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6828U - 一种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6828U
CN220526828U CN202321925626.4U CN202321925626U CN220526828U CN 220526828 U CN220526828 U CN 220526828U CN 202321925626 U CN202321925626 U CN 202321925626U CN 220526828 U CN220526828 U CN 220526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ousing
main control
switch body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56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磊
王龙江
路晓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56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6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6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6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接触器,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与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本体的开合,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过载电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以根据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以使主控模块控制开关本体断开。本申请提供的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载保护精度较低以及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且可频繁地接通与关断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装置,经常应用于控制电动机,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种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过载保护组件以在过载时能够断开接触器,实现对接触器的过载保护,现有的过载保护通常有热过载保护继电器和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热过载保护继电器电流检测通过利用“热双金受热变形”原理实现保护,此继电器会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精度较低;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采取电流互感器方式检测检测电流,互感器检测存在占用空间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载保护精度较低以及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与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本体的开合,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过载电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以根据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以使主控模块控制开关本体断开。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开关本体包括静触板,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静触板处的芯片互感器,芯片互感器用于检测静触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过载电路模块用于根据磁场强度获取静触板处的电流信息。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还包括操作模块,操作模块包括指令组件,指令组件与过载电路模块连接,以将指令组件接收到的指令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接触器还包括壳体,开关本体设置于壳体内,壳体的外形呈凸字型,壳体内部空间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主控模块和操作模块设置于第一空间沿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指令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设置于底座上的指令转接板和固定件,底座与壳体连接,固定件上滑动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导杆,操作导杆穿过固定件与指令转接板接触,以在按压或转动操作导杆时触发指令转接板的指令信号。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凸起,壳体的内侧壁对应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滑槽,凸起滑入滑槽以使底座与壳体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壳体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子壳,操作模块与子壳滑动连接,子壳靠近第二空间的一侧凸出有弹性扣件,子壳通过弹性扣件与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多个孔道用于穿过操作导杆,固定板朝向指令转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筋和固定柱,用于固定固定板和指令转接板之间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底座、指令转接板和固定件对应设置有通孔,连接件依次穿过通孔以固定底座、指令转接板和固定件。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子壳对应多个操作导杆设置多个出口,子壳上转动连接有罩盖,罩盖为罩设多个出口的透明罩,以保护多个出口。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与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本体的开合,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将电流信息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其中,信号采集模块检测电流信息的精度较高,且信号采集模块相对于互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过载电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以根据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以使主控模块控制开关本体断开,过载电路模块获取电流信息并根据电流信息判定开关本体是否过载,如果过载,则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开关本体断开。由于本申请采用信号采集模块对电流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过载保护精度以及减少过载保护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接触器的爆炸图之一;
