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6129U -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6129U
CN220536129U CN202322126939.XU CN202322126939U CN220536129U CN 220536129 U CN220536129 U CN 220536129U CN 202322126939 U CN202322126939 U CN 202322126939U CN 220536129 U CN220536129 U CN 220536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veying
bolted
sterilization
ster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69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21269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6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6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6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属于食品包装运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输送框,所述输送框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框的顶部以及内部均设置有干燥机构,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干燥机构和杀菌机构,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时,使用者将包装食品置于输送框内部的输送机机构表面进行输送,然后在输送的过程中经过设置在输送框顶部以及底部的顶燥组件和底燥组件来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的干燥使用,从而确保包装食品外表的干燥程度,与此同时再经过处于输送框顶部以及底部的顶杀菌组件和底杀菌组件来同步的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杀菌消毒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在加工处理的工序中都需要对其进行包装,而包装后的食品在进行下一步工序时需要对其进行运输,目前人们一般都是通过使用输送机对包装完成的食品进行输送至下一步骤的加工使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1579642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用食品输送机,此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包装用食品输送机,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消毒功能,防抖效果好和食品不易堆积的食品包装用食品输送机,一种食品包装用食品输送机,包括有支撑架、装料框、支撑框、转轴、传送带、电机、第一绕线轮等;支撑架前侧中间的左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支撑架中部的右侧之间连接有装料框,支撑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框,两个支撑框前后对称,此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弹簧和减震板,在弹簧压缩和复位的作用下,减震板可限制并支撑住传送带,如此可使传送带持续稳定的旋转。
现有的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在输送包装好的食品过程中未能有效的对其包装食品进行有效的干燥以及杀菌处理,因此在后续还需要单独的进行干燥以及杀菌的工序,进而为使用者带来不便,以及无法保证包装食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对包装食品进行有效的干燥以及杀菌,使用方便,保证食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包括输送框,所述输送框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框的顶部以及内部均设置有干燥机构,所述输送框顶部的后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杀菌机构;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顶燥组件和底燥组件,所述顶燥组件设置在输送框的顶部,所述底燥组件设置在输送框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的内侧,所述杀菌机构包括顶杀菌组件和底杀菌组件,所述顶杀菌组件设置在输送框的顶部,所述底杀菌组件设置在输送框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的内侧。
为了达到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的效果,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主轴、辅轴和镂空输送带,所述电机栓接在输送框右侧的前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框右侧的前侧,所述主轴的右侧与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所述主轴的左侧转动连接在输送框内部前侧的右侧,所述辅轴转动连接在输送框内部的后侧,所述镂空输送带套接在主轴和辅轴的外侧。
为了达到对输送机构表面的包装食品顶部进行干燥处理的效果,所述顶燥组件包括固定框、制热风机、三通管和吹风盒,所述固定框栓接在输送框的顶部,所述制热风机栓接在固定框的顶部,所述三通管的右侧与制热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底部贯穿输送框的顶部,所述吹风盒栓接在固定框内部的底侧,所述吹风盒的顶部与三通管的底部连通。
为了达到对输送机构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进行干燥处理的效果,所述底燥组件包括连接管、输风板和出风孔,所述连接管顶部的右侧与三通管的左侧连通,所述连接管底部的右侧贯穿输送框的左侧,所述输风板栓接在输送框的内部并处于镂空输送带的内侧,所述输风板的左侧与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所述出风孔开设在输风板的顶部。
为了达到对输送机构表面的包装食品顶部进行杀菌的效果,所述顶杀菌组件包括杀菌框和顶紫外杀菌灯管,所述杀菌框栓接在输送框的顶部,所述顶紫外杀菌灯管栓接在杀菌框内部的顶部。
为了达到对输送机构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进行杀菌的效果,所述底杀菌组件包括杀菌架板和底紫外杀菌灯板,所述杀菌架板栓接在输送框内部的后侧并位于镂空输送带的内部,所述底紫外杀菌灯板内嵌在杀菌架板的顶部。
为了达到对镂空输送带表面进行输送的包装食品进行遮挡防掉落的效果,所述输送框前侧的内部栓接有遮挡板。
