地,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部、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加热部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供电部;加热部遍布于指套以及所述掌套,供电部与控制部设置于所述腕套180,控制部能够控制供电部向所述加热部供电,以使指套以及掌套发热。
综上,本申请的加热部遍布于指套和掌套,通过供电部向加热部供电,使得加热部加热,进而使得电加热手套发热;相比于现有的仅仅是通过增加手套的层数来增加手套的保暖效果而言,本申请的发热效果更好,发热效率更快,保暖效果更好。
本申请通过御寒保护帽对手指进行保暖,通过加热组件对手指和手掌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手部的双层保暖,效果理想。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导线、能够作为控制部的给电按钮210以及能够作为供电部的电池。
具体地,加热导线遍布于指套,并通过总线与给电按钮210电连接,给电按钮210的另一端通过电线与电池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打开所述给电按钮210能够控制所述电池向加热导线供电。
进一步地,电池为软电池,其可以弯折,不会影响手套的穿戴舒适度。
在该实施例中,腕套180包括第一手套层和第二手套层,第一手套层与第二手套层围设有安装腔,此安装腔用于放置电池。
第一种优选地,为了方便对电池充电,保证电池能够随时对加热导线供电,在第一手套成上开设有通孔或在第二手套层上开设有孔或同时在第一手套层以及第二手套层上开设孔,通过此孔能够方便将电池放置于安装腔内或者是从安装腔内将电池取出,取出的电池可以用外界电源进行充电,充电后的就要有满点的电池在通过孔放置于安装腔内即可用于后续对加热导线的供电。
第二种优选地,为了方便对电池充电,保证电池能够随时对加热导线供电,在第一手套成上开设有通孔或在第二手套层上开设有孔或同时在第一手套层以及第二手套层上开设孔;另外,安装腔内设置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例如尼龙扎带,卡扣类的),利用固定构件将电池固定在安装腔内,然后利用外接电源穿过孔直接对电池充电,即此种方式,电池不需要从安装腔内取出,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电池从孔掉出,在孔的位置处设置有拉链220。
当需要对电池充电时,将拉链220拉开,取出电池或直接用外界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电时,将电池放回安装腔内,然后拉上拉链220,使得安装腔是密封强,防止电池掉落下。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四合扣190。
具体地,四合扣190包括固设部300和锁设部400;
进一步地,手背侧的小指套和食指套在靠近掌套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设部300,此处的两个第一固设部300相当于横跨了四个手指,从而保证了除拇指的手指都能被御寒保护帽200包裹住;手背侧的掌套远离指套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固设部300。
优选地,小指套上的第一固设部300与食指套的第一固设部300之间的距离大于手背侧的掌套上的两个第二固设部300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御寒保护帽200在手背侧且对应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设部400;御寒保护帽200靠近手背侧的指套的内边沿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锁设部400;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御寒保护帽200戴在指套上时,首先将第二锁设部400扣接在第一固设部300,然后御寒保护帽200扣设指套即可;当不需要御寒保护帽200时,第一种方式,可以将第二锁设部400打开第一固设部300,即可将御寒保护帽200取下;第二种方式,第二锁设部400依然固定于第一固设部300,然后将御寒保护帽200外翻,将第一锁设部400扣接在第二固设部300上,即可将指套露出。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固设部300与第二固设部30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锁设部400与第二锁设部400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御寒保护帽200在外翻的时候,第一锁设部400能够扣接在第二固设部300上。
综上,御寒保护帽200通过四合扣190能够可拆卸于指套上,当御寒保护帽200戴在指套上时,能够提高对手指的保护,当需要手指操控设备或手持设备时,可以将御寒保护帽200打开,使得指套露出。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具体地,连接件包括魔术贴。
具体地,魔术贴包括毛面部和勾面部;
进一步地,手背侧的指套靠近掌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勾面部,手背侧的掌套远离指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勾面部。
优选地,第一勾面部以及第二勾面部均沿手掌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御寒保护帽200在手背侧且对应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毛面部;御寒保护帽200靠近手背侧的指套的内边沿间隔设置有第二毛面部;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御寒保护帽200戴在指套上时,首先将第二毛面部扣接在第一勾面部,然后御寒保护帽200扣设指套即可;当不需要御寒保护帽200时,第一种方式,可以将第二毛面部打开第一勾面部,即可将御寒保护帽200取下;第二种方式,第二毛面部依然固定于第一勾面部,然后将御寒保护帽200外翻,将第一毛面部扣接在第二勾面部上,即可将指套露出。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勾面部与第二勾面部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毛面部与第二毛面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御寒保护帽200在外翻的时候,第一毛面部能够扣接在第二勾面部上。
综上,御寒保护帽200通过魔术贴能够可拆卸于指套上,当御寒保护帽200戴在指套上时,能够提高对手指的保护,当需要手指操控设备或手持设备时,可以将御寒保护帽200打开,使得指套露出。
