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225U -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225U
CN220528225U CN202320547528.5U CN202320547528U CN220528225U CN 220528225 U CN220528225 U CN 220528225U CN 202320547528 U CN202320547528 U CN 202320547528U CN 220528225 U CN220528225 U CN 220528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earphone
capacitor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75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永波
余海龙
杨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75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包括主板本体,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和音频转换电路;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连接音频转换电路和耳机;所述侦测切换电路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给音频转换电路,还根据检测结果切换麦克信号的传输路径;所述音频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侦测切换电路传输至耳机播放。能自动识别耳机的制式并切换为对应的耳机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设备耳机制式固定不能侦测类型并切换工作模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音视频设备越来越多,人们无法区分这些设备适合用哪种制式的耳机,给人们选购耳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耳机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如图1左边所示的欧标耳机或国标耳机E/O,其为四段式耳机,其接口上的4段分别定义(从插头外(尖头处)到内)为左声道L(HPH L)段、右声道R(HPHR)段、麦克风M(MIC)段和地G(GND)段。第二种是如图1中间所示的美标耳机US,其为4线类型,其接口定义(从插头外(尖头处)到内)为左声道L(HPH L)段、右声道R(HPHR)段、地G(GND)段和麦克风M(MIC)段。第三种是如图1右边所示的三段式耳机HP,其接口定义(从插头外(尖头处)到内)为左声道L(HPH L)段、右声道R(HPHR)段和地G(GND)段。
这三种耳机有一个共同点,即左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右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均是24Ω~35Ω。很多移动音视频设备在出厂前,会将电阻和通排针跳接固定为某种制式,或通过拨动开关的方式来实现耳机制式的切换。但是,当用户使用时,其耳机制式是固定的,不能侦测耳机制式的类型,也不能更改固定的耳机工作模式(如根据插入的耳机制式切换为音频输出方式),插入其他制式的耳机则不能实现音频功能,只能使用原配耳机或同制式的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以解决现有设备耳机制式固定不能侦测类型并切换工作模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包括主板本体,外接耳机,其中,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和音频转换电路,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连接音频转换电路和耳机;
所述侦测切换电路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给音频转换电路,还根据检测结果切换麦克信号的传输路径;
所述音频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侦测切换电路传输至耳机播放。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侦测切换电路包括耳机座、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耳机座的第1脚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耳机座的第2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音频转换电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耳机座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开关的D+脚;耳机座的第4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开关的D-脚和开关的S脚;耳机座的第5脚接模拟地,耳机座的第6脚连接音频转换电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供电端,开关的VCC脚连接供电端,开关的HSD2-脚连接开关的HSD1+脚和音频转换电路,开关的GND脚、OE脚、HSD1-脚和HSD2+脚均接地。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静电管、第二静电管、第三静电管和第四静电管;所述第一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3脚与地之间,第二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2脚与地之间,第三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6脚与地之间,第四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1脚与地之间。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耳机座的第4脚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的D-脚,第六电阻连接在耳机座的第5脚与模拟地之间,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耳机座的第3脚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的D+脚。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耳机座的第2脚;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耳机座的第1脚;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音频转换电路包括音频编解码器、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
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SenseA脚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耳机座的第6脚,音频编解码器的MIC1_L脚通过第六电容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音频编解码器的MIC1_R脚通过第五电容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和开关的HSD2-脚;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和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音频编解码器的FRONT_L脚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音频编解码器的FRONT_R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阻值为0Ω。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阻值为75Ω。
可选地,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中,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容值为100pF。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设备,其包括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包括主板本体,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和音频转换电路;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连接音频转换电路和耳机;所述侦测切换电路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给音频转换电路,还根据检测结果切换麦克信号的传输路径;所述音频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侦测切换电路传输至耳机播放。能自动识别耳机的制式并切换为对应的耳机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设备耳机制式固定不能侦测类型并切换工作模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耳机的制式和接口分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侦测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频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部分侦测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处理器和另一部分侦测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板的电路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能进行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所述主板能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根据当前的制式切换对应的耳机工作模式,将音频信号传输至耳机播放。
