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2443U -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2443U
CN220542443U CN202322025617.6U CN202322025617U CN220542443U CN 220542443 U CN220542443 U CN 220542443U CN 202322025617 U CN202322025617 U CN 202322025617U CN 220542443 U CN220542443 U CN 220542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est
hole
lens
intelligent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56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g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g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g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g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56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2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2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2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涉及到校准治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和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侧部开设有转孔,两个所述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测试时,通过多个砝码压在智能笔的笔尖,从而产生压力,从而测试智能笔在压力下能否开启摄像头,通过砝码的设置,压力稳定,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砝码的数量,形成不同的压力,如果智能笔压力测试通过,继续进行摄像头居中测试,通过USB接头连接电脑,然后配合测试镜片即可对智能笔的摄像头进行居中测试,从而可以同时进行二次测试,便于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准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背景技术
点阵笔,通过书写时造成的压力触发压感,其内置摄像扫描数据,然而目前行业的工艺困难,生产出来的压感一致性无法完全把控,压感灵敏度存在差异;书写时的力度不同,造成摄像头开机提前或者是延后;这样就会导致书写多笔或者丢笔现象,因此需要专用治具对压感进行检验校准,同时也需要对摄像头进行居中测试。
如图5所示,现有的压感校准方式为将点阵笔放入压感支架内,呈竖直状态;插入数据线连接电脑,利用笔本身的重量触发压感,读取压感数值;进行校准,但是其依靠笔的重力产生压力从而触发压感,每支笔的重量会存在轻微的浮动,并且测试时数据线的晃动也会对数据造成影响,如图7-9所示,在摄像头居中测试架中装配镜片,然后将笔插入摄像头居中测试架中的笔尖通孔内,保持笔竖直状态,通过笔尾部连接软件进行测试,侧视后如图6所示,圆圈为镜片原点,十字架为摄像头中心,dx、dy为摄像头偏移量,从而进行校正,但是两项测试分开,需要二次插拔点阵笔,不便于测试,为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来满足人们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和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侧部开设有转孔,两个所述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USB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竖板的侧部固定安装有卡板和连接板,所述卡板的侧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镜片槽,所述镜片槽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测试镜片,所述测试镜片的顶部开设有笔尖槽,所述镜片槽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多个砝码,所述砝码与所述笔尖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放置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孔,所述复位孔内安装有弹性移动机构,所述弹性移动机构与所述砝码、其中一个所述转轴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复位孔顶侧和底侧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套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并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砝码和所述测试镜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L形杆远离所述移动板一端的连杆,所述连杆竖直设置,靠近所述连杆的一个所述转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所述转轴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杆上,两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复位孔的顶侧内壁上,两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L形杆的顶部上。
优选的,所述测试镜片的侧部中心设置有校准原点,所述测试镜片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镜片槽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槽,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螺丝,两个所述螺丝的顶端分别螺纹安装于两个所述螺纹槽内。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复位孔的高度,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深度大于所述移动板与最下方的所述砝码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砝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USB接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螺栓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USB接头的侧部接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测试时,通过多个砝码压在智能笔的笔尖,从而产生压力,从而测试智能笔在压力下能否开启摄像头,通过砝码的设置,压力稳定,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砝码的数量,形成不同的压力,如果智能笔压力测试通过,继续进行摄像头居中测试,通过USB接头连接电脑,然后配合测试镜片即可对智能笔的摄像头进行居中测试,从而可以同时进行二次测试,便于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镜片俯视图;
