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2757U -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2757U
CN220512757U CN202321974857.4U CN202321974857U CN220512757U CN 220512757 U CN220512757 U CN 220512757U CN 202321974857 U CN202321974857 U CN 202321974857U CN 220512757 U CN220512757 U CN 220512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seat
exhaust
bellying
toile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48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748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2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2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2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马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马桶盖及马桶,所述马桶盖包括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座圈开口,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所述马桶座圈用于盖合马桶口,以供使用者蹲坐;所述出气口用于与排气装置连通,以驱动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及时将马桶内的臭气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马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在家庭卫生间和公共卫生间都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家庭卫生间中,卫生间的空间一般较小,而很多人由于肠胃消化不好,排泄物会非常臭,如果不将臭气及时排出,这些臭气会一直萦绕在卫生间中,特别影响其他人上卫生间的体验。
目前为了将臭气排出卫生间,一般都会在卫生间中安装排气风扇,人们在排泄时,可以打开排气风扇,通过排气风扇将卫生间内的臭气排出。
然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即使在卫生间中安装排气风扇,由于臭气需要经过马桶口进入到卫生间的空气中,排气风扇再将混杂有臭气的空气排出,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将臭气排出,并且人们在排泄时已经闻到了臭味,非常影响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桶盖及马桶,能够及时将马桶内的臭气排出,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盖,包括马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座圈开口,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所述马桶座圈用于盖合马桶口,以供使用者蹲坐;所述出气口用于与排气装置连通,以驱动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
可选地,所述马桶座圈包括座圈本体和座圈盖,所述座圈本体设置有凹槽,所述座圈盖盖合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还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马桶盖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圈的一端,所述盖体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座圈开口。
可选地,所述马桶盖还包括转动杆;所述马桶座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设置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四凸起部设置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之间,所述转动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转动孔、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和第四转动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包括马桶座和上述的马桶盖,所述马桶座设置有内腔和马桶口,所述马桶口连通所述内腔,所述马桶座圈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以盖合或者打开所述马桶口。
可选地,所述马桶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风扇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扇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马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马桶座或马桶座圈,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马桶座与马桶座圈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还与所述排气风扇电连接,当使用者蹲坐于所述马桶座圈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马桶座和马桶座圈之间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通电工作;当使用者离开所述马桶座圈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马桶座和马桶座圈之间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断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马桶座圈设置排气通道和座圈开口,排气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座圈开口连通,而出气口用于与排气装置连通,以驱动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使得马桶内的臭气直接从排气通道排出,无需进入到卫生间的气体中,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在排泄时味道臭味的风险,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马桶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气风扇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马桶盖1包括:马桶座圈11,所述马桶座圈11用于盖合马桶100的马桶口22,以供使用者蹲坐于所述马桶座圈11。所述马桶座圈11设置有排气通道113和座圈开口114,当所述马桶座圈11盖合所述马桶口22时,所述座圈开口114将所述马桶口22与外界连通,因此,即使所述马桶座圈11将所述马桶口22盖合,使用者的屁股依然可以蹲坐于所述座圈开口114处,并将排泄物通过所述座圈开口114排入马桶100内。所述排气通道113设置有出气口1131和第一进气口1132,所述第一进气口1132与所述马桶口22连通,所述出气口1131则用于与排气装置3连通,该排气装置3可以驱动马桶100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113排出。