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2041U -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2041U
CN220542041U CN202321636958.0U CN202321636958U CN220542041U CN 220542041 U CN220542041 U CN 220542041U CN 202321636958 U CN202321636958 U CN 202321636958U CN 220542041 U CN220542041 U CN 220542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rt
piece
opening
mounting end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69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杰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69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2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2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2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变形件,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受力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连接;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应变,所述应变基于施加于所述受力件的力产生。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检测装置一般用于检测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变形结构和检测结构,变形结构固定于固定结构,检测结构用于检测变形结构的应变;然而,相关技术中,变形结构与固定结构需要专用制具安装,安装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及输入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固定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
变形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侧;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受力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连接;
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应变,所述应变基于施加于所述受力件的力产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受力件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和安装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在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变形件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处;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受力件的长度方向的朝向相同或相反;和/或,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厚度满足相同条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形成U型结构;和/或,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限定出截面为矩形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
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端,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容纳腔;所述固定件在长度方向的端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受力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受力端和安装端的第四连接部,所述受力端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容纳腔之外,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安装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安装端限定出所述变形件的安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输入设备,包括权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的检测装置、外壳和尖部;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尖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之外;所述检测装置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受力件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和安装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所述受力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尖部连接;在所述尖部受压力的情况下,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与所述压力对应的应变。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内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内壳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固定件;或,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内壳;
所述受力件和所述变形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壳具有第四开口;
所述受力件的安装端位于所述第四开口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安装端背离所述变形件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形状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固定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变形件,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受力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连接;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应变,所述应变基于施加于所述受力件的力产生;能够直接将第二连接部位于固定件的第二侧的部分与固定件连接;不需要专用制具,也不需要拆装专用制具,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100、检测装置;110、受力件;111、受力端;112、安装端;1121、定位凸起;113、第四连接部;120、固定件;121、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口;123、第四开口;124、容纳腔;130、变形件;131、第二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3、第三连接部;1331、定位孔;200、外壳;210、第一容纳空间;220、第三开口;300、内壳;400、尖部;510、主板;520、第一支撑件;530、第二支撑件;540、电池;550、振动器;560、磁铁件;570、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检测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装置100包括:固定件120、变形件130和检测件。固定件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121。变形件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32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13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连接,第二连接部131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21在所述固定件120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受力件1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一侧连接;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2,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132的应变,所述应变基于施加于所述受力件110的力产生。
相关技术中,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变形结构和检测结构,变形结构固定于固定结构,检测结构用于检测变形结构的应变;变形结构一般位于固定结构的一侧,安装过程中需要从固定结构的另一侧焊接固定结构和变形结构,由于在固定结构的另一侧焊接固定结构和变形结构,此时,操作者无法看到变形结构,无法保证变形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了保证检测装置检测的灵敏性,需要专用制具保证变形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的位置精度,也即,先通过专用制具使变形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的位置固定,再焊接固定结构和变形结构;焊接完成后还需要拆掉专用制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而使得检测装置的安装时间较长;同时还需要制作专用制具,检测装置的安装成本也较高。而本申请检测装置100,固定件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121;变形件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32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13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连接,第二连接部131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21在所述固定件120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此时,操作者能够看到第二连接部131,能够直接将第二连接部131位于固定件120的第二侧的部分与固定件120连接;不需要专用制具,也不需要拆装专用制具,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降低了检测装置100的安装成本;同时,通过第二连接部131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21在所述固定件120的第二侧还能够限定变形件130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件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检测应变即可。例如,检测件可以包括应变式传感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受力件110受力时,固定件120和第二连接部131的位置不动;受力件110带动第三连接部133和第一连接部132相对于固定件120位置变化,造成变形件130变形;从而通过检测件能够检测第一连接部132的应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受力件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受力件110可以为条状结构。
又例如,受力件110可以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111和安装端112;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112连接。受力端111受力的情况下,力会传递至安装端112。
受力端111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受力端111可以为条状结构。又例如,受力端111可以为柱状结构。作为一示例,如图1所示,受力端111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具有通腔,以便通腔可以容纳检测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作为一示例,检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线,连接线穿设于受力端111的通腔内。
安装端112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安装端112可以为条状结构。又例如,安装端112可以为板状结构