图3为图1的接触器的爆炸图之二;
图4为图1沿A-A的截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互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标:10-接触器;11-壳体;12-主控模块;13-信号采集模块;14-过载电路模块;15-芯片互感器;16-操作模块;161-子壳;162-指令组件;163-底座;164-指令转接板;165-固定件;166-操作导杆;167-凸起;168-滑槽;169-弹性扣件;170-固定板;171-支撑筋;172-固定柱;173-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1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13、与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12,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13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14,主控模块12用于控制开关本体的开合,信号采集模块13用于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14,过载电路模块14与主控模块12连接,以根据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12,以使主控模块12控制开关本体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10,包括开关本体和过载保护组件,其中,过载保护组件包括信号采集模块13和过载电路模块14,具体的,信号采集模块13用于获取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过载电路模块14根据电流信息判断现在的电流是否过载,如果过载,则传递过载信号给主控模块12,主控模块12根据过载信号控制开关本体断开。其中,对于开关本体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开关本体至少包括与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连接的静触板、动触板、主控模块12以及电磁模块,主控模块12通过电磁模块控制动触板运动,与两侧的同时静触板接触或者同时分离,当动触板和静触板分离时,开关本体呈分闸状态;当动触板和静触板接触时,开关本体呈合闸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10在工作时,主控模块12通过电磁模块控制动触板向静触板靠近或者远离,使得动触板与静触板接触或者分离,实现开关本体的合闸或者分闸。当动触板与静触板接触时,使得负载与电源接通,此时,电流沿着电源、电源侧静触板、动触板、负载侧静触板、负载的方向流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采集模块13采集电流的电流信息,并将电流信息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14,过载电路模块14对电流信息进行处理,判定现在的电流信息是否过载,当电流信息过载时,则向主控模块12输出过载信号,主控模块12获取过载信号后,则通过电磁模块控制动触板与静触板分离,实现接触器10的过载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信号采集模块13对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进行采集,一方面,采集到的电流信息的精度较高,另一方面,信号采集模块13相对于互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减小过载保护的体积,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10,提高过载保护的精度、减少过载保护占用的空间。
其中,信号采集模块13的具体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获取开关本体内流通的电流信息即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器10,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13,与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12,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13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14,主控模块12用于控制开关本体的开合,信号采集模块13用于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过载电路模块14,信号采集模块13采集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将电流信息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其中,信号采集模块13检测电流信息的精度较高,且信号采集模块13相对于互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过载电路模块14与主控模块12连接,以根据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12,以使主控模块12控制开关本体断开,过载电路模块14获取电流信息并根据电流信息判定开关本体是否过载,如果过载,则输出过载信号至主控模块12,主控模块12控制开关本体断开。由于本申请采用信号采集模块13对电流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过载保护精度以及减少过载保护占用的空间。
可选的,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开关本体包括静触板,信号采集模块13包括设置于静触板处的芯片互感器15,芯片互感器15用于检测静触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过载电路模块14用于根据磁场强度获取静触板处的电流信息。
当开关本体合闸时,静触板处会有电流流通,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会产生磁场,信号采集模块13采用芯片互感器15,且设置于静触板处,芯片互感器15用于感知附近的磁场,即芯片互感器15感知静触板处的磁场,由于电流的电流值与磁场的强度具有特定的关系,当信号采集模块13将磁场强度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后,过载电路模块14根据芯片互感器15感知的磁场强度即可计算电流的电流值,并将电流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过载信号。
由于芯片互感器15只需要放置于静触板附近即可,不需要像传统互感器一样环绕在电流的外周,使得芯片互感器15占用较小的空间。由于静触板在开合闸的过程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将信号采集模块13设置于静触板的位置处,能够充分利用静触板与壳体11之间的空间,从而提高壳体11内的空间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接触器还包括操作模块16,操作模块16包括指令组件162,指令组件162与过载电路模块14连接,以将指令组件162接收到的指令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
为了实现与过载电路模块14进行通讯,设置操作模块16,其中,操作模块16包括指令组件162,指令组件162用于获取指令并将指令信息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从而使实现外界与过载电路模块14的通讯。
