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741U -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741U
CN220528741U CN202322047829.4U CN202322047829U CN220528741U CN 220528741 U CN220528741 U CN 220528741U CN 202322047829 U CN202322047829 U CN 202322047829U CN 220528741 U CN220528741 U CN 220528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ccommodating groove
baffle
water baffle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7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uhai Qi'ao 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uhai Qi'ao 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uhai Qi'ao 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uhai Qi'ao 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Priority to CN202322047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包括棚体,以及设于棚体内的多个栽培装置;栽培装置包括容纳槽、以及设于容纳槽上的栽培架和挡水板;栽培架架空地设置于容纳槽上,栽培架与容纳槽的两侧槽壁密封地固定连接,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栽培架的端部与挡水板连接;挡水板的两侧均与容纳槽密封抵接,挡水板至少有一侧与容纳槽的底部密封抵接;挡水板上设有多个过水通孔,挡水板内设有存板空间,多个过水通孔与存板空间完全连通;存板空间内设有可滑动的内挡板,内挡板伸出容纳槽,内挡板的滑动用于控制多个过水通孔的开闭,可根据来流的大小,控制幼苗根部得以吸水量,解决现有大棚无法控制浸泡红树幼苗根部水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背景技术
淹浸可减缓植物的生长,促进根系分蘖、不定根增生和根系气腔形成,然而,生长在潮间滩涂的红树植物与陆地植物有所不同,它的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潮汐淹浸,适当的潮汐淹浸对其生长有利,但植株淹浸过深或淹浸时间过长会导致生长发育减慢、叶片变小、保存率降低以及烂根的情况,最终导致幼苗死亡。
在现有技术中,为避免红树幼苗烂根,研究过专门的红树种植用大棚,通过在大棚周围设计一圈门帘,其门帘可以跟随海水的涨落而自动开启和闭合,以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但是,门帘是随着海水的涨潮而上卷,随着海水的落潮而下卷,当海水量大时,红树幼苗依然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即其无法控制海水浸泡红树幼苗根部的量,依然会导致红树幼苗根部出现烂根的情况。
为此,研究一种可避免红树幼苗烂根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以解决现有栽培大棚无法控制浸泡红树幼苗根部的水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包括棚体,以及设于所述棚体内的多个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容纳槽、以及设于所述容纳槽上的栽培架和挡水板;所述栽培架架空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上,所述栽培架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槽壁密封地固定连接,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所述栽培架的端部与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均与所述容纳槽密封抵接,所述挡水板至少有一侧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密封抵接;所述挡水板上设有多个过水通孔,所述挡水板内设有存板空间,多个所述过水通孔与所述存板空间完全连通;所述存板空间内设有可滑动的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内挡板的滑动用于控制多个所述过水通孔的开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所述栽培架的端部与所述挡水板枢接;所述挡水板的转动轨迹上至少包含所述容纳槽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栽培架的端部设有转动槽;所述挡水板的端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地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杆伸出所述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倾斜布置,所述挡水板的倾斜面朝向水的来流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板空间沿所述挡水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挡水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内挡板与所述挡水板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挡板包括移动杆和多个板体;所述移动杆与多个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可滑动地伸出所述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栽培架上设有多个种植通孔,所述种植通孔内设有带孔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