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6688U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6688U
CN220526688U CN202322191122.0U CN202322191122U CN220526688U CN 220526688 U CN220526688 U CN 220526688U CN 202322191122 U CN202322191122 U CN 202322191122U CN 220526688 U CN220526688 U CN 220526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il
heat
fixedly connected
fin
thick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11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
周波
陈泓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gyueh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gyueh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gyueh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gyueh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11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6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6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6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涉及磁性线圈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和安装筒,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该散热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散热风扇,对安装筒内部磁性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热气随散热孔排出,且通过导热夹板、导热块、散热翅片以及铜制散热片吸收磁性线圈本体表面的热量,铜制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筒体的内部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背景技术
磁性线圈是指缠绕在一个固体上的导线,但不一定要有这个固体,它主要用于固定较细的导线,线圈用在变压器、继电器和电动机内,有电流经过线圈时,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将电能存储在磁场中,切断电流时,磁能重新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压,线圈最重要的物理特性是其电感。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圈散热结构(CN201921389596.3),包括下罩体、上罩体,还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由铜芯线环形缠绕在骨架外侧,所述铜芯线设置有5-7层,并且所述铜芯线之间由绝缘柱隔开,所述铜芯线截面呈扁平状,所述铜芯线外侧包裹有绝缘漆层。本实用新型将铜芯线做为扁平状,中间用绝缘柱隔开,提高了铜芯线通过大电流时热量的扩散效果,解决了传统线圈结构的散热问题。
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该散热结构通过绝缘柱将铜芯线隔开,利用铜芯线来对磁性线圈进行散热,但是该方式的散热效率较慢,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且该磁性线圈在结构中不能被稳定地固定住,容易出现线圈偏移散热结构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散热结构通过绝缘柱将铜芯线隔开,利用铜芯线来对磁性线圈进行散热,但是该方式的散热效率较慢,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且该磁性线圈在结构中不能被稳定地固定住,容易出现线圈偏移散热结构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包括筒体和安装筒,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两个所述散热翅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安装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安装筒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所述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安装筒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所述冷端传导板贯穿安装筒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接触,所述冷端传导板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第一保护罩的内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导热块远离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夹板,所述散热翅片贯穿安装筒的内表面并与铜制散热片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磁性线圈本体的与导热夹板抵接,所述磁性线圈本体的两端贯穿安装筒和筒体的外表面并分别与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部通过通气管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设置有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的表面并与排气风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左侧设置有排气口。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左侧设置有热端散热片,所述热端散热片设置在第二保护罩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散热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散热风扇,对安装筒内部磁性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热气随散热孔排出,且通过导热夹板、导热块、散热翅片以及铜制散热片吸收磁性线圈本体表面的热量,铜制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筒体的内部,同时使磁性线圈本体固定在安装筒内部,再经过通气管进入第二保护罩内,最后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将冷端传导板表面的高温热量传递给热端散热片,进而将热量散发到第二保护罩内,通过排气风扇将所有热量由排气口排出,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体;
2、第一保护罩;21、固定板;22、第一电机;23、散热风扇;
3、安装筒;31、进风孔;32、散热翅片;33、导热块;34、导热夹板;35、铜制散热片;36、散热孔;
4、磁性线圈本体;41、第一接线口;42、第二接线口;
5、第二保护罩;51、通气管;52、安装板;53、通风孔;54、第二电机;55、排气风扇;56、排气口;
6、冷端传导板;61、半导体制冷器;62、热端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包括筒体1和安装筒3,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2,第一保护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1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23固定连接,安装筒3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安装筒3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1,进风孔31与第一保护罩2的内部连通,启动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散热风扇23转动,产生的风力通过进风孔31进入安装筒3内,安装筒3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32,两个散热翅片3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33,导热块33远离散热翅片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夹板34,散热翅片32贯穿安装筒3的内表面并与铜制散热片35固定连接,安装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6,安装筒3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4,磁性线圈本体4的与导热夹板34抵接,磁性线圈本体4的两端贯穿安装筒3和筒体1的外表面并分别与第一接线口41和第二接线口42固定连接,导热夹板34将磁性线圈本体4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铜制散热片35,铜制散热片35将热量散热到筒体1的内部,同时散热风扇23将磁性线圈本体4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36排到筒体1中,然后顺势将所有热量通过通气管51带到第二保护罩5内,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导热夹板34能很好地将磁性线圈本体4固定在安装筒3的内部。
