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9339U - 一种可移动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9339U
CN220539339U CN202322045166.2U CN202322045166U CN220539339U CN 220539339 U CN220539339 U CN 220539339U CN 202322045166 U CN202322045166 U CN 202322045166U CN 220539339 U CN220539339 U CN 220539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frame
structural
transverse
frame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51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博
靳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l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l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l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l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51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9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9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9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舱体。所述可移动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每个所述单元体包括:第一结构框架;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平行相对的第二结构框架;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所述横向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之间;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第二结构框架和横向结构框架上的可充气薄膜。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舱体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安装、整体移动,以及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提高临时性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保温隔热性和可持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移动舱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可移动建筑中,主要包括:框架式篷布系统的篷房和金属材料制作的集装箱式建筑。然而这些建筑均存在一些如下所示的问题:
1、篷房的结构整体性差,无法实现整体移动、抗风雨性能差;
2、框架式结构杆件包括地脚、侧立柱、人字梁、山尖接头、山墙横梁、铰接件等,组装构件较多,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和用时较长;
3、维护结构采用篷布或金属材料作为墙板,自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差,或需要内部二次装修;
4、集装箱式建筑自重大,不便于运输、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舱体,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安装、整体移动,以及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提高临时性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保温隔热性和可持续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每个所述单元体包括:
第一结构框架;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平行相对的第二结构框架;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所述横向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之间;
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第二结构框架和横向结构框架上的可充气薄膜。
可选的,所述横向结构框架螺栓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的侧棱上螺栓连接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或者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的侧棱上螺栓连接两个第一卡槽。
可选的,所述可充气薄膜的边界包裹有卡条,所述卡条伸进所述第一卡槽内,使得所述可充气薄膜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第二结构框架和横向结构框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盖有L型批水板,所述L型批水板通过铝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天窗,所述天窗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与所述底座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第一端面接触连接有地板单元,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底座的角部侧棱上固定连接有吊环。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上螺栓连接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还垂直连接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之间,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至少一个单元体,每个所述单元体包括:第一结构框架;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平行相对的第二结构框架;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所述横向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和第二结构框架之间;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第二结构框架和横向结构框架上的可充气薄膜。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安装、整体移动,以及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提高临时性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保温隔热性和可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单元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单元体拼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单元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横向结构框架与可充气薄膜连接节点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第一结构框架与第二结构框架与可充气薄膜连接节点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横向支撑杆连接节点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舱体的横向支撑杆另一连接节点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结构框架;12、第二结构框架;2、横向结构框架;3、可充气薄膜;41、第一卡槽;42、第二卡槽;43、L型批水板;44、铝板;5、天窗;6、底座;7、地板单元;8、面板;9、横向支撑杆;10、推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舱体,所述可移动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每个所述单元体包括:
第一结构框架11;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平行相对的第二结构框架12;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2,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之间;
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第二结构框架12和横向结构框架2上的可充气薄膜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单元式可移动建筑,所述单元式可移动建筑由至少一个单元体组成,每个单元体可横向进行拼接,形成可扩展的移动式舱体建筑。应用于居住、文化商业、户外活动或者其他的活动场所中,便于整体移动,或者进行拆卸和安装。相对于现有的篷房式、集装箱式或者固定框架式建筑,特有的结构设计以及可充气薄膜3的应用,形成的舱体式建筑具有轻质、可充气、可快速安装、整体移动、结构稳固、抗风雨和保温隔热性能高、居住舒适以及可循环再利用的特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单元体的结构框架具体包括:位于山墙侧的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以及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2。优选的,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包括4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顶部以及底部结构转折点连接,为所述单元体提供横向支撑。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外圈提供结构支撑,内部均匀分布至少一个竖向支撑条,提高结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螺栓连接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
如图3所示,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上螺栓连接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用于固定可充气薄膜3,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与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以及可充气薄膜3的节点详图如图4所示。其中,出于结构合理性以及美观的考虑,所述第一卡槽41采用内方外圆的形式,以和所述可充气薄膜3更好结合,所述第二卡槽42采用方形的形式,以和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安装稳固。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侧棱上螺栓连接有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或者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侧棱上螺栓连接两个第一卡槽41。
