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9721U -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9721U
CN215729721U CN202121077276.1U CN202121077276U CN215729721U CN 215729721 U CN215729721 U CN 215729721U CN 202121077276 U CN202121077276 U CN 202121077276U CN 215729721 U CN215729721 U CN 215729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capacitor
sound car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72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新
陈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72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9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9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9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包括接口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接口模块根据外设的拔插状态输出对应的设备侦测信号,还根据拨动开关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设备侦测模块根据设备侦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侦测是否有外设插入。有外设插入时,信号传输模块对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无论外设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信号传输模块都能将耳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通过接口模块切换麦克传输路径,即可使不同类型的四段式耳机都支持麦克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三段式接口是台式机主板的标配,用于支持标准三段式耳机、麦克风以及音响。但是,随着四段式耳机设备的普及,传统主板的三段式接口在机械结构上无法很好地兼容四段式耳机设备,台式机主板的传统音频方案不支持四段式耳机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台式机主板不能兼容四段式耳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其包括接口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声卡电路;
所述接口模块根据外设的拔插状态输出对应的设备侦测信号,还根据拨动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所述设备侦测模块根据设备侦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对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
可选地,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中,所述接口模块包括连接器和拨动开关;
所述连接器的第1脚连接拨动开关的第5脚,连接器的第2脚连接拨动开关的第2脚,连接器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器的第6脚连接设备侦测模块;连接器的第5脚、N1脚和N2脚均悬空;拨动开关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拨动开关的第1脚和第6脚均接模拟地。
可选地,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中,所述设备侦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6脚;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6脚;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四开关管的源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数字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模拟地。
可选地,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中,所述设备侦测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连接器的第6脚之间,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六电阻连接在第四开关管的栅极和连接器的第6脚之间。
可选地,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声卡电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拨动开关的第3脚和第4脚;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3脚,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4脚;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声卡电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模拟地。
可选地,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还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
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第十三电阻连接在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第十四电阻连接在第六电容的一端与连接器的第3脚之间,第十五电阻连接在第七电容的一端与连接器的第4脚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声卡电路和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
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检测外设的拔插状态并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侦测有外设插入时,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将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输出至外设播放;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根据拨动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声卡电路包括声卡芯片、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
所述声卡芯片的Sense_B脚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和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漏极,声卡芯片的MIC2_VREFO脚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声卡芯片的MIC2-R脚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MIC2-L脚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LINE2-R脚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LINE2-L脚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包括接口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声卡电路;所述接口模块根据外设的拔插状态输出对应的设备侦测信号,还根据拨动开关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所述设备侦测模块根据设备侦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声卡电路根据检测信号的高低电平即可侦测是否有外设插入。侦测有外设插入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对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无论外设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只要有外设插入,信号传输模块都能将耳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实现了三段式接口兼容四段式耳机设备的功能。