用于与待种植物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造浪装置和海水连接泵;所述造浪装置和所述海水连接泵均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海水连接泵用于控制所述容纳槽内的水量,所述造浪装置用于为所述容纳槽内制造波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造浪装置包括造浪板和伸缩机构;所述造浪板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所述造浪板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用于带动所述造浪板上下移动以使水翻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水的来流方向,所述造浪板的高度线性变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与密封条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布置于所述挡水板邻近所述容纳槽底部的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栽培架架空地设于容纳槽上,栽培架的底部可放置泥土,红树幼苗放置在栽培架并与泥土接触,使其得以生长,并且由于栽培架侧面与容纳槽密封地固定连接,在水的来流方向上,栽培架设有可控制过水通孔开闭的挡水板,所以在进行应用时,当来流水量大时,使用者控制挡水板内的内挡板滑动并覆盖过水通孔,使得过水通孔完全关闭或者大部分关闭,此时栽培架底部的泥土中不会有大量水存积,避免泥土的大量水存积而导致幼苗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情况,避免烂根问题的出现;当来流水量小,幼苗根部缺水时,使用者可控制挡水板内的内挡板滑动,使得过水通孔打开,幼苗根部得以吸水泥土中的水分,以解决现有栽培大棚无法控制浸泡红树幼苗根部的水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栽培架和挡水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缩小过水通孔的过水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增大过水通孔的过水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水通孔的局部大样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枢接结构的局部大样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棚体;
2、栽培装置;20、容纳槽;21、栽培架;210、转动槽;211、种植通孔;212、橡胶片;22、挡水板;220、存板空间;221、过水通孔;222、内挡板;2220、移动杆;2221、板体;223、转动杆;
3、造浪装置;30、造浪板;31、伸缩机构;
4、海水连接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红树林可为海洋动物提供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为候鸟提供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功能,此外还具有较高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由于红树林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分布边界以北沿海区域迫切需要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引种培育。
在现有培育红树植物大棚技术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现有红树植物栽培大棚通常在海边布置,使得红树植物的培育位置受到限制,只能限制在海边,无法在内陆或者远离海水的位置布置,不利于红树植物的推广培育;二是现有红树植物培育大棚通常会导致红树根部腐烂,具体表现为,现有的红树种植用大棚,通过在大棚周围设计一圈门帘,其门帘可以跟随海水的涨落而自动开启和闭合,以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但是,门帘是随着海水的涨潮而上卷,随着海水的落潮而下卷,当海水量大时,红树幼苗依然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即使得植株淹浸过深或淹浸时间过长会导致生长发育减慢、叶片变小、保存率降低以及烂根的情况,最终导致幼苗死亡。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棚体1,以及设于棚体1内的多个用于栽培红树幼苗的栽培装置2;栽培装置2包括容纳槽20、以及设于容纳槽20上的栽培架21和挡水板22;栽培架21架空地设置于容纳槽20上,栽培架21与容纳槽20的两侧槽壁密封地固定连接,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栽培架21的端部与挡水板22连接;挡水板22的两侧均与容纳槽20密封抵接,挡水板22至少有一侧与容纳槽20的底部密封抵接;挡水板22上设有多个过水通孔221,挡水板22内设有存板空间220,多个过水通孔221与存板空间220完全连通;存板空间220内设有可滑动的内挡板222,内挡板222伸出容纳槽20,内挡板222的滑动用于控制多个过水通孔221的开闭。
其中,容纳槽20包含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便于供水装置或自然海水进出,以便为红树植物提供适量海水,即本装置可以单独设置在海边,海边的海水会从进水口和出水口自然出入,亦可单独设置在远离海边的内陆位置,海水通过供水装置进出进水口和出水口。
并且,由于栽培架21架空设置于容纳槽20内,容纳槽20与栽培架21之间的空间可以放置种植泥土,栽培架21上的红树幼苗的根部得以与种植泥土接触发育。
另外,由于挡水板22的设置,栽培架21底部的泥土被挡水板22限制,泥土无法冲出,实现泥土的保全。
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栽培架21和挡水板22均与容纳槽20的内壁密封连接,使得底部的泥土只能通过过水通孔221进入,所以泥土中的水量与过水通孔221的开闭大小直接相关,当水量较大时,挡水板22内的内挡板222滑动至覆盖整个过水通孔221,使得过水通孔221关闭,此时,泥土中不会含有大量水,红树幼苗的根部不会长期浸泡在泥水中;当水量较小时,挡水板22内的内挡板222滑动至使过水通孔221打开,水从过水通孔221进入,由于水量少,因此,只要适当控制过水通孔221的打开时间,即可对泥土中的含水量进行控制,避免幼苗根部出现长期浸泡在泥水中的情况。