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横向结构框架2上的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仅为所述可充气薄膜3提供横向固定,因此需要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外侧同样固定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用于为所述可充气薄膜3提供竖向支撑。具体的,根据所述单元体所处位置不同,当可移动舱体仅有一个单元体时,此时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上均固定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所述第一卡槽41用于固定所述可充气薄膜3,所述第二卡槽42提高结构美观性,为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或第二结构框架12与第一卡槽41的空隙封边,保护结构内不进入雨水,免受自然气候锈蚀。当可移动舱体包括两个及以上单元体时,根据结构框架所处位置不同,当结构框架位于舱体中部时,则第一结构框架11或第二构框架12上仅连接两个第一卡槽41,两个第一卡槽41各自固定左右两侧相邻单元体的可充气薄膜3;当第一结构框架11或第二构框架12位于舱体端部时,则此时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或第二构框架12上连接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所述第一卡槽41用于固定所述可充气薄膜3,所述第二卡槽42提高结构美观性以及保护节点免受雨水冲刷锈蚀。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充气薄膜3的边界包裹有卡条31,所述卡条31伸进所述第一卡槽41内,使得所述可充气薄膜3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第二结构框架12和横向结构框架2连接。
如图5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充气薄膜3与两侧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连接详图如图5所示。所述可充气薄膜3的边界包裹卡条31,所述卡条31伸进第一卡槽41内,将可充气薄膜3与第一卡槽41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上盖有L型批水板43,所述L型批水板43通过铝板44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上。
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将可充气薄膜3与横向结构框架2连接固定后,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上盖有L型批水板43,所述L型批水板43用于承接天窗5流下的雨水,由于带有一定角度,因此可以使雨水快速的流出,避免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内积水。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天窗5,所述天窗5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垂直。
如图1所示,单元体内还包括天窗5,所述天窗5固定于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之间,为舱体提供采光,提高舱体内空间的舒适性。同时弧形的设计使舱体造型更美观简洁。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固定于底座6上,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与所述底座6螺栓连接。所述底座6第一端面接触连接有地板单元7,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底座6的角部侧棱上固定连接有吊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体还可以包括底座6,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铆钉铰接于所述底座6上,可反复拆卸与安装。由于户外地形不平、潮湿、昆虫等自然因素影响室内居住舒适度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所述底座6上接触设置有地板单元7,可有效隔离舱体与室外地面,增强可移动建筑的适应性以及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所述底座6底部设置有滑轮(图中未示出),角部的侧棱上设置有吊环(图中未示出);优选的,所述底座6根据可移动舱体的造型需求,设计为一有预设高度的四棱柱,所述四棱柱的四个侧棱上各自固定一个吊环(图中未示出)。通过简易手拉葫芦可以实现舱体的整体移动,方便舱体的整体移动以及吊装。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上螺栓连接面板8。
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8为本舱体的另一维护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螺栓连接。所述面板8上开设有门洞,推拉门10铰接于所述第二结构框架12。所述面板8与所述推拉门10,坚固防风且便于舱体的采光与通风。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还垂直连接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杆9,所述横向支撑杆9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之间,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平行。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单元体还包括横向支撑杆9,所述横向支撑杆9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螺栓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9用于为所述可充气薄膜3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当单元体进行拼接时,以三节舱体为例,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第一结构框架11和两个第二结构框架12,所述第一结构框架位于舱体端部,其上固定有第一卡槽41与第二卡槽42;所述第二结构框架12位于舱体中部,其上固定有两个第一卡槽41。所述可充气薄膜3端部包裹的卡条31伸进第一结构框架11或第二结构框架12的第一卡槽41内,完成竖向固定。横向结构框架2上的第一卡槽41与可充气薄膜3端部包裹的卡条31连接,完成所述可充气薄膜3的横向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安装或拆卸时仅需将第一结构框架11、第二结构框架12与横向结构框架2、底座6连接或拆除,可充气薄膜3两侧的卡条31分别内套/抽出于结构框架的第一卡槽41中,安装或拆卸快速方便。拆除后采取扁平式包装,形成最小运输体积,方便运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每个所述单元体包括:
第一结构框架(11);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平行相对的第二结构框架(12);
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横向结构框架(2),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之间;
固定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第二结构框架(12)和横向结构框架(2)上的可充气薄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螺栓连接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侧棱上螺栓连接有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或者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侧棱上螺栓连接两个第一卡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薄膜(3)的边界包裹有卡条(31),所述卡条(31)伸进所述第一卡槽(41)内,使得所述可充气薄膜(3)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第二结构框架(12)和横向结构框架(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上盖有L型批水板(43),所述L型批水板(43)通过铝板(44)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天窗(5),所述天窗(5)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固定于底座(6)上,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与所述底座(6)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第一端面接触连接有地板单元(7),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底座(6)的角部侧棱上固定连接有吊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上螺栓连接面板(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还垂直连接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杆(9),所述横向支撑杆(9)位于所述第一结构框架(11)和第二结构框架(12)之间,与所述横向结构框架(2)平行。
CN202322045166.2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可移动舱体 Active CN220539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166.2U CN220539339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可移动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166.2U CN220539339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可移动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9339U true CN22053933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5166.2U Active CN220539339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可移动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9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62595A (en) Prefabricated roof structure and erection method
CN102691352B (zh) 模块化集成房屋
AU2005318772A1 (en) A portable building
CN220539339U (zh) 一种可移动舱体
CN21056357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景观房
CN210178021U (zh) 一种快装自锁式集装箱房屋结构
CN217205583U (zh) 折叠板房结构
CN216305166U (zh) 遮阳型采光屋顶
CN216787951U (zh) 一种户外棚用防水棚顶及户外棚
CN206157975U (zh) 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
CN108265821A (zh) 一种可伸缩的阳光房
CN211775207U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与屋面板防水处理节点
CN2628610Y (zh) 多功能集装箱扩展式大型野营活动房
CN219584812U (zh) 一种新型的节段梁预制防雨棚
CN2547795Y (zh) 多功能集装箱扩展式野营活动房
CN213774672U (zh) 一种负离子氧吧木屋
CN205153579U (zh) 具有改进的屋顶结构的集装箱房
CN210636690U (zh) 一种可快速施工的环保型屋板
RU2769238C1 (ru) Дом-палатка
CN214696041U (zh)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旅居木屋屋顶
AU2019100122A4 (en) A tent easy to pitch and strike
CN216042887U (zh) 一种户外静音舱
CN2517825Y (zh) 活动篷
JP2588452B2 (ja) 仮設単体構築物
CN217461616U (zh) 一种基于si住宅体系的装配式木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