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5,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通过通气管51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通气管51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保护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安装板5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53,安装板5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4,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52的表面并与排气风扇55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罩5的左侧设置有排气口56,安装筒3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6,冷端传导板6贯穿安装筒3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4接触,冷端传导板6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61,半导体制冷器61的左侧设置有热端散热片62,热端散热片62设置在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冷端传导板6能吸收磁性线圈本体4表面的热量,通过半导体制冷器61将冷端传导板6表面的高温热量传递给热端散热片62,进而将热量散发到第二保护罩5内,启动第二电机54,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带动排气风扇55转动,进而将第二保护罩5内所有的热量通过排气口56排出,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4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第一接线口41和第二接线口42连接外部电源,磁性线圈本体4开始发热,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散热风扇23转动,产生的风力通过进风孔31进入安装筒3内,进而将磁性线圈本体4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36排到筒体1中,同时导热夹板34将磁性线圈本体4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铜制散热片35,铜制散热片35将热量散热到筒体1的内部,散热风扇23产生的风力顺势将所有热量通过通气管51带到第二保护罩5内,同时冷端传导板6能吸收磁性线圈本体4表面的热量,通过半导体制冷器61将冷端传导板6表面的高温热量传递给热端散热片62,进而将热量散发到第二保护罩5内,最后启动第二电机54,带动排气风扇55转动,进而将第二保护罩5内所有的热量通过排气口56排出,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4进行散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安装筒(3),所述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2),所述第一保护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1)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3)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32),两个所述散热翅片(3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33),所述安装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6),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4),所述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5),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53),所述安装板(5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4),所述安装筒(3)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6),所述冷端传导板(6)贯穿安装筒(3)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4)接触,所述冷端传导板(6)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3)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1),所述进风孔(31)与第一保护罩(2)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33)远离散热翅片(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夹板(34),所述散热翅片(32)贯穿安装筒(3)的内表面并与铜制散热片(3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线圈本体(4)的与导热夹板(34)抵接,所述磁性线圈本体(4)的两端贯穿安装筒(3)和筒体(1)的外表面并分别与第一接线口(41)和第二接线口(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通过通气管(51)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51)设置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52)的表面并与排气风扇(5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左侧设置有排气口(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61)的左侧设置有热端散热片(62),所述热端散热片(62)设置在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
CN202322191122.0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Active CN220526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1122.0U CN22052668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1122.0U CN22052668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6688U true CN22052668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1122.0U Active CN22052668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6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9043B (zh) 大功率电磁组件
CN213519501U (zh) 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2052668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CN212303400U (zh) 一种稳定散热型电容器
CN210015761U (zh) 高效散热型电流互感器
CN207625388U (zh) 电机散热结构
CN212809995U (zh) 一种变压器用散热壳体
CN113555190B (zh) 一种辅助电子元件散热的电感器及电器盒
CN203311978U (zh) 变压器
CN217426500U (zh) 一种带有多重散热组件的高效散热变压器
CN211507267U (zh) 一种安全且散热高效电抗器
CN211670089U (zh) 一种绕组结构绝缘的低频变压器
CN208874366U (zh) 一种无线供电用接收线圈
CN204991686U (zh) 一种中高压电气设备的功率器件散热装置
CN209626045U (zh) 一种大电流水冷汽车母线用电容器
CN107748609B (zh) 计算机主机用油冷式散热器
CN202650789U (zh) 一种水冷高频变压器及其冷却装置
CN220341026U (zh) 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N207354792U (zh) 用于风机调速模块的散热结构
CN220023457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
CN218939377U (zh) 便于散热的干式变压器
CN218038758U (zh) 一种耐高温扁平式电感器
CN21711405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抗器
CN220475551U (zh) 一种军用小功率伺服电机的密封散热装置
CN21262508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压器铁芯安装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