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0417U -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0417U
CN220530417U CN202321728946.0U CN202321728946U CN220530417U CN 220530417 U CN220530417 U CN 220530417U CN 202321728946 U CN202321728946 U CN 202321728946U CN 220530417 U CN220530417 U CN 220530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interception
outer tube
bin
drain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8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巧梅
黄冰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21728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0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0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0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包括截留管部和接引管部,截留管部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两端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在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内,内管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截留支管,截留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另一端设置有截留仓,第一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置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头,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接引管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体液正常引流的情况下能够抽取到足量的新鲜体液标本,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从截留仓抽取标本操作更加方便,安全性强,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医疗风险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重症或腹部手术病人通常需要引流管引流体液或导尿,引流管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制成。使用时引流管一端插入患者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袋上的引流导管连接,从而将体液排出体外并收集在引流袋内。而在引流腹腔脏器体液或尿液时,为了检测病人的生化指标,需要从引流管内截取新鲜的体液标本。
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在医护人员抽取体液标本时,通过开放引流袋底部放液口上的排液阀来取得液体标本,但该种做法的缺陷是所截取的标本不是当下最新鲜的体液标本,因为引流袋位于引流导管的最末端,其内部收集的均是陈旧的体液,并不能准确反映病人当下的机体状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从而导致不良事件。其次,引流袋通过排液阀放液时放液量大且不好控制,容易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地面,如果是传染病病人的体液,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感染性污染。
现有技术中另外一种标本取样的方法就是医护人员会用注射器的针头穿刺引流管或导尿管的管壁来抽取标本,但这样做不仅导致操作者的手极易被针刺伤,特别是患者有传染病时,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同时针孔也会破坏引流管的密闭环境造成漏液,产生一定的医疗风险。
而且该方法在操作时有时还需要关闭引流袋上的流量调节阀,但如若恰好在关闭流量调节阀准备抽取体液标本时,病人瞬间有大量的脏器体液或尿液出来时,此时引流管内所能承受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在流量调节阀关闭状态下,体液流动受限,体液如无法及时被引流到引流袋中,就会瞬间增加腹内压力或膀胱压力,会造成脏器体液或尿液的逆流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既能够截取到新鲜体液标本又能够保证截取标本过程安全、方便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通过设置截留管部和接引管部,能够将患者体腔内的体液从引流管接引至截留管部,在经过截留管部时通过截留支管截取部分体液并储存至截留仓内,剩余的体液从接引管部流向接引导管从而排出至引流袋内,并通过控制阀控制截留支管的开闭,在保证正常引流的情况下能够抽取到足量的新鲜体液标本,标本抽取更加方便,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医疗风险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包括截留管部和接引管部,截留管部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和内管,内管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截留支管,截留支管上通过控制阀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截留仓,内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在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内,第一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置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头,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接引管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截留仓上设置有取样口,取样口上设置有保护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截留仓上设置有螺纹接头,截留支管远离控制阀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螺纹接头相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相对