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2499U -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2499U
CN220522499U CN202322111210.5U CN202322111210U CN220522499U CN 220522499 U CN220522499 U CN 220522499U CN 202322111210 U CN202322111210 U CN 202322111210U CN 220522499 U CN220522499 U CN 220522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ection
connector
side wall
external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12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琼
关帅
王国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xing Huij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xing Huij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xing Huij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xing Huij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12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2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2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2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及中间接头;所述上接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上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变径台阶;所述中间接头套设在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至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之间,且所述中间接头的内侧壁与上接头的外侧壁、下接头的外侧壁围成有走线间隙,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螺旋连接,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套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抵接;位于所述走线间隙内的下接头的外侧壁贯穿设置有穿线槽,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上开设有走线槽。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简单,光缆穿管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知道在产液和注水过程中有关井内流体的特性与状态的详细资料,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测井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原材料硅资源丰富、抗电磁干扰、抗腐蚀、耐压高、电绝缘性能好、可绕曲、防爆、频带宽、损耗低等优点,广泛用于石油测井作业。使用光纤进行测井作业时,如在水平井分层完井的条件下进行测井时,经常需要将光缆由油管内穿越至油管外。
现有技术中,光缆由油管内穿越油管外的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光缆。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旨在简化结构且穿管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中,包括均呈中空管状的上接头、下接头及中间接头;
所述上接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的其中一端连接;
所述上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变径台阶;
所述中间接头套设在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至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之间,且所述中间接头的内侧壁与上接头的外侧壁、下接头的外侧壁围成有走线间隙,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螺旋连接,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套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抵接;
位于所述走线间隙内的下接头的外侧壁贯穿设置有穿线槽,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外螺纹两端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走线间隙连通。
其中,所述上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及第一连接段,所述螺纹段设置有所述外螺纹,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
所述下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二连接段、台阶段及套接段,所述台阶段邻近所述套接段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变径台阶,所述台阶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及套接段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开设所述穿线槽;
所述上接头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套接段上。
其中,所述限位套的内径小于所述台阶段的外径,所述限位套的内侧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变径台阶抵接而阻挡所述下接头滑出所述中间接头。
其中,所述限位套的内径大于套接段的外径而使得所述套接段在所述限位套内可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插接连接处还设置有防转动结构。
其中,所述防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段外侧壁上的凸块、开设在第二连接段外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凸块嵌入到所述卡槽内。
其中,所述穿线槽沿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轴线方向开设。
其中,所述穿线槽、走线槽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中间接头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扳手孔。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三个部件组成,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下接头上设置了穿线槽,在上接头上设置了走线槽,同时中间接头与上下接头之间还形成了走线间隙,这样在光缆穿管时,从下接头内的穿线槽穿出,然后沿上接头外侧壁的走线槽布设而到达上接头外,然后套上中间接头即可,实现了光缆从与下接头连接的油管内穿出到与上接头连接的油管外,穿管过程简单易操作,且不易损伤光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穿有光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结构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中间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上接头与下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置,1-上接头,10-外螺纹,11-走线槽,12-螺纹段,13-第一连接段,14-第一油管连接段,2-下接头,20-变径台阶,21-穿线槽,22-第二连接段,23-台阶段,24-套接段,25-第二油管连接段,3-中间接头,30-走线间隙,31-内螺纹,32-限位套,321-抵接面,33-扳手孔,4-防转动结构,41-凸块,42-卡槽,200-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100,包括均呈中空管状的上接头1、下接头2及中间接头3。上接头1、下接头2及中间接头3均可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上接头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下接头2的其中一端连接,如图2中所示,上接头1的下端与下接头2的上端连接,上接头1的上端与油管连接,下接头2的下端与油管连接,这样矿井内的油液可从与下接头2的下端连接的油管进入下接头2,然后通过下接头2内的中空管道进入到上接头1内的中空管道,再进入上接头1上端的油管。
