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3349U -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23349U CN220523349U CN202322208863.5U CN202322208863U CN220523349U CN 220523349 U CN220523349 U CN 220523349U CN 202322208863 U CN202322208863 U CN 202322208863U CN 220523349 U CN220523349 U CN 2205233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shell
- plate
- baffle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包括壳体、挡板、转轴、堵头和两对称设置的安装支座,壳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挡板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转动并封堵第一进风口时,第一风机输送气体通过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挡板转动并封堵第二进风口时,第二风机输送气体通过第一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挡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与两安装支座转动连接,安装支座呈近似几字形且开口朝向远离挡板的一侧,安装支座与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挡板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壳体底部的底板上设有排水孔,堵头可打开或封堵排水孔,便于通风换向和清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出风口三通阀,是通过单个管道安装手动阀独立控制实现,操作繁琐,不便于自动换向,且维护及清洗不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阀换向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其具有便于通风换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挡板、转轴、两对称设置的安装支座,所述壳体中空设置且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挡板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挡板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时,第一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挡板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时,第二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座呈近似几字形且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还包括堵头,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堵头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轴,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座包括依次连接呈几字形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五板体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五板体均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转轴两端均设有台阶面,所述转轴的两端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时,两所述台阶面位于两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台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限位件,所述转轴两端端部均凸设有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台阶轴结构,所述台阶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两限位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台阶轴的端部,各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台阶面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中空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挡板两侧,所述第一筒体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第一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挡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筒体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第二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挡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筒体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筒体与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密封板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挡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转轴、所述安装支座的尺寸,所述第一密封板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用于打开或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板外侧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中空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连接第一风机,所述第二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连接第二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风机向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输送风流时,通过风的导流作用驱动挡板转动,可实现自动换向,可适用于两风机一备一用的情况,当其中一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可启动另一个风机向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输送风流,以与出风口连通。其中,第一风机或第二风机的作用是驱动挡板转动,以将其中一个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启动第一风机或第二风机,挡板随风流转动,将与风机对应的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打开,另一个闭合,即可实现挡板的转动而自动换向作用,无须采用电机等电动驱动装置带动挡板转动换向,也无须人工手动转动挡板;
由于安装支座的设置,将挡板两侧与壳体内壁间隔,使得挡板的两侧与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避免壳体内壁阻碍挡板的转动,有利于挡板的顺利转动,便于通风换向,安装支座呈几字形,且几字形开口朝向壳体的一侧,安装支座的两端处的结构不会妨碍挡板的转动。同时,排水孔的设置便于清洗时排水或排出积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是挡板、转轴、安装支座的连接结构;
图7安装支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出风口;12-第一进风口;13-第二进风口;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底板;161-排水孔;17-开口;18-顶板;19-固定板;20-堵头;
2-安装支座;21-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3-第三板体;231-第三通孔;24-第四板体;25-第五板体;
3-挡板;
4-转轴;41-台阶面;42-限位件;43-台阶轴;
5-第一筒体;
6-第二筒体;
7-密封板;71-把手;
8-第一连接座;
9-第二连接座;
10-第三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至图7,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包括壳体1、挡板3和两对称设置的安装支座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11,壳体1中空设置,所述挡板3和两所述安装支座2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12和第二进风口13,所述挡板3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2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3之间,所述挡板3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12时,第一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13与所述出风口11连通,所述挡板3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13时,第二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12与所述出风口11连通。一风机向第一进风口12或第二进风口13输送风流时,通过风的导流作用驱动挡板3转动,可实现自动换向,可适用于两风机一备一用的情况,当其中一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可启动另一个风机向第一进风口12或第二进风口13输送风流,以与出风口11连通。其中,第一风机或第二风机的作用是驱动挡板3转动,以将其中一个进风口与出风口11连通。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可以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管道的安装,风机在一备一用的场合能实现自动换向、不用人工参与。
参照图1、5和7,所述挡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支座2转动连接,两所述安装支座2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座2呈近似几字形且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挡板3的一侧,所述安装支座2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挡板3的两侧与壳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可避免壳体1内壁阻碍挡板3的转动,有利于挡板3的顺利转动,便于通风换向。
具体地,参照1、5和6,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转轴4,所述挡板3一端与所述转轴4固定连接,转轴4与挡板3形成的转动组件可依次通过车制、激光切割、焊接一体成型。各所述安装支座2包括依次连接呈几字形的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第三板体23、第四板体24和第五板体25,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板体23,转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三板体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体21与所述第五板体25均与所述壳体1的固定板19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5、6和7,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支座2,固定板19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五板体25均与固定板19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三板体23上设有可供转轴4端部穿过的第三通孔231。使用时,转轴4的两端端部分别插入两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231内,转轴4的两端均设有台阶面41,所述台阶面4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231的尺寸,在位于两台阶面之间的部分转轴4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231的直径,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通孔231时,两所述台阶面41位于两所述第三板体23之间。当因外力使得转轴4沿其轴线移动时,一台阶面41可相对移动至与第三板体23靠近挡板3的一侧面抵接,此时,挡板3的尺寸设置满足于覆盖两进风口的要求,转动挡板3依然可覆盖在第一进风口12或第二进风口13。
具体地,参照图6和7,所述转轴4的两端端部均凸设有直径小于转轴4的台阶轴43结构,从而形成台阶面41,台阶轴43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三板体23的厚度,所述台阶轴4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231的直径。所述转轴4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件42,限位件42具体固定在台阶轴43的端部。在安装过程中,对于转轴与安装支座的连接来说,将转轴4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三板体23上的第三通孔231与安装支座2连接,之后将限位件42固定在转轴4的两端,所述限位件42的直径或尺寸大于所述第三通孔231的直径,可在安装过程中避免安装支座2从转轴4上掉落,此时,第三板体位于连接件42与台阶面41之间。限位件42可优选为螺母,可在一台阶轴43的端部固定一螺丝或螺栓,通过将螺母螺纹连接在螺丝上,从而将螺母固定在台阶轴43的端部。或在台阶轴43的端部设置外螺纹,螺母直接与台阶轴43螺纹连接。所述限位件42与台阶面4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板体23的厚度,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转轴4与安装支座2在转轴4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以弥补制造上的误差。
