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7006U -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7006U
CN220527006U CN202321817313.7U CN202321817313U CN220527006U CN 220527006 U CN220527006 U CN 220527006U CN 202321817313 U CN202321817313 U CN 202321817313U CN 220527006 U CN220527006 U CN 22052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water
water nozzle
water cooling
cool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73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周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73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水冷组件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和柔性管,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和第一水嘴,第一水嘴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柔性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连接于第一水嘴。其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可利用第一轴向密封件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降低了水冷组件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装配难度。

Description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和电动轮船等等。
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降低电池的装配难度,也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降低电池的装配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和柔性管,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和第一水嘴,第一水嘴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柔性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连接于第一水嘴。其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组件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和柔性管,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和第一水嘴,第一水嘴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柔性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连接于第一水嘴。其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在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轴向公差或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存在加工误差时,采用第一轴向密封件密封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的方式,可利用第一轴向密封件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降低了水冷组件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一水嘴内,第一水嘴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第一台阶面可作为第一轴向密封件的装配基准,且由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存在,第一轴向密封件在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后,可自动位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第二台阶面和第一台阶面共同挤压第一轴向密封件即可实现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的轴向密封,装配难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径向密封件,第一径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实现径向密封。第一径向密封件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在径向上实现密封,配合第一轴向密封件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存在两道密封,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一水嘴内,第一径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的内周面和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之间。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可作为第一径向密封件的装配基体,即可将第一径向密封件预装至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在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后,第一径向密封件同时完成装配,装配难度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第一径向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环形凹槽内。在第一径向密封件预装至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时,环形凹槽可对第一径向密封件在轴向上进行限位,降低在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时,第一径向密封件从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脱落,无法位于第一水嘴的内周面和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之间,导致第一径向密封件装配失败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密封件和第一径向密封件沿第一水嘴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轴向密封件相比第一径向密封件更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这样的设计,使得在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后,可同时完成轴向和径向的密封,装配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卡接臂,管接头本体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水嘴内,柔性管的一端套设于管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卡接臂位于管接头本体的外部,卡接臂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连接,卡接臂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水嘴卡接。在管接头本体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水嘴内后,即可通过管接头本体完成柔性管和第一水嘴的连接,装配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卡接臂配合的卡接凸台。卡接凸台位于第一水嘴的外周面,使装配人员可直观的目视卡接位置,水冷组件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臂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连接,第一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段的另一端用于与卡接凸台配合。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置关系可灵活设置,降低水冷组件装配时,卡接壁与第一水嘴发生干涉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被配置为可相对于第一水嘴周向转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位置,卡接臂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卡接,以限制第一管接头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在解锁位置,卡接臂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脱离,以允许第一管接头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通过旋转第一管接头的方式即可实现第一管接头和第一水嘴的拆卸或装配,装配效率高,水冷组件维护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引导凸台,沿第一水嘴的轴向,引导凸台位于卡接凸台和第一水冷板本体之间;沿第一水嘴的径向,引导凸台的凸出高度大于或等于卡接凸台的凸出高度。在第一管接头旋转的过程中,当卡接臂位于引导凸台上时即表示第一管接头可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当卡接臂位于第一水嘴的外周面的其余位置时,即表示第一管接卡接于卡接凸台。引导凸台的设置使卡接臂在随第一管接头旋转的过程中逐渐变形,降低了卡接臂过度变形而断裂的风险,提高了卡接臂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引导凸台,多个引导凸台沿第一水嘴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卡接臂可在第一水嘴的外周面的多个位置实现卡接,无需在特定位置实现卡接,降低了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凸台设置有供卡接臂的另一端通过的缺口,缺口沿轴向贯穿卡接凸台,在解锁位置,卡接臂的另一端与缺口位置对应。这样的设计,使得卡接臂随第一管接头旋转的过程中,变形幅度较小,只需旋转至与缺口对应的位置即可实现解锁,使卡接臂具有较高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臂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接臂沿管接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第一管接头和第一水嘴形成连接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水冷板和第二管接头,第二水冷板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和第二水嘴,第二水嘴连接于第二水冷板本体,柔性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连接于第二水嘴。