有关上述的挡水板22,如图2至图7所示,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栽培架21的端部与挡水板22枢接;挡水板22的转动轨迹上至少包含容纳槽20的底部,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挡水板22以栽培架21的端部为轴进行周向转动,挡水板22的转动具备两方面的有益效果,一方面是当水量很少时,水量甚至无法通过挡水板22时,则转动打开挡水板22,使的水进入泥土,使得培育红树幼苗的泥土具有水分以供其生长,另一方面,挡水板22转动可便于使用者对泥土成分进行增减,以便日常工作的使用。
具体的,栽培架21的端部设有转动槽210;挡水板22的端部设有转动杆223;转动杆223转动地设于转动槽210内,转动杆223伸出容纳槽20,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可控制容纳槽20外的转动杆223转动,使得挡水板22整体进行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挡水板22上的过水通孔221以组为单位均匀布置,每组内的过水通孔221阵列布置,以便内挡板222能控制过水通孔221的开闭。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内挡板222滑动控制过水通孔221开闭的目的,如图6所示,存板空间220沿挡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沿挡水板22的长度方向上,内挡板222与挡水板22滑动连接,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可控制伸出容纳槽20内的内挡板222,使其沿挡水板22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向远离屏幕方向移动时,过水通孔221的大小被缩小直至关闭,当向邻近屏幕方向移动时,过水通孔221的大小变大,从而实现内挡板222滑动控制过水通孔221开闭的目的。
具体的,内挡板222包括移动杆2220和多个板体2221;移动杆2220与多个板体2221固定连接,多个板体2221邻近多个过水通孔221布置,移动杆2220可滑动地伸出容纳槽20,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使用者控制伸出容纳槽20的移动杆2220轴向移动,如图4所示,当控制移动杆2220向右侧方向移动时,多个板体2221将邻近相邻的多个过水通孔221,直至覆盖关闭,水无法从过水通孔221进出;如图5所示,当控制移动杆2220向左侧方向移动时,多个板体2221将远离相邻的多个过水通孔221,使过水通孔221打开。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挡水板22与容纳槽20槽壁的密封连接方式,邻近容纳槽20槽壁的挡水板22侧壁上均设有密封条,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当挡水板22与容纳槽20槽壁抵接时,密封条可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有关上述的栽培架21,如图3所述,栽培架21包括栽培板和支撑柱,栽培板架空设置在容纳槽20上,栽培板和容纳槽20的底部间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柱,栽培板上设有安装红树植物的孔,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栽培板与容纳槽20间可放置培育用的泥土,红树植物可直接种植在泥土上,以实现红树育苗。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水从红树植物安装孔内进入的情况,如图3所示,栽培架21上设有多个种植通孔211,种植通孔211内设有带孔的橡胶片212,带孔的橡胶片212用于与待种植物过盈配合,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红树植物插入种植通孔211后,由于橡胶片212与红树植物的过盈配合关系,水无法从红树植物种植通孔211上流至泥土中,避免当水量过大时,直接从种植通孔211进入的情况,有效控制红树幼苗根部的浸水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栽培架21与容纳槽20的内壁间涂有防水胶,以使水量只能通过过水通孔221进出。
如图2所示,本方案还包括有造浪装置3和海水连接泵4;造浪装置3和海水连接泵4均设于容纳槽20内,海水连接泵4用于控制容纳槽20内的水量,造浪装置3用于为容纳槽20内制造波浪,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海水连接泵4可通过容纳槽2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控制海水在容纳槽20内的量,造浪装置3可以模仿真实情况下,红树植物的生长环境。
对于造浪装置3而言,如图2所示,造浪装置3包括造浪板30和伸缩机构31,造浪板30设于容纳槽20的底部,造浪板30与伸缩机构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伸缩机构31的伸缩用于带动造浪板30上下移动以使水翻滚,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当伸缩机构31的伸缩可带动造浪板30上下移动,当造浪板30上下移动后,水会由于造浪板30的移动而翻滚,从而实现波浪的产生。
其中,伸缩机构31通过固定架架空在容纳槽20上,伸缩机构31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伸缩机构31的伸缩方向保持竖直。
需要指出的是,伸缩机构31包括但不限于液压伸缩机构31、电动推杆等能实现直线移动的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造浪板30的造浪效果,如图2所示,沿水的来流方向,造浪板30的高度线性变窄,在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后,造浪板30倾斜的布置方式,会自然带动水往倾斜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波浪的制造,以模仿出真实的红树生长环境。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包括棚体,以及设于所述棚体内的多个栽培装置;