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能够容纳截留支管绕内管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外管与内管、第二外管与内管之间均通过双层密封圈旋转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靠近内管一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内管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凹槽,连接块嵌入连接凹槽内并可绕其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截留支管与第二外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截留管部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接引管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外管与接引管部之间通过转换接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截留管部和接引管部,截留管部的第一外管与置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接引管部的末端与引流袋上的接引导管连接,从而形成一条将体液从患者体内排出至引流袋内的引流通道,并且能够将患者体腔内的体液从引流管接引至截留管部,在经过截留管部时通过截留支管截取部分体液并储存至截留仓内,剩余的体液从接引管部流向接引导管从而排出至引流袋内。截留管部上的截留支管靠近患者体腔,使得在保证患者体液正常引流的同时能够抽取到足量的新鲜体液标本,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并且医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截留仓上的保护帽抽取标本,操作更加方便,安全性强,大大减少了护理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截留支管的开闭通过控制阀进行控制,截留支管在内管的带动下可相对第一外管、第二外管转动,从而便于调整截留仓的位置,方便医护人员从截留仓内抽取体液标本,并且不会牵扯到患者身上的引流管,避免造成患者身体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留管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截留管部,2、接引管部,3、连接头,4、第一外管,5、第二外管,6、内管,7、截留支管,8、控制阀,9、截留仓,10、连接管,11、取样口,12、保护帽,13、螺纹接头,14、螺纹,15、密封圈,16、密封凹槽,17、连接块,18、连接凹槽,19、转换接头,20、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截留管部1和接引管部2,截留管部包括第一外管4、第二外管5和内管6,内管6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截留支管7,截留支管7上通过控制阀8连接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截留仓9,内管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在第一外管4和第二外管5内,第一外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置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头3,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接引管部2固定连接。截留仓9为内部中空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仓体,截留仓9上设置有取样口11,取样口11上设有保护帽12。具体的,取样口11设置在截留仓9上远离连接管10的一端,保护帽12选用肝素帽。肝素帽可以密闭取样口11,并且肝素帽上的橡胶塞能够多次、反复穿刺供抽取样本用,拔针后不会有液体漏出。当医护人员观察到截留仓9内截留到足量的标本时,可在消毒后通过采样针穿刺端直接穿刺保护帽12,采样针另一端连接采样试管,密闭式抽取体液标本。或者也可以通过注射器进行标本抽取。
截留仓9上设置有螺纹接头13,连接管10远离控制阀8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接头13相适配的螺纹14。截留仓9通过螺纹14与连接管10可拆卸地连接,转动截留仓9上的螺纹接头13能够卸下截留仓9,并更换新的截留仓9。
第一外管4和第二外管5相对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隔20,该间隔20能够容纳截留支管7绕内管6的轴线转动。内管6可相对第一、第二外管4、5转动,从而带动截留支管7转动,从而便于调整截留仓9的位置,方便医护人员从截留仓内抽取体液标本,并且不会牵扯到患者身上的引流管,避免造成患者身体不适。
第一外管4与内管6、第二外管5与内管6之间均通过双层密封圈15旋转密封连接。第一外管4和第二外管5的内壁上以及内管6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凹槽16,第一外管4和内管6、第二外管5和内管6之间对应的密封凹槽16内嵌入连接有密封圈15,使得第一、第二外管4、5与内管6之间处于既密封连接又可相对转动的动密封状态,由于密封圈15在转动时存在一定摩擦,使得在不给予内管6外力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当前位置状态并保持相对稳定固定。
第一外管4和第二外管5相对的一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17,内管6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凹槽18,连接块17嵌入连接凹槽18内并可绕其转动。连接块17与连接凹槽18配合连接,使得第一、第二外管4、5能够稳定固定在内管6的两端,并使其转动稳定。
截留支管7与第二外管5之间的夹角为60°-90°。在倾斜固定截留管部1后,控制阀8处于关闭的状态下,转动内管6使将截留仓9调整至第二外管5的上方,这样的好处是万一截留支管7上的控制阀8在关闭不全或失效的情况下,也能确保体液在不需要截取标本的时候,不会流进截留仓9内从而避免污染截留仓9,而体液仍可经由内管6和第二外管5正常通行,从而与控制阀8相配合起到双重保护截留仓9的作用。当需要截取体液标本时,可以通过转动内管6将截留仓9调整到内管6的下方从而截取内管6中的体液标本。
截留管部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具体的,可采用PVC或PE等材料制成。截留管部1采用硬质材料,能够支撑截留仓9,方便医护人员从截留仓9内抽取标本,还有利于内管6相对第一外管4、第二外管5转动,从而带动截留仓9调整位置。接引管部2为弹性材料,具体的,可采用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方便引流袋上的接引导管插入接引管部2内。第二外管5与接引管部2通过转换接头19密封连接。转换接头19为市面上现有的产品。
在操作时,将第一外管4的上端通过连接头3与患者身上引流管位于体外的一端连接,并将引流袋的引流导管插入接引管部2的下端内部,从而形成一条将体液从患者体内排出至引流袋内的引流通道。再将本装置倾斜摆放,使截留管部1与水平线之间的倾角为45°-55°,方便医护人员抽取标本,此时流经截留管部1中的体液均为靠近患者体腔的新鲜体液。