图5为原智能笔压感测试装置侧视图;
图6为原智能笔居中测试结果图;
图7为原智能笔居中测试装置图;
图8为原智能笔居中测试装置的测试镜片俯视图;
图9为原智能笔居中测试装置的摄像头居中测试架和测试镜片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竖板;3、转动座;4、转轴;5、卡槽;6、智能笔;7、卡板;8、弧形槽;9、安装座;10、USB接头;11、连接板;12、镜片槽;13、放置孔;14、砝码;15、导向杆;16、弹簧;17、L形杆;18、移动板;19、连杆;20、测试镜片;21、校准原点;22、笔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头10,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2和两个转动座3,两个转动座3相互靠近的侧部开设有转孔,两个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4,两个转轴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9,USB接头1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9内,竖板2的侧部固定安装有卡板7和连接板11,卡板7的侧部开设有弧形槽8,弧形槽8的弧形长度可以稍大于半圆,卡板7可以是弹性板,这样在智能笔6放入后,可以卡在弧形槽8内,连接板11的底部开设有镜片槽12,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测试镜片20,测试镜片20的顶部开设有笔尖槽22,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放置孔13,放置孔13内设置有多个砝码14,砝码14与笔尖槽22的位置相对应,放置孔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孔,复位孔内安装有弹性移动机构,弹性移动机构与砝码14、其中一个转轴4配合安装,智能笔6安装USB接头10后,USB接头10连接电脑,配合测试镜片20进行摄像头居中测试,这是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已经提到,并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借由上述结构:在测试时,通过多个砝码14压在智能笔6的笔尖,从而产生压力,从而测试智能笔6在压力下能否开启摄像头,通过砝码14的设置,压力稳定,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砝码14的数量,形成不同的压力,如果智能笔6压力测试通过,继续进行摄像头居中测试,通过USB接头10连接电脑,然后配合测试镜片20即可对智能笔6的摄像头进行居中测试,从而可以同时进行二次测试,便于测试。
弹性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复位孔顶侧和底侧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杆15,两个导向杆15上滑动套接有L形杆17,L形杆17的底端延伸至凹槽内并连接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位于砝码14和测试镜片20之间。L形杆17移动带动移动板18移动,移动板18移动首先与最下方的砝码14接触,然后拖着砝码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砝码14与智能笔6的笔尖分离,从而便于后期测试第二个智能笔6。
弹性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L形杆17远离移动板18一端的连杆19,连杆19竖直设置,靠近连杆19的一个转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转轴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5,连杆19的底端延伸至卡槽5内。当智能笔6的笔尖到位时,智能笔6的侧部进入弧形槽8内,此时位于砝码14的下方,同时连杆19与卡槽5的位置对应,连杆19进入卡槽5内将垂直设置的智能笔6进行限位,配合弧形槽8使得智能笔6在垂直时进行限位,便于摄像头居中测试。
弹性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弹簧16,两个弹簧16分别套接于两个导向杆15上,两个弹簧16的顶端固定安装于复位孔的顶侧内壁上,两个弹簧16的底端固定安装于L形杆17的顶部上。连杆19与卡槽5的位置对应时,在弹簧16的作用下使得L形杆17向下移动,从而进行限位。
测试镜片20的侧部中心设置有校准原点21,校准原点21用于摄像头居中测试,测试镜片20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槽,两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螺丝,两个螺丝的顶端分别螺纹安装于两个螺纹槽内,测试镜片20可以进行拆卸更换。
卡槽5的深度小于复位孔的高度,连杆19位于卡槽5内的深度大于移动板18与最下方的砝码14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保证在连杆19移出卡槽5外时,移动板18能够拖着砝码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砝码14与智能笔6的笔尖分离,凹槽的高度小于砝码14的高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砝码14可以滑动。
安装座9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栓孔,USB接头10安装于安装孔内,螺栓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螺栓与USB接头10的侧部接触。USB接头10可以拆卸,便于后期更换。
本实用工作原理:
在测试时,通过多个砝码14压在智能笔6的笔尖,从而产生压力,从而测试智能笔6在压力下能否开启摄像头,通过砝码14的设置,压力稳定,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砝码14的数量,形成不同的压力,如果智能笔6压力测试通过,继续进行摄像头居中测试,通过USB接头10连接电脑,然后配合测试镜片20即可对智能笔6的摄像头进行居中测试;
测试完成后,向上拉动连杆19使得连杆19的底端慢慢移出卡槽5,同时连杆19移动带动L形杆17移动,弹簧16发生形变,L形杆17移动带动移动板18移动,移动板18移动首先与最下方的砝码14接触,然后拖着砝码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砝码14与智能笔6的笔尖分离,此时连杆19移出卡槽5外,智能笔6可以转动,智能笔6脱离弧形槽8,智能笔6转动使得笔尖移出笔尖槽22,同时智能笔6转动带动USB接头10、安装座9和两个转轴4转动;