如图1所示,长度方向A为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例如,受力端111为柱状结构时,长度方向为受力端111的轴向。
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受力端111的投影可以位于安装端112投影内。当然,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受力端111的投影也可以位于安装端112投影之外,此时,变形件130还可以包括连接受力端111和安装端112的第四连接部113;第四连接部113可以沿受力端111的周侧凸出于受力端111之外、且与安装端112连接,受力端111、第四连接部113和安装端112形成Z型结构,此时,在第四连接部113和安装端112之间限定出安装变形件130的安装空间,以便于变形件130在安装空间内与安装端112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件120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固定件120可以为板状结构。作为一示例,固定件120可以为平板状结构,也可以为弯板状结构。又例如,如图2所示,固定件120还可以为壳状结构。
作为一示例,如图2所示,固定件120具有容纳腔124;固定件120在长度方向的端部具有第二开口122;受力端111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开口122位于固定件120的容纳腔124之外,第四连接部113位于容纳腔124内,安装端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第四连接部113和安装端112限定出变形件130的安装空间。
这里,固定件120可以为条状结构。固定件120的长度方向和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可以相同或大体相同。
由于第四连接部113位于容纳腔124内,安装端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通过固定件120还能够使第四连接部113和安装端112的至少部分悬空地设置于容纳腔124内,能够防止其他结构件碰撞第四连接部113和安装端112而影响检测精度。
安装端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可以为安装端112的全部位于容纳腔124内。当然,安装端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也可以为安装端112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安装端112的另一部分不在容纳腔124内。
例如,如图2所示,固定件120还可以具有第四开口123;受力件110的安装端112可以位于第四开口123处,安装端112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124内,安装端112的另一部分位于第四开口123;变形件130的第一连接部132位于固定件120与第四开口123之间的空间内;能够防止其他结构件碰撞变形件130而影响检测精度。
第二开口122和第四开口123均与容纳腔124连通,第四开口123可以位于固定件120周向的一侧,此时,固定件120与第四开口123相对的壁体具有第一开口1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连接部131可以为板状结构。
第二连接部131与固定件120连接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连接部131与固定件120可以通过激光焊接,以便通过激光焊接提高第二连接部131与固定件120连接的位置精度。
第一连接部132设置于固定件120和安装端112之间。
第一连接部132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连接部132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32可以沿与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
第一连接部13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一侧可以直接与受力件110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件与受力件110连接。
第一连接部132与受力件110连接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一连接部132与受力件110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便提高第一连接部132与受力件110之间相对位置精度。
第一连接部132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变形件130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连接部132。
又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作为一示例,固定件120在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所述变形件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分别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
第一连接部1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时,检测件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32中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32。作为一示例,检测件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32中远离受力端111的第一连接部132。
在本示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分别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处是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中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3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中的一个第一开口121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部13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中的另一个第一开口121处。
在本示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连接是指: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中的一个第二连接部131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中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32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中的另一个第二连接部131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部132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在所述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可以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当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在所述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也可以相反。
在本示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是指: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中的一个第二连接部131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中的一个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中的另一个第二连接部131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21中的另一个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
在本示例中,第一连接部132可以直接与受力件110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件与受力件110连接。
作为一示例,所述变形件130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133,第三连接部13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背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的一端,第三连接部133与所述安装端112连接;以便通过第三连接部133增大变形件130与受力件110的连接面积,提高变形件130与受力件110的连接强度。
第三连接部133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三连接部133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三连接部133可以沿受力件110的长度方向设置。
第三连接部133与受力件110连接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三连接部133与受力件110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便提高第三连接部133与受力件110之间相对位置精度。
在受力端111受力的情况下,受力端111带动安装端112移动,安装端112通过第三连接部133带动两个第一连接部132相对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31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平稳地变形,以便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2的检测件能够平稳地检测应变。
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可以满足平行条件,以便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大体受力相同。平行条件是指平行或大体平行。
两个第二连接部131、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三连接部133限定的空间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限定出截面为矩形的空间,在受力端111受力的情况下,受力端111带动安装端112移动,安装端112通过第三连接部133带动两个第一连接部132相对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31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平稳地变形,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2的检测件能够平稳地检测应变。
第二连接部131、两个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三连接部133形成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可以形成U型结构,以便使变形件130能够平稳地变形。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可以为一体结构,此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为同一结构件的不同部分,这里,第一连接部132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的厚度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的厚度可以满足相同条件,也即,变形件130可以通过折弯一块板体形成。相同条件是指相同或大体相同。
当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3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33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件。
所述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定位孔1331和定位凸起1121。定位孔1331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33;定位凸起1121设置于所述安装端112,定位凸起1121插设于所述定位孔1331内;以便通过定位凸起1121插设于所述定位孔1331内保证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的相对位置关系,便于固定连接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
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定位凸起1121插设于所述定位孔1331内保证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的相对位置关系,再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连接。
定位凸起112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定位凸起1121可以为柱状结构。
