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218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1218U
CN220511218U CN202320694195.9U CN202320694195U CN220511218U CN 220511218 U CN220511218 U CN 220511218U CN 202320694195 U CN202320694195 U CN 202320694195U CN 220511218 U CN220511218 U CN 220511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ar
earphone
soun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41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江
郑泽英
张浩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23/07940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4087439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1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1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5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耳挂,耳挂的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耳挂的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在非佩戴状态下,耳挂和发声部在第一平面形成第一投影;佩戴状态下,耳挂和发声部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分别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共同界定出第一封闭曲线和第二封闭曲线;第一封闭曲线具有第一面积,第二封闭曲线具有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佩戴状态下,壳体和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1N的夹紧力。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336918.4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于2022年12月0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239628.6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2/144339的PCT申请的优先权、于2023年03月0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3/079400的PCT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3年03月0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3/079401的PCT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声学输出技术的发展,声学输出装置(例如,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按照用户佩戴的方式,声学装置一般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挂式和入耳式等。声学装置的输出性能以及佩戴体验对于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耳机,以提高耳机的输出性能以及改善用户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所述换能器的壳体;耳挂,所述耳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的耳廓和头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第一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分别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所述外轮廓、所述第一端部轮廓、所述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轮廓和所述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共同界定出第一封闭曲线和第二封闭曲线;所述第一封闭曲线具有第一面积,所述第二封闭曲线具有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面积;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1N的夹紧力。本实施例中的耳机的发声部可以伸入耳甲腔,通过设置第一面积、第二面积以及佩戴状态下耳机夹持耳朵的夹紧力,可以使得佩戴状态下的耳挂和发声部能够有效夹持在耳部的前后两侧,从而提高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还能使得发声部与耳甲腔之间的缝隙适中,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适中,从而提高听音指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积与所述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7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5N~0.8N之间。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大小可以影响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的大小,通过设置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可以使得夹紧力位于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和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5N~0.8N之间。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大小可以影响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的大小,通过设置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差值,可以使得夹紧力位于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和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面积的范围在1000mm2~15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二面积的范围在1100mm2~1700mm2之间。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面积和/或第二面积的大小,可以保证发声部的发声效率以及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同时,适当的第一面积和/或第二面积还可以保证耳机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不小于1mm。通过合理设置所述最小距离可以提高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还能提高听音指数以及降漏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大于3mm;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距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2mm。通过设置前述最小距离不大于3mm可以使得佩戴时的耳机能够有效的夹持在耳部的两侧,同时使得发声部与耳甲腔之间的缝隙不至于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的开口不过大,从而提高听音指数;通过设置前述最小距离不小于2mm,可以避免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造成强烈的压迫感,同时还能避免发声部的侧壁与耳甲腔上边缘贴合而造成的发声部侧壁与耳甲腔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从而提高降漏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插入用户耳甲腔,插入用户耳甲腔的所述至少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与用户耳甲腔的侧壁接触的夹持区域。夹持区域设置在发声部的末端,可以使得夹持区域和耳挂能够从耳部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耳部,而且所形成的夹持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有利于改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30°~30°范围内。通过设置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合适范围内,便于壳体的至少部分插入用户耳甲腔,同时避免发声部与耳挂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从而提高耳机的佩戴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挂包括夹紧支点,所述夹紧支点位于所述耳挂上截面积最小的位置,所述耳挂基于所述夹紧支点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N/m~30N/m。通过设置夹紧系数在合适范围内,可以调节耳机佩戴时的夹紧力,从而提高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持区域中心与所述夹紧支点的距离范围为20mm~40mm,所述第一部分上的耳挂夹持点与所述夹紧支点的距离范围为25mm~45mm。通过设计夹持区域中心与夹紧支点的距离在合适范围内,可以改变佩戴状态下发声部在耳甲腔中的覆盖位置,和/或发声部夹持耳甲腔(甚至耳甲腔102附近的耳屏)的夹持位置,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稳定性、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耳机的听音效果。通过设置耳挂夹持点与夹紧支点的距离在合适范围内,可以调整耳挂夹持点与夹紧支点之间的耳挂的形态(例如,过直或过弯),从而便于耳机夹持在耳甲腔并提高耳机与耳部的贴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挂的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包括电池仓,所述发声部的质心与所述电池仓的质心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不小于1mm。通过合理设置发声部的质心与电池仓的质心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可以调节夹紧力的大小,从而提高佩戴舒适度和佩戴稳定性,同时还能使得发声部与耳甲腔之间的间隙适中,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适中,从而提高听音指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的质心相对于所述电池仓的质心的相对距离在15mm~30mm之间。