在不需要截取体液标本时,关闭截留支管7上的控制阀8,并将截留仓9转动至内管6的上方,使引流出来的体液沿第一外管4、内管6和第二外管5正常通行,并不经过截留支管7。一旦需要执行医嘱截取体液标本时,医护人员可以转动内管6调整截留仓9的位置,并使其位于内管6的下方,打开控制阀8,在体液流向第二外管5时,截留支管7是体液自第一外管4流向第二外管5的必经之路,此时体液就会顺着截留支管7自动地流入截留仓9内,从而将体液储存在截留仓9内,全程密闭、无污染并且体液可以正常引流。当医护人员观察到截留仓9截留到一定量的标本后,就可以对保护帽12消毒,再通过采样试管上的采样针穿刺保护帽12,从而将液体标本抽取至采样试管内。样本抽取完成后再次转动截留仓9使其位于内管6上方,再关闭控制阀8,从而使体液无法通过截留支管7。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螺纹转动卸下截留仓9,并重新安装新的无菌截留仓9。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截留管部和接引管部,截留管部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和内管,内管上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截留支管,截留支管上通过控制阀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截留仓,内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密封连接在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内,第一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置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头,第二外管的另一端与接引管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截留仓上设置有取样口,取样口上设置有保护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截留仓上设置有螺纹接头,连接管远离控制阀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螺纹接头相适配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相对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能够容纳截留支管绕内管的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管与内管、第二外管与内管之间均通过双层密封圈旋转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相对的一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内管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凹槽,连接块嵌入连接凹槽内并可绕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截留支管与第二外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管部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接引管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外管与接引管部之间通过转换接头密封连接。
CN202321728946.0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Active CN220530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8946.0U CN220530417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8946.0U CN220530417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0417U true CN22053041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8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8946.0U Active CN220530417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0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77185T3 (es) Mecanismo de desviación de fluido basado en jeringa para muestreo de fluidos corporales
US7662110B2 (en) Devices for collecting blood and administering medical fluids
US5772607A (en) Body fluid collection apparatus
US3906935A (en) Medical fluid drainage and sampling system
EP1825835B1 (en) Urine collection system with needleless sampling port
CN207506619U (zh) 一种肾穿刺装置
CN109276294B (zh) 一种可测脑脊液氧分压及生化指标的治疗型腰椎穿刺针
CN220530417U (zh) 一种带侧方密闭式标本截留仓的体外引流装置
CN112971934A (zh) 一种一体式密闭式腰椎穿刺测压取样系统
CN206434630U (zh)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装置
CN209624155U (zh) 肾内科尿检取样装置
CN113974700A (zh) 一体化肿瘤检验取样送检装置
CN209404888U (zh) 一种可测脑脊液氧分压及生化指标的治疗型腰椎穿刺针
CN219846568U (zh) 一种腹内压测量器
CN211460291U (zh) 一种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收集送检装置
CN219000350U (zh) 一次性尿标本采集器
CN216755079U (zh) 一种引流装置
CN211155837U (zh) 一种具有采血功能的留置针
CN210542617U (zh) 一种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及水封瓶引流装置
CN215460739U (zh) 腹膜透析废液引流袋
CN220713944U (zh)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术后体外引流液体标本收集装置
CN109276295B (zh) 一种可测脑脊液氧分压及生化指标的腰椎穿刺针
CN211068753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引流管路装置
CN214678923U (zh) 一种新型体液标本留取装置
CN215018688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