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5,图5中的标号200表示卫生间的墙壁,该排气装置3是直接连通卫生间之外的空间的,因此,当使用者蹲坐在本实施例的马桶座圈11上排泄时,由于使用者的封堵了座圈开口114的大部分面积,同时排气装置3可以及时将马桶100内的气体排出卫生间之外的空间,也就是说马桶100内的臭气不会散播到马桶100之外的卫生间内部空间,或者说只有极少的臭气可以散播到马桶100之外的卫生间内部空间,使用者难以感受排泄物所散发的臭气,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排泄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述马桶座圈11包括座圈本体111和座圈盖112,所述座圈本体111设置有凹槽1111,所述座圈盖112将所述凹槽1111盖合以形成所述排气通道113。由于在制造工艺中,难以直接在马桶座圈11中直接开出排气通道113,因此,在制造所述马桶座圈11时,将所述马桶座圈11分成所述座圈本体111和座圈盖112两部分,通过在座圈本体111开设凹槽1111,再通过座圈盖112盖合凹槽1111以形成所述排气通道113,可以使得所述马桶座圈11的制造工艺变得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113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33,所述第二进气口1133与所述座圈开口114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气口1133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32相对。通过设置第二进气口1133供马桶100内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通道113,可以提高排气效率,有利于降低马桶100内的排泄物的臭气散播到马桶100之外的卫生间内部空间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113还设置有第三进气口1134,所述第三进气口1134与所述座圈开口114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1132、第二进气口1133和第三进气口1134呈三角形分布。通过设置第三进气口1134供马桶100内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通道113,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马桶100内的排泄物的臭气散播到马桶100之外的卫生间内部空间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进气口的数量还可以不止三个,可以是四个、五个等等,这些进气口的作用均是供马桶100内的气体进入排气通道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桶盖1还包括盖体12,所述盖体12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圈11的一端,以使所述盖体12可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座圈开口114。
所述盖体12设置有第三凸起部121和第四凸起部122,所述第三凸起部121和第四凸起部122相对。所述第三凸起部121设置有第三转动孔1211,所述第四凸起部122设置有第四转动孔1221,并且所述第三转动孔1211和第四转动孔1221同轴。所述座圈本体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112和第二凸起部1113,所述第一凸起部1112设置有第一转动孔11121,所述第二凸起部1113设置有第二转动孔11131,所述第一凸起部1112和第二凸起部1113均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121和第四凸起部122之间。所述马桶盖1还包括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转动孔1211、第一转动孔11121、第二转动孔11131和第四转动孔1221,以使所述盖体12可以相对于所述座圈本体111绕所述转动杆1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盖体12可以盖合或者打开所述座圈开口11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马桶座圈11设置排气通道113和座圈开口114,排气通道113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32和出气口1131,第一进气口1132与座圈开口114连通,而出气口1131用于与排气装置3连通,以驱动马桶100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113排出,使得马桶100内的臭气直接从排气通道113排出,无需进入到卫生间的气体中,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在排泄时味道臭味的风险,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又提供马桶100实施例,所述马桶100包括马桶座2和上述的马桶盖1。所述马桶座2设置有内腔21和马桶口22,所述马桶口22与所述内腔21连通,所述马桶座圈11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2,以使所述马桶座圈11可以盖合或者打开所述马桶口22。所述马桶座圈11位于所述马桶座2和盖体12之间,当使用者使用所述马桶100排便时,可以将所述马桶座圈11盖合所述马桶口22,并将所述盖体12从所述座圈开口114处打开,此时,所述座圈开口114将所述马桶口22连通,使用者便可以蹲坐在所述座圈开口114上排便。当使用者排便完成后,可以转动所述盖体12以将所述座圈开口114盖合,从而降低使用者看到内腔21中的未被冲走的排泄物而感到恶心的风险,并且还能提高马桶100的美观性。
具体地,所述马桶座2在马桶口22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五凸起部23,所述第五凸起部23设置有第五转动孔231,所述第五凸起部23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2和第二凸起部1113之间,并且所述转动杆13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转动孔1211、第一转动孔11121、第五转动孔231、第二转动孔11131和第四转动孔1221,从而使得所述马桶座圈11可相对于所述马桶座2转动,进而将所述马桶口22盖合或者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桶100还包括排气装置3,所述排气装置3与所述出气口1131连通,所述排气装置3用于驱动马桶座2的内腔21中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113排出。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排气装置3是直接连通卫生间之外的空间的,因此,当使用者在使用所述马桶100时,打开所述排气装置3便可以直接将混杂有排泄物的空气排出至卫生间之外,使用者便不会吸入混杂有排泄物的空气,也就不会感觉到臭味。
