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249U -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1249U
CN220511249U CN202321649378.5U CN202321649378U CN220511249U CN 220511249 U CN220511249 U CN 220511249U CN 202321649378 U CN202321649378 U CN 202321649378U CN 220511249 U CN220511249 U CN 220511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module
full
heate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93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吉如
江恒健
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Junla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Junla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Junla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Junla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93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1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1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1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包括声霸主体,声霸主体内设置有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右发声模块、主控板和多组隔音件,多组隔音件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和右发声模块之间。有益效果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声霸将多个音箱集成在一起,多个声道模块设置在声霸箱体内,由于每个声道模块距离较近,使得各声道发出的声音容易出现音染,容易被干扰的问题,通过使用该产品结构,隔音件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的将各发声单元进行隔绝,降低各发声单元出现音染的可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工作之余人们需要一些娱乐活动进行放松,而家庭影院逐渐受到大家的喜爱,为了保证良好的沉浸体验需要摆放多个音响形成不同的声道结合使用,这就导致出现了传统音响占用空间大的缺点,声霸的出现有效的改善了传统音响占用空间大的缺点。
声霸能够将多个音箱集成在一起,实现多声道的听觉体验,然而因为多个声道模块设置在声霸箱体内,由于每个声道模块距离较近,使得各声道发出的声音容易出现音染,容易被干扰,导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声霸将多个音箱集成在一起,多个声道模块设置在声霸箱体内,由于每个声道模块距离较近,使得各声道发出的声音容易出现音染,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包括声霸主体,声霸主体内设置有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右发声模块、主控板和多组隔音件,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和右发声模块分别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顶置全频喇叭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顶置全频喇叭能够向声霸顶部方向发声以提高立体声效果,两组顶置全频喇叭分别为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第二顶置全频喇叭,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设置在所述左发声模块和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在所述右发声模块和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之间,多组隔音件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和右发声模块之间,声霸主体内设置有与隔音件配合的放置位,隔音件能够有效的对各模块的声音进行隔绝。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隔音件为发泡棉,发泡棉外侧与声霸主体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组顶置安装架,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向左倾斜45度,并且第一顶置全频喇叭的仰角为70度,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对称设置,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第二顶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顶置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左发声模块包括左高音喇叭和左全频喇叭,左高音喇叭设置在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右发声模块包括右高音喇叭和右全频喇叭,右高音喇叭设置在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中置发声模块包括中置高音喇叭和两组中置全频喇叭,两组中置全频喇叭对称设置在中置高音喇叭两侧。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左发声模块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设置有隔音件,右发声模块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设置有隔音件。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声霸主体包括声霸壳体、声霸前壳体和两组声霸侧壳体,声霸前壳体设置在声霸壳体前端,两组声霸侧壳体分别设置在声霸壳体两端,声霸壳体上设置有与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安装孔,声霸前壳体上设置有与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出音孔。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声霸壳体面向声霸前壳体一侧的上下端延伸设置有弧形卡爪,声霸前壳体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弧形卡爪配合的卡接托,声霸前壳体与声霸壳体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声霸将多个音箱集成在一起,多个声道模块设置在声霸箱体内,由于每个声道模块距离较近,使得各声道发出的声音容易出现音染,容易被干扰的问题,通过使用该产品结构,隔音件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的将各发声单元进行隔绝,降低各发声单元出现音染的可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包括声霸主体1,声霸主体1内设置有左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右发声模块、主控板25和多组隔音件16,左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分别于主控板25电性连接。
声霸主体1包括声霸壳体11、声霸前壳体12和两组声霸侧壳体13,声霸前壳体12设置在声霸壳体11前端,两组声霸侧壳体13分别设置在声霸壳体11两端,声霸壳体11上设置有与左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安装孔111,声霸前壳体12上设置有与左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出音孔。
声霸壳体11面向声霸前壳体12一侧的上下端延伸设置有弧形卡爪112,声霸前壳体1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弧形卡爪112配合的卡接托,声霸前壳体12与声霸壳体11卡接。
顶置全频喇叭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顶置全频喇叭分别为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和第二顶置全频喇叭15,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15和右发声模块依次设置在声霸壳体11中。
通过顶置全频喇叭的设置往声霸壳体11顶部方向发声,能够有效的提高声霸的立体声效果。
隔音件16的数量为六个,依次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15和右发声模块的两侧,将各部分隔开,进行隔音。
通过隔音件16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各发声单元出现音染的可能。
隔音件16为EVA发泡棉,声霸壳体11内设置有与发泡棉配合的放置位,发泡棉外侧与声霸壳体11内壁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通过发泡棉的设置能够高效的进行吸音,阻断各单元产生音染的声音。