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可适用于柔性管的两端均需装配操作的装配环境,提高了水冷组件的兼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向密封件,第二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二水嘴和第二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二水嘴和第二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在轴向的两端均具有吸收轴向公差的能力,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进一步降低了水冷组件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径向密封件,第二径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二水嘴和第二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二水嘴和第二管接头实现径向密封。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在轴向的两端均具有两道密封,提高了水冷组件装配后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水嘴和第一水嘴结构相同,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结构相同。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水冷组件的设计,降低了水冷组件的设计、装配和加工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电池单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水冷组件,水冷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水冷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水冷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申请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水嘴的轴测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水嘴的轴测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水嘴的轴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水冷组件的轴测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水冷组件的主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图11中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0-车辆;200-控制器;300-马达;100-电池;11-箱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2-电池单体;13-水冷组件;131-第一水冷板本体;132-第一水嘴;1321-第一台阶面;1322-卡接凸台;13221-缺口;1323-引导凸台;133-柔性管;134-第二水冷板本体;135-第二水嘴;136-第一管接头;1361-管接头本体;13611-第二台阶面;13612-环形凹槽;1362-卡接臂;13621-第一段;13622-第二段;137-第二管接头;138-第一轴向密封件;139-第三径向密封件;1310-第一径向密封件;1311-第二轴向密封件;1312-第二径向密封件;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电池单体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电池单体按照封装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柱形电池单体、方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
在一些诸如电动车辆等的大功率应用场合,电池的应用包括三个层次: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电池模块是为了从外部冲击、热、振动等中保护电池单体,将一定数目的电池单体电连接在一起并放入一个框架中而形成的。电池则指的是装入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的最终状态。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降低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的风险。
下文中将主要围绕长方体电池单体来展开。应当理解的是,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某些方面对于柱形电池单体或软包电池单体而言也是适用的。
为了提升电池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通常会在箱体内设置热管理部件。在一些情况下,热管理部件位于箱体的底部并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侧壁。在另一些情况下,热管理部件位于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与电池单体的大面贴合。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多个电池单体排列为多排,热管理部件位于每排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电池单体一般会通过导热胶与热管理部件连接,以使电池单体与热管理部件之间可进行热量交换,在热管理部件的温度改变时与之接触的电池单体的温度随之改变。一般情况下,热管理部件本身和用于与热管理部件形成连接的管和接头可统称为水冷组件。
一般情况下,热管理部件具有可给多个电池单体调节温度的流体,这里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调节温度是指给多个电池单体加热或散热。在给电池单体散热或降温的情况下,该热管理部件可以称为冷却部件、冷却系统或冷却板等,其容纳的流体也可以称为冷却介质或冷却流体,更具体的,可以称为冷却液或冷却气体。另外,热管理部件也可以用于加热以给多个电池单体升温。所述流体也可称为换热介质,可选的,所述流体可以是循环流动的,以达到更好的温度调节的效果。可选的,流体可以为水、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者空气等。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可靠性、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能量密度等性能参数,另外,在电池装配过程中,如何降低电池的装配难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常的热管理部件包括水嘴和水冷板本体,相邻的热管理部件之间一般需要插装柔性管,柔性管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热管理部件的水嘴连通,以使相邻的热管部件连通。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不同热管理部件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提高热管理部件对电池单体的热交换效果。
以热管理部件位于每排电池单体的相对两侧的实施例为例,相邻两个热管理部件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电池单体的大面的宽度,也就是说相邻两个热管理部件的水嘴之间的轴向空间很小。若要实现相邻两个热管理部件之间的水嘴的连接并且使其连接部位具有一定的密封性,一般需要通过在相邻两个水嘴之间插装柔性管并在柔性管与水嘴的连接部位装配密封圈。由于柔性管自身刚度较小,容易变形;而且如上述,插装柔性管的装配空间很小,这就使得电池的装配具有较高的难度。考虑到相邻两个水嘴在轴向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位置公差、水嘴自身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加工误差等等因素,这就使得电池的装配难度更加高。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和柔性管,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和第一水嘴,第一水嘴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柔性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连接于第一水嘴。其中,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在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轴向公差或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存在加工误差时,采用第一轴向密封件密封第一水嘴和第一管接头的方式,可利用第一轴向密封件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降低了水冷组件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装配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池单体、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瓶车、电动车辆、轮船和航天器等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可以设置马达300,控制器200以及电池1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100。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000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电力需求,电池10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2,其中,多个电池单体12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电池100也可以称为电池包。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12可以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100。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12可以直接组成电池100,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100。
例如,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100的爆炸图,电池10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2。电池100还可以包括箱体11,箱体11内部为中空结构,多个电池单体12容纳于箱体11内。如图2所示,这里分别称为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扣合在一起。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的形状可以根据多个电池单体12组合的形状而定,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可以均具有一个开口。例如,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均可以为中空长方体且各自只有一个面为开口面,第一部分111的开口和第二部分112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相互扣合形成具有封闭腔室的箱体11。多个电池单体12相互并联或串联或混联组合后置于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扣合后形成的箱体11内。
可选地,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例如,该池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2之间电连接,例如并联或串联或混联。具体地,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12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固定于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多个电池单体12的电能可进一步通过导电机构穿过箱体11而引出。