可选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接触器还包括壳体,开关本体设置于壳体内,壳体11的外形呈凸字型,壳体11内部空间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主控模块12和操作模块16设置于第一空间沿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接触器10是对现有技术中凸字型的接触器10进行改进,其中,凸字型接触器10的第一空间用于设置电磁模块,第二空间用于设置动触板、静触板以及灭弧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将主控模块12和操作模块16设置于第一空间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能够充分利用电磁模块两端的空间,从而避免增加操作模块16增加接触器10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2和图5所示,指令组件162包括底座163以及依次设置于底座163上的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底座163与壳体11连接,固定件165上滑动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导杆166,操作导杆166穿过固定件165与指令转接板164接触,以在按压或转动操作导杆166时触发指令转接板164的指令信号。
指令组件162用于接收指令并将指令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具体的,指令组件162包括指令组件162包括底座163以及依次设置于底座163上的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固定件165上滑动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导杆166,操作导杆166穿过固定件165与指令转接板164接触,操作导杆166的另一端与指令转接板164接触,操作人员按压或者转动操作导杆166时,使得操作导杆166的另一端按压指令转换板,从而触发指令转接板164的指令信号,指令转接板164将指令信号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
其中,指令转接板164具体的指令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示例的,可以通过转动操作指令杆将电流阈值传输至过载电路模块14,过载电路模块14计算得到电流值后,将电流值与电流阈值进行对比,若电流值大于电流阈值,则认为过载,输出过载信号给主控模块12。
可选的,如图5所示,底座163的两端分别设置凸起167,壳体11的内侧壁对应底座163的两端设置有滑槽168,凸起167滑入滑槽168以使底座163与壳体11滑动连接。
为了实现对底座163的固定,本申请实施例在底座163的两端设置凸起167,壳体11的内侧壁对应底座163的两端设置有滑槽168,使得底座163与壳体11的位置固定。采用凸起167与滑槽168配合的方式,能够增大底座163与壳体11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底座163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2和图5所示,壳体11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子壳161,操作模块与子壳161滑动连接,子壳161靠近第二空间的一侧凸出有弹性扣件169,子壳161通过弹性扣件169与壳体1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子壳161与壳体11的连接与分离,在子壳161靠近第二空间的一侧凸出有弹性扣件169,弹性扣件169的一端具有止挡部,当子壳161沿第一方向向靠近第二空间靠近时,止挡部与子壳161的侧壁抵持,此时,弹性扣件169由于子壳161的侧壁的抵持,向内发生形变并积蓄弹性势能,子壳161继续向下运动,当止挡部运动至第二空间内时,弹性扣件169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恢复,使得止挡部与壳体11的内壁抵持,从而实现子壳161与壳体11的连接。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提高子壳161与壳体11连接的牢度,可以在子壳161上设置下沉孔,螺钉穿过下沉孔和壳体11的侧壁实现子壳161与壳体11的连接,提高了子壳161与壳体11连接的牢度。
其中,将壳体11设置为主体和子壳161,且操作模块16与子壳161连接,能够使得操作模块16作为一个整体的部件,当操作模块16需要维修时,能够方便的将操作模块16与壳体11分离。
另外,为了方便主控模块12的维修,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主控模块12单独设置子壳体,子壳体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固定件165包括固定板170,固定板170上开设多个孔道用于穿过操作导杆166,固定板170朝向指令转接板164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筋171和固定柱172,用于固定固定板170和指令转接板164之间的位置。
为了避免操作导杆166在垂直于操作导杆166运动方向的平面上发生摆动,致使操作杆的两端偏移,本申请实施例在固定板170上开设孔道,操作杆穿过孔道,并且,在固定板170朝向指令转接板164的一端设置支撑筋171和固定柱172,使得固定板170和指令转接板164之间具有预设高度,这样,操作导杆166的一端与指令转接板164接触,操作导杆166的预设高度处与孔道的侧壁接触,使得操作导杆166具有两个限位点,且两个限位点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提高操作导杆166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底座163、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对应设置有通孔,连接件依次穿过通孔以固定底座163、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
为了提高操作组件的稳定性,可以将底座163、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底座163、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对应设置通孔,连接件依次穿过通孔将固定底座163、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固定连接。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模块16的整体性,可以将子壳161与操作组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采用连接件将子壳161与固定板170连接。
