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8584U -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8584U
CN220538584U CN202321649320.0U CN202321649320U CN220538584U CN 220538584 U CN220538584 U CN 220538584U CN 202321649320 U CN202321649320 U CN 202321649320U CN 220538584 U CN220538584 U CN 220538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plate
fixedly arranged
sedimen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93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爱义
李云森
雷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cheng Kengxiashan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cheng Kengxiashan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cheng Kengxiashan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cheng Kengxiashan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93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8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8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8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包括入水口内卡设设置的挡板,所述入水口由底土层和两侧的侧土层组成,所述挡板上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侧土层位于所述挡板一侧均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均固定设有立架,所述立架相对的一面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清洁结构,所述侧土层与侧土层上端之间设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设有运输结构,一侧所述侧土层上端位于所述侧板一侧固定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固定设有抽吸泵;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排沙且防止泥沙对发电设备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设施,它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从河流高处或其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电站,其水库的淤积是必然的,随着水库淤积的发展,将会减少水库的有效库容,并造成水轮机的磨损,因此对于沙子的清理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3630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通过在进水口建筑物的底端设置有排沙廊道,进水口建筑物的一侧连接有竖直的丝杠,丝杠上连接有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有刮沙轮,通过刮沙轮将水库中的泥沙直接刮到排沙廊道内,不需要持续给水流加压进行冲洗泥沙;但是,刮沙的过程中由于入水口的水流持续流动,部分泥沙还是会被带走进入发电设备内对其产生损害,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可有效排沙且防止泥沙对发电设备产生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包括入水口内卡设设置的挡板,所述入水口由底土层和两侧的侧土层组成,所述挡板上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侧土层位于所述挡板一侧均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均固定设有立架,所述立架相对的一面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清洁结构,所述底土层位于所述清洁结构下端设有回收槽,所述侧土层与侧土层上端之间设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柱,所述支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土层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设有运输结构,一侧所述侧土层上端位于所述侧板一侧固定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所述支脚与对应的所述侧土层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端固定设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一侧设有排出管道,所述排出管道延伸至所述运输结构上端,所述抽吸泵下端设有吸入管道,所述吸入管道穿过所述顶板和所述侧土层延伸至所述回收槽一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设置可有效阻挡泥沙的通过,起到防止泥沙对发电设备产生损害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清洁结构的设置,可有效起到对过滤网的清洁,防止泥沙堆积在过滤网上导致其水流流通困难;本实用新型回收槽和抽吸泵的设置,使得清洁结构扫落以及自身流入堆积在回收槽内的泥沙,可通过抽吸泵的抽吸使得泥沙通过吸入管道吸入再通过排出管道排出至运输结构上,即可有效实现泥沙的排放,减少入水口底泥沙的堆积,减少泥沙对发电设备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的设置,使得过滤网仅可通过水,泥沙等均无法通过起到过滤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端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侧土层上端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设置,起到固定挡板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电机一,所述立架上端均固定设有所述电机一,所述滑槽内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端穿过所述立架上端与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下端穿过移动块与所述滑槽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块之间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一面固定设有若干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挡板和所述过滤网相抵。