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2862U -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2862U
CN220512862U CN202321526669.5U CN202321526669U CN220512862U CN 220512862 U CN220512862 U CN 220512862U CN 202321526669 U CN202321526669 U CN 202321526669U CN 220512862 U CN220512862 U CN 220512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iece
damping
revolute pair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66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祥
张怡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66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2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2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2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该超声设备包括主机、控制面板、显示器和浮动支撑装置。浮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的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以及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活动件的第一端与阻尼座转动连接,阻尼座用于为活动件相对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阻尼座连接于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第二支座相对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活动件相对阻尼座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使用带有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的医疗仪器时(以超声设备为例),往往基于操作、诊断、治疗的需要,尤其在做不同的体位检查时,要求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能够运动灵活,也即通常要求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至少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前后自由运动而且能稳定停止在任意位置。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超声设备的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基本上都有左右转动的功能,其结构也比较简单,通常通过在支撑臂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垂直转动中心的转动副实现,转动中心与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的中心可存在偏差,因此显示装置通常是做一回转运动实现功能。多数显示装置和/或控制面板也同样具备上下移动的功能,主要由以下技术方法实现:例如,主要通过弹性件平衡支撑臂所受的力矩,且由于支撑臂在不同姿态下所受的力矩不同,需要通过额外的阻尼机构对支撑臂所受的力矩进行补偿,使得支撑臂在不同姿态下都能保持受力平衡。但是,市场上带有弹性件和阻尼机构的支撑臂体积通常较大,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带有弹性件和阻尼机构的支撑臂。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声设备,包括:
主机;
控制面板;
显示器;
以及浮动支撑装置,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连接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所述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器中的任意两者;
所述浮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第二连接件和阻尼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二支座能够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座用于为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为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任意两者;所述第二支座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运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或者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包括摩擦件、抵紧件和转动轴,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摩擦件和抵紧件之间,所述抵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摩擦件抵紧;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以使所述活动件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产生摩擦阻尼。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抵紧件配置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用以将活动件与摩擦件抵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通过第四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副。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上还设有第五转动副,所述第二支座上还设有第六转动副,所述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和第四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五转动副和所述第六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五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垂直,所述第五转动副和所述第六转动副用于实现第一支撑臂组件在水平面内的转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与所述控制面板或者所述显示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五转动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一支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二支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第一端能够相对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均与所述控制面板或者所述显示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均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远离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浮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第二连接件和阻尼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二支座能够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座用于为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为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任意两者;所述第二支座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运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包括摩擦件、抵紧件和转动轴,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摩擦件和抵紧件之间,所述抵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摩擦件抵紧;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以使所述活动件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产生摩擦阻尼。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通过第四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副。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该超声设备包括主机、控制面板、显示器和浮动支撑装置。浮动支撑装置连接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器中的任意两者。浮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第二连接件和阻尼机构。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且第二支座能够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弹性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座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弹性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座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活动件的第一端与阻尼座转动连接,阻尼座用于为活动件相对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阻尼座连接于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为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任意两者。第二支座相对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活动件相对阻尼座运动。一方面,通过浮动支撑装置实现对第二部件的支撑,使得第二部件能够相对第一部件运动至合适的位置并悬停。