可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子壳161对应多个操作导杆166设置多个出口,子壳161上转动连接有罩盖173,罩盖173为罩设多个出口的透明罩,以保护多个出口。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操作导杆166进行操作,子壳161对应多个操作导杆166设置多个出口,以将操作到的一端伸出子壳161,方便操作人员为操作导杆166进行操作。另外,由于操作导杆166伸出子壳161,使得操作导杆166与出口的侧壁难以避免会有缝隙,为了避免外界颗粒及灰尘由缝隙落入壳体11内部,对接触器10内部器件的工作造成影响,本申请实施例在子壳161上转动设置有罩盖173,当需要对操作导杆166进行操作时,转动罩盖173,使其一端远离子壳161,露出操作导杆166,方便操作人员对操作导杆166进行操作;当不需要对操作导杆166进行操作时,将罩盖173转动,使其罩设多个出口,从而避免外界颗粒和灰尘进入壳体11内部,对接触器1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罩盖173罩设多个出口,出口对应操作导杆166设置,使得罩盖173罩设多个操作导杆166,罩盖173还能够避免由于意外触碰操作导杆166造成信号的误输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本体、信号采集模块(13)、与所述开关本体连接的主控模块(12),以及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13)连接的过载电路模块(14),所述主控模块(12)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本体的开合,所述信号采集模块(13)用于采集所述开关本体内的电流信息并输出至所述过载电路模块(14),所述过载电路模块(14)与所述主控模块(12)连接,以根据所述电流信息输出过载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12),以使所述主控模块(12)控制所述开关本体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本体包括静触板,所述信号采集模块(13)包括设置于所述静触板处的芯片互感器(15),所述芯片互感器(15)用于检测所述静触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所述过载电路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磁场强度获取所述静触板处的电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模块(16),所述操作模块(16)包括指令组件(162),所述指令组件(162)与所述过载电路模块(14)连接,以将所述指令组件(162)接收到的指令传输至所述过载电路模块(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11),所述开关本体设置于所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的外形呈凸字型,壳体(11)内部空间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所述主控模块(12)和所述操作模块(16)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沿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组件(162)包括底座(163)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底座(163)上的指令转接板(164)和固定件(165),所述底座(163)与所述壳体(11)连接,所述固定件(165)上滑动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导杆(166),所述操作导杆(166)穿过所述固定件(165)与所述指令转接板(164)接触,以在按压或转动所述操作导杆(166)时触发所述指令转接板(164)的指令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3)的两端分别设置凸起(167),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底座(163)的两端设置有滑槽(168),所述凸起(167)滑入所述滑槽(168)以使所述底座(163)与所述壳体(11)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子壳(161),所述操作模块(16)与所述子壳(161)滑动连接,所述子壳(161)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凸出有弹性扣件(169),所述子壳(161)通过所述弹性扣件(169)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65)包括固定板(170),所述固定板(170)上开设多个孔道用于穿过所述操作导杆(166),所述固定板(170)朝向所述指令转接板(164)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筋(171)和固定柱(172),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170)和所述指令转接板(164)之间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3)、所述指令转接板(164)和所述固定件(165)对应设置有通孔,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以固定所述底座(163)、所述指令转接板(164)和所述固定件(165)。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壳(161)对应多个所述操作导杆(166)设置多个出口,所述子壳(161)上转动连接有罩盖(173),所述罩盖(173)为罩设多个所述出口的透明罩,以保护多个所述出口。
CN202321925626.4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器 Active CN220526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5626.4U CN22052682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5626.4U CN22052682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6828U true CN22052682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5626.4U Active CN22052682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6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3948Y (zh) 安全型接地故障断路器
CN104835694B (zh) 智能断路器
US11875961B2 (en) Circuit break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7863279B (zh) 断路器
CN112837977A (zh) 机电混合断路器脱扣保护装置
CN220526828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1508796U (zh) 矿用隔爆型永磁真空馈电开关
KR20180051834A (ko) 배선용 차단기
CN203659675U (zh) 模块化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12768318A (zh) 智能机电混合断路器分闸锁定装置
CN112768276A (zh) 一种智能型混合式断路器
CN203588955U (zh) 一种单相自动重合闸断路器
EP3913151A1 (en) Slide switch mechanical shower device
CN214378294U (zh) 一种断开点可视型智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CN111223715B (zh) 负载开关
EP3886271A1 (en)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
CN112768307A (zh) 插入式机电混合断路器固定解锁装置
CN202796718U (zh) 户外永磁式真空断路器
CN112885664A (zh) 断路器机械开关合闸装置
CN111446131A (zh) 一种配电电器的状态指示结构
CN221040882U (zh) 断路器开关联锁结构及架线电机车
CN218677014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及断路器
CN219873377U (zh) 断路器
CN220829918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状态指示结构
CN217563389U (zh) 数字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