具体地,挡板3的两侧与对应的台阶面41之间均具有间距,即,挡板3的宽度小于两台阶面41之间的间距,即使台阶面41与第三板体23接触,挡板3与第三板体23之间依然具有间距,第三板体23不会阻碍挡板3的转动。由于台阶面41的面积相对较小,其中一个台阶面41与相对应的第三板体23的接触不会影响转轴4的转动,有利于挡板3的顺利转动,便于通风换向。
具体地,参照图1、2和3,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用于通风导流,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均可优选为法兰盘结构。所述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均中空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挡板3两侧,所述第一筒体5一端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并与第一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12,所述挡板3转动至与所述第一筒体5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12。所述第二筒体6一端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并与第二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13,所述挡板3转动至与所述第二筒体6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13。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位置相对合适的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或设置不同的第一筒体5与第二筒体6相互靠近的两端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一筒体5与第二筒体6的长度,以便于第一筒体5与第二筒体6安装后,挡板3在壳体1内转动一定角度时可封堵第一进风口12或第二进风口13。
具体地,参照图3,所述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所述第一筒体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4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筒体5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6的一段与所述第二侧板15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5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筒体6与外界的第二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一侧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5之间具有夹角。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5相互平行。
具体地,参照图3,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堵头20,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6上设有排水孔161,所述堵头20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水孔161,存在积水或清洗需要排水时,可取下排水口处的堵头,便于清洗。
具体地,参照图1和2,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板7,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密封板7一一对应的开口17,所述开口17的尺寸大于所述挡板3、所述第一筒体5、所述第二筒体6、所述转轴4、所述安装支座2的尺寸,所述密封板7一端与所述壳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7用于打开或密封所述开口17。当需要对壳体1内部的个结构进行检修时,可打开密封板7,通过开口17对壳体1内部的结构进行安装拆卸或清洗,较为方便。所述密封板7的外侧设有把手71,把手71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固定在密封板7上。
具体地,参照图1和4,当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间隔设有两个开口17时,两个密封板7分别安装在各开口17处,当安装空间内存在阻碍而限制其中一个密封板7的开合时,可通过另一个密封板7的开合对壳体1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或安装拆卸。其中,两密封7板外侧均设有把手71。
具体地,参照图1和3,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还包括中空设置的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和第三连接座10,所述第一连接座8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壳体1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座8用于连接或固定第一风机,所述第二连接座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壳体1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座9用于连接或固定第二风机,第三连接座10通过焊接固定在出风口11处,用于与出风风道连接。第一连接座8、第二安装座9和第三连接座10的尺寸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得本方案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可以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管道或风道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挡板、转轴、两对称设置的安装支座,所述壳体中空设置且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挡板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挡板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时,第一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挡板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时,第二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座呈近似几字形且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还包括堵头,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堵头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包括依次连接呈几字形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五板体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五板体均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转轴两端均设有台阶面,所述转轴的两端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时,两所述台阶面位于两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台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限位件,所述转轴两端端部均凸设有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台阶轴结构,所述台阶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两限位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台阶轴的端部,各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台阶面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中空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挡板两侧,所述第一筒体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第一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挡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筒体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第二风机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挡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抵接且平行时封堵所述第二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筒体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筒体与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密封板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挡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转轴、所述安装支座的尺寸,所述第一密封板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用于打开或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外侧设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向三通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连接第一风机,所述第二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连接第二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08863.5U CN220523349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08863.5U CN220523349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23349U true CN220523349U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3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08863.5U Active CN220523349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23349U (zh) |
-
2023
- 2023-08-16 CN CN202322208863.5U patent/CN2205233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72189A (en) | Air conditioner | |
CA2493053C (en) | Mixing sillcock | |
CN113357811B (zh) |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 |
CN220523349U (zh) | 一种自动换向三通阀 | |
KR20110066070A (ko) | 크린룸용 팬필터유닛 | |
CN117545210B (zh) |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用plc控制柜的通风散热装置 | |
JPH0419474B2 (zh) | ||
CN108469068B (zh) | 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 |
CN112797552B (zh) | 一种滤网自清洗式空气过滤装置 | |
CN211753327U (zh) | 一种暖通空调用过滤器 | |
CN108679708B (zh) |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 |
KR20160049185A (ko) | 힌지형 전동댐퍼 | |
CN210302894U (zh) | 一种带自密封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 |
CN108800507A (zh) | 一种导风模块及具有该导风模块的空调器 | |
CN220320391U (zh) | 一种换气扇的止回阀 | |
CN220959787U (zh) | 一种便捷式更换填料装置 | |
CN218915132U (zh) | 新风出风控制装置和新风机 | |
KR101083835B1 (ko) | 로터리 방식의 건축물 에어 흡, 배기 유닛 | |
CN221482746U (zh) | 一种烟道止逆阀 | |
CN205332372U (zh) | 一种风管机及其室内机 | |
CN217876295U (zh) | 一种可调式通风装置 | |
CN21662017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118582786B (zh) | 一种双排风的转轮除湿机设备 | |
CN113668819B (zh) | 一种用于学生实训的智能抹灰喷涂的设备 | |
CN221076635U (zh) | 出风结构及窗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