在第二部件悬停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为四连杆机构所受力矩的平衡提供主要的平衡力,且由于不同姿态下第一支撑臂组件内弹性件的伸缩量可能会不同,此时可以通过阻尼组件的摩擦阻力对四连杆机构所受的力矩进行补偿,使得四连杆机构上的力矩仍然保持平衡,从而使第二部件能够保持悬停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将四连杆机构中相邻的两个杆件连接,因此与一些通过阻尼组件将四连杆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杆件连接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支撑臂组件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超声设备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超声设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浮动支撑装置和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浮动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和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和阻尼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在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在高度方向上抬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爆炸后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主机;200、控制面板;300、显示器;400、浮动支撑装置;410、第一支撑臂组件;411、四连杆机构;4111、第一支座;41111、销轴;4112、第一连接件;4113、第二支座;4114、第二连接件;41141、安装孔;412、阻尼机构;4121、弹性件;4122、阻尼组件;41221、阻尼座;412211、摩擦件;412212、抵紧件;412213、转动轴;41222、活动件;412221、转动轴孔;412222、滑槽;413、第一转动副;414、第二转动副;415、第三转动副;416、第四转动副;417、第五转动副;418、第六转动副;420、第二支撑臂组件;430、第三支撑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请参考图1和2,该超声设备能够被应用于医疗行业,并通过对检查者目标区域成像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该浮动支撑装置400用于支撑超声设备的控制面板200和/或显示器3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设备。
请参考图1-13,该超声设备包括主机100、控制面板200、显示器300和浮动支撑装置400。
浮动支撑装置400连接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主机100、控制面板200和显示器300中的任意两者。浮动支撑装置4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包括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第二连接件4114和阻尼机构412。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和第二连接件4114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411。且第二支座4113能够相对第一支座4111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4111和第二支座4113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阻尼机构412包括弹性件4121和阻尼组件4122,弹性件41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座4113与第二连接件4114之间的转动副,弹性件4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与第一连接件4112之间的转动副。阻尼组件4122包括阻尼座41221和活动件41222,活动件41222的第一端与阻尼座41221转动连接,阻尼座41221用于为活动件41222相对阻尼座41221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阻尼座41221连接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的第一杆件,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的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为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和第二连接件4114中相邻的任意两者。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一支座4111转动时,带动活动件41222相对阻尼座41221运动。
请参考图5-10,一方面,通过浮动支撑装置400实现对第二部件的支撑,使得第二部件能够相对第一部件运动至合适的位置并悬停。在第二部件悬停时,通过弹性件4121的弹性力为四连杆机构411所受力矩的平衡提供主要的平衡力,且由于不同姿态下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内弹性件4121的伸缩量可能会不同,此时可以通过阻尼组件4122的摩擦阻力对四连杆机构411所受的力矩进行补偿,使得四连杆机构411上的力矩仍然保持平衡,从而使第二部件能够保持悬停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122将四连杆机构411中相邻的两个杆件连接,因此与一些通过阻尼组件4122将四连杆机构411中相对的两个杆件连接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122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体积。
具体地,由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相邻的两个杆件之间的距离比相对的两个杆件之间的距离更近,因此当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122连接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相邻的两个杆件之间时,阻尼组件4122的轴向长度可以设计得更短。且当阻尼组件4122的轴向长度较短时,对阻尼组件4122的结构强度需求会降低,因此可以将阻尼组件4122的径向尺寸也设计得较小,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体积。弹性件4121可以选用金属弹簧、气弹簧或拉簧等等。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浮动支撑装置,该浮动支撑装置400可以应用于上述的超声设备。
请参考图3-10,该浮动支撑装置4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包括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第二连接件4114和阻尼机构412。
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和第二连接件4114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411。且第二支座4113能够相对第一支座4111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4111和第二支座4113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阻尼机构412包括弹性件4121和阻尼组件4122,弹性件41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座4113与第二连接件4114之间的转动副,弹性件4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与第一连接件4112之间的转动副。阻尼组件4122包括阻尼座41221和活动件41222,活动件41222的第一端与阻尼座41221转动连接,阻尼座41221用于为活动件41222相对阻尼座41221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阻尼座41221连接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的第一杆件,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四连杆机构411中的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为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和第二连接件4114中相邻的任意两者。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一支座4111转动时,带动活动件41222相对阻尼座41221运动。
请参考图5-10,在一种实施例中,阻尼座41221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114,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或者阻尼座41221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114。
通过阻尼组件4122将四连杆机构411中相邻的第一支座4111和第二连接件4114连接,当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一支座411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带动活动件41222在阻尼座41221上转动,从而通过活动件41222与阻尼座41221之间的摩擦阻力补偿四连杆机构411所受的力矩,使得四连杆机构411上的力矩保持平衡。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将阻尼座41221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或第二连接件4114,且对应地将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114或第一支座4111。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考图5-10,当弹性件41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座4113与第二连接件4114之间的转动副,弹性件4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与第一连接件4112之间的转动副时,图10中弹性件4121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形成空闲空间。因此通过阻尼组件4122将四连杆机构411中相邻的第一支座4111和第二连接件4114连接时,有效利用了左下角的空闲空间,这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体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122也可以设置于图10中的右上角,从而充分利用图10中右上角的空闲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图10中位于上方的连接件命名为第一连接件4112,将图10中位于下方的连接件命名为第二连接件411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位于图10中位于上方的连接件命名为第二连接件4114,而将图10中位于下方的连接件命名为第一连接件4112。
