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3494U -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3494U
CN220513494U CN202321538266.2U CN202321538266U CN220513494U CN 220513494 U CN220513494 U CN 220513494U CN 202321538266 U CN202321538266 U CN 202321538266U CN 220513494 U CN220513494 U CN 220513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advection sedimentation
suction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8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杰
蒋良程
王泽国
王亚超
刘志刚
周姣岩
周丹杰
丁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ater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ater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ater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ater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8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3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3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3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包括平流沉淀池,所述平流沉淀池的两端安装有工字钢导轨,所述工字钢导轨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行车式吸泥机,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内侧前后两端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内侧一端安装有浊度在线监测仪,所述行车式吸泥机包括有安装在工字钢导轨内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支撑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刮泥片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的内侧使得刮泥片在刮动污泥时可以进行旋转增强对污泥的刮动,并且在刮泥片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进一步提高对污泥刮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粘在一起的大型污泥进行搅拌分割开便于吸泥管的吸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流沉淀池排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背景技术
平流式沉淀池因其构造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对于水源中的冲击负荷和天气温度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相对稳定,操作维护便捷等特点,在国内大、中型水厂中应用广泛。为了使水流在平流沉淀池进水断面上分布均匀,在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一般设置配水花墙,主要作用是消除进水端处因上一阶段的水流惯性所产生的紊流及一些短流影响,使水流中形成的絮体破碎,影响沉淀效果。行车式吸泥机用于水厂平流沉淀将沉降在池底的污泥通过泵吸行走边吸泥,然后将污泥排出池外。
传统的平流沉淀池排泥方式多采用双驱动式吸泥机、水下刮泥机,以泵吸式、虹吸式排泥加辅助穿孔排泥,这些传统排泥方式需要人工对行车、吸泥泵和穿孔排泥进行操作,行车、吸泥泵,吸泥行车运行到每一个排泥角阀,都要靠人工提前打开角阀利用穿孔排泥管把污泥排掉,吸泥行车运行到角阀处再关掉角阀开关,一直快等到下一个角阀时再打开下一个角阀开关,如此反复循环,沉淀池又处水厂高位,人工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现有技术中通过泵吸式抽取污泥可能存在污泥黏在沉淀池底部无法被完全抽取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通过泵吸式抽取污泥可能存在污泥黏在沉淀池底部无法被完全抽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包括平流沉淀池,所述平流沉淀池的两端安装有工字钢导轨,所述工字钢导轨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行车式吸泥机,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内侧前后两端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内侧一端安装有浊度在线监测仪。
优选的,所述行车式吸泥机包括有安装在工字钢导轨内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支撑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安装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吸泥管,所述吸泥管的底部连接有喇叭状吸泥座。
优选的,所述吸泥管的外壁安装有C形连接座,所述C形连接座的内侧连接有刮泥片。
优选的,所述平流沉淀池的内侧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在C形连接座前后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安装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刮泥片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的内侧,所述刮泥片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与限位块可以对C形连接座进行限位,不仅可以对吸泥管进行限位,避免平流沉淀池内部的污水对吸泥管冲击造成抖动,而且还可以对刮泥片进行限位,避免发生刮泥片倾斜导致有边角的污泥没有被刮动抽取;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刮泥片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的内侧使得刮泥片在刮动污泥时可以进行旋转增强对污泥的刮动,并且在刮泥片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进一步提高对污泥刮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粘在一起的大型污泥进行搅拌分割开便于吸泥管的吸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平流沉淀池;2、工字钢导轨;3、行车式吸泥机;301、滑轮;302、支撑座;303、支撑板;4、传感器;5、浊度在线监测仪;6、吸泥泵;7、吸泥管;8、喇叭状吸泥座;9、C形连接座;10、刮泥片;11、限位滑槽;12、限位块;13、滚珠;14、搅拌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包括平流沉淀池1,平流沉淀池1的两端安装有工字钢导轨2,工字钢导轨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行车式吸泥机3,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前后两端安装有传感器4,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一端安装有浊度在线监测仪5,通过设置的浊度在线监测仪5可以监测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浊度,并且通过设置的传感器4可以感应行车式吸泥机3是否经过传感器4所在位置,上述使用的浊度在线监测仪5与传感器4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加赘述其工作性质,在使用时,通过采用现有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控制行车式吸泥机3在工字钢导轨2上进行移动,运行方式为行车式吸泥机3从进水端出发,进行到平流沉淀池1的三分之一处,即返回到进水端,而后全程匀速前进至出水端,完成排泥操作。
如图1-3所示,行车式吸泥机3包括有安装在工字钢导轨2内部的滑轮301,滑轮301的外侧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座302,支撑座302的顶部支撑有支撑板303。
如图1-3所示,支撑板303的顶部等距安装有吸泥泵6,吸泥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吸泥管7,吸泥管7的底部连接有喇叭状吸泥座8,通过设置的吸泥泵6可以在行车式吸泥机3移动过程中开始工作,然后通过设置的吸泥管7将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泥进行抽取,然后吸泥泵6的另一端连接排污管进行排污,由于连接排污管为现有技术,本方案中未画出,在此不加赘述,并且通过设置的喇叭状吸泥座8增强对污泥的抽取效率。