所述上接头1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10,所述下接头2的外侧壁设置有变径台阶20。所述中间接头3套设在所述上接头1的外螺纹10至与所述下接头2的变径台阶20之间,如图3中所示,且所述中间接头3的内侧壁与上接头1的外侧壁、下接头2的外侧壁围成有走线间隙30,即在中间接头3跨接在上接头1的外螺纹10至下接头2的变径台阶20之间的这一段,该段的上接头1、下接头2的外侧壁与中间接头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空隙而形成走线间隙30,走线间隙30用于光缆200在其中走线,走线间隙30的设置避免光缆200被夹持在中间接头3内壁与上接头1或下接头2的外壁之间,同时也便于穿线。
所述中间接头3的其中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31与所述上接头1的外螺纹10螺旋连接,所述中间接头3的其中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套32与所述下接头2的变径台阶20抵接。
变径台阶20与限位套32的配合可以防止下接头2从中间接头3内脱出;内螺纹31与外螺纹10螺旋连接则使得中间接头3能与上接头1连接固定,从而将上接头1、下接头2、中间接头3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图3中所示,下接头2被中间接头3下端的限位套32限位而不会向下移动与中间接头3脱落,上接头1被中间接头3上端的内螺纹固定使得中间接头3不会与上接头1脱离。
如图3中所示,位于所述走线间隙30内的下接头2的外侧壁贯穿设置有穿线槽21,所述上接头1的外螺纹10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外螺纹10两端的走线槽11,所述走线槽11与所述走线间隙30连通,即走线槽11从外螺纹10的一端穿入,并从外螺纹10的另一端穿出,如图3中,走线槽11的下端从外螺纹10的下端穿入,走线槽11的上端从外螺纹10的上端穿出,从而将外螺纹10的上下两端贯穿。走线槽11的下端与走线间隙30的上端连通,所述走线槽11可以是垂直贯穿外螺纹10上下两端的直线或者是沿斜线贯穿外螺纹10的上下两端。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这样,位于下接头2内的光缆200可以从下接头2外侧壁的穿线槽21穿出到中间接头3内侧的走线间隙30内,进入到走线间隙30内的光缆200已经位于下接头2及上接头1的外侧壁外,然后光缆200沿走线间隙30上行,并从上接头1外侧壁的外螺纹10上的走线槽11向上穿出到中间接头3的上端外部,从而实现了光缆200从下接头2内穿到上接头1外,因为上下接头分别连接有油管(图中未示出),即本装置100可以实现将光缆200从油管内穿出到油管外。
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由上接头1、下接头2及中间接头3三个部件组成,结构简单,且通过设置穿线槽21、走线间隙30、走线槽11,使得光缆200穿管操作简单快速。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上接头1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12及第一连接段13,所述螺纹段12设置有所述外螺纹10,所述螺纹段1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3的外径。上接头1的螺纹段1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13,另一端连接第一油管连接段14,本实施例中,第一油管连接段14内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油管连接。第一连接段13则用于与下接头2连接,螺纹段12的外螺纹10则用于与中间接头3连接。螺纹段1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3的外径,则螺纹段12与中间接头3连接后,中间接头3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段13的外壁之间会留存有走线的空隙。
所述下接头2包括依次连接第二连接段22、台阶段23及套接段24,所述台阶段23邻近所述套接段2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变径台阶20,所述台阶段2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2及套接段24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段22上开设所述穿线槽21。本实施例中,下接头2的套接段24远离台阶段23一端连接有第二油管连接段25,第二油管连接段25上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的第一连接段13与所述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连接,所述限位套32套设在所述套接段24上。上接头1的第一连接段13与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如卡接,插接连接等。
由于下接头2的台阶段23的外径大于套接段24的外径,同时中间接头3的限位套32套设在下接头2的套接段24上,中间接头3的限位套32会与下接头2的台阶段23抵接,这样中间接头3的限位套32将下接头2的台阶段23、第二连接段22抵挡住,防止下接头2脱出中间接头。同时由于下接头2的台阶段23的外径也大于第二连接段22的外径,这样中间接头3的内壁与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的外壁之间也有留出走线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装置100的光缆200从管内穿到管外的过程如下:
如图2中所示,首先,将下接头2的第二油管连接段25从中间接头3具有内螺纹31的那端穿入,并从中间接头3具有限位套32的那端穿出,然后下接头2的台阶段23会在中间接头3内被限位套32抵挡住而不会向下穿出,然后将下端的油管内的光缆200从下接头2的第二油管连接段25穿入下接头2内并穿至第二连接段22,同时,下接头5的第二油管连接段25与下端的油管螺旋连接,然后中间接头3可以向下滑动以露出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此时将光缆200的端部从第二连接段22侧壁的穿线槽21穿出下接头2,然后将上接头1的第一连接段13与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连接,连接后将光缆200的端部从上接头1的螺纹段12的走线槽11穿设直至光缆200的端部位于上接头1的第一油管连接段14的外侧,然后将中间接头3上移以盖住下接头2的第二连接段22,上接头1的第一连接段13,并旋转中间接头3使得中间接头3上端的内螺纹31与上接头1的外螺纹10螺旋连接,直至中间接头3的限位套32与下接头2的变径台阶20抵接,同时上接头1的第一油管连接段14也连接上端的油管,至此,光缆200完成了由管内向管外的穿管过程。光缆200的整个穿管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且因为光缆200在本装置100内是通过穿线槽21、走线间隙30及走线槽11布设,故光缆200不容易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32的内径小于所述台阶段23的外径,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套32的内侧设置有抵接面321,所述抵接面321与变径台阶20抵接而阻挡所述下接头2滑出所述中间接头3。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32的内径大于套接段24的外径而使得所述套接段24在所述限位套32内可转动。这样可使得中间接头3套在下接头2上后可相对下接头2旋转,而便于光缆200穿管过程中本装置100的装配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段1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插接连接。这样上下接头连接非常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3插入到第二连接段22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二连接段22插入到第一连接段13内。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段1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的插接连接处还设置有防转动结构4。防转动结构4的设置能避免中间接头3与上接头1螺旋连接时下接头2跟随转动,这样避免下接头2穿线槽21内的光缆200旋转而上接头1走线槽11内的光缆200不旋转而损坏光缆200。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防转动结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3外侧壁上的凸块41、开设在第二连接段22外侧壁上的卡槽42,所述凸块41嵌入到所述卡槽42内,第二连接段22外侧壁上的卡槽42由第二连接段22的端部轴向开设,该卡槽42为通槽贯通第二连接段22端部的外侧壁。即第一连接段13与第二连接段22插接连接后,第一连接段13的凸块41会嵌入到第二连接段22的卡槽42内,这样即使下接头2有转动的趋势,也被上接头1的凸块41阻挡而不会转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3外侧壁上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41,对应地,第二连接段22外侧壁上也环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42。这样第一连接段13插入第二连接段22后,多个凸块41嵌入到对应的卡槽42内,其受到转动力后对应的反力更加均衡,防转动性能更好,强度更高。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穿线槽21沿所述第二连接段22的轴线方向开设。因为光缆200的走向是沿装置100的轴向布设,这样沿轴线方向开设的穿线槽21便于走线,同时不容易损伤光缆200。
