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3587U -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3587U
CN220523587U CN202322021515.7U CN202322021515U CN220523587U CN 220523587 U CN220523587 U CN 220523587U CN 202322021515 U CN202322021515 U CN 202322021515U CN 220523587 U CN220523587 U CN 22052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ose
wall
branch pi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15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215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3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包括内支管和外包管,所述内支管为硬质管,其管壁外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所述外包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条匹配并可咬合,所述外包管远离凹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可打开可封闭;所述待接软管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内支管由待接软管的第一通孔装入待接软管并紧贴其内壁,所述外包管由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外部,所述凹槽与凸条咬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凸条的封闭图形内;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安装操作简单,安装后管道仍然具有完整性,并且管接处稳固性佳、密闭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管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庭用水还是农田灌溉,都会用到一些pa、pe、pp等材质的软管。这些软管如有破损或在管道间接分支,通常需要剪断软管后利用直通或三通接头进行连接,这种方法是当前被广泛应用的,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剪断软管破坏原管道的完整性,例如在滴灌实践中会用到很多这种的接头,就会导致上千米长的管道被多处截断,使整个管道支离破碎;(2)管接处稳固性较差,在收管或提管时很容易断开;(3)管接处密闭性不好,管道压力稍大一些就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4)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剪断软管、对接管道、拧紧螺扣(或撸紧卡环)等,通常滴灌田接管要进行成百上千次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如果能简化某个步骤就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安装操作简单,安装后管道仍然具有完整性,并且管接处稳固性佳、密闭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包括内支管和外包管,所述内支管为硬质管,其管壁外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所述外包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条匹配并可咬合,所述外包管远离凹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可打开可封闭;
所述待接软管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内支管由待接软管的第一通孔装入待接软管并紧贴其内壁,所述外包管由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外部,所述凹槽与凸条咬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凸条的封闭图形内。
优选地,所述凸条首尾相连形成的封闭图形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内支管为直型管,所述第一通孔为待接软管的破损处。
优选地,所述内支管为三通管,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穿过,所述外包管上与三通主径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均与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外径匹配。
优选地,所述开口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内齿,另一侧设置有外齿,所述内齿与外齿卡接以实现开口结构的封闭。
优选地,所述凸条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内支管的管外径与待接软管的管内径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在接管时不需要剪断软管,保持了整体管道的完整性,对于高质量的管道完全可以回收利用,只需要撤管时将三通管主径掐断堵死,不影响管道的完整性,还可继续重复使用;使用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后,管接处不易断开,管道连接稳固,在收管或提管时都不会断开,与完整管道的抗拉伸能力相差无几;使用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后,管接处密闭性好,在内支管与外包管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安装后的抗压能力甚至会远远超出原软管的抗压能力;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安装操作简单,省时省工,在大面积安装三通管或着补破损管时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内支管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外包管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内支管的正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外包管的正视图;
附图中,1-内支管,11-凸条,12-三通主径部,2-外包管,21-凹槽,22-第二通孔,23-开口结构,231-内齿,232-外齿,3-待接软管,3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针对软管破损的情况提供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内支管1和外包管2,其中:
内支管1为直型硬质管,其管壁外侧固定设置有凸条11,凸条11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例如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矩形,凸条11应当采用具有一定弹性且密封性较好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橡胶;
外包管2为直型管,外包管2的管壁内侧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与凸条11匹配并可咬合,凹槽21的槽宽优选为略窄于自然状态下凸条11的宽度,因此凹槽21与凸条11咬合后,凸条11因其自身的弹性具有复位的趋势,能够更好的封堵凹槽21,达到更好的密闭性;
外包管2远离凹槽2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结构23,开口结构23可打开可封闭,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结构23的一侧设置有内齿231,另一侧设置有外齿232,内齿231与外齿232卡接以实现开口结构23的封闭;
待接软管3上具有第一通孔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即为待接软管3的破损处,内支管1由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装入待接软管3并紧贴其内壁,外包管2由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3外部,并使外包管2的凹槽21与内支管1的凸条11隔着待接软管3相互咬合,而且,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应当位于凸条11围合而成的封闭图形内,安装到位后,利用开口结构23的内齿231与外齿232卡接以进行固定。
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使用方法是:
首先,确认待接软管3上的破损处,并确保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内支管1、外包管2均已准备好;然后,将内支管1由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即破损处装入待接软管3中,确保内支管1与待接软管3的内壁贴合,同时确保破损处位于内支管1凸条11围合而成的封闭图形区域内,保持内支管1内通顺无杂物;将外包管2从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3的外部,注意确保外包管2的凹槽21与内支管1的凸条11隔着待接软管3相互咬合,并将开口结构23的内齿231和外齿232卡接固定,使开口结构23封闭,确保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固定在待接软管3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凸条11与凹槽21咬合紧密,以达到更好的密闭性;在安装完成后,检查接管器是否牢固固定在待接软管3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使用接管器过程中,避免强烈的冲击和外力,以免影响接管器的性能和密闭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针对补接三通管的情况提供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如图4至图6所示,包括内支管1和外包管2,其中:
内支管1为三通硬质管,其管壁外侧固定设置有凸条11,凸条11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并将内支管1的三通主径部12围绕,例如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矩形,凸条11应当采用具有一定弹性且密封性较好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橡胶;
外包管2为直型管,外包管2的管壁内侧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与凸条11匹配并可咬合,外包管2上与三通主径部1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用于供内支管1的三通主径部12穿过;凹槽21的槽宽优选为略窄于自然状态下凸条11的宽度,因此凹槽21与凸条11咬合后,凸条11因其自身的弹性具有复位的趋势,能够更好的封堵凹槽21,达到更好的密闭性;外包管2与内支管1三通主径部1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
外包管2远离凹槽2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结构23,开口结构23可打开可封闭,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结构23的一侧设置有内齿231,另一侧设置有外齿232,内齿231与外齿232卡接以实现开口结构23的封闭;
待接软管3上具有第一通孔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用于供内支管1的三通主径部12穿过,内支管1由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装入待接软管3并紧贴其内壁,外包管2由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3外部,并使外包管2的凹槽21与内支管1的凸条11隔着待接软管3相互咬合,而且,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应当位于凸条11围合而成的封闭图形内,安装到位后,利用开口结构23的内齿231与外齿232卡接以进行固定。
该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使用方法是:
首先,确认待接软管3上的补接三通处,并确保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的内支管1、外包管2均已准备好;然后,将内支管1由待接软管3的第一通孔31即补接三通处装入待接软管3中,确保内支管1与待接软管3的内壁贴合,同时确保三通主径部12由第一通孔31伸出待接软管3,并且三通主径部12位于内支管1凸条11围合而成的封闭图形区域内,保持内支管1内通顺无杂物;再将外包管2从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3的外部,注意确保外包管2的凹槽21与内支管1的凸条11隔着待接软管3相互咬合,同时使三通主径部12由第二通孔22穿出外包管2,随后将开口结构23的内齿231和外齿232卡接固定,使开口结构23封闭,确保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固定在待接软管3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凸条11与凹槽21咬合紧密,以达到更好的密闭性;在安装完成后,检查接管器是否牢固固定在待接软管3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使用接管器过程中,避免强烈的冲击和外力,以免影响接管器的性能和密闭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管和外包管,所述内支管为硬质管,其管壁外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所述外包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条匹配并可咬合,所述外包管远离凹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可打开可封闭;
待接软管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内支管由待接软管的第一通孔装入待接软管并紧贴其内壁,所述外包管由开口处套于待接软管外部,所述凹槽与凸条咬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凸条的封闭图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首尾相连形成的封闭图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管为直型管,所述第一通孔为待接软管的破损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管为三通管,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穿过,所述外包管上与三通主径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均与内支管的三通主径部外径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内齿,另一侧设置有外齿,所述内齿与外齿卡接以实现开口结构的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材质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管的管外径与待接软管的管内径匹配。
CN202322021515.7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Active CN22052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1515.7U CN22052358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1515.7U CN22052358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3587U true CN22052358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1515.7U Active CN22052358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3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5431B (zh) 市政管道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523587U (zh) 一种内外壁挤压式接管器
CN202834533U (zh) 一种给水双螺纹接头
CN20574574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02140720U (zh) 一种固定卡套内卡固定式快速接头
CN204554185U (zh) 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保温三通
CN11087324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方便拼接的管道
KR101016885B1 (ko) 농업용 관체 연결구
CN208750244U (zh) 一种城市供水用ppr三通管件
CN107912286B (zh) 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滴水灌溉装置及其灌溉方法
CN209557853U (zh) 高适应性管道连接构造及其分水器和阀门
CN207246625U (zh) 一种软管与设备的连接头和连接系统
CN203421382U (zh) 快速连接出水栓装置
CN208882583U (zh) 用于密封容器开口处的密封件
CN203375052U (zh) Pe管快速连接装置
CN220226744U (zh) 一种加强密封的油管接箍
CN210226201U (zh) 一种用于输送灌溉水、肥的复合管
CN220506135U (zh) 一种管道对接结构
CN221082259U (zh) 一种菠萝种植用滴灌装置
CN220320614U (zh) 一种异径三通管道
CN207777833U (zh) 一种新型高效管道连接器
CN217036624U (zh) 一种弯头防水内芯
CN208058221U (zh) 一种植物控制注灌开缝式土下注灌环
CN219120045U (zh) 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
CN204093808U (zh) 一种清洗机用清洗架接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