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单体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任意数值。多个电池单体12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以实现较大的容量或功率。由于每个电池100中包括的电池单体12的数量可能较多,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将电池单体12分组设置,每组电池单体12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中包括的电池单体12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电池10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模块,这些电池模块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电池100还可以包括热管理部件,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电池单体12的温度。多个电池单体12一般排列为多排,相邻两排电池单体1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每排电池单体12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电池单体12,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一般热管理部件设置于每排电池单体12在第一方向X上的至少一侧,例如,请参照图3,一排电池单体1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热管理部件。其中一个热管理部件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131和第一水嘴132,另一个热管理部件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134和第二水嘴135,第一水嘴132和第二水嘴135通过柔性管133连通,以使两个热管理部件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泵等驱动源使两个热管理部件内部的换热介质在两个热管理部件、调温设备和驱动源之间循环流动,以提高热管理部件对电池单体12的换热效果。调温设备可以是加热设备也可以是冷却设备,加热设备用于加热换热介质,冷却设备用于冷却换热介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组件13,水冷组件13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136和柔性管133,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131和第一水嘴132,第一水嘴132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柔性管133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136连接于第一水嘴132。其中,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以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实现轴向密封。
第一水嘴132可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一体成型;也可分别加工第一水嘴132和第一水冷板本体131,之后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将第一水嘴132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连接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第一水冷板本体131的内部具有流道,流道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第一水嘴132与流道连通,用于供换热介质进出流道。
柔性管133一般具有一定的塑形变形能力,其端部可以扩张变形并套接于第一水嘴132或第一管接头136。
柔性管133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尼龙、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136与柔性管133的连接端可为杉树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组件13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131、第一水嘴132、第二水冷板本体134和第二水嘴135,第一水嘴132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第二水嘴135连接于第二水冷板本体134,柔性管133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136连接于第一水嘴132,柔性管133的另一端直接与第二水嘴135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管133的内表面与第一管接头136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径向密封件139,第三径向密封件139可预先套设于第一管接头136的外表面,在柔性管133与第一管接头136插接后,第三径向密封件139可密封柔性管133的内表面与第一管接头136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轴向可以理解为第一水嘴132的轴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136沿轴向插入第一水嘴132内。
轴向密封意味着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可阻挡异物沿径向由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的间隙流入或流出第一水嘴132。其中,径向可以理解为第一水嘴132的径向。
一般情况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具有一定的塑形变形能力,意味着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等。
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在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132后会沿轴向挤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由于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在上述装配过程中,若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在轴向上存在位置公差、或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存在加工误差时,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可进一步变形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从而使得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的连接更加容易,降低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接头136的端部设置有台阶面,第一轴向密封件138为环形,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可先预装至第一水嘴132内部,在第一管接头136插入第一水嘴132内部后,台阶面沿轴向的表面可位于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内圈的内侧,台阶面沿径向的表面可用于抵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形成轴向密封。一般情况下,在径向上,台阶面沿轴向的表面和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横截面的尺寸,以使在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过压时,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可沿径向进一步变形以吸收轴向公差。其中,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横截面为平行于轴向和径向的截面。以第一轴向密封件138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密封圈为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横截面为两个相同的圆形,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横截面的尺寸指的是单个圆形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组件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136和柔性管133,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131和第一水嘴132,第一水嘴132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柔性管133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136连接于第一水嘴132。其中,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以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实现轴向密封。在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存在一定的轴向公差或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存在加工误差时,采用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密封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的方式,可利用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降低了水冷组件13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100的装配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1321,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13611,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台阶面1321和第二台阶面13611之间。
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形成第一台阶面1321可通过机加工、注塑等方式实现。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形成第二台阶面13611可通过机加工、注塑等方式实现。
第一台阶面1321可位于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远离第一水冷板本体131一端,也可以位于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131的一端。第二台阶面13611一般位于第一管接头136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131的一端。
第一台阶面1321可作为暂时收容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基体,在装配过程中可对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进行预定位。
在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装配完成后,第一台阶面1321沿径向的表面和第二台阶面13611沿径向的表面共同挤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即可实现轴向密封。