本实施例中,耳机工作模式主要是麦克信号是否传输,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解决了现有设备耳机制式固定不能侦测类型并切换工作模式的问题。所述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适用于所有需要播放音视频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等。耳机的类型分为四段第一耳机(欧标耳机或国标耳机)、四段第二耳机(美标耳机)和三段式耳机,则对应地,耳机的制式分别为四段第一制式(即欧标制式或国标制式)、四段第二制式(即美标制式)和三段制式。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主板包括主板本体,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10和音频转换电路20;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连接音频转换电路20和耳机。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给音频转换电路30,还根据检测结果切换麦克信号MIC1_Codec的传输路径;音频转换电路30输出的模拟的音频信号(包括左音频信号FRONT_L_AL和右音频信号FRONT_R_AL)通过侦测切换电路10传输至耳机播放。其中,现有处理器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HDA信号)通过音频转换电路30转换为模拟的音频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包括耳机座J1、开关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耳机座J1的第1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耳机座J1的第2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音频转换电路30,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耳机座J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开关U1的D+脚;耳机座J1的第4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开关U1的D-脚和开关U1的S脚;耳机座J1的第5脚接模拟地,耳机座J1的第6脚连接音频转换电路30,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供电端(提供电压+V3.3_SW),开关U2的VCC脚连接供电端,开关U2的HSD2-脚连接开关U2的HSD1+脚和音频转换电路30,开关U2的GND脚、OE脚、HSD1-脚和HSD2+脚均接地(数字地)。
当耳机插入耳机座J1时,耳机座J1的第6脚与第5脚短接,输出低电平的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给音频转换电路30。音频转换电路30输出的左音频信号FRONT_L_AL通过C2耦合滤波后变为左声道信号FRONT_L,右音频信号FRONT_R_AL通过C1耦合滤波后变为右声道信号FRONT_R,一起通过耳机座J1传输至耳机播放。
由于三种耳机的最后两段定义不同,但这三种制式又有共同特点、即左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右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均是24Ω~35Ω。插入的耳机制式不同,则耳机座J1的第4脚对应的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的高低电平不同,所述检测结果即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其高低电平直接控制开关U1的连接状态。
欧标耳机或国标耳机插入时,耳机座J1的第4脚接触的是麦克(M)段,R2和R3与耳机的地G(GND)段形成一个回路而分压,使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高电平。高电平的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控制开关U1的D-脚与HSD2-脚连通,开关U1的D+脚与HSD2+脚连通,麦克信号MIC1_Codec通过切换后的路径进行传输,耳机制式为欧标制式或国标制式,此时既能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又能实现麦克风的语音采集。
美标耳机插入时,与国标耳机相反,第4脚接触的是地G(GND)段,则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低电平。低电平的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控制开关U1的D-脚与HSD1-脚连通,开关U1的D+脚与HSD1+脚连通,耳机座的麦克路径接地,耳机制式为美标制式,此时只有音频播放功能。
三段式耳机插入时,后面两段均是G(GND)段,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低电平,耳机座的麦克路径接地,此时只有音频播放功能。
优选地,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还包括第一静电管D1、第二静电管D2、第三静电管D3和第四静电管D4;所述第一静电管D1连接在耳机座J1的第3脚与地之间,第二静电管D2连接在耳机座J1的第2脚与地之间,第三静电管D3连接在耳机座J1的第6脚与地之间,第四静电管D4连接在耳机座J1的第1脚与地之间。通过这4个静电管来进行静电放电保护。
优选地,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耳机座J1的第4脚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开关U1的D-脚,第六电阻R6连接在耳机座J1的第5脚与模拟地之间,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耳机座J1的第3脚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开关U1的D+脚。
其中,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优选阻值为0Ω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在具体实施时,可在需要信号衰减时替换为对应的阻值。
优选地,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还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耳机座J1的第2脚;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耳机座J1的第1脚;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
其中,所述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阻值优选为75Ω,用于信号衰减。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优选容值为100pF,用于信号滤波。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音频转换电路30包括音频编解码器U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3的SDATA_OUT脚、BIT_CLK脚、SDATA_IN脚、SYNC脚、RESET#脚与CPU的HDA_SDOUT脚、HDA_BCLK脚、HDA_SDIN脚、HDA_SYNC脚、HDA_RST_N脚一对一连接;音频编解码器U3的SenseA脚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耳机座J1的第6脚,音频编解码器U3的MIC1_L脚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音频编解码器U3的MIC1_R脚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开关U3的HSD2-脚;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音频编解码器U3的FRONT_L脚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音频编解码器U3的FRONT_R脚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3的型号优选为ALC661-GR或ALC662-VD0-GR,其能将处理器20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即各个HDA信号、包括HDA_RST_N信号、HDA_SYNC信号、HDA_SDIN信号、HDA_BCLK信号和HDA_SDOUT信号)通过音频转换电路30转换为模拟的音频信号(包括左音频信号FRONT_L_AL和右音频信号FRONT_R_AL),由C1、C2耦合滤波后通过耳机座J1传输至耳机播放。需要理解的是,音频编解码器U3的其他引脚连接为现有技术,此处仅阐述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器件和连接关系。