在该实施例中,食指套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触电屏层100,当需要操控电子产品时,利用食指套上的触电屏层100触摸电子产品的触摸屏,从而对电子产品发送指令。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限于在食指套上设置有触电屏层100,还可以同时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设置有触电屏层100。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指套需要经常握紧设备,为了提高指套的手心侧的耐磨性,在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拇指套900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手指加强层110,通过手指加强层110增加指套在手心侧的耐磨性。
在该实施例中,拇指套900、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以及小指套均设置有手指侧条,手指侧条沿手指的延伸方向延伸。
具体地,手指侧条由手指的一侧蜿蜒至手指的另一侧,手指侧条的设置能够分别增加拇指套900、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以及小指套所围设的容纳空间,相当于拇指套900、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以及小指套是具有一定的立体空间的,能够使得各个手指轻松深入至对应的指套(这里面的指套是指拇指套900、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以及小指套)内,方便穿戴,节省穿戴时间,从而来应对紧急情况。
在该实施例中,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食指套以及拇指套900的与手指肚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手指护强层120,利用手指护强层120从而增加指套的防寒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以及食指套的手背侧的第二指关节处设置有弹性件130。
具体地,弹性件130能够调节指套对应各个手指的松紧程度,使得指套能够更贴合于手指,提高指套的保暖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掌套的手背侧设置有正拳加强层140,正拳加强层140沿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正拳加强层140内嵌设有正拳加固壳体150,正拳加固壳体150沿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利用正拳加强层140和正拳加固壳体150来增强手背侧的掌套的耐磨性以及防碰撞性。另外,通过正拳加固壳体150的设置,能够增加手套的耐冲击性能;经过测试实验得知,增加正拳加固壳体150的设置,能够使得手套的耐冲击性能大于等于100焦耳。
在该实施例中,掌套的手心侧设置有手掌加强垫160;手掌加强垫160的一端朝向所述指套延伸,且另一端朝向手腕延伸。
具体地,考虑到掌套需要经常握紧设备,为了提高手掌的手心侧的耐磨性,在掌套的手心侧设置有手掌加强垫160,通过手掌加强垫160增加掌套的手心侧的耐磨性。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掌套远离所述指套的一端设置有松紧条170。松紧条170的设置用于提高腕套180的包裹性,进而提高手套的保暖性。
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搭扣带230;搭扣带230的一端固定于腕套180的拇指侧,且另一侧通过魔术贴搭扣于腕套180的手背侧,通过调节搭扣带230与魔术贴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对腕套180的松紧调节,进而使得腕套180仅仅包裹在手腕上,从而提高安保手套的保暖性。
具体地,腕套180远离掌套的一端还设置有挂绳910,通过挂绳910方便挂设手套。
本申请的实际生产尺寸可参考表1;
表1为尺寸表,单位毫米;
本申请的材料和质量要求可参考表2;
表2:材料和质量,单位毫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套、掌套、腕套、御寒保护帽以及加热组件;
所述指套、所述掌套以及所述腕套连通;所述御寒保护帽通过连接件罩设至少部分所述指套;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部、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加热部以及与控制部电连接的供电部;所述加热部遍布于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腕套,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供电部向所述加热部供电,以使所述指套以及所述掌套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作为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导线、能够作为所述控制部的给电按钮以及能够作为所述供电部的电池;
所述给电按钮的一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导线连接,且另一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可拆卸电连接;
当所述给电按钮与所述电池连通时,打开所述给电按钮能够控制所述电池向所述加热导线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套包括第一手套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手套层围设有安装腔的第二手套层;
所述第一手套层和/或所述第二手套层上开设有孔,通过所述孔能够将所述电池从所述安装腔内取出或放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孔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能够将所述孔密封,以使所述安装腔为密封的所述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四合扣;
所述四合扣包括固设部和锁设部;
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和手背侧的所述掌套上均设置有所述固设部;
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以及所述御寒保护帽的手背侧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所述锁设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扣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指套时,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锁设部搭接于所述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的固设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锁设部扣接于手背侧的所述掌套的固设部上时,且当手背侧的外侧壁的所述锁设部扣接于所述掌套的手背侧的固设部时,所述指套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贴;
