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5159U - 热电偶 - Google Patents

热电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5159U
CN220525159U CN202322055335.0U CN202322055335U CN220525159U CN 220525159 U CN220525159 U CN 220525159U CN 202322055335 U CN202322055335 U CN 202322055335U CN 220525159 U CN220525159 U CN 220525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hermocouple
annular shape
locking member
spli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53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玉坤
邵海柱
耿焱
丛安平
张锐钢
张波
孙庚君
时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53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5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5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5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电偶,旨在解决温升实验中要将热电偶粘接在各元器件上,不仅耗费大量的测试时间,而且容易在测试中发生脱离影响实验结果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相对第一电极能够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拼接能够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者不闭合的环形形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合形成闭合回路用于检测温度。本实用新型在测试时热电偶为闭合的环形形状,可以轻易的夹持在元器件附近或元器件上,夹持安装便捷,并且移动第二电极使热电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时,就可以将热电偶拆卸下来,拆卸方便。

Description

热电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电偶。
背景技术
变频器内部元器件只有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才能达到最高效率,保证最长的使用寿命,为保证变频器各元器件能够在其正常的工作温度下工作,在变频器出厂之前,我们要对首台样机进行温升试验。以保证各元器件在变频器各工况下不会出现温度异常。传统的变频器温升试验较为复杂,要将热电偶粘接在各元器件(如电容、电阻、机箱表面、IGBT、母线等)上,不仅仅耗费大量的测试时间,而且使用胶水或者绝缘胶带将热电偶固定后,一方面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脱离,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在热电偶拆卸时,容易因为粘接太牢固导致拆卸难度高,甚至容易在较大的拉扯力下使得元器件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热电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变频器温升试验较为复杂,要将热电偶粘接在各元器件(如电容、电阻、机箱表面、IGBT、母线等)上,不仅仅耗费大量的测试时间,而且使用胶水或者绝缘胶带将热电偶固定后,一方面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脱离,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在热电偶拆卸时,容易因为粘接太牢固导致拆卸难度高,甚至容易在较大的拉扯力下使得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为此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偶,所述热电偶包括材质不同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能够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拼接能够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者不闭合的环形形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合形成闭合回路用于检测温度。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测试时热电偶为闭合的环形形状,可以轻易的夹持在元器件附近或元器件上,夹持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并且移动第二电极使热电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时,就可以将热电偶拆卸下来,拆卸方便,本申请设计的热电偶节省了实验测试时间,同时保证了产品不被损坏,避免造成损失。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极伸出至第一电极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所述第二电极缩回至第一电极内部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形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的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使第二电极能够插进第一电极内部,通过移动第二电极使其伸出或缩回,实现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不闭合的环形形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端子从所述滑槽内伸出至第一电极的外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滑动端子位于第一电极的外侧,通过驱动滑动端子使第二电极移动,使第二电极的移动更容易,提高了舒适度。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将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锁住。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采用锁定件将第二电极锁住,使第二电极相对第一电极无法移动,从而保证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拼接后的牢固性,在测试时不容易脱落,测试更加稳定准确。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件为螺钉,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并能够伸进其内部,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锁口,所述锁定件的端部通过旋拧方式能够插进所述锁口内以将所述第二电极锁住,且锁定件的端部能够与所述锁口紧密贴合。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旋拧锁定件使其插进锁口或从锁口中拔出,实现了将第二电极锁住或解锁的功能,操作方式简单方便。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上固定有支撑器,所述支撑器设置为能够支撑所述第二电极使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接触的情况下因移动第二电极产生摩擦而使电极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器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所述锁定件的材质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电极通过锁定件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合形成闭合回路。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锁定件未进行锁定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不接触无法导通,锁定件进行锁定后第一电极才与第二电极导通,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器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侧,所述支撑器为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电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壁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滚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滚槽内并沿其轨迹行走。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第二电极上安装滚轮,在移动第二电极使滚轮跟随滚动,不仅对第二电极起到支撑作用使其不与第一电极接触,而且滚轮相对滚槽滚动为滚动摩擦,同样有助于降低摩擦力。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弧形结构。