图6仅示出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重要元件在主板的位置,此处仅为示例,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求布局;主板上还有其他现有元件,此处不做详述。
实施例一是直接根据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来控制开关切换,在实施例二中,还可由现有的处理器来控制开关切换。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此处用标号100进行区分)、处理器(此处用标号200进行区分)和音频转换电路(此处用标号300进行区分);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0连接处理器200、音频转换电路300和耳机,所述处理器200连接音频转换电路300。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0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给音频转换电路300,还输出制式信号(包括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给处理器200;音频转换电路300根据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来触发处理器(相当于通知处理器进入耳机制式侦测流程),所述处理器200根据制式信号识别耳机的制式并输出对应的切换信号CPU_SW,侦测切换电路100根据切换信号切换麦克信号MIC1_Codec的传输路径;处理器200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HDA信号)通过音频转换电路300转换为模拟的音频信号(包括左音频信号FRONT_L_AL和右音频信号FRONT_R_AL),通过侦测切换电路100输出音频信号至耳机播放。
所述处理器即是CPU U2。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0包括耳机座J1、开关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耳机座J1的第1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耳机座J1的第2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音频转换电路30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耳机座J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开关U1的D+脚和处理器(CPU的ADC1脚);耳机座J1的第4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开关U1的D-脚和处理器(CPU的ADC2脚);耳机座J1的第5脚接模拟地,耳机座J1的第6脚连接音频转换电路30,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供电端(提供电压+V3.3_SW),开关U2的S脚连接处理器(CPU的GPIO脚),开关U2的VCC脚连接供电端,开关U2的HSD2-脚连接开关U2的HSD1+脚和音频转换电路30,开关U2的GND脚、OE脚、HSD1-脚和HSD2+脚均接地(数字地)。
当耳机插入耳机座J1时,耳机座J1的第6脚与第5脚短接,输出低电平的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给音频转换电路30。音频转换电路30输出的左音频信号FRONT_L_AL通过C2耦合滤波后变为左声道信号FRONT_L,右音频信号FRONT_R_AL通过C1耦合滤波后变为右声道信号FRONT_R,一起通过耳机座J1传输至耳机播放。
所述制式信号包括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由于三种耳机的最后两段定义不同,但这三种制式又有共同特点、即左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右声道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均是24Ω~35Ω。
耳机座J1的第3脚对应的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和第4脚对应的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的高低电平不同。欧标耳机或国标耳机插入时,耳机座J1的第3脚接触地G(GND)段,则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为低电平,耳机座J1的第4脚接触的是麦克(M)段,R2和R3与耳机的地G(GND)段形成一个回路而分压,使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高电平。美标耳机插入时,与国标耳机相反,第4脚接触的是地G(GND)段,则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低电平,第3脚接触的是麦克(M)段,则R1和R4与耳机的地G(GND)段形成一个回路而分压,此时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为高电平。三段式耳机插入时,后面两段均是G(GND)段,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均为低电平。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传输至CPU中,CPU即可根据高低电平的组合侦测出当前插入的耳机类型。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除了开关U1的S脚连接的位置不同,处理器的功能不同,所述侦测切换电路的其他电路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两个实施例中的音频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和连接关系相同。
在实施例二中,还可通过按键来实现音量调节和接挂电话的功能。请继续参阅图7,则所述侦测切换电路100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5、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三按键K3、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5的第1脚连接处理器(CPU的ADC2脚),肖特基二极管D5的第2脚连接处理器(CPU的ADC1脚);肖特基二极管D5的第3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按键K1的一端(即第1脚和第2脚),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按键K2的一端(即第1脚和第2脚),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按键K3的一端(即第1脚和第2脚);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即第3脚和第4脚)连接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第三按键K3的另一端和地。
其中,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5的型号优选为BAT54C,第十电阻R10的阻值优选为1KΩ,第十一电阻R11的阻值优选为2KΩ,第十二电阻R12的阻值优选为100RΩ。本实施例在确保耳机制式自动侦测的同时,还能兼容现有的按键功能,包括音量加、音量减和接挂电话。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三按键K3可分别设为音量加按键、音量减按键和接挂电话按键。当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或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任一个为高电平(此时为3.3V)时,即使有按键被下,该按键所接的电阻接地形成分压回路,会将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或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的电压分压,但仍保持为高电平(如2.5V),因此,CPU读取到的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的电压值还是高低电平的组合,也能正确识别出耳机的制式。同时,由于R11~R12的阻值不同,导致分压的大小不同,不同的分压对应不同的按键功能,这样CPU通过分压的电压大小即可判断出被按下的按键以及需要执行的按键功能。
图8仅示出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重要元件在主板的位置,此处仅为示例,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求布局;主板上还有其他现有元件,此处不做详述。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主板的工作原理为:
当耳机插入耳机座J1时,耳机座J1的第6脚与第5脚短接,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变为低电平并传输给音频编解码器U2。音频编解码器U2检测耳机检测信号FRONT_JD为低电平时识别插入耳机,将耳机插入的信息通过HDA信号上报给CPU,使CPU进入耳机制式侦测流程。
当插入的耳机是欧标耳机或国标耳机E/O时,耳机座J1的第4脚上的触点接触到耳机插头的麦克(M)段,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高电平;耳机座J1的第3脚上的触点接触到耳机插头的地G(GND)段,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为低电平。CPU通过读取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的电压值,输出高电平的切换信号CPU_SW来控制开关U1,开关U1的D-脚与HSD2-脚连通,开关U1的D+脚与HSD2+脚连通,麦克信号MIC1_Codec通过切换后的路径进行传输,耳机制式为欧标制式或国标制式,此时既能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又能实现麦克风的语音采集。