通过接口模块切换麦克传输路径,即可使不同类型(国标和美标)的四段式耳机都支持麦克功能,兼容三段式插头和四段式插头的设备使用的同时,还能兼容不同标准的耳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现有国标耳机和美标耳机的插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口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备侦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声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和声卡电路20,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连接声卡电路20;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检测外设的拔插状态并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包括麦克检测信号和耳机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20;侦测有外设插入时,将声卡电路20输出的耳机信号(包括耳机左信号和耳机右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包括左音频信号和右音频信号)并输出至外设播放;用户还能根据外设的段式类型(即国标和美标)进行波动操作,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根据拨动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段式插头兼容包括三段式插头和四段式插头的兼容,终端设备(如台式机)内的主板可以兼容带有四段式耳机插头的设备的同时、还支持传统的三段式接口的音频设备(如传统三段式耳机、麦克风以及音响)。主要应用于X86平台的主板上,通过段式插头兼容电路,使现有主板的音频方案也能支持四段式耳机的使用。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能实现不同段式外设的音频播放,还能通过麦克传输路径的切换来实现不同段式类型的麦克功能,既能兼容不同段式外设和不同段式类型,又能确保音频的正确播放和语音的采集,从而解决了现有终端设备不能兼容不同标准的耳机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10包括接口模块110、设备侦测模块120和信号传输模块130;所述接口模块110连接设备侦测模块120和信号传输模块130,设备侦测模块120和信号传输模块130均连接声卡电路20;所述接口模块110根据外设的拔插状态输出对应的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还根据拨动开关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所述设备侦测模块120根据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包括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给声卡电路20;声卡电路20根据检测信号的高低电平即可侦测是否有外设插入。侦测有外设插入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30对声卡电路20输出的耳机信号(包括耳机左信号LINE2_L和耳机右信号LINE2_R)进行信号处理(如抑噪、去扰、滤波)后转换为音频信号(包括左音频信号LINE2_R和右音频信号HPOUT_R)、并通过接口模块110输出至外设播放。
无论外设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只要有外设插入,信号传输模块130都能将耳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110输出至外设播放;四段式耳机插入三段式接口也能正常播放音频,实现了三段式接口兼容四段式耳机设备的功能。通过接口模块110切换麦克传输路径,即可使不同类型(国标和美标)的四段式耳机都支持麦克功能,兼容三段式插头和四段式插头的设备使用的同时,还能兼容不同标准的耳机。
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模块110包括连接器HPOUT和拨动开关SW(型号优选为SS-2235,也可替换为拨码开关),所述连接器HPOUT的第1脚连接拨动开关SW的第5脚,连接器HPOUT的第2脚连接拨动开关SW的第2脚,连接器HPOUT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130,连接器HPOUT的第6脚连接设备侦测模块120;连接器HPOUT的第5脚、N1脚和N2脚均悬空;拨动开关SW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130,拨动开关SW的第1脚和第6脚均接模拟地(图中三角形表示,模拟音频电路使用的地)。
由于四段式耳机的插头通常分为国标和美标两种,如图2所示,国标耳机的插头JP1从最前端开始分别是左声道L、右声道R、麦克MIC、地线GND;美标耳机的插头JP2与国标耳机的插头JP1的区别在于最后两节的地线GND和麦克MIC的顺序相反。
所述连接器HPOUT上的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平时被3V电默认拉高,当插头插入连接器HPOUT时,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被拉低(低有效)。左音频信号HPOUT_L和右音频信号HPOUT_R用于传输双声道耳机音频。根据插入的不同标准的耳机,切换拨动开关SW的引脚连接来选择国标和美标的传输路径,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和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则对应在麦克信号和地信号之间进行切换。本实施例中,使用国标耳机时,拨动开关SW的第4脚连接第5脚,将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与第4脚上的MIC_CONN信号短接做麦克信号的输入(即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设置为麦克信号);拨动开关SW的第1脚连接第2脚,将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接地(即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设置为地信号),第3脚和第6脚不连接。使用美标耳机时,拨动开关SW的第2脚连接第3脚,将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与第3脚上的MIC_CONN信号短接做麦克信号的输入(即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设置为麦克信号);拨动开关SW的第5脚连接第6脚,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接地(即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设置为地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设备侦测模块12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连接器HPOUT的第6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输入供电电压+3VS),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20,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连接器HPOUT的第6脚;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20;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数字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和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均连接模拟地。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至第四开关管Q4均为NMOS管。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麦克风侦测电路。第四开关管Q4、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组成耳机侦测电路。
所述连接器HPOUT未接入设备(如四段式耳机或三段式接口的音频设备)时,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均导通,第一开关管Q1将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拉低,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被供电电压上拉而导通,麦克检测信号MIC2-JD为低电平,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也为低电平。
连接器接入设备时,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均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被供电电压上拉而导通,第三开关管Q3截止,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被声卡电路20拉高(具体为声卡芯片的内部电路拉高)为高电平(有效)。
声卡电路20检测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为低电平时,判断当前没有接入任何设备;检测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为高电平时,判断当前接入设备。