如图1-3所示,吸泥管7的外壁安装有C形连接座9,C形连接座9的内侧连接有刮泥片10,通过设置的刮泥片10在行车式吸泥机3移动过程中还可以对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泥进行刮动,便于吸泥管7的吸泥。
如图1-3所示,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1,限位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在C形连接座9前后端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底部安装有滚珠13,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1与限位块12可以对C形连接座9进行限位,不仅可以对吸泥管7进行限位,避免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水对吸泥管7冲击造成抖动,而且还可以对刮泥片10进行限位,避免发生刮泥片10倾斜导致有边角的污泥没有被刮动抽取。
如图1-3所示,刮泥片10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9的内侧,刮泥片10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14,通过设置的刮泥片10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9的内侧使得刮泥片10在刮动污泥时可以进行旋转增强对污泥的刮动,并且在刮泥片10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14进一步提高对污泥刮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粘在一起的大型污泥进行搅拌分割开便于吸泥管7的吸泥。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采用现有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控制行车式吸泥机3在工字钢导轨2上进行移动,运行方式为行车式吸泥机3从进水端出发,进行到平流沉淀池1的三分之一处,即返回到进水端,而后全程匀速前进至出水端,完成排泥操作,通过设置的吸泥泵6可以在行车式吸泥机3移动过程中开始工作,然后通过设置的吸泥管7将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泥进行抽取,然后吸泥泵6的另一端连接排污管进行排污,由于连接排污管为现有技术,本方案中未画出,在此不加赘述,并且通过设置的喇叭状吸泥座8增强对污泥的抽取效率,通过设置的刮泥片10在行车式吸泥机3移动过程中还可以对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泥进行刮动,便于吸泥管7的吸泥,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1与限位块12可以对C形连接座9进行限位,不仅可以对吸泥管7进行限位,避免平流沉淀池1内部的污水对吸泥管7冲击造成抖动,而且还可以对刮泥片10进行限位,避免发生刮泥片10倾斜导致有边角的污泥没有被刮动抽取,通过设置的刮泥片10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9的内侧使得刮泥片10在刮动污泥时可以进行旋转增强对污泥的刮动,并且在刮泥片10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14进一步提高对污泥刮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粘在一起的大型污泥进行搅拌分割开便于吸泥管7的吸泥。
值得说明的是,有研究发现水厂沉淀池的污泥沉淀会表现出斜坡状的分布规律,而且池底沉泥主要集中在前端1/3左右池长范围,通过传感器检测行车式吸泥机3从进水端出发,进行到平流沉淀池1的三分之一处,即返回到进水端,而后全程匀速前进至出水端,完成排泥操作,浊度在线监测仪5采用TS-620,传感器采用P2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包括平流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池(1)的两端安装有工字钢导轨(2),所述工字钢导轨(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行车式吸泥机(3),所述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前后两端安装有传感器(4),所述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一端安装有浊度在线监测仪(5),所述平流沉淀池(1)的内侧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1),所述限位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在C形连接座(9)前后端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底部安装有滚珠(13),所述刮泥片(10)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C形连接座(9)的内侧,所述刮泥片(10)的上下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刀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式吸泥机(3)包括有安装在工字钢导轨(2)内部的滑轮(301),所述滑轮(301)的外侧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座(302),所述支撑座(302)的顶部支撑有支撑板(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3)的顶部等距安装有吸泥泵(6),所述吸泥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吸泥管(7),所述吸泥管(7)的底部连接有喇叭状吸泥座(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管(7)的外壁安装有C形连接座(9),所述C形连接座(9)的内侧连接有刮泥片(10)。
CN202321538266.2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Active CN220513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8266.2U CN220513494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8266.2U CN220513494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3494U true CN22051349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8266.2U Active CN220513494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3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9566U (zh) 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115925077B (zh) 一种屠宰、熟食加工废水处理及油脂回收系统
CN207538100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20513494U (zh) 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自动吸泥装置
CN110448940B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456571A (zh) 一种高效流动式污水药液处理设备
CN112717489A (zh) 一种沉沙池排沙清淤装置
CN209138069U (zh) 一种刮泥板
CN213707994U (zh) 一种大型的含h2s石化污水高效气浮处理系统
CN214680311U (zh) 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防堵塞装置
CN212770236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流式污水气浮设备
CN210251360U (zh) 一种污水池吸泥装置
CN210163165U (zh) 一种平流式组合气浮
CN113509755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周边传动吸刮泥机
CN208898535U (zh) 一种全自动混凝气浮搅拌调节装置
CN208511961U (zh) 一种无轨式行车吸泥机
CN112049172A (zh) 一种水利河道维护用清淤装置
CN217773337U (zh) 一种节能节水的沉淀池刮泥装置
CN202016891U (zh) 全自动螺旋输送式悬浮物撇除浓缩装置
CN217661659U (zh) 一种市政污水沉降池
CN213012062U (zh) 一种带有收集功能的涡凹气浮机
CN219701642U (zh) 一种电石渣浆搅拌装置
CN220098626U (zh) 一种溶气式气浮机
CN211570158U (zh) 高效气浮机
CN217661670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用刮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