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0506U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20506U CN220520506U CN202321928248.5U CN202321928248U CN220520506U CN 220520506 U CN220520506 U CN 220520506U CN 202321928248 U CN202321928248 U CN 202321928248U CN 220520506 U CN220520506 U CN 220520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arc
- plant cultivation
- arbuscular mycorrhizal
- mycorrhizal fung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080 plant dea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963 growth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73655 Ambispora fenn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720 carbohydr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36 cultur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38 fung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63 plant 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039 plant physiolog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068 symbiosis, encompassing mutualism through parasi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恒温恒湿的扩繁环境又方便真菌孢子收集、避免宿主植物死亡、批量化生产的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该装置包括培养盒体、盒盖,培养盒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的培养单元,培养盒体内设置有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通过设置的多个培养单元便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方便真菌孢子收集、避免宿主植物死亡,通过设置的恒温装置便可实时调剂培养盒体内的温度,通过设置的恒湿装置便可实时调剂培养盒体内的湿度,使得培养盒内的温湿度处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所需的最佳温湿度,便于扩繁,提高扩繁效率,适合在微生物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背景技术
丛枝菌根,1885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和森林学家Frank首创“菌根”(Fungus-root即Mycorrhiza)这一术语。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共生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物质,而植物也从真菌那里得到所需的营养及水分等,从而达到一种互利互助、互通有无的高度统一。它既具有一般植物根系的特征,又具有专性真菌的特性,菌根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它的存在,既有利于提高植物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也有利于菌根真菌的生存,这种关系有时会发展到双方难分难舍的程度,植物缺乏菌根无法生存下去,而菌根菌缺乏必需的植物根系共生则无法完成生活史,不能继续繁殖。丛枝菌根的菌丝有根外菌丝和根内菌丝之分,根外菌丝在根的外面扩散,丛枝菌根真菌在根外菌丝的顶端常常形成孢子,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因此,丛枝菌根真菌倍广泛应用于农业中。丛枝菌根真菌-植物盆栽培养法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方法,是将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菌丝和植株被侵染的根段等繁殖体,接种于宿主植物生长的基质中,通过宿主植物生长达到孢子的扩繁。丛枝菌根真菌的扩繁对于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才能快速扩繁;另外,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与宿主植物的根系通过菌丝连接,现有的装置在真菌孢子收集较为麻烦,易造成宿主植物死亡,不利于后续丛枝菌根真菌的扩繁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恒温恒湿的扩繁环境又方便真菌孢子收集、避免宿主植物死亡、批量化生产的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包括培养盒体、与之相适配的盒盖,所述盒盖设置在培养盒体的上端敞口处;
所述培养盒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的培养单元,多个培养单元互相独立且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培养盒体内;
所述培养盒体内设置有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分别用于保持培养盒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恒定。
进一步的是,每个培养单元均包括上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植物栽培筒体,所述植物栽培筒体的高度大于壳体的高度,所述植物栽培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换气的通孔,每个通孔均依次贯穿植物栽培筒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
所述植物栽培筒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四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是,每个收集装置均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
所述底板呈等腰梯形状且较短底边所在的一端靠近植物栽培筒体,所述底板靠近植物栽培筒体的一端呈弧形状且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板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的远离植物栽培筒体的一端的边缘处;
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弧形隔离网切位于靠近植物栽培筒体的一端,所述弧形隔离网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植物栽培筒体侧壁下端设置有四组连通孔且分别于四个弧形隔离网相对应,每组连通孔均包含多个圆孔,所述弧形隔离网的上端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切断丛枝菌根真菌菌丝。
进一步的是,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弧形板与植物栽培筒体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刀槽,所述弧形刀槽内滑动设置有弧形切刀,所述弧形切刀的长度大于等于植物栽培筒体的高度,所述弧形切刀的上端设置弧形状的按压手柄,当按压手柄与弧形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弧形切刀的刀刃与底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空气循环扇、供电电源、换气扇、控制器、显示屏;
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培养盒体的左侧壁的内侧,所述空气循环扇设置在右侧壁的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盒体的前侧壁的内侧,所述换气扇设置在盒盖的中心位置,所述控制器、显示屏均设置在培养盒体的右侧壁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空气循环扇、换气扇、控制器、显示屏分别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括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空气循环扇、换气扇、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恒湿装置包括多个加湿器、水泵、连接水管、湿度传感器;