所述魔术贴包括毛面部和勾面部;
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和手背侧的所述掌套上均设置有所述勾面部;
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以及所述御寒保护帽的手背侧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毛面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扣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指套时,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毛面部搭接于所述手背侧的所述指套靠近所述掌套的一侧的勾面部;
当所述御寒保护帽靠近手背侧的所述指套的内边沿的毛面部扣接于手背侧的所述掌套的勾面部上时,且当手背侧的外侧壁的所述毛面部扣接于所述掌套的手背侧的勾面部时,所述指套外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包括小指套、无名指套、中指套、食指套以及拇指套;
所述食指套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触电屏层;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以及所述拇指套的手心侧的手指肚处设置有手指加强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所述食指套以及所述拇指套的与所述手指肚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手指护强层;
所述小指套、所述无名指套、所述中指套以及所述食指套的手背侧的第二指关节处设置有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掌套的手背侧设置有正拳加强层,所述正拳加强层沿所述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正拳加强层内嵌设有正拳加固壳体,所述正拳加固壳体沿所述掌套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掌套的手心侧设置有手掌加强垫;
所述手掌加强垫的一端朝向所述指套延伸,且另一端朝向手腕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加热战术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扣带;
所述搭扣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腕套的拇指侧,且另一侧通过魔术贴搭扣于所述腕套的手背侧。
CN202321972524.8U 2023-07-25 2023-07-25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Active CN220545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524.8U CN220545881U (zh) 2023-07-25 2023-07-25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524.8U CN220545881U (zh) 2023-07-25 2023-07-25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5881U true CN220545881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2524.8U Active CN220545881U (zh) 2023-07-25 2023-07-25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5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86629A (en) Scarf for transferring heat from or to body areas of the wearer
US5620621A (en) Glove having heating element located in the palm region
US6239410B1 (en) Glove with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heater
CA2518373C (en) Shoulder pads
US10117473B2 (en) Hand protection and covering
US20040244090A1 (en) Climate controlled glove for sporting activities
US4759084A (en) Cold-weather hand covering having selectively shaped chemical heating element receiving chamber
US4777344A (en) Thin fur lined jacket
US10609972B2 (en) Hand covering apparatus
CN102753049A (zh) 一种外甲系统
US201703036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thermogenesis
US20120042436A1 (en) Convertible trigger mitten shell and method of making
KR100816778B1 (ko) 치매환자 보호용 환자복
CA2802998C (en) A thermal dual-layer undergarment for a dry diving suit
CN220545881U (zh) 防寒加热战术手套
US20090218334A1 (en) Heated Motorcycle Gas Tank Cover
WO2008036283A2 (en) Heated glove
CN220777498U (zh) 防寒战术手套
US20130007943A1 (en) Article for thermal transfer
CN219699119U (zh) 电加热手套
CN220545882U (zh) 冬季用执勤手套
KR200386470Y1 (ko) 다수개의 팬과 주머니를 가지는 에어 조끼
CN211721994U (zh) 一种手套
CN220545879U (zh) 电工电加热手套
CN206101690U (zh) 一种背带式特种热能保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