为了达到对输送框进行支撑的效果,所述输送框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干燥机构和杀菌机构,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时,使用者将包装食品置于输送框内部的输送机机构表面进行输送,然后在输送的过程中经过设置在输送框顶部以及底部的顶燥组件和底燥组件来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的干燥使用,从而确保包装食品外表的干燥程度。与此同时,再经过处于输送框顶部以及底部的顶杀菌组件和底杀菌组件来同步的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杀菌消毒的使用,从而配合顶燥组件和底燥组件整体的实现对其包装食品进行有效的干燥以及杀菌处理,进而实现无需后续单独的进行干燥以及杀菌的工序,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同时及时的干燥以及杀菌处理来保证包装食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燥机构和杀菌机构的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杀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杀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框;2、输送机构;201、电机;202、主轴;203、辅轴;204、镂空输送带;3、干燥机构;301、顶燥组件;3011、固定框;3012、制热风机;3013、三通管;3014、吹风盒;302、底燥组件;3021、连接管;3022、输风板;3023、出风孔;4、杀菌机构;401、顶杀菌组件;4011、杀菌框;4012、顶紫外杀菌灯管;402、底杀菌组件;4021、杀菌架板;4022、底紫外杀菌灯板;5、遮挡板;6、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所述的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包括输送框1,输送框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2,输送框1的顶部以及内部均设置有干燥机构3,输送框1顶部的后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杀菌机构4;
如图2所示,干燥机构3包括顶燥组件301和底燥组件302,顶燥组件301设置在输送框1的顶部,底燥组件302设置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2的内侧,杀菌机构4包括顶杀菌组件401和底杀菌组件402,顶杀菌组件401设置在输送框1的顶部,底杀菌组件402设置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2的内侧。
通过设置输送机构2、干燥机构3和杀菌机构4,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时,使用者将包装食品置于输送框1内部的输送机机构表面进行输送,然后在输送的过程中经过设置在输送框1顶部以及底部的顶燥组件301和底燥组件302来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的干燥使用,从而确保包装食品外表的干燥程度,与此同时再经过处于输送框1顶部以及底部的顶杀菌组件401和底杀菌组件402来同步的实现对包装食品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杀菌消毒的使用,从而配合顶燥组件301和底燥组件302整体的实现对其包装食品进行有效的干燥以及杀菌处理,进而实现无需后续单独的进行干燥以及杀菌的工序,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同时及时的干燥以及杀菌处理来保证包装食品的质量。
如图3所示,输送机构2包括电机201、主轴202、辅轴203和镂空输送带204,电机201栓接在输送框1右侧的前侧,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框1右侧的前侧,主轴202的右侧与电机201的输出端栓接,主轴202的左侧转动连接在输送框1内部前侧的右侧,辅轴203转动连接在输送框1内部的后侧,镂空输送带204套接在主轴202和辅轴203的外侧。
通过设置电机201、主轴202、辅轴203和镂空输送带204,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时,经过启动输送框1右侧的电机201驱动输送框1内部的主轴202来带动辅轴203外侧的镂空输送带204进行转动,然后使用者将包装食品置于镂空输送带204的表面即可实现输送的使用。
如图4所示,顶燥组件301包括固定框3011、制热风机3012、三通管3013和吹风盒3014,固定框3011栓接在输送框1的顶部,制热风机3012栓接在固定框3011的顶部,三通管3013的右侧与制热风机3012的输出端连通,三通管3013的底部贯穿输送框1的顶部,吹风盒3014栓接在固定框3011内部的底侧,吹风盒3014的顶部与三通管3013的底部连通。
通过设置固定框3011、制热风机3012、三通管3013和吹风盒3014,经过启动固定框3011顶部的制热风机3012产生热风,然后经过三通管3013输送至位于固定框3011底部的吹风盒3014的内部,以此实现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顶部的包装食品表面进行干燥的处理。
如图5所示,底燥组件302包括连接管3021、输风板3022和出风孔3023,连接管3021顶部的右侧与三通管3013的左侧连通,连接管3021底部的右侧贯穿输送框1的左侧,输风板3022栓接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处于镂空输送带204的内侧,输风板3022的左侧与连接管3021的右侧连通,出风孔3023开设在输风板3022的顶部。
通过设置连接管3021、输风板3022和出风孔3023,同时经过利用连接管3021与三通管3013的左侧连通,以此将热气经过三通管3013导入连接管3021内部,然后连接管3021再将热风导入位于输送框1内部的输风板3022的内部,以此再经过其输风板3022顶开设的出风孔3023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的进行同步的干燥使用。
如图6所示,顶杀菌组件401包括杀菌框4011和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杀菌框4011栓接在输送框1的顶部,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栓接在杀菌框4011内部的顶部。
通过设置杀菌框4011和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经过栓接在输送框1顶部的杀菌框4011对底部的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提供悬挂支撑,然后以开启的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来实现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顶部进行杀菌的使用。
如图7所示,底杀菌组件402包括杀菌架板4021和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杀菌架板4021栓接在输送框1内部的后侧并位于镂空输送带204的内部,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内嵌在杀菌架板4021的顶部。
通过设置杀菌架板4021和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以及经过栓接在输送框1内部杀菌架板4021顶部的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来实现对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进行杀菌的使用,以此配合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同步的实现对包装食品外表的杀菌使用。
输送框1前侧的内部栓接有遮挡板5。通过设置遮挡板5,可以实现对镂空输送带204表面进行输送的包装食品进行遮挡防掉落的效果,以增加实用性。
输送框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腿6。通过设置支撑腿6,可以实现对输送框1进行支撑的效果。