所述多个加湿器设置在培养盒体的后侧壁的内侧切沿其左右方向均布,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泵的出水口,所述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盒体的后侧壁的并延伸至最左边的加湿器的左侧,所述连接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多个加湿器分别与连接水管连通;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盒体的前侧壁的内侧,所述水泵、湿度传感器、多个加湿器分别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水泵、湿度传感器、多个加湿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培养盒体的前侧壁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植物补光灯,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分别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弧形隔离网的网孔孔径为20-40μm;多个圆孔的孔径均为4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的多个培养单元便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方便真菌孢子收集、避免宿主植物死亡。
2.通过设置的恒温装置便可实时调剂培养盒体内的温度,通过设置的恒湿装置便可实时调剂培养盒体内的湿度,使得培养盒内的温湿度处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所需的最佳温湿度,便于扩繁,提高扩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盒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单元、收集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集装置、切割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培养盒体1、盒盖2、培养单元3、壳体301、植物栽培筒体302、收集装置4、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第三侧板403、底板404、弧形隔离网5、弧形板6、弧形刀槽7、弧形切刀8、按压手柄9、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供电电源13、换气扇14、控制器15、显示屏16、加湿器17、水泵18、连接水管19、湿度传感器20、植物补光灯21、回形插接圈22、连通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9所示,该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包括培养盒体1、与之相适配的盒盖2,培养盒体1一般选用矩形状壳体,所述盒盖2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上端敞口处,也就是在培养盒体1上端面设置有回形插接圈22,盒盖2套设在回形插接圈22的外侧且二者过盈配合,通过回形插接圈22便可固定盒盖2避免其掉落下来;
所述培养盒体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的培养单元3,多个培养单元3互相独立且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培养盒体1内;每个培养单元3都可以用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实现批量化生产,
所述培养盒体1内设置有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分别用于保持培养盒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恒定,使得培养盒体1内的温湿度处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所需的最佳温湿度,便于扩繁,提高扩繁效率。
如图2、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每个培养单元3均包括上端敞口的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植物栽培筒体302,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的高度大于壳体301的高度,植物栽培筒体302内添加适量的培养基便可将宿主植物栽培进去,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换气的通孔,每个通孔均依次贯穿植物栽培筒体302的底部、壳体301的底部,通过设置的多个通孔便可防止植物栽培筒体302积水过多,影响宿主植物栽的生张,从而减小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同时多个通孔还可以起到流通空气的作用,使得壳体301外的空气进入到培养基中,利于宿主植物栽的生长,提升丛枝菌根真菌的繁殖;
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与壳体301之间设置有四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收集装置4,通过设置的四个收集装置4方便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收集。
如图5、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每个收集装置4均包括底板404、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第三侧板403;
所述底板404呈等腰梯形状且较短底边所在的一端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所述底板404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呈弧形状且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对称设置在底板404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板403设置在底板404的上表面的远离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的边缘处,第一侧板401的与第三侧板403的左端相连,第二侧板402的右端与第三侧板403的右端相连;
所述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之间设置有弧形隔离网5切位于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底板404、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第三侧板403、弧形隔离网5共同组成一个收集腔体,每个收集腔体的高度均大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高度,方便将收集腔体拿出壳体301,四个收集腔体均布在植物栽培筒体302的外侧,收集腔体内添加培养基,将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菌丝和植株被侵染的根段等繁殖体放入,使其生长并入侵到宿主植物的根部实现共生繁殖,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侧壁下端设置有四组连通孔23且分别于四个弧形隔离网5相对应,每组连通孔23均包含多个圆孔,圆孔的直径是小于宿主植物的根部的直径的但是大于丛枝菌根真菌菌丝的直径,通过设置的多个圆孔使得丛枝菌根真菌菌丝能够进入到植物栽培筒体302实现并入侵到宿主植物的根部的直径的,同时避免宿主植物的根部穿过,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上端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切断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通过切割装置将对应的收集装置4内的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切断,便可将该收集装置4拿出实现孢子的收集,同时避免对宿主植物的根部的伤害,使其能够正常生产,继续进行丛枝菌根真菌扩繁工作。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的上端,所述弧形板6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上端设置在弧形板6的下端面远离物栽培筒体的一侧的边缘处,所述弧形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刀槽7,所述弧形刀槽7内滑动设置有弧形切刀8,所述弧形切刀8的长度大于等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高度,所述弧形切刀8的上端设置弧形状的按压手柄9,当按压手柄9与弧形板6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弧形切刀8的刀刃与底板404相接触,通过按压手柄9对弧形切刀8施加向下的推力,使得弧形切刀8沿着弧形刀槽7向下移动,直至与底板404相接处,在弧形切刀8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弧形切刀8下端的刀刃便会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切断,从而实现菌丝与宿主植物根部的分离,切断后,将收集装置4拿出即可,对收集装置4内的孢子做进一步处理,处理完毕后再将收集装置4其放入壳体301对应的位置继续重复进行扩繁工作。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供电电源13、换气扇14、控制器15、显示屏16;