所述排气装置3包括排气风扇31和排气管32,所述排气管32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1131连通,所述排气风扇31连接所述排气管32的另一端,所述排气风扇31用于驱动所述内腔2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排气通道113和排气管32排出。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排气风扇31一般直接安装在卫生间的墙壁200上,并且直接连通卫生间之外的空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风扇31也可以不安装在卫生间的墙壁上,而是安装在马桶座2上,此时,还需要使用连通卫生间之外的管道(图未示)将排气风扇31的出风口连通,以使得所述排气管32内的气体从该管道排出卫生间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桶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安装于所述马桶座2或马桶座圈11,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所述马桶座2与马桶座圈11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4还与所述排气风扇31电连接,当使用者蹲坐于所述马桶座圈11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所述马桶座2和马桶座圈11之间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31通电工作;当使用者离开所述马桶座圈11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所述马桶座2和马桶座圈11之间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31断电。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4,使得当使用蹲坐在所述马桶座圈11上时,排气风扇31工作,使用者离开所述马桶座圈11时,排气风扇31断电停止,可以避免使用者由于忘记关闭排气风扇31而导致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马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桶座圈,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座圈开口,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所述马桶座圈用于盖合马桶口,以供使用者蹲坐;
所述出气口用于与排气装置连通,以驱动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座圈包括座圈本体和座圈盖,所述座圈本体设置有凹槽,所述座圈盖盖合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还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座圈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盖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圈的一端,所述盖体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座圈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盖还包括转动杆;
所述马桶座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设置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四凸起部设置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之间,所述转动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转动孔、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和第四转动孔。
7.一种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桶座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马桶盖,所述马桶座设置有内腔和马桶口,所述马桶口连通所述内腔,所述马桶座圈转动设置于所述马桶座,以盖合或者打开所述马桶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马桶内的气体从所述排气通道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风扇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扇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马桶座或马桶座圈,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马桶座与马桶座圈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还与所述排气风扇电连接,当使用者蹲坐于所述马桶座圈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马桶座和马桶座圈之间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通电工作;当使用者离开所述马桶座圈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马桶座和马桶座圈之间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排气风扇断电。
CN202321974857.4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Active CN220512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4857.4U CN2205127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4857.4U CN2205127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2757U true CN22051275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0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4857.4U Active CN2205127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2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4853B2 (ja) 回転可能な小便器が装着された一体型洋式便器
KR101495133B1 (ko) 악취 제거기능을 갖는 수세식 좌변기
JP3119811U (ja) 消臭機能付き便器装置
CN204530912U (zh) 一种安全智能防异味蹲便器
CN220512757U (zh) 一种马桶盖及马桶
CN104763030A (zh) 一种安全智能防异味蹲便器
US4748698A (en) Stool cover with smell eliminator
CN204298916U (zh) 节水蹲便器
CN104294900B (zh) 公厕健康空气智能化方法及系统
JP2010520958A (ja) トイレの改良
CN204950777U (zh) 吸臭味马桶
CN206128227U (zh) 节能除臭型坐便器
CN214272305U (zh) 一种男女两用节水防臭小便器
CN219019871U (zh) 一种集便仓及猫砂盆
KR200381138Y1 (ko) 좌변기 악취제거 장치
CN204298924U (zh) 挂式节水座便器
CN217711004U (zh) 一种自清洁泡沫除臭节水坐便器
KR20190089256A (ko) 냄새흡입장치가 구성되는 악취 제거 변기
CN210976709U (zh) 一种用于公共卫生间的铝合金框架
CN202017246U (zh) 自动冲水、自动排臭座便器
CN108194004A (zh) 一种厕所专用空气净化门
CN104264758B (zh) 节水蹲便器
CN20886418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臭功能的马桶盖
JPH0516305Y2 (zh)
CN206151346U (zh) 一种洁身器的阻尼延时关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