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输送时,经过启动输送框1右侧的电机201驱动输送框1内部的主轴202来带动辅轴203外侧的镂空输送带204进行转动,然后使用者将包装食品置于镂空输送带204的表面进行输送,在此过程中经过启动固定框3011顶部的制热风机3012产生热风,然后经过三通管3013输送至位于固定框3011底部的吹风盒3014的内部,以此实现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顶部的包装食品表面进行干燥的处理,与此同时,利用连接管3021与三通管3013的左侧连通,以此将热气经过三通管3013导入连接管3021内部,然后连接管3021再将热风导入位于输送框1内部的输风板3022的内部,以此再经过其输风板3022顶开设的出风孔3023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的进行同步的干燥使用,以及经过栓接在输送框1顶部的杀菌框4011对底部的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提供悬挂支撑,然后以开启的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来实现对处于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顶部进行杀菌的使用,然后再经过栓接在输送框1内部杀菌架板4021顶部的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来实现对镂空输送带204表面的包装食品底部进行杀菌的使用,以此配合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同步的实现对包装食品外表的杀菌使用,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同时干燥以及杀菌处理来保证包装食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包括输送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框(1)的顶部以及内部均设置有干燥机构(3),所述输送框(1)顶部的后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杀菌机构(4);
所述干燥机构(3)包括顶燥组件(301)和底燥组件(302),所述顶燥组件(301)设置在输送框(1)的顶部,所述底燥组件(302)设置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2)的内侧,所述杀菌机构(4)包括顶杀菌组件(401)和底杀菌组件(402),所述顶杀菌组件(401)设置在输送框(1)的顶部,所述底杀菌组件(402)设置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位于输送机构(2)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电机(201)、主轴(202)、辅轴(203)和镂空输送带(204),所述电机(201)栓接在输送框(1)右侧的前侧,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框(1)右侧的前侧,所述主轴(202)的右侧与电机(201)的输出端栓接,所述主轴(202)的左侧转动连接在输送框(1)内部前侧的右侧,所述辅轴(203)转动连接在输送框(1)内部的后侧,所述镂空输送带(204)套接在主轴(202)和辅轴(20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燥组件(301)包括固定框(3011)、制热风机(3012)、三通管(3013)和吹风盒(3014),所述固定框(3011)栓接在输送框(1)的顶部,所述制热风机(3012)栓接在固定框(3011)的顶部,所述三通管(3013)的右侧与制热风机(301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管(3013)的底部贯穿输送框(1)的顶部,所述吹风盒(3014)栓接在固定框(3011)内部的底侧,所述吹风盒(3014)的顶部与三通管(3013)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燥组件(302)包括连接管(3021)、输风板(3022)和出风孔(3023),所述连接管(3021)顶部的右侧与三通管(3013)的左侧连通,所述连接管(3021)底部的右侧贯穿输送框(1)的左侧,所述输风板(3022)栓接在输送框(1)的内部并处于镂空输送带(204)的内侧,所述输风板(3022)的左侧与连接管(3021)的右侧连通,所述出风孔(3023)开设在输风板(302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杀菌组件(401)包括杀菌框(4011)和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所述杀菌框(4011)栓接在输送框(1)的顶部,所述顶紫外杀菌灯管(4012)栓接在杀菌框(4011)内部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杀菌组件(402)包括杀菌架板(4021)和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所述杀菌架板(4021)栓接在输送框(1)内部的后侧并位于镂空输送带(204)的内部,所述底紫外杀菌灯板(4022)内嵌在杀菌架板(402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1)前侧的内部栓接有遮挡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腿(6)。
CN202322126939.X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Active CN220536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6939.XU CN220536129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6939.XU CN220536129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6129U true CN22053612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6939.XU Active CN220536129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6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36129U (zh) 一种基于食品包装用输送设备
CN210312620U (zh) 一种湿巾生产用可灭菌的输送装置
CN108001760A (zh) 一种包装盒杀菌装置
CN111504013A (zh) 一种用于纸箱加工的烘干装置
CN216205017U (zh) 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纺织布料烘干消毒机构
CN214333338U (zh) 一种灌装用瓶体吹干装置
CN211353794U (zh) 一种食品灭菌装置
CN214452117U (zh) 一种外包装消毒通道
CN213723713U (zh) 一种无菌自动对接干热灭菌箱
CN212995636U (zh) 带有自动褥套烘干装置的床
CN114589104A (zh) 一种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797592U (zh) 一种果汁的无菌冷灌装设备
CN111392243A (zh) 一种化妆瓶包装加工用传输消毒设备
CN111792121B (zh) 一种应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系统
CN208896531U (zh) 一种制袋机自动烘干电晕机
CN217320999U (zh) 一种辣椒酱生产用包装灭菌装置
CN216115260U (zh) 一种益生菌烘干装置
CN211290925U (zh) 一种隧道式烘干装置
CN220192049U (zh) 一种杀菌设备
CN219614441U (zh) 一种可渐进式给进的循环消毒仓
CN219517269U (zh) 一种食品包装杀菌装置
CN220875836U (zh) 一种萃取用消毒杀菌装置
CN216603553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热空气消毒箱
CN216315995U (zh) 新型节能双层红外线贴底生产设备
CN216444341U (zh) 一种自动杀菌消毒一体式物流传输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