所述电加热器10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左侧壁的内侧,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培养盒体1的四个侧壁设置的相对较厚,选择嵌设的方式可避免电加热器10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电加热器10便可对培养盒体1的内的温度实现调节,所述空气循环扇12设置在右侧壁的内侧,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避免空气循环扇12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通过空气循环扇12将培养盒体1的空气进行循环,使得培养盒体1的各个区域的温度尽可能一直,避免电加热器10附近温度较高,远离电加热器10的区域温度较低的情况,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避免温度传感器11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通过温度传感器11实时测培养盒体1的温度,所述换气扇14设置在盒盖2的中心位置,通过换气扇14一方面对培养盒体1的内的空气进行流通,使得新鲜空气进入,便于宿主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使得培养盒体1内的高温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培养盒体1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所述控制器15、显示屏16均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右侧壁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控制器15、显示屏16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括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显示屏16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对控制器15进行温度的预设值,通过温度传感器11实时测培养盒体1的温度,当监测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5控制启动电加热器10开始工作,同时控制空气循环扇12工作,通过电加热器10使得培养盒体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范围内,控制器15控制停止电加热器10工作,当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5控制器15的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加速培养盒体1内外空气的循环,使其温度恢复至预设值范围内,通过显示屏16便可将温度值实时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和人为干预。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是,所述恒湿装置包括多个加湿器17、水泵18、连接水管19、湿度传感器20;
所述多个加湿器17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后侧壁的内侧切沿其左右方向均布,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避免加湿器17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所述连接水管19的一端设置在水泵18的出水口,水泵18的进水口与外接水源相连,所述连接水管19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盒体1的后侧壁的并延伸至最左边的加湿器17的左侧,也就是培养盒体1的后侧壁设置有一个夹层通道,连接水管19位于夹层通道内,所述连接水管19的远离水泵18的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连接水管19连通,加湿器17一般采用压电陶超声波雾化片和吸水棒组成的加湿器,配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加湿效果也不错,性价比较高;
所述湿度传感器20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避免湿度传感器20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所述水泵18、湿度传感器20、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水泵18、湿度传感器20、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对控制器15进行湿度的预设值,通过设置的湿度传感器20,当监测的湿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5控制启动水泵18和加湿器17,进行加湿,使得湿度保持在预设值范围内,当监测的湿度值高于预设值时,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加速培养盒体1内外空气的循环,通过交换空气的方式进行除湿,使得湿度保持在预设值范围内,同时湿度值可以通过显示屏16实时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和人为干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宿主植物的光照需求,确保宿主植物正常生产,促进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所述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植物补光灯21,一般情况下选择嵌设的方式,避免植物补光灯21凸出对培养单元3的放置和取出造成影响,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21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21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器15控制启动植物补光灯21便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光,满足宿主植物的光照需求,还可以在培养盒体1的内侧壁伤嵌设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光照强度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对控制器15进行光照强度的预设值,当光照传感器的监测值低于预设值时,启动两个植物补光灯21进行补光,实现自动化补光,另外光照强度的监测数据通过显示屏16实时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和人为干预,还可以设置定时器,进行定时补光。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网孔孔径为20-40μm;多个圆孔的孔径均为40μm,确保菌丝通过,又可有效避免宿主根系穿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体(1)、与之相适配的盒盖(2),所述盒盖(2)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上端敞口处;
所述培养盒体(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扩繁的培养单元(3),多个培养单元(3)互相独立且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培养盒体(1)内;