在上述热电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电偶还包括热电偶插头,所述热电偶插头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热电偶连接测试线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滑槽;4、滑动端子;5、锁定件;6、热电偶插头;7、锁口;8、滚轮;9、滚槽;10、测试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关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序数词“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现有变频器温升试验较为复杂,要将热电偶粘接在各元器件(如电容、电阻、机箱表面、IGBT、母线等)上,不仅仅耗费大量的测试时间,而且使用胶水或者绝缘胶带将热电偶固定后,一方面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脱离,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在热电偶拆卸时,容易因为粘接太牢固导致拆卸难度高,甚至容易在较大的拉扯力下使得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首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偶,热电偶包括材质不同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第二电极2相对第一电极1能够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拼接能够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者不闭合的环形形状,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接合形成闭合回路用于检测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接合形成闭合回路能够使电流通过,从而达到检测温度的目的。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形成不闭合的环形形状,即为存在缺口,用于将热电偶从缺口部位套在元器件上,便于安装和拆卸。
另外,热电偶工作时,第一电极1为自由端时,第二电极2为工作端;或者第一电极1为工作端时,第二电极2为自由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均为弧形结构。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拼接能够形成圆环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拼接形成的闭合的环形形状为圆环形,但是这不是限制性地,还可以为矩形环形结构。但是,将圆环形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一电极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使第一电极1形成套筒式结构,第一电极1套设在第二电极2的外侧,第二电极2伸出至第一电极1外侧并与第一电极1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第二电极2缩回至第一电极1内部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的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使第二电极2能够插进第一电极1内部,通过移动第二电极2使其伸出或缩回,实现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不闭合的环形形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第二电极2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端子4,第一电极1的外壁上设有滑槽3,滑槽3与第一电极1的内部连通,滑动端子4从滑槽3内伸出至第一电极1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端子4位于第一电极1的外侧,通过驱动滑动端子4使第二电极2移动,使第二电极2的移动更容易,提高了舒适度。关于滑动端子4的形状,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滑动端子4的形状为T型。在不偏离本申请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灵活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第一电极1上设有锁定件5,锁定件5设置为能够在第二电极2与第一电极1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将第二电极2的位置锁住。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锁定件5将第二电极2锁住,使第二电极2相对第一电极1无法移动,从而保证了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拼接后接合的牢固性,在测试时不容易脱落,测试更加稳定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件5为螺钉,锁定件5螺纹连接在第一电极1上并能够伸进其内部,第二电极2上设有锁口7,锁定件5的端部通过旋拧方式能够插进锁口7内以将所述第二电极2锁住,且在锁住时,锁定件5的端部能够与锁口7紧密贴合。
具体地,在第一电极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锁口7位于第二电极2远离滑动端子4的一端,锁口7为凹槽式结构,也可以是螺纹孔,关于锁口7的形状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根据使用要求灵活设计。通过旋拧锁定件5使其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插进锁口7内或从锁口7内拔出,实现了将第二电极2锁住或解锁的功能,操作方式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描述的锁定件5与第一电极1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将第二电极2锁定住,但是这不是限制性地,锁定件5还可以为其他结构,示例性地,锁定件5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在第一电极1上,比如,锁定件5包括推拉柱、磁铁,推拉柱的一端伸进第一电极1的内部,推拉柱的另一端固定铁块,磁铁固定在第一电极1上,磁铁与铁块吸附实现推拉柱与第一电极1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第二电极2上固定有支撑器,支撑器设置为能够支撑第二电极2使其与第一电极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与第一电极1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第二电极2与第一电极1接触的情况下因移动第二电极2产生摩擦而使电极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器采用绝缘材质制成,锁定件5的材质与第一电极1的材质相同,第一电极1通过锁定件5与第二电极2接合形成闭合回路。锁定件5未进行锁定时,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存在间隙即不接触无法导通,锁定件5进行锁定后,由于锁定件5与第二电极2接触并且材质与第一电极1相同,因此锁定后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导通,提高了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器的材质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材质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支撑器对称分布在第二电极2的两侧,支撑器为滚轮8,滚轮8与第二电极2转动连接,第一电极1的内壁上设有与滚轮8配合的滚槽9,滚轮8位于滚槽9内并沿其轨迹行走。