定位孔1331的截面形成不作限定。例如,定位孔133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定位孔1331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沉孔。
定位凸起1121的数量和定位孔1331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定位凸起1121的数量和定位孔13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定位凸起1121分别对应插设于两个定位孔1331内,能够防止第三连接部133相对于安装端112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安装端112与第三连接部133之间的位置精度。
如图3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输入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的检测装置100、外壳200和尖部400;外壳200包括第一容纳空间210和与第一容纳空间210连通的第三开口220;尖部400位于第三开口220处,尖部400的至少部分位于外壳200之外;检测装置1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210内,固定件120固定设置,所述受力件110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111和安装端112,所述第一连接部13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112连接,受力端111通过第三开口220与尖部400连接;在尖部400受压力的情况下,检测件用于检测与压力对应的应变;以便输入设备通过检测装置100能够检测应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输入设备可以为输入笔。检测装置100的固定件120固定设置,尖部400与受力端111连接,尖部400并没有与其他结构连接,也即,尖部400悬空设置,输入笔书写时,尖部400受压力、且将力传递到受力件110,受力件110受力移动,变形件130变形,检测件能够检测与压力对应的应变。
外壳200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外壳200可以为条状结构。外壳200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外壳200的材料可以为塑料。
尖部400可以为输入设备的输入端。例如,尖部400可以为笔头。
固定件120固定设置的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内壳300,内壳300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210内,内壳300具有第二容纳空间。受力件110和变形件1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
如图3和图6所示,内壳300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固定件120,此时,由于内壳300为固定结构,固定件120相对于输入设备固定设置。此时,第二容纳空间设置变形件130的部分为固定件120的容纳腔124。
当然,固定件120也可以安装于内壳300,此时,固定件120通过安装于内壳300而实现固定设置。固定件12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螺钉结构等安装于内壳300。
这里,内壳300还可以具有第四开口123;受力件110的安装端112位于第四开口123处,变形件130位于固定件120与第四开口123之间的空间内,以防其他结构碰撞变形件130,影响检测件的检测精度。
这里,如图3所示,安装端112背离变形件130一侧的表面形状与外壳200的内表面形状匹配,以便安装端112与外壳200的内表面设置的更紧凑,从而减小输入设备的设置空间,使得输入设备实现小型化。
内壳300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如图6所示,内壳300可以为条状结构。
内壳300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内壳30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以便提高内壳300的支撑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板510,主板510的至少部分可以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
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间隔设置,主板510夹设于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之间,第一支撑件520的第一端、主板510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件530的第一端插设于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一支撑件520的剩余部分、主板510的剩余部分和第二支撑件530的剩余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210内;从而既能够通过内壳300保持主板510、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又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保护主板510,还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支撑外壳200。
第一支撑件520和第二支撑件530可以为塑料结构,以便减轻输入设备的重量。
如图6所示,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210内的电池540,振动器550、磁铁件560和充电线圈570。以便通过电池540为输入设备供电,通过充电线圈570为电池540充电,通过磁铁件560将输入设备固定于其他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开口;
变形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侧;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固定件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受力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连接;
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应变,所述应变基于施加于所述受力件的力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和安装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在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变形件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处;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受力件的长度方向的朝向相同或相反;和/或,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厚度满足相同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形成U型结构;和/或,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限定出截面为矩形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
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端,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容纳腔;所述固定件在长度方向的端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受力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受力端和安装端的第四连接部,所述受力端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容纳腔之外,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安装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安装端限定出所述变形件的安装空间。
8.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外壳和尖部;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尖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之外;
所述检测装置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受力件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受力端和安装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所述受力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尖部连接;
在所述尖部受压力的情况下,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与所述压力对应的应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内壳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固定件;或,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内壳;
所述受力件和所述变形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具有第四开口;
所述受力件的安装端位于所述第四开口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安装端背离所述变形件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形状匹配。
CN202321636958.0U 2023-06-26 2023-06-26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Active CN220542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6958.0U CN2205420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6958.0U CN2205420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2041U true CN220542041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6958.0U Active CN220542041U (zh) 2023-06-26 2023-06-26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2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3570B2 (en)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device, robot, and robot arm
US9200969B2 (en) Force sensor
US6195261B1 (e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that require specific spatial orientation
US7475606B2 (en) Load cell
EP3211362B1 (en) Measuring probe
US11353372B2 (en) Displacement detection type force sensor
CN111919038B (zh) 用于测量轮胎特性的盒子的附接系统
CN111108397A (zh) 用于检测转子转速的角动量发送器和夹紧套筒的布置组件
JP2016038378A (ja) スモールフォームファクタ圧力センサ
CN220542041U (zh)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JP2021074878A (ja) 圧着工具、圧着工具群およびダイ半部分の使用
JP6819413B2 (ja) 圧力センサ装置、油圧制御装置
EP3517918A1 (en) Force sensor
US11320326B2 (en) Force sensor and sensing element thereof
EP2513620B1 (en) Magnetic force sensor
KR20200023959A (ko) 가스관 상태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융합센서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융합센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제어방법
CN116659450A (zh) 检测装置及输入设备
CN110749275A (zh) 一种间隙测量装置及其在汽车四门两盖间隙测量中的应用
CN218381377U (zh) 张力传感器及装有该传感器的张力测量装置
CN109834716B (zh) 力检测装置以及机器人
JP4745788B2 (ja) 軸変位計測装置及び軸変位計測方法
CN113924484A (zh) 旋转电机楔块松动检查装置、旋转电机楔块松动检查系统及旋转电机楔块松动检查方法
JP2021036244A (ja) 力覚センサ
CN113043071A (zh) 可感测低频力与高频力的力感测装置
US20200300729A1 (en) Sensor and sensor fixin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