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的设置,起到带动螺纹柱转动的作用,从而实现控制移动块上下移动的作用,最终起到控制毛刷上下移动对过滤网实现刷动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槽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斜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斜面的设置,方便泥沙流入回收槽,从而堆积在回收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位于所述运输结构一侧固定设有端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端板可有效防止泥沙被排放在运输结构上时,由于堆积过高而从端板处倒落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结构包括两个主柱,所述主柱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所述主柱分别位于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两端,所述转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主柱外套设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一侧所述侧板对应所述转柱的位置固定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侧板与对应的所述转柱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机二的设置,起到带动相邻主柱转动的作用,从而带动运输带转动,泥沙落在运输带上时,被抽吸泵一起抽吸上来的水可通过过滤孔再排回至入水口内,泥沙通过运输带的移动运输至运输带另一侧可掉落入工作人员事先放置的回收箱或回收车内实现统一处理,后续处理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抽吸泵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挡板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螺纹柱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结构俯视中心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挡板;101、连接板;2、立架;201、滑槽;3、固定板;301、毛刷;4、回收槽;401、斜面;5、抽吸泵;501、吸入管道;502、排出管道;6、主柱;601、转柱;7、顶板;701、支脚;8、侧板;801、支柱;9、过滤网;10、侧土层;11、底土层;12、移动块;13、螺纹柱;14、内嵌槽;15、电机一;16、运输带;17、端板;18、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包括入水口内卡设设置的挡板1,入水口由底土层11和两侧的侧土层10组成,挡板1上固定设有过滤网9,侧土层10位于挡板1一侧均设有内嵌槽14,内嵌槽14内均固定设有立架2,立架2相对的一面均设有滑槽201,滑槽201与滑槽201之间设有清洁结构,底土层11位于清洁结构下端设有回收槽4,侧土层10与侧土层10上端之间设有两个侧板8,侧板8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柱801,支柱801分别与对应的侧土层10上端固定连接,侧板8与侧板8之间设有运输结构,一侧侧土层10上端位于侧板8一侧固定设有顶板7,顶板7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701,支脚701与对应的侧土层10固定连接,顶板7上端固定设有抽吸泵5,抽吸泵5一侧设有排出管道502,排出管道502延伸至运输结构上端,抽吸泵5下端设有吸入管道501,吸入管道501穿过顶板7和侧土层10延伸至回收槽4一侧。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过滤网9的设置可有效阻挡泥沙的通过,起到防止泥沙对发电设备产生损害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清洁结构的设置,可有效起到对过滤网9的清洁,防止泥沙堆积在过滤网9上导致其水流流通困难;本实用新型回收槽4和抽吸泵5的设置,使得清洁结构扫落以及自身流入堆积在回收槽4内的泥沙,可通过抽吸泵5的抽吸使得泥沙通过吸入管道501吸入再通过排出管道502排出至运输结构上,即可有效实现泥沙的排放,减少入水口底泥沙的堆积,减少泥沙对发电设备的影响。
如图2所示,过滤网9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挡板1上端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侧土层10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的设置,使得过滤网9仅可通过水,泥沙等均无法通过起到过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连接板101的设置,起到固定挡板1的作用。
如图3至图4所示,清洁结构包括电机一15,立架2上端均固定设有电机一15,滑槽201内设有螺纹柱13,螺纹柱13上端穿过立架2上端与电机一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柱13下端穿过移动块12与滑槽201下端转动连接,移动块12与螺纹柱13螺纹连接,移动块12与移动块12之间固定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靠近挡板1的一面固定设有若干毛刷301,毛刷301与挡板1和过滤网9相抵;回收槽4远离挡板1的一端设有斜面401。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电机一15的设置,起到带动螺纹柱13转动的作用,从而实现控制移动块12上下移动的作用,最终起到控制毛刷301上下移动对过滤网9实现刷动清洁;本实用新型斜面401的设置,方便泥沙流入回收槽4,从而堆积在回收槽4内。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侧板8与侧板8之间位于运输结构一侧固定设有端板17;运输结构包括两个主柱6,主柱6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601,主柱6分别位于侧板8与侧板8之间两端,转柱601分别与对应的侧板8转动连接,两个主柱6外套设有运输带16,运输带16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一侧侧板8对应转柱601的位置固定设有电机二18,电机二18的输出端穿过侧板8与对应的转柱601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端板17可有效防止泥沙被排放在运输结构上时,由于堆积过高而从端板17处倒落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电机二18的设置,起到带动相邻主柱6转动的作用,从而带动运输带16转动,泥沙落在运输带16上时,被抽吸泵5一起抽吸上来的水可通过过滤孔再排回至入水口内,泥沙通过运输带16的移动运输至运输带16另一侧可掉落入工作人员事先放置的回收箱或回收车内实现统一处理,后续处理更加方便。