具体地,滚轮8转动连接在滚轴上,滚轴与第二电极2固定连接,滚轴与第二电极2可以一体成型。在第二电极2上安装滚轮8,滚轮8采用绝缘材质,移动第二电极2使滚轮8跟随滚动,不仅对第二电极2起到支撑作用使其不与第一电极1接触,避免在滚动时产生接触电势,而且滚轮8相对滚槽9滚动为滚动摩擦,同样有助于降低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4,热电偶还包括热电偶插头6,热电偶插头6安装在第一电极1上。具体地,第一电极1的外壁上向外延伸有连接柱,热电偶插头6安装在连接柱上。
热电偶插头6连接测试线缆10,测试线缆10连接上位机检测端,在上位机上观察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由于热电偶插头6与测试线缆10之间可以自由拆卸,可搭配不同长度线缆进行组装,灵活性较好。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测试时热电偶为闭合的环形形状,可以轻易的夹持在元器件附近或元器件上,夹持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并且移动第二电极使热电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时,就可以将热电偶拆卸下来,拆卸方便,本申请设计的热电偶节省了实验测试时间,同时保证了产品不被损坏,避免造成损失。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包括材质不同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能够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拼接能够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或者不闭合的环形形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合形成闭合回路用于检测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极伸出至第一电极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所述第二电极缩回至第一电极内部时形成不闭合的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固定有滑动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端子从所述滑槽内伸出至第一电极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拼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形状时将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锁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螺钉,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并能够伸进其内部,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锁口,所述锁定件的端部通过旋拧方式能够插进所述锁口内以将所述第二电极锁住,且锁定件的端部能够与所述锁口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上固定有支撑器,所述支撑器设置为能够支撑所述第二电极使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所述锁定件的材质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电极通过锁定件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合形成闭合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侧,所述支撑器为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电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壁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滚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滚槽内并沿其轨迹行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还包括热电偶插头,所述热电偶插头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上。
CN202322055335.0U 2023-08-01 2023-08-01 热电偶 Active CN220525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5335.0U CN220525159U (zh) 2023-08-01 2023-08-01 热电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5335.0U CN220525159U (zh) 2023-08-01 2023-08-01 热电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5159U true CN220525159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5335.0U Active CN220525159U (zh) 2023-08-01 2023-08-01 热电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5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25159U (zh) 热电偶
WO2002007192A3 (en) Triaxial probe assembly
US20130069669A1 (en)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technique on high voltage diodes
US116444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voltage in a cable
CN111413238B (zh) 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KR100730968B1 (ko) 재료내의 물의 존재 여부 판정 방법
US6998832B1 (en) High-voltage indic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047692B (zh) 三相共箱布置的电气开关
JP2001004672A (ja) 可搬型光電流計
CN211121663U (zh) 一种大手柄式热电偶
JPH07508351A (ja) 電流を流す導体を結合するための端子
EP0942291A3 (de)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Kapazität von elektrischen Adern
US20130328549A1 (en) Rotating mobile probe and probing rod using the same
JP2008267857A (ja) ブッシング用試験端子
CN210092386U (zh) 一种低压绝缘线便捷接地装置
JP2012208021A (ja) 微地絡検出装置及び微地絡検出方法
CN103969473A (zh) 电池或电容正负极连接件及连接件装置
US20210285824A1 (en) Ring sensor arrangement
KR100844199B1 (ko) 서모커플을 이용한 미세이동 온도측정장치
CN208474378U (zh) 用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片余量传感器
CN211577249U (zh) 霍尔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和中压变频器
US4213086A (en) Selector devi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ype of electroconductivity in semiconductor wafers
US6538421B1 (en) Apparatus with separated conductors
CN219245604U (zh) 测试工装
TWI503551B (zh) 用於終止半導體晶圓探針裝置之裝置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