反之,当插入的耳机是美标耳机时,耳机座J1的第4脚接触的是G(GND)段,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为低电平;第3脚接触的是地麦克(M)段,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为高电平。CPU此时输出低电平的切换信号CPU_SW,开关U1的D-脚与HSD1-脚连通,开关U1的D+脚与HSD1+脚连通,耳机座的麦克路径接地,耳机制式为美标制式,此时只有音频播放功能。
当插入的耳机是三段式耳机时,耳机座J1的第4脚和第3脚均连接G(GND)段,第一制式信号ADC(HP_1)和第二制式信号ADC(HP_2)均为低电平。CPU也输出高电平的切换信号CPU_SW,虽然耳机座的麦克路径接通,但由于第4脚和第3脚均连接地G(GND)段,相当于麦克路径还是接地,此时只有音频播放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能自动识别市场上的四段美标耳机,欧标和国标耳机,三段式耳机;还能根据当前的制式切换对应的耳机工作模式,控制麦克信号的传输,将音频信号传输至耳机播放;在确保耳机制式正常识别的同时,还能检测按键操作并执行对应的按键功能;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难度低,有利于电路布局。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包括主板本体,外接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侦测切换电路和音频转换电路,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连接音频转换电路和耳机;
所述侦测切换电路检测插入的耳机的制式并输出耳机检测信号给音频转换电路,还根据检测结果切换麦克信号的传输路径;
所述音频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侦测切换电路传输至耳机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切换电路包括耳机座、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耳机座的第1脚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耳机座的第2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音频转换电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耳机座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开关的D+脚;耳机座的第4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开关的D-脚和开关的S脚;耳机座的第5脚接模拟地,耳机座的第6脚连接音频转换电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供电端,开关的VCC脚连接供电端,开关的HSD2-脚连接开关的HSD1+脚和音频转换电路,开关的GND脚、OE脚、HSD1-脚和HSD2+脚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静电管、第二静电管、第三静电管和第四静电管;所述第一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3脚与地之间,第二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2脚与地之间,第三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6脚与地之间,第四静电管连接在耳机座的第1脚与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耳机座的第4脚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的D-脚,第六电阻连接在耳机座的第5脚与模拟地之间,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耳机座的第3脚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的D+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切换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耳机座的第2脚;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耳机座的第1脚;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模拟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转换电路包括音频编解码器、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
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SenseA脚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耳机座的第6脚,音频编解码器的MIC1_L脚通过第六电容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音频编解码器的MIC1_R脚通过第五电容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和开关的HSD2-脚;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和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音频编解码器的FRONT_L脚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音频编解码器的FRONT_R脚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阻值为0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阻值为75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容值为100pF。
10.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
CN202320547528.5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Active CN220528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7528.5U CN2205282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7528.5U CN2205282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225U true CN220528225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7528.5U Active CN2205282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09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ccessory
US10652662B2 (en) Connectors for data transfer
US8467828B2 (en) Audio I O headset plug and plug detection circuitry
KR101259477B1 (ko) 원격 제어 기능을 가지는 헤드셋
CN101841588B (zh) 音频接口装置及使用该音频接口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2073470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20528225U (zh)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及设备
US20110058694A1 (en) Audio Signal Switching Apparatus
CN212034122U (zh) 兼容usb2.0通信和type-c模拟耳机的电路
WO2023216787A1 (zh) 电子设备、上拉电路和抑制耳机pop音的方法
CN116405834A (zh) 一种耳机制式侦测切换的主板、设备及侦测切换方法
CN2770992Y (zh) 具有播放及存储功能的笔
CN111698614B (zh) 音频输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5729721U (zh)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6261081B (zh) 一种耳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7721490U (zh) 一种trs或trss插头检测电路
CN114189797B (zh) 一种耳机检测电路、芯片及音频设备
CN219938512U (zh) 一种耳机座子兼容侦测的主板及设备
CN212785812U (zh) 双音频输入双音频采集双音频输出的音频自动切换电路
CN213844114U (zh) 一种板载声卡音频电路及计算机
EP1696313A2 (en) An Audio Signal Switching Apparatus
CN212115639U (zh) 音频输出通道控制电路及无线耳机
CN107547964A (zh) 耳机装置
CN117714932A (zh) 音频接口电路、音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939349A (zh) 耳机接口电路及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