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7849U - 镜头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27849U CN220527849U CN202321745825.7U CN202321745825U CN220527849U CN 220527849 U CN220527849 U CN 220527849U CN 202321745825 U CN202321745825 U CN 202321745825U CN 220527849 U CN220527849 U CN 220527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electrode
- driving mechanism
- lens driv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44000273256 Phragmites commun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外壳、磁石组、载体、上簧片和下簧片,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绕底板边缘排列并与底板的顶面连接,底座内嵌有第一电极片。外壳具有容纳空间且底部开口,外壳罩于多个侧板的外部并与底板连接。磁石组与外壳和/或底座连接。载体为环状,载体的环内用于安装镜头。载体位于多个侧板之内且设有线圈组,线圈组与磁石组配合可驱动载体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载体设有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一电极片相对设置并形成电容结构。下簧片位于底板和载体之间并与底座和载体连接。上簧片位于载体的顶部和外壳之间并与载体和外壳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影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一些具有照相或录像功能的电子装置设有一镜头驱动机构,以驱动镜头的光学组件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霍尔传感器或其他体积较大的传感器感应载体的位置,现有设计的传感器占据空间大且重量大,这无疑增大了整个镜头驱动机构的重量,不能满足市场对镜头驱动机构轻量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绕所述底板边缘排列并与所述底板的顶面连接,所述底座内嵌有第一电极片;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空间且底部开口,所述外壳罩于多个所述侧板的外部并与所述底板连接;
磁石组,所述磁石组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底座连接;
载体,所述载体为环状,所述载体的环内用于安装镜头;所述载体位于多个所述侧板之内且设有线圈组,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磁石组配合可驱动所述载体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所述载体设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第一电极片相对设置并形成电容结构;
下簧片,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载体之间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体连接;
上簧片,位于所述载体的顶部和所述外壳之间并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外壳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片内嵌于所述侧板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沿径向对齐,所述径向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片沿光轴方向排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沿径向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下簧片与所述内置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置电路位于所述底板内且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导电线,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片分别与两个相互绝缘的所述导电线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簧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簧片包括至少三个相互绝缘的簧片,其中一个所述簧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一体成型,另外两个相互绝缘的所述簧片分别与所述线圈组的两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矩形板,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部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片与载体的径向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
所述载体的径向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与所述安装槽对齐;
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阻尼胶,所述阻尼胶位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片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并形成多个所述电容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配合形成电容结构,该电容结构可代替现有技术的传感器以感应载体的位置,而且该电容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提高镜头驱动机构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座、载体、上簧片下簧片和磁石组的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载体和下簧片的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组、下簧片、第二电极片、内置电路和第一电极片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00、镜头驱动机构;1、底座;11、底板;12、侧板;13、限位件;14、内置电路;15、导电线;16、第一电极片;17、安装槽;2、载体;21、线圈组;22、凹槽;23、第二电极片;3、磁石组;4、上簧片;5、下簧片;6、外壳;61、避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100,该镜头驱动机构100包括底座1、外壳6、载体2、磁石组3、上簧片4和下簧片5,其中,底座1用于承载载体2;外壳6用于防护外部的异物进入载体2内部;载体2用于安装镜头并带动镜头沿光轴运动,以调节焦距。上簧片4和下簧片5配合用于驱动载体2复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包括矩形的底板11和四个侧板12,四个侧板12围绕底板11边缘间隔排列并与底板11的顶面连接。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为了减轻镜头驱动的整体重量,四个侧板12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个侧部且间隔排列,即四个侧板12长度较小且没有彼此连接。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四个侧板12也可以首尾连接形成环状,而且底板11也可以设置圆形板。
底板11内还嵌设内置电路14,该内置电路14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导电线15,且每个导电线15的端部暴露于底座1的底部并可用于与外部的电源线电连接,多个导电线15中的部分导电线15的另一端部位于其中一个侧板12内,该侧板12内还设有两个第一电极片16,该两个第一电极片16沿光轴方向对齐,且分别与位于该侧板12内的部分导电线15电连接,即该部分导电线15可为两个第一电极片16通电。
第一电极片16也可以设置更多个,多个第一电极片16可以位于不同的侧板12内,或者部分第一电极片16位于底板11内,部分第一电极片16位于侧板12内。多个第一电极片16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侧板12内并沿光轴方向对齐,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电极片16位于同一侧板12内且沿光轴方向对齐。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一电极片16的具体位置。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路14的具体电路走向不受限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常规设计。
外壳6为方体壳体并具有容纳空间,外壳6罩于多个侧板12的外部且底部开口,外壳6的底部与底板11连接,顶部设有避光孔61,用于避让进入镜头的光线。
磁石组3与外壳6的内壁或底座1连接,用于与载体2的线圈组21配合以驱动载体2沿光轴方向运动,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磁石组3包括四个磁石,如图3和图4所示,四个磁石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个角部且四个磁石的底部与底板11连接,径向外侧可与外壳6的内壁连接,顶部通过上簧片4与外壳6的顶壁连接。而底板11的四个角部还分别设有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由底板11的顶面远离底板11延伸形成且位于四个磁石的径向外侧,可以限制四个磁石发生移位。应理解,四个磁石也可以仅仅与底座1或外壳6的内壁连接。
载体2为环状,镜头可安装于载体2的环内。载体2安装于四个侧板12内并与底板11间隔设置,载体2可在四个侧板12内沿光轴方向运动。
载体2的径向外侧设有线圈组21,线圈组21缠绕载体3的径向外侧并沿径向与磁石组3对齐,线圈组21与磁石组3配合以驱动载体2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从而调节镜头的焦距。
此外,载体2设有第二电极片23,第二电极片23和两个第一电极片16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片16沿径向对齐,并相对设置并形成电容结构,而该电容结构与外部的感应元件电连接,该感应元件可感应电容结构的电容量变化。当载体2沿光轴方向运动时,第二电极片23和第一电极片16的相对面积活动相对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结构的电容量改变,根据电容量的变化可以判断载体2的位移。由于第一电极片16和第二电极片23均为金属的薄片状,体型小重量轻,不占据镜头驱动机构100额外的空间,可以减少镜头驱动机构100的重量,有利于提高镜头驱动机构100的轻量化。