较佳地,如图4所示,所述穿线槽21、走线槽11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光缆200从下接头2的穿线槽21进入到上接头1的走线槽11也是沿同一直线走线而不会弯折,利于保护光缆200。
如图1所示,所述中间接头3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扳手孔33。这样便于使用扳手旋转中间接头3而利于中间接头3与上接头1的连接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光缆穿越油管装置100通过设置上接头1、下接头2及中间接头3,上接头1与下接头2连接,中间接头3套在上接头1与下接头2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其中下接头2被中间接头3套住的外壁上开设有穿线槽21,上接头1被中间接头3套住的外壁上开设有走线槽11,且中间接头3与被套住的上接头1、下接头2之间形成有走线间隙30,这样光缆200能通过下接头2的穿线槽21穿到走线间隙30,然后从上接头1的走线槽11穿出,实现光缆200由管内穿出到管外的功能,本装置100的结构简单,穿管操作方便,且不易损伤光缆200。
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中空管状的上接头、下接头及中间接头;
所述上接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的其中一端连接;
所述上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变径台阶;
所述中间接头套设在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至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之间,且所述中间接头的内侧壁与上接头的外侧壁、下接头的外侧壁围成有走线间隙,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螺旋连接,所述中间接头的其中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套与所述下接头的变径台阶抵接;
位于所述走线间隙内的下接头的外侧壁贯穿设置有穿线槽,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外螺纹两端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走线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及第一连接段,所述螺纹段设置有所述外螺纹,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
所述下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二连接段、台阶段及套接段,所述台阶段邻近所述套接段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变径台阶,所述台阶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及套接段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开设所述穿线槽;
所述上接头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套接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内径小于所述台阶段的外径,所述限位套的内侧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变径台阶抵接而阻挡所述下接头滑出所述中间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内径大于套接段的外径而使得所述套接段在所述限位套内可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插接连接处还设置有防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段外侧壁上的凸块、开设在第二连接段外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凸块嵌入到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槽沿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轴线方向开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槽、走线槽在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穿越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头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扳手孔。
CN202322111210.5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Active CN220522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1210.5U CN220522499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1210.5U CN220522499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2499U true CN220522499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1210.5U Active CN220522499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2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85516A (en)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wireline tools in wellbores
US10760349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wired pipe transmission line
US5366018A (en) Miniature rope socket assembly for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in a borehole wireline
US20080160833A1 (en) Wire-line connection system
CN220522499U (zh) 一种光缆穿越油管装置
WO2014194621A1 (zh) 一种用于井下电气模块连接的非旋转接头
US20130094812A1 (en) Conduit Tub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ubterranean Use
CN101764385B (zh) 一种铠装电缆的密封接头
EP3025008B1 (en) Shoulder ring for transmission lin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US4826450A (en) Centering sleeve for coaxial connectors
CN105940186B (zh) 有线管与制造有线管的方法
CN113964578B (zh) 一种工作在强阻热湿环境下的同轴公湿电连接器
CN115201984A (zh) 一种模块化可用于监测和通信的海缆分支器
CN213655966U (zh) 一种薄壁管连接结构
JP2003531320A (ja) コイル状チューブコネクタ
CN220522550U (zh) 一种测井用铠装光缆绳帽装置
CN106324766A (zh) 一种光纤预连接件及具有该预连接件的终端盒
CN105281115A (zh) 一种自由设计对接的耐温承压电连接器
CN112814582B (zh) 一种复合连续油管连接工具及其连接方法
CN206098783U (zh) 一种线缆接头组件
CN216794056U (zh) 一种用于油井环空测试的光电复合缆连接器
CN219733311U (zh) 一种带拉力棒的单芯马龙头
BR112020020412A2 (pt) Dispositivo para uma porção da caixa de acoplamento de um tubo de aço destinado ao uso em uma coluna de trabalho de hidrocarboneto tubular
CN116464397A (zh) 将常规工具转换成过电缆工具的方法和装置
CN211062925U (zh) 一种多通道信号输出的传感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