工作原理:安装时需要先将挡板1放置在入水口内,再通过螺栓将上端两侧的连接板101与对应的侧土层10上端面固定连接,再将侧土层10相对的一面均挖出内嵌槽14,将立架2分别固定嵌入内嵌槽14中,最后再将侧板8下端的支柱801分别固定在对应侧土层10上,将顶板7的支脚701固定在对应的侧土层10上即可;使用时,只需开启抽吸泵5、电机一15和电机二18,泥沙随着水流到达入水口,部分泥沙会沉积在回收槽4内,部分泥沙会随着水流向挡板1移动,过滤网9将泥沙过滤,电机一15启动带动螺纹柱13转动,从而带动毛刷301上下移动对过滤网9进行刷除,可有效防止泥沙附着在过滤网9上导致水流流通不顺畅的情况发生,刷除的泥沙部分漂浮在水流中,部分会落至回收槽4内,抽吸泵5的启动使得吸入管道501可将回收槽4内的泥沙和水一起抽吸至抽吸泵5内,再通过排出管道502排出至运输带16上,电机二18的启动带动主柱6的转动从而带动运输带16移动,运输带16上的水将通过运输带16上的过滤孔排回至入水口,泥沙将通过运输带16的移动运输至另一侧,工作人员只需事先在运输带16另一侧放置好回收箱或回收车,泥沙将直接落入回收箱或回收车事先统一回收,后续处理更加方便,以上设置有效减少了入水口泥沙的堆积,也可有效防止泥沙通过入水口进入发电设备对其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毛刷301、抽吸泵5、螺纹柱13、电机一15和电机二18均为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过多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口内卡设设置的挡板(1),所述入水口由底土层(11)和两侧的侧土层(10)组成,所述挡板(1)上固定设有过滤网(9),所述侧土层(10)位于所述挡板(1)一侧均设有内嵌槽(14),所述内嵌槽(14)内均固定设有立架(2),所述立架(2)相对的一面均设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与所述滑槽(201)之间设有清洁结构,所述底土层(11)位于所述清洁结构下端设有回收槽(4),所述侧土层(10)与侧土层(10)上端之间设有两个侧板(8),所述侧板(8)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柱(801),所述支柱(80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土层(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板(8)与侧板(8)之间设有运输结构,一侧所述侧土层(10)上端位于所述侧板(8)一侧固定设有顶板(7),所述顶板(7)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701),所述支脚(701)与对应的所述侧土层(10)固定连接,所述顶板(7)上端固定设有抽吸泵(5),所述抽吸泵(5)一侧设有排出管道(502),所述排出管道(502)延伸至所述运输结构上端,所述抽吸泵(5)下端设有吸入管道(501),所述吸入管道(501)穿过所述顶板(7)和所述侧土层(10)延伸至所述回收槽(4)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9)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上端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侧土层(10)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结构包括电机一(15),所述立架(2)上端均固定设有所述电机一(15),所述滑槽(201)内设有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上端穿过所述立架(2)上端与所述电机一(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13)下端穿过移动块(12)与所述滑槽(201)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2)与所述螺纹柱(13)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12)与所述移动块(12)之间固定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靠近所述挡板(1)的一面固定设有若干毛刷(301),所述毛刷(301)与所述挡板(1)和所述过滤网(9)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槽(4)远离所述挡板(1)的一端设有斜面(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8)与侧板(8)之间位于所述运输结构一侧固定设有端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结构包括两个主柱(6),所述主柱(6)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601),所述主柱(6)分别位于所述侧板(8)与侧板(8)之间两端,所述转柱(60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8)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主柱(6)外套设有运输带(16),所述运输带(16)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直径小于泥沙颗粒直径,一侧所述侧板(8)对应所述转柱(601)的位置固定设有电机二(18),所述电机二(18)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侧板(8)与对应的所述转柱(601)固定连接。
CN202321649320.0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Active CN220538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320.0U CN22053858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320.0U CN22053858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8584U true CN22053858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9320.0U Active CN220538584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8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0456B (zh) 平面筛板格栅清污机
CN112436799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09665142U (zh) 湿式喷砂设备
CN220538584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装置
CN215669376U (zh) 可收集清理杂物的水电站拦污栅机构
CN217312278U (zh) 一种地热钻井清洁除沙装置
CN216637742U (zh) 一种用于钢丝保温板生产的板材运输装置
CN105855035A (zh) 一种泥沙自动清洗装置
CN110538828A (zh) 一种矿石采集收纳用清洗装置
CN213446771U (zh) 一种剩余污泥浓缩装置
CN213864148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橡胶输送带
CN112495070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扬尘处理装置
CN210859240U (zh) 一种防堵塞的砂砾石泵
CN212018685U (zh) 一种消防用具快速清洗装置
CN211100460U (zh) 一种药品气泡清洗机
CN21473836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CN220026319U (zh) 一种金属矿山尾矿库清洁排水装置
CN2060906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污装置
CN216241362U (zh) 一种煤矿机电用潜水泵
CN220404947U (zh) 一种新型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
CN210191439U (zh) 一种工程用车清洗台
CN219430625U (zh) 一种公路用省力式清扫细沙装置
CN21758036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4185258U (zh) 一种可回转式机械格栅
CN220580102U (zh)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再利用功能的趸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