第一台阶面1321可作为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的装配基准,且由于第一台阶面1321和第二台阶面13611的存在,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在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132后,可自动位于第一台阶面1321和第二台阶面13611之间,第二台阶面13611和第一台阶面1321共同挤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即可实现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的轴向密封,装配难度较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以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实现径向密封。
径向密封意味着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可阻挡异物沿轴向由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的间隙流入或流出第一水嘴132。
一般情况下,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具有一定的塑形变形能力,意味着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等。
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意味着,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至少存在两道密封。
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在径向上实现密封,配合第一轴向密封件138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存在两道密封,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的密封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设置于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和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可预装至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上,例如,可预先在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加工出两个凸台,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可预装在两个凸台之间。在径向上,至少部分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凸出于凸台。
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可作为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的装配基体,即可将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预装至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在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132后,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同时完成装配,装配难度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13612,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环形凹槽13612内。
环形凹槽13612可通过机加工、注塑成型等方式形成。
在将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预装至环形凹槽13612内后,意味着,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在轴向上的位移会受到限制。
在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预装至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时,环形凹槽13612可对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在轴向上进行限位,降低在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132时,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从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脱落,无法位于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和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之间,导致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装配失败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和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沿第一水嘴132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相比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更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131。
一般情况下,第一轴向密封件138位于第一管接头136的端部,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位于第一水嘴132内部且相比于第一轴向密封件138更远离第一水冷板本体131。这是由于一般径向密封件会预装至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而第一轴向密封件138会预先放置在第一水嘴132内。
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和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沿第一水嘴132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相比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更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131。这样的设计,使得在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入第一水嘴132后,可同时完成轴向和径向的密封,装配效率较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管接头136包括管接头本体1361和卡接臂1362,管接头本体1361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柔性管133的一端套设于管接头本体1361的另一端,卡接臂1362位于管接头本体1361的外部,卡接臂1362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1361连接,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水嘴132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臂1362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回复能力,在装配过程中,卡接臂1362的端部一定程度上可远离管接头本体1361,在装配完成后,卡接臂1362的端部回复至初始位置。
在管接头本体1361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后,即可通过管接头本体1361完成柔性管133和第一水嘴132的连接,装配效率较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卡接臂1362配合的卡接凸台1322。
卡接凸台1322可通过机加工、注塑成型等方式形成于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凸台1322背离水冷板本体一侧为第一斜面,卡接臂1362的端部具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在装配过程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减缓卡接臂1362的变形幅度,提高卡接臂1362的寿命。
卡接凸台1322位于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使装配人员可直观的目视卡接位置,水冷组件13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卡接臂1362包括第一段13621和第二段13622,第一段13621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1361连接,第一段1362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13622的一端连接,第二段13622的另一端用于与卡接凸台1322配合。
第一段13621和第二段13622的夹角可以为任意角度,可根据卡接凸台1322在径向上的尺寸灵活设置。
第一段13621和第二段13622的位置关系可灵活设置,降低水冷组件13装配时,卡接壁与第一水嘴132发生干涉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管接头136被配置为可相对于第一水嘴132周向转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1322卡接,以限制第一管接头136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132;在解锁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1322脱离,以允许第一管接头136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132。
第一管接头136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管接头136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或相反。
相交于通过按压卡接臂1362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的方式而言,旋转第一管接头136更加方便省力。
通过旋转第一管接头136的方式即可实现第一管接头136和第一水嘴132的拆卸或装配,装配效率高,水冷组件13维护更加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5-图8,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形成有引导凸台1323,沿第一水嘴132的轴向,引导凸台1323位于卡接凸台1322和第一水冷板本体131之间;沿第一水嘴132的径向,引导凸台1323的凸出高度大于或等于卡接凸台1322的凸出高度。
引导凸台1323的凸出高度大于或等于卡接凸台1322的凸出高度,意味着,在卡接臂1362移动至引导凸台1323的表面后,沿轴向移动第一管接头136时,卡接臂1362不会与卡接凸台1322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凸台1323的外表面为包括弧面段和平直段,弧面段可通过平直段与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圆滑过渡。圆滑过渡可以理解为,平直段与弧面段和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均相切。