请参考图6-8,在一种实施例中,阻尼座41221包括摩擦件412211、抵紧件412212和转动轴412213,活动件41222设置于摩擦件412211和抵紧件412212之间,抵紧件412212用于将活动件41222与摩擦件412211抵紧。转动轴412213穿过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以使活动件41222能够围绕转动轴412213转动,并与摩擦件412211之间产生摩擦阻尼。
通过转动轴412213将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连接,且使得活动件41222能够围绕转动轴412213相对摩擦件412211转动。通过抵紧件412212将活动件41222与摩擦件412211抵紧,使得活动件41222相对摩擦件412211转动时,摩擦件412211向活动件41222施加摩擦阻力,通过该摩擦阻力补偿四连杆机构411所受的力矩,使得四连杆机构411上的力矩保持平衡。具体地,抵紧件412212可以选用螺纹件、卡接件或其他合适的结构件。
例如,请参考图6-8,在一种实施例中,抵紧件412212配置为螺母,螺母与转动轴412213螺纹连接,用以将活动件41222与摩擦件412211抵紧。
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了抵紧件412212在转动轴412213上的安装,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抵紧件412212来调整抵紧件412212在转动轴412213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抵紧件412212作用于活动件41222上的抵紧力,以便通过大小合适的抵紧力将活动件41222抵紧在摩擦件4122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紧件412212可以选用卡接件或其他合适的结构件。
请参考图6-8,在一种实施例中,阻尼座41221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114,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第二连接件4114靠近第一支座4111的一端具有安装孔41141,转动轴412213穿过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抵紧件412212和安装孔41141,用以将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安装于第二连接件4114。活动件41222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412221,转动轴孔412221用于与阻尼座41221转动连接,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具有滑槽412222,滑槽412222沿活动件41222的延伸方向开设,第一支座4111上设有销轴41111,滑槽412222与第一支座4111上的销轴41111活动套接。
通过转动轴412213将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连接于安装孔41141,从而实现阻尼座41221在第二连接件4114上的安装。通过将活动件41222的滑槽412222套设于第一支座4111上的销轴41111,从而实现活动件41222与第二支座4113的连接。当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一支座411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带动销轴41111在滑槽412222内滑动,进而带动活动件41222相对摩擦件412211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滑轨与可转动的滑块的配合替换本实施例中滑槽412222与销轴41111的配合,或采用其他转动副与滑动副的组合替换本实施例中的滑槽412222和销轴41111。
在一种实施例中,阻尼座41221连接于第一支座4111,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114,第一支座4111靠近第二连接件4114的一端具有安装孔41141,转动轴412213穿过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抵紧件412212和安装孔41141,用以将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安装于第一支座4111。活动件41222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412221,转动轴孔412221用于与阻尼座41221转动连接,活动件41222的第二端具有滑槽412222,滑槽412222沿活动件41222的延伸方向开设,第二连接件4114上设有销轴41111,滑槽412222与第二连接件4114上的销轴41111活动套接。
通过转动轴412213将摩擦件412211、活动件41222和抵紧件412212连接于安装孔41141,从而实现阻尼座41221在第一支座4111上的安装。通过将活动件41222的滑槽412222套设于第二连接件4114上的销轴41111,从而实现活动件41222与第二连接件4114的连接。当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一支座411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带动销轴41111在滑槽412222内滑动,进而带动活动件41222相对摩擦件412211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滑轨与可转动的滑块的配合替换本实施例中滑槽412222与销轴41111的配合,或采用其他转动副与滑动副的组合替换本实施例中的滑槽412222和销轴41111。
请参考图9-1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座4111和第一连接件411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副41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4112与第二支座4113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副414转动连接,第二支座4113与第二连接件4114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副415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4114与第一支座4111之间通过第四转动副416转动连接,弹性件412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三转动副415,弹性件4121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转动副413。
通过第一转动副413、第二转动副414、第三转动副415和第四转动副416将第一支座4111、第一连接件4112、第二支座4113和第二连接件4114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411。具体地,第一转动副413、第二转动副414、第三转动副415和第四转动副416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
请参考图1-6,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座4111上还设有第五转动副417,第二支座4113上还设有第六转动副418,第一转动副413、第二转动副414、第三转动副415和第四转动副416的转动轴心线平行,第五转动副417和第六转动副418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且第一转动副413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五转动副417的转动轴心线垂直,第五转动副417和第六转动副418用于实现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在水平面内的转动。
由于第一转动副413、第二转动副414、第三转动副415和第四转动副416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且均位于水平面内,使得四连杆机构411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又由于第五转动副417和第六转动副418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且均位于竖直平面内,使得第一支座4111能够围绕第五转动副417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二支座4113能够围绕第六转动副418在水平面内转动。
请参考图1-6,在一种实施例中,浮动支撑装置400还包括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六转动副418与控制面板200或者显示器300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五转动副417与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一支座4111能够相对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二支座4113能够相对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使得操作者可以将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围绕第六转动副418转动,以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水平面内的朝向。操作者也可以通过将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一支座4111相对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水平面内的朝向。操作者可以通过将第二支座4113相对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从而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请参考图1-6,在一种实施例中,浮动支撑装置400还包括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二端与主机100或者控制面板200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的第一端能够相对主机100或者控制面板200在竖直面内转动。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二端能够相对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使得操作者可以将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二端相对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水平面内的朝向。当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二端与主机100转动连接时,操作者可以将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二端围绕主机100在竖直面内转动,从而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操作者也可以将第二支撑臂组件420的第一端相对第三支撑臂组件430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从而调整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请参考图1-6,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和第二支撑臂组件420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六转动副418均与控制面板200或者显示器300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臂组件410的第六转动副418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臂组件420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臂组件420均与第三支撑臂组件430远离主机100或者控制面板200的一端转动连接。