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电极片23,多个第二电极片23可与载体2的径向外侧连接或与载体2的底部连接,多个第二电极片2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多个第一电极片16的位置设置,即第二电极片23需分别与第一电极片16沿径向或光轴方向相对设置成形成电容结构即可,多个电容结构可以增加监测载体2的位置的灵敏度。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电极片16位于同一个侧板12内,一个第二电极片23内嵌于载体2内并与两个第一电极片16分别相对设置形成两个电容结构,当载体2沿光轴方向运动时,第二电极片23与两个第一电极片16的相对面积均发生变化,其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极片16的相对面积增大,与另外一个第一电极片16的相对面积减少,可以根据两个第一电极片16的位置变化判断载体2的具体位置。
可选地,第二电极片23与两个第一电极片16中的一个第一电极片16相对设置,与另外一个电极片错位设置。当载体2运动时,第二电极片23随着载体2运动并与两个第一电极片16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与两个第一电极片16均形成电容结构,且两个电容结构的电容量随着载体2运动而改变,根据两个电容结构的电容量变化可综合判断载体2的位移。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片23与下簧片5电连接,该下簧片5包括三个相互绝缘的簧片,三个簧片分别与底座1的内置电路14电连接,其中两个簧片分别与载体2的线圈组21的两端电连接,用于为线圈组21通电,另外一个簧片与第二电极片23电连接并,优选地,该第二电极片23贴于载体2的径向外侧并与载体2连接,该簧片与该第二电极片23一体成型,可以增加过流能力。
上簧片4和下簧片5分别具有弹性,下簧片5位于底板11和载体2之间并与底板11和载体2连接,下簧片5还与底座1的内置电路14电连接。上簧片4位于载体2的顶部和外壳6之间并与载体2和外壳6连接。载体2沿光轴方向运动后,上簧片4和下簧片5配合可驱动载体2复位。
四个侧板12的内壁分别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载体2的径向外侧设有四个凹槽22,四个凹槽22也设有凸起分别与安装槽17沿径向对齐,径向包括多个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每个安装槽17和凹槽22内设有阻尼胶,阻尼胶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17,另一部分位于与该安装槽17对应的和凹槽22内,安装槽17和凹槽22内的凸起可以增加与阻尼胶的接触面积,以增加阻尼胶与安装槽17和凹槽22的连接强度。载体2沿光轴方向运动时,阻尼胶可以缓冲载体2运动并防止载体2触碰侧板12。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极片16和第二电极片23配合形成电容结构,该电容结构可代替现有技术的传感器以感应载体2的位置,而且该电容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提高镜头驱动机构100的轻量化。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绕所述底板边缘排列并与所述底板的顶面连接,所述底座内嵌有第一电极片;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空间且底部开口,所述外壳罩于多个所述侧板的外部并与所述底板连接;
磁石组,所述磁石组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底座连接;
载体,所述载体为环状,所述载体的环内用于安装镜头;所述载体位于多个所述侧板之内且设有线圈组,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磁石组配合可驱动所述载体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所述载体设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第一电极片相对设置并形成电容结构;
下簧片,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载体之间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体连接;
上簧片,位于所述载体的顶部和所述外壳之间并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外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内嵌于所述侧板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沿径向对齐,所述径向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片沿光轴方向排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沿径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下簧片与所述内置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位于所述底板内且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导电线,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片分别与两个相互绝缘的所述导电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簧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簧片包括至少三个相互绝缘的簧片,其中一个所述簧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一体成型,另外两个相互绝缘的所述簧片分别与所述线圈组的两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矩形板,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部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片与载体的径向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
所述载体的径向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径向与所述安装槽对齐;
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阻尼胶,所述阻尼胶位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片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并形成多个所述电容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5825.7U CN220527849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镜头驱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5825.7U CN220527849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镜头驱动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27849U true CN220527849U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3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45825.7U Active CN220527849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镜头驱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27849U (zh) |
-
2023
- 2023-07-04 CN CN202321745825.7U patent/CN2205278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40807B1 (ko) | 렌즈 구동장치 | |
US8432626B2 (en) |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adjustable optical element | |
WO2022161392A1 (zh) |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WO2022253217A1 (zh) |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209823873U (zh) | 一种自动对焦摄像模组 | |
CN108375863A (zh) | 相机模组 | |
CN220527849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JPH11351845A (ja) | チルトセンサー | |
CN217181355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111123466A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19202030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载体 | |
CN220367459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组件 | |
CN211577538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20509196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19574475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 | |
CN222394208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19552744U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219179678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组件 | |
CN220208013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19496781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20509195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19574474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221507288U (zh) | 光圈调节装置 | |
CN221056738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 | |
KR102687486B1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10 Address after: 215316, 2nd Floor, No. 2133 Donghe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Haoze Electronics Co.,Ltd. Kunshan Branch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54763 Qianyao village, Chengbo Town, Mengzhou City, Jiaozuo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haoze Electron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