该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还包括两组顶置安装架17,顶置安装架17用于将顶置全频喇叭固定设置在声霸壳体11上,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向左倾斜45度,并且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的仰角为70度,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和第二顶置全频喇叭15对称设置,第一顶置全频喇叭14和第二顶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顶置安装架17上。
通过指定角度的设置,能够使得顶置全频喇叭配合其他发声单元,音场最广,让用户体验高沉浸式的立体声。
该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还包括两组顶置出音盖24,两组顶置出音盖分别与两组顶置安装架17一一配合。
左发声模块包括左高音喇叭18和左全频喇叭19,左高音喇叭18设置在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右发声模块包括右高音喇叭23和右全频喇叭22,右高音喇叭23设置在远离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中置发声模块包括中置高音喇叭21和两组中置全频喇叭20,两组中置全频喇叭20对称设置在中置高音喇叭21两侧。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其机构,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声霸将多个音箱集成在一起,多个声道模块设置在声霸箱体内,由于每个声道模块距离较近,使得各声道发出的声音容易出现音染,容易被干扰的问题,通过使用该产品结构,隔音件16分别设置在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的将各发声单元进行隔绝,降低各发声单元出现音染的可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灯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霸主体,所述声霸主体内设置有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右发声模块、主控板和多组隔音件,所述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顶置全频喇叭和右发声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顶置全频喇叭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顶置全频喇叭能够向声霸顶部方向发声以提高立体声效果,两组顶置全频喇叭分别为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第二顶置全频喇叭,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设置在所述左发声模块和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在所述右发声模块和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之间,多组隔音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发声模块、第一顶置全频喇叭、中置发声模块、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和右发声模块之间,所述声霸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隔音件配合的放置位,所述隔音件能够有效的对各模块的声音进行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件为发泡棉,所述发泡棉外侧与所述声霸主体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顶置安装架,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向左倾斜45度,并且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的仰角为70度,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所述第二顶置全频喇叭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顶置全频喇叭和所述第二顶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顶置安装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发声模块包括左高音喇叭和左全频喇叭,所述左高音喇叭设置在远离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发声模块包括右高音喇叭和右全频喇叭,所述右高音喇叭设置在远离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发声模块包括中置高音喇叭和两组中置全频喇叭,两组中置全频喇叭对称设置在所述中置高音喇叭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发声模块远离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一侧设置有所述隔音件,所述右发声模块远离所述中置发声模块一侧设置有所述隔音件。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霸主体包括声霸壳体、声霸前壳体和两组声霸侧壳体,所述声霸前壳体设置在所述声霸壳体前端,两组声霸侧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声霸壳体两端,所述声霸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声霸前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发声模块、中置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配合的出音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霸壳体面向所述声霸前壳体一侧的上下端延伸设置有弧形卡爪,所述声霸前壳体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卡爪配合的卡接托,所述声霸前壳体与所述声霸壳体卡接。
CN202321649378.5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Active CN220511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378.5U CN22051124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378.5U CN22051124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1249U true CN22051124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9378.5U Active CN22051124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1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1501U (zh) 扬声器箱
CN111314807A (zh) 扬声器箱
CN1075316C (zh) 电视机的扬声器系统
CN211321489U (zh) 扬声器箱
JP2020536463A (ja) 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エアダクトマイク、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セーフティヘッドセット、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セーフティブルートゥース(登録商標)ヘッドセット
CN211321488U (zh) 扬声器箱
CN206370934U (zh) 一种可调节音质的耳塞
CN101783981A (zh) 一种音箱和电视机
CN208112885U (zh) 双单元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1531241U (zh) 扬声器箱
US3858679A (en) Loudspeaker system which produces stereo-like sounds
CN202931513U (zh) 蛋形360°播放音箱
CN110611855A (zh) 抗风噪主动降噪耳机
CN220511249U (zh) 一种全景立体声环绕声霸
CN111641895B (zh) 扬声器箱
CN206004873U (zh) 一种头戴式耳麦
CN218387772U (zh) 一种音箱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628371U (zh) 发声器件
CN212628254U (zh) 扬声器箱
CN209930492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CN208046848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8015938U (zh) 2.1声道麦克风、蓝牙音箱麦克风一体机
CN206620260U (zh) 一种高清分频耳机
CN214851677U (zh) 一种多功能长条音响
CN218387856U (zh) 一种带通式超重低音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