所述栽培装置包括容纳槽、以及设于所述容纳槽上的栽培架和挡水板;
所述栽培架架空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上,所述栽培架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槽壁密封地固定连接,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所述栽培架的端部与所述挡水板连接;
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均与所述容纳槽密封抵接,所述挡水板至少有一侧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密封抵接;
所述挡水板上设有多个过水通孔,所述挡水板内设有存板空间,多个所述过水通孔与所述存板空间完全连通;
所述存板空间内设有可滑动的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内挡板的滑动用于控制多个所述过水通孔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沿水的来流方向上,所述栽培架的端部与所述挡水板枢接;
所述挡水板的转动轨迹上至少包含所述容纳槽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架的端部设有转动槽;
所述挡水板的端部设有转动杆;
所述转动杆转动地设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杆伸出所述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板倾斜布置,所述挡水板的倾斜面朝向水的来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板空间沿所述挡水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沿所述挡水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内挡板与所述挡水板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挡板包括移动杆和多个板体;
所述移动杆与多个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可滑动地伸出所述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架上设有多个种植通孔,所述种植通孔内设有带孔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用于与待种植物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造浪装置和海水连接泵;
所述造浪装置和所述海水连接泵均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海水连接泵用于控制所述容纳槽内的水量,所述造浪装置用于为所述容纳槽内制造波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浪装置包括造浪板和伸缩机构;
所述造浪板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所述造浪板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用于带动所述造浪板上下移动以使水翻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树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
沿水的来流方向,所述造浪板的高度线性变窄。
CN202322047829.4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Active CN220528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829.4U CN220528741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829.4U CN220528741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741U true CN220528741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7829.4U Active CN220528741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8708U (zh) 蚯蚓养殖大棚
CN107055801B (zh) 水生态修复系统
CN207284433U (zh) 一种便于旋转的植物种植架
CN220528741U (zh) 一种红树植物栽培棚
CN1915006A (zh) 梯式井田设置及其利用方法
CN209861713U (zh) 一种用于有机农业的蒜黄种植装置
CN106718723B (zh) 一种金线莲的无公害高产种植方法
CN114586666A (zh) 一种具有水土养分保持功能的烟草种植用培育装置
KR100865571B1 (ko) 다슬기 양식조
JP2005253472A (ja) 栽培方法並びに栽培施設
CN204948708U (zh) 一种移栽机布苗装置
CN211430458U (zh) 带储液槽的定植篮
CN113207487A (zh) 濒危红树植物潮汐模拟自动育苗装置
CN114208653B (zh) 园林绿地水生植物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
CN114303773B (zh) 一种用于红树植物的稳定强化种植方法
CN115250897B (zh) 一种应用于近海岛礁鱼类养护的立体修复装置
CN212544841U (zh) 一种农业用育苗装置
CN109526638A (zh) 水稻种植工艺
CN216358123U (zh) 一种营林育苗箱装置
CN220776742U (zh) 一种植被幼苗栽培辅助结构
CN218869121U (zh) 一种鳝鱼养殖池
CN217936665U (zh) 农业栽培用的种子选育箱结构
CN115885726B (zh) 一种园林景观池
CN215648480U (zh) 一种节水型农林植物恒温培养箱
CN115039683B (zh) 一种水生蔬菜用种植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