一方面,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臂组件410和两个第二支撑臂组件420,有利于提升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在水平面内或竖直面内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升操作者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浮动支撑装置400能够承载的重量,从而有利于减小重量限制对控制面板200或显示器300选型的影响。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6)

1.一种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控制面板;
显示器;
以及浮动支撑装置,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连接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所述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器中的任意两者;
所述浮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第二连接件和阻尼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二支座能够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座用于为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为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任意两者;所述第二支座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或者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包括摩擦件、抵紧件和转动轴,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摩擦件和抵紧件之间,所述抵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摩擦件抵紧;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以使所述活动件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产生摩擦阻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配置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用以将活动件与摩擦件抵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通过第四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还设有第五转动副,所述第二支座上还设有第六转动副,所述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和第四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五转动副和所述第六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五转动副的转动轴心线垂直,所述第五转动副和所述第六转动副用于实现第一支撑臂组件在水平面内的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与所述控制面板或者所述显示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五转动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一支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二支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第一端能够相对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的第一端在竖直面内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均与所述控制面板或者所述显示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的第六转动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组件均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组件远离所述主机或者所述控制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12.一种浮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第二连接件和阻尼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转动连接,以形成闭环的平行四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二支座能够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以改变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件和阻尼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副;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座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座用于为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的运动趋势提供阻尼力;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杆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为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支座和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任意两者;所述第二支座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阻尼座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包括摩擦件、抵紧件和转动轴,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摩擦件和抵紧件之间,所述抵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摩擦件抵紧;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以使所述活动件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产生摩擦阻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浮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浮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摩擦件、活动件、抵紧件和安装孔,用以将所述摩擦件、活动件和抵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轴孔,所述转动轴孔用于与所述阻尼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销轴,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销轴活动套接。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浮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通过第四转动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副。
CN202321526669.5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Active CN220512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6669.5U CN22051286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6669.5U CN22051286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2862U true CN220512862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6669.5U Active CN22051286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2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2385B (zh) 车门开闭耐久试验装置
US10695028B2 (en) Floating mechanism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8899125B2 (en) Counterbalance assembly
CN108170219B (zh) 一体计算机显示屏悬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一体计算机
US10208891B2 (en) Multi-arm display anti-toppling mechanism
JP2018502262A (ja) 引張り平行四辺形アーム
CN106002956A (zh) 一种过约束自平衡三自由度并联平台
US9378662B2 (en) Simplified spine testing device
US7677129B2 (en) Multiaxis counterbalance and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a spatial linkage
CN101376248A (zh) 一种重力平衡的远程运动中心机构
CN220512862U (zh) 一种超声设备和浮动支撑装置
JP2024052780A (ja) カウンタバランスアセンブリ及びシステム
CN112654812B (zh) 超声设备及浮动装置
CN207924569U (zh) 一体计算机显示屏悬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一体计算机
CN220366198U (zh)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支架
CN109664278A (zh) 一种医疗模拟用三自由度并联力反馈装置
CN109363717B (zh) 超声设备及浮动装置
CN109363715B (zh) 超声设备及其浮动装置
CN213809724U (zh) 一种显示器的支撑臂
CN210398237U (zh) 一种多自由度可伸展式平板电脑支架
CN212788945U (zh) 医疗床的腰桥组件及医疗床
CN111188972B (zh) 屏幕支架及电子设备
CN112638269A (zh) 浮动装置及超声设备
TWI832215B (zh) 螢幕旋轉結構
CN207409187U (zh) 一种改进的平衡式示教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