智能笔6转动后可以松开连杆19,连杆19的底端与转轴4的侧部接触,从而使得砝码14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智能笔6转动九十度时,此时可以将智能笔6从USB接头10上拔出,然后更换另一个智能笔6,转动九十度的原因是便于更换,更换完成后,转动另一个智能笔6使其笔尖进入笔尖槽22内,当智能笔6的笔尖到位时,智能笔6的侧部进入弧形槽8内,此时位于砝码14的下方,同时连杆19与卡槽5的位置对应,在弹簧16的作用下使得L形杆17向下移动,连杆19进入卡槽5内将垂直设置的智能笔6进行限位,同时L形杆17移动使得移动板18位于砝码14和测试镜片20之间,不影响智能笔6的笔尖进行测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2)和两个转动座(3),两个所述转动座(3)相互靠近的侧部开设有转孔,两个所述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9),所述USB接头(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9)内,所述竖板(2)的侧部固定安装有卡板(7)和连接板(11),所述卡板(7)的侧部开设有弧形槽(8),所述连接板(11)的底部开设有镜片槽(12),所述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测试镜片(20),所述测试镜片(20)的顶部开设有笔尖槽(22),所述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放置孔(13),所述放置孔(13)内设置有多个砝码(14),所述砝码(14)与所述笔尖槽(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放置孔(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孔,所述复位孔内安装有弹性移动机构,所述弹性移动机构与所述砝码(14)、其中一个所述转轴(4)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复位孔顶侧和底侧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杆(15),两个所述导向杆(15)上滑动套接有L形杆(17),所述L形杆(1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并连接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位于所述砝码(14)和所述测试镜片(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L形杆(17)远离所述移动板(18)一端的连杆(19),所述连杆(19)竖直设置,靠近所述连杆(19)的一个所述转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卡孔,所述转轴(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5),所述连杆(1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卡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弹簧(16),两个所述弹簧(16)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杆(15)上,两个所述弹簧(16)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复位孔的顶侧内壁上,两个所述弹簧(16)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L形杆(17)的顶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镜片(20)的侧部中心设置有校准原点(21),所述测试镜片(20)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镜片槽(12)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槽,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螺丝,两个所述螺丝的顶端分别螺纹安装于两个所述螺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深度小于所述复位孔的高度,所述连杆(19)位于所述卡槽(5)内的深度大于所述移动板(18)与最下方的所述砝码(14)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砝码(14)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USB接头(1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螺栓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USB接头(10)的侧部接触。
CN202322025617.6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Active CN220542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5617.6U CN22054244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5617.6U CN22054244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2443U true CN220542443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3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5617.6U Active CN220542443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2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635B (zh) 电磁继电器轴向间隙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193044U (zh) 平行四边形翻转式光学芯片模组测试插座
CN220542443U (zh) 一种智能笔的校准治具
CN106405164A (zh) 翻转直落式光学芯片模组测试插座
CN201344780Y (zh)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孔及压杆孔间中心距检测装置
CN201392168Y (zh) 一种触点测厚仪
CN201993075U (zh) 电磁继电器轴向间隙检测装置
CN209961601U (zh) 一种瓦楞纸抗压测试装置
CN217059751U (zh) 一种钢筋的抗弯强度检测装置
CN211784818U (zh)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机
CN210533913U (zh) 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数显洛氏硬度仪
CN109813539B (zh) 一种墙开产品的端子检测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202352211U (zh)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的检测装置
CN204883685U (zh) 一种检测机斜插元器件的自动插拔机构
CN215066949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自动电阻测试装置
US9891033B2 (en) Tilt angle adjuster for form measuring device
CN215261529U (zh) 一种卡环检测工装
CN219776587U (zh) 一种pcb板加工检测工装
CN220649857U (zh) 密封开关带橡胶套外壳测力装置
CN219039285U (zh) 一种智能电表逻辑板用测试工装
CN219433980U (zh) 一种液压机定位销角度检测装置
CN220241399U (zh) 一种继电器组装平台
CN219415965U (zh) 蜗杆装配孔检具
CN220356240U (zh) 一种转向节检具多孔位同步定位结构
CN216466380U (zh) 压力施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