在第一管接头136旋转的过程中,当卡接臂1362位于引导凸台1323上时即表示第一管接头136可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132,当卡接臂1362位于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的其余位置时,即表示第一管接卡接于卡接凸台1322。引导凸台1323的设置使卡接臂1362在随第一管接头136旋转的过程中逐渐变形,降低了卡接臂1362过度变形而断裂的风险,提高了卡接臂1362的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图8,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引导凸台1323,多个引导凸台1323沿第一水嘴132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卡接臂1362的端部位于相邻两个引导凸台1323之间时,沿轴向移动第一管接口,卡接臂1362的端部会被卡接凸台1322阻挡进而限制第一管接头136的移动,即第一管接头136位于锁止位置。
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引导凸台1323,多个引导凸台1323沿第一水嘴13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卡接臂1362可在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的多个位置实现卡接,无需在特定位置实现卡接,降低了装配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图6和图9,卡接凸台1322设置有供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通过的缺口13221,缺口13221沿轴向贯穿卡接凸台1322,在解锁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缺口13221位置对应。
缺口13221可通过机加工、注塑成型等方式形成。
缺口132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缺口13221沿第一水嘴132轴向间隔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13221的数量大于等于卡接臂1362的数量。
卡接凸台1322设置有供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通过的缺口13221,缺口13221沿轴向贯穿卡接凸台1322,在解锁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缺口13221位置对应。这样的设计,使得卡接臂1362随第一管接头136旋转的过程中,变形幅度较小,只需旋转至与缺口13221对应的位置即可实现解锁,使卡接臂1362具有较高的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和图6,卡接臂1362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接臂1362沿管接头本体1361的周向间隔设置。
相邻卡接臂1362在管接头本体1361的周向上间隔的角度可以为任意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卡接臂1362在管接头本体1361的周向上间隔的角度相同。
卡接臂1362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接臂1362沿管接头本体1361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第一管接头136和第一水嘴132形成连接后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0-图12,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水冷板和第二管接头137,第二水冷板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134和第二水嘴135,第二水嘴135连接于第二水冷板本体134,柔性管13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137连接于第二水嘴135。
第二管接头137的外周面和柔性管133的内周面之间同样可以设置第三径向密封件139,第三径向密封件139用于密封第二管接头137的外周面和柔性管13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接头137与柔性管133的连接端可为杉树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径向密封件139可预先套装于第二管接头137的外周面。
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水冷板和第二管接头137,第二水冷板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134和第二水嘴135,第二水嘴135连接于第二水冷板本体134,柔性管13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137连接于第二水嘴135。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13可适用于柔性管133的两端均需装配操作的装配环境,提高了水冷组件13的兼容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0-图12,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轴向密封。
一般情况下,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具有一定的塑形变形能力,意味着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等。
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在第二管接头137的一部分插入第二水嘴135后会沿轴向挤压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由于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在上述装配过程中,若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在轴向上存在位置公差、或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存在加工误差时,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可进一步变形吸收一定的轴向公差,从而使得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的连接更加容易,降低装配难度。同时,由于水冷组件13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和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意味着,水冷组件13在轴向上的两端均具有吸收轴向公差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了水冷组件13的装配难度,使得水冷组件13适用于更多的装配环境。
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轴向密封。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13在轴向的两端均具有吸收轴向公差的能力,在轴向距离较短的装配空间内进一步降低了水冷组件13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电池100的装配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0-图12,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径向密封。
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设置有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意味着,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至少具备两道密封。
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径向密封。这样的设计,使水冷组件13在轴向的两端均具有两道密封,提高了水冷组件13装配后的密封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0-图12,第二水嘴135和第一水嘴132结构相同,第二管接头137和第一管接头136结构相同。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水冷组件13的设计,降低了水冷组件13的设计、装配和加工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2和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水冷组件13,水冷组件13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12的温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100,电池100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6和图9-图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组件13,水冷组件13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136、柔性管133、第二水冷板和第二管接头137,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131和第一水嘴132,第一水嘴132连接于第一水冷板本体131,柔性管133的一端通过第一管接头136连接于第一水嘴132。第二水冷板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134和第二水嘴135,第二水嘴135连接于第二水冷板本体134,柔性管13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接头137连接于第二水嘴135。
其中,水冷组件13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和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以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实现轴向密封。第二轴向密封件1311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轴向密封。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设置于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之间,以使第一水嘴132和第一管接头136实现径向密封。第二径向密封件1312设置于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之间,以使第二水嘴135和第二管接头137实现径向密封。第二水嘴135和第一水嘴132结构相同,第二管接头137和第一管接头136结构相同。
第一管接头136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1321,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13611,第一轴向密封件138设置于第一台阶面1321和第二台阶面13611之间。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设置于第一水嘴132的内周面和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之间。
第一管接头136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13612,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环形凹槽13612内。第一轴向密封件138和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沿第一水嘴132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轴向密封件138相比第一径向密封件1310更靠近第一水冷板本体131。
第一管接头136包括管接头本体1361和卡接臂1362,管接头本体1361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水嘴132内,柔性管133的一端套设于管接头本体1361的另一端,卡接臂1362位于管接头本体1361的外部,卡接臂1362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1361连接,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水嘴132卡接。第一水嘴132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卡接臂1362配合的卡接凸台1322。