麦克风侦测电路(用3个MOS管做延迟的电平翻转)比耳机侦测电路(用一个MOS管做电平翻转)多一级,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就不会同时到达声卡电路20,这是为了模拟三段式接口的两个设备先后接入时,耳机会先于麦克风被声卡电路20侦测到的情况,防止搭配某些型号的声卡设备时出现侦测异常的情况。由于此处已经模拟,声卡电路20即可侦测到耳机、麦克风先后接入,无需声卡电路20本身去判定插入的设备是三段式设备还是四段式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备侦测模块120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和连接器HPOUT的第6脚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和连接器HPOUT的第6脚之间。
其中,第三电阻R3和第六电阻R6用于保护所连接的开关管并对输入的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进行限流稳压。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用于保护所连接的开关管,避免供电电压+3VS突变高压、电压波动烧坏所接的开关管。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30包括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阻值优选为4.7KΩ)、第八电阻R8(阻值优选为22KΩ)、第九电阻R9(阻值优选为22KΩ)、第十电阻R10(阻值优选为22KΩ)、第十一电阻R11(阻值优选为22KΩ)、第三电容C3(容值优选为1000pF)、第四电容C4(容值优选为10uF)、第五电容C5(容值优选为10uF)、第六电容C6(容值优选为10uF)和第七电容C7(容值优选为10uF);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声卡电路20(由声卡芯片提供麦克风输入参考电压PIN30-VREFO),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拨动开关SW的第3脚和第4脚;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连接器HPOUT的第3脚,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连接器HPOUT的第4脚;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连接声卡电路20;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模拟地。
其中,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组成麦克信号传输路径,麦克左信号MIC2-L和麦克右信号MIC2-R连接在一起,实现单声道录音,第三电容C3用于对录音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组成耳机信号传输路径,耳机右信号LINE2_R和耳机左信号LINE2_L分开传输。麦克风输入参考电压PIN30-VREFO为一固定值,无信号传输时,R7分别与R8、R9、R10、R11进行分压,使麦克左信号MIC2-L、麦克右信号MIC2-R、耳机右信号LINE2_R和耳机左信号LINE2_L为对应的分压电压(设置为低电平)。传输信号时,麦克左右信号以及耳机左右信号的电平对应变化;C4至C7对传输的信号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30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在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之间,第十三电阻R13连接在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之间,第十四电阻R14连接在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连接器HPOUT的第3脚之间,第十五电阻R15连接在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连接器HPOUT的第4脚之间。
其中,第十二电阻R12至第十五电阻R15用于优化信号的质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个电阻的阻值。
需要理解的是,信号传输模块130的具体电路结构还可以根据声卡电路20中声卡芯片的型号对应修改(如与声卡芯片连接的引脚名称不同,或对应增减电容、电阻的个数等)。
请一并参阅图6,所述声卡电路20包括声卡芯片U(优选型号为ALC662-VD)、第十六电阻R16(阻值优选为39.2KΩ)和第十七电阻R17(阻值优选为20KΩ);所述声卡芯片U的Sense_B脚(声卡芯片的设备侦测脚,高电平有效)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和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声卡芯片U的MIC2_VREFO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声卡芯片U的MIC2-R脚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声卡芯片U的MIC2-L脚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声卡芯片U的LINE2-R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声卡芯片U的LINE2-L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
需要理解的是,声卡芯片U还有其他外围电路和引脚连接,此为现有技术。图6中仅示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引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6,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原理为:
当没有设备(如带有四段式耳机插头的设备或带有三段式耳机插头的设备)接入时,连接器HPOUT上的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默认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均导通,第一开关管Q1将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拉低,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被供电电压上拉而导通,麦克检测信号MIC2-JD为低电平,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也为低电平。声卡芯片U检测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均为低电平时,侦测当前没有设备。
当带有三段式耳机插头的设备或带有四段式耳机插头的设备接入时,设备侦测信号HPOUT_JD变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均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被供电电压上拉而导通,第三开关管Q3截止,麦克检测信号MIC2-JD和耳机检测信号LINE2-JD被声卡芯片U的内部电路上拉为高电平,声卡芯片U侦测到设备。
三段式耳机插头与四段式耳机插头相比,没有麦克MIC。由于麦克风侦测电路(有3个开关管)比耳机侦测电路(只有一个开关管)多两级,耳机会先于麦克风被声卡芯片侦测到,因此,无需声卡芯片判断插入的设备是三段式还是四段式。音频传输时,声卡芯片输出耳机左信号LINE2_L和耳机右信号LINE2_R,通过信号传输模块130中对应的电阻电容滤波去躁后,转换为左音频信号HPOUT_L和右音频信号HPOUT_R、通过连接器HPOUT传输至对应的耳机插头输出至耳机播放,无论是三段式耳机还是四段式耳机都能正常播放。
麦克信号输入时,用户可控制拨动开关SW的引脚切换来选择美标和美标的麦克传输路径。若用户不清楚是国标还是美标,用户可先说话,若有采集到语音,则无需切换,若没有则拨动切换。
使用国标耳机时,拨动开关SW的第4脚连接第5脚,将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与第4脚上的MIC_CONN信号短接,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设置为麦克信号;拨动开关SW的第1脚连接第2脚,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设置为地信号。此时,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从拨动开关SW的第4脚输出、变为MIC_CONN信号,经过信号传输模块130中对应的电阻电容滤波去躁后,转换为麦克左信号MIC2-L和麦克右信号MIC2-R并传输至声卡芯片。
使用美标耳机时,拨动开关SW的第2脚连接第3脚,将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与第3脚上的MIC_CONN信号短接,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设置为麦克信号;拨动开关SW的第5脚连接第6脚,第一麦克信号MIC_OMTP设置为地信号。此时,第二麦克信号MIC_CTIA从拨动开关SW的第3脚输出、变为MIC_CONN信号,经过信号传输模块130中对应的电阻电容滤波去躁后,转换为麦克左信号MIC2-L和麦克右信号MIC2-R并传输至声卡芯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能搭配现有的所有Audio Codec(音频编解码器)电路,支持一个耳机输出和一个麦克风输入的功能,能兼容三段式插头和四段式插头的设备使用,实现国标耳机与美标耳机的切换,既能兼容不同标准的耳机,又能确保音频的正确播放和麦克语音的采集,无需更改接口电路就能适用不同类型的耳机,该段式插头兼容电路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研发成本和PCB板的设计难度,缩短了研发周期,有利于控制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设备侦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声卡电路;