所述培养盒体(1)内设置有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分别用于保持培养盒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培养单元(3)均包括上端敞口的壳体(301),所述壳体(301)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植物栽培筒体(302),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的高度大于壳体(301)的高度,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透水换气的通孔,每个通孔均依次贯穿植物栽培筒体(302)的底部、壳体(301)的底部;
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与壳体(301)之间设置有四个用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收集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收集装置(4)均包括底板(404)、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第三侧板(403);
所述底板(404)呈等腰梯形状且较短底边所在的一端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所述底板(404)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呈弧形状且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对称设置在底板(404)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板(403)设置在底板(404)的上表面的远离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的边缘处;
所述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之间设置有弧形隔离网(5)切位于靠近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一端,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植物栽培筒体(302)侧壁下端设置有四组连通孔(23)且分别于四个弧形隔离网(5)相对应,每组连通孔(23)均包含多个圆孔,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上端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切断丛枝菌根真菌菌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的弧度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的上端,所述弧形板(6)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刀槽(7),所述弧形刀槽(7)内滑动设置有弧形切刀(8),所述弧形切刀(8)的长度大于等于植物栽培筒体(302)的高度,所述弧形切刀(8)的上端设置弧形状的按压手柄(9),当按压手柄(9)与弧形板(6)的上表面相接触时,所述弧形切刀(8)的刀刃与底板(404)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供电电源(13)、换气扇(14)、控制器(15)、显示屏(16);
所述电加热器(10)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左侧壁的内侧,所述空气循环扇(12)设置在右侧壁的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所述换气扇(14)设置在盒盖(2)的中心位置,所述控制器(15)、显示屏(16)均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右侧壁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控制器(15)、显示屏(16)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括电加热器(10)、温度传感器(11)、空气循环扇(12)、换气扇(14)、显示屏(16)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装置包括多个加湿器(17)、水泵(18)、连接水管(19)、湿度传感器(20);
所述多个加湿器(17)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后侧壁的内侧切沿其左右方向均布,所述连接水管(19)的一端设置在水泵(18)的出水口,所述连接水管(19)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盒体(1)的后侧壁的并延伸至最左边的加湿器(17)的左侧,所述连接水管(19)的远离水泵(18)的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连接水管(19)连通;
所述湿度传感器(20)设置在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所述水泵(18)、湿度传感器(20)、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水泵(18)、湿度传感器(20)、多个加湿器(17)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体(1)的前侧壁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植物补光灯(21),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21)分别与供电电源(13)电连接,所述两个植物补光灯(21)分别与控制器(15)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离网(5)的网孔孔径为20-40μm;多个圆孔的孔径均为40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8248.5U CN220520506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8248.5U CN220520506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20506U true CN220520506U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3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28248.5U Active CN220520506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20506U (zh) |
-
2023
- 2023-07-21 CN CN202321928248.5U patent/CN2205205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64273U (zh) | 人工气候装置 | |
CN101849487B (zh) | 一种全密闭环境植物育苗的通风方法及其通风装置 | |
CN107985750A (zh) | 一种石斛鲜条保鲜装置 | |
KR20120110493A (ko) | 컨테이너형 식물공장 | |
CN212589248U (zh) | 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 | |
CN105935026A (zh) | 一种蔬菜和食用菌联合培养系统 | |
CN220520506U (zh)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装置 | |
KR20140000924U (ko) | 수경 재배장치 | |
CN100490632C (zh) | 植物培养生长箱/室内气流循环系统 | |
CN109548521B (zh) | 育苗装置 | |
CN212970925U (zh) | 一种用于中药材育苗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 |
CN213603482U (zh) | 一种用于多肉植物栽培室用通风设备 | |
CN201783266U (zh) | 立体种植食用菌生长室的气体过滤系统 | |
CN213739486U (zh) | 空气灌流培养箱 | |
CN215380389U (zh) | 一种恒温恒湿蘑菇培养装置 | |
CN207476475U (zh) | 一种蘑菇培育床 | |
CN218483367U (zh) | 热对流式生物培育装置 | |
CN219087949U (zh) | 用于育苗房的空气循环系统及育苗房 | |
CN206570337U (zh) | 一种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 | |
CN218499718U (zh) | 一种纯菌丝体培养装置 | |
CN216362904U (zh) | 一种灵芝菌丝体生长培育箱 | |
CN221843349U (zh) | 空气调节装置及种植箱 | |
CN217591694U (zh) | 金耳工厂化栽培的菇房加湿系统 | |
CN215602309U (zh) | 一种平菇栽培装置 | |
CN215123000U (zh) | 一种用于托里桉组培用的组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