卡接臂1362包括第一段13621和第二段13622,第一段13621的一端与管接头本体1361连接,第一段1362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13622的一端连接,第二段13622的另一端用于与卡接凸台1322配合。
第一管接头136被配置为可相对于第一水嘴132周向转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1322卡接,以限制第一管接头136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132;在解锁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卡接凸台1322脱离,以允许第一管接头136沿轴向脱离第一水嘴132。
卡接凸台1322设置有供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通过的缺口13221,缺口13221沿轴向贯穿卡接凸台1322,在解锁位置,卡接臂1362的另一端与缺口13221位置对应。卡接臂1362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接臂1362沿管接头本体1361的周向间隔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冷板、第一管接头和柔性管,所述第一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本体和第一水嘴,所述第一水嘴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冷板本体,所述柔性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嘴;
其中,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密封件,所述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嘴和所述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水嘴和所述第一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水嘴内,所述第一水嘴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轴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一径向密封件,所述第一径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嘴和所述第一管接头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水嘴和所述第一管接头实现径向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水嘴内,所述第一径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嘴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径向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件和所述第一径向密封件沿所述第一水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轴向密封件相比所述第一径向密封件更靠近所述第一水冷板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卡接臂,所述管接头本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水嘴内,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卡接臂位于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外部,所述卡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管接头本体连接,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水嘴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卡接臂配合的卡接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管接头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卡接凸台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嘴周向转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凸台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管接头沿轴向脱离所述第一水嘴;
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凸台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管接头沿轴向脱离所述第一水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引导凸台,沿所述第一水嘴的轴向,所述引导凸台位于所述卡接凸台和所述第一水冷板本体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嘴的径向,所述引导凸台的凸出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凸台的凸出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嘴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所述引导凸台,多个所述引导凸台沿所述第一水嘴的周向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台设置有供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沿轴向贯穿所述卡接凸台,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缺口位置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臂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水冷板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水冷板包括第二水冷板本体和第二水嘴,所述第二水嘴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冷板本体,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向密封件,所述第二轴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之间,以使所述第二水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实现轴向密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第二径向密封件,所述第二径向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之间,以使所述第二水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实现径向密封。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嘴和所述第一水嘴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管接头和所述第一管接头结构相同。
1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
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
2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CN202321817313.7U 2023-07-11 2023-07-11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52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7313.7U CN2205270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7313.7U CN2205270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7006U true CN220527006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7313.7U Active CN2205270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7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9868B2 (en) Battery module of cell edge direct cooling schem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JP5000107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KR101130043B1 (ko)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JP5108618B2 (ja) 電池ホルダ
CN219203266U (zh) 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0091707B (zh) 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
CN219473016U (zh) 连接管、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527006U (zh) 水冷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764637U (zh) 管接头、连接结构、换热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7438714A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856704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873741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JP2023542808A (ja) 電池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CN220420699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774511U (zh) 热管理装置、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20065842U (zh) 管路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
CN220710430U (zh) 热管理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602559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267826U (zh) 浮动接头、换热系统、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658787U (zh) 换热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774513U (zh) 换热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774485U (zh) 电池包冷却组件及电池包
CN219303778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774512U (zh) 换热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492051U (zh) 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