所述接口模块根据外设的拔插状态输出对应的设备侦测信号,还根据拨动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所述设备侦测模块根据设备侦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对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接口模块输出至外设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包括连接器和拨动开关;
所述连接器的第1脚连接拨动开关的第5脚,连接器的第2脚连接拨动开关的第2脚,连接器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器的第6脚连接设备侦测模块;连接器的第5脚、N1脚和N2脚均悬空;拨动开关的第3脚和第4脚均连接信号传输模块,拨动开关的第1脚和第6脚均接模拟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侦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6脚;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6脚;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端,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声卡电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四开关管的源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数字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均连接模拟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侦测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连接器的第6脚之间,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供电端之间,第六电阻连接在第四开关管的栅极和连接器的第6脚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声卡电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拨动开关的第3脚和第4脚;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3脚,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一端和连接器的第4脚;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声卡电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模拟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还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五电阻;
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第十三电阻连接在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第十四电阻连接在第六电容的一端与连接器的第3脚之间,第十五电阻连接在第七电容的一端与连接器的第4脚之间。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声卡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连接声卡电路;
所述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检测外设的拔插状态并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给声卡电路;侦测有外设插入时,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将声卡电路输出的耳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并输出至外设播放;段式插头兼容电路根据拨动操作切换麦克传输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卡电路包括声卡芯片、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
所述声卡芯片的Sense_B脚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和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漏极,声卡芯片的MIC2_VREFO脚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声卡芯片的MIC2-R脚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MIC2-L脚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LINE2-R脚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声卡芯片的LINE2-L脚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
CN202121077276.1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5729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276.1U CN21572972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276.1U CN21572972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9721U true CN21572972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7276.1U Active CN21572972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9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696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회로 장치
CN101783986B (zh) 耳机接口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1841588B (zh) 音频接口装置及使用该音频接口装置的电子装置
US201500985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grated headset switch with reduced crosstalk noise
JP2013516808A (ja) 有線イヤホンとの互換性を実現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29958A (zh) 音频输出装置
CN101610439B (zh) 电子装置
JP2010278691A (ja) オーディオ・デバイスの認識装置および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CN109922394A (zh) 偏置电压输出电路及驱动电路
EP2519034B1 (en) Earphone pulling and plugging detection circuit
CN105050001A (zh) 一种耳机兼容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1990144A (zh) 双耳机适配器、主板和双耳机的检测方法
CN204968070U (zh) 耳机插座、耳机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5120390A (zh) 耳机插座、耳机插头及电子设备
US20130259276A1 (en) Earphone jack and earphone interface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5729721U (zh)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KR20110019841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오디오 채널 간 크로스 톡 개선 장치 및 방법
EP3940525A1 (en) Audio circuit, related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0166130A (ja) プラグ挿抜検出回路および音声再生装置
CN108196818B (zh) 耳机识别装置
CN107800853B (zh) 存储器、手机及其音频电路和音频文件的外放方法
CN202713580U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耳机兼容接口电路
CN108769847A (zh) 一种带智能转换接口的麦克风及实现方法
CN106412760B (zh) 耳机兼容装置
CN102238454B (zh) 一种ecm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