通过合理设置发声部的质心与电池仓的质心的相对距离,可以提高耳机佩戴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线段与所述第二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二切点,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二切点与所述耳挂在第一方向的极值点的距离在15mm~35mm之间;所述切线段与所述第一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一切点,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切点与所述耳挂在第一方向的极值点的距离在35mm~55mm之间。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切点和/或第二切点与耳挂在第一方向的极值点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面积的大小,以更好适应用户耳部的尺寸,从而提高用户的佩戴感。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所述换能器的壳体;耳挂,所述耳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的耳廓和头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第一平面形成第五投影;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六投影,所述第五投影和所述第六投影分别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所述外轮廓、所述第一端部轮廓、所述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轮廓和所述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共同界定出第五封闭曲线和第六封闭曲线;所述第五封闭曲线具有第五面积,所述第六封闭曲线具有第六面积,所述第五面积小于所述第六面积;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3N的夹紧力。本实施例中的耳机的发声部可以贴合在对耳轮处,通过设置第五面积、第六面积以及佩戴状态下耳机夹持耳朵的夹紧力,可以使得佩戴状态下的耳挂和发声部能够有效夹持在耳部的前后两侧,从而提高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还能使得耳机的壳体形成挡板结构,从而提高耳机的输出效果,即增大近场听音位置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面积与所述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5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3N~1N之间。通过合理设置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使耳机的发声部能够贴合在对耳轮或其附近位置,同时使得耳机能够提供合适的夹紧力,以提高佩戴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面积与所述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3N~1N之间。通过合理设置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可以使耳机的发声部能够贴合在对耳轮或其附近位置,同时使得耳机能够提供合适的夹紧力,以提高佩戴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面积的范围在400mm2~800mm2之间,所述第六面积的范围在500mm2~900mm2之间。通过合理设置第五面积和/或第六面积,可以保证发声部的发声效率以及夹紧力的适中,避免耳机在佩戴时产生的异物感;同时还可以保证耳机在听音位置(例如,对耳轮处)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用户对耳轮处,所述壳体朝向用户对耳轮的侧面包括与用户对耳轮接触的夹持区域,所述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60°~120°范围内。通过合理设置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可以使得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形成挡板结构,从而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又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形成的声学模型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非佩戴状态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3所示耳机的另一示例性结构图;
图5C是图3所示耳机的另一示例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非佩戴状态下的耳机在第一平面上投影形成的第一投影;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形态差异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质心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第一投影的切线段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耳挂的质心的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耳挂、电池仓和发声部的质心形成的三角形的示意图;
图11B是图3所示耳机的发声部的示例性爆炸图;
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又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又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形成的声学模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形态差异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机一部分部件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金属丝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部示意图。
参见图1,耳部100可以包括外耳道101、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耳垂108,耳轮脚109,外轮廓1013和内轮廓1014。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将对耳轮上脚1011和对耳轮下脚1012以及对耳轮105统称为对耳轮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借助耳部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对声学装置的支撑,实现声学装置佩戴的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耳道101、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部位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容积,可以用于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需求。例如,声学装置(例如,入耳式耳机)可以佩戴于外耳道1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借助耳部100中除外耳道101外的其他部位,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例如,可以借助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或耳轮107等部位或其组合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改善声学装置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可靠性,也可以进一步借助用户的耳垂108等部位。通过借助耳部100中除外耳道101之外的其他部位,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和声音的传播,可以“解放”用户耳部的外耳道101。当用户佩戴声学装置(耳机)时,声学装置不会堵塞用户外耳道101,用户既可以接收来自声学装置的声音又可以接收来自环境中的声音(例如,鸣笛声、车铃声、周围人声、交通指挥声等),从而能够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概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耳部100的构造,将声学装置设计成与耳部100适配的结构,以实现声学装置的发声部在耳部不同位置的佩戴。例如,声学装置为耳机时,耳机可以包括悬挂结构(例如,耳挂)和发声部,发声部与悬挂结构通过物理方式进行连接,悬挂结构可以与耳廓的形状相适配,以将耳部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置于耳轮脚109的前侧(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区域J)。又例如,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与外耳道101的上部(例如,耳轮脚109、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一个或多个部位所在的位置)接触。再例如,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耳部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所形成的腔体内(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至少包含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的区域M1和与至少包含耳甲腔102的区域M2)。
不同的用户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耳部存在不同的形状、大小等尺寸差异。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说明书将主要以具有“标准”形状和尺寸的耳部模型作为参考,进一步描述不同实施例中的声学装置在该耳部模型上的佩戴方式。例如,可以以基于ANSI:S3.36,S3.25和IEC:60318-7标准制得的含头部及其(左、右)耳部的模拟器,例如GRAS 45BC KEMAR,作为佩戴声学装置的参照物,以此呈现出大多数用户正常佩戴声学装置的情景。仅仅作为示例,作为参考的耳部可以具有如下相关特征: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为1300mm2-1700 mm2的范围内。因此,本说明书中,诸如“用户佩戴”、“处于佩戴状态”及“在佩戴状态下”等描述可以指本说明书所述的声学装置佩戴于前述模拟器的耳部。当然,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存在个体差异,耳部100中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结构、形状、大小、厚度等可以根据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耳部进行差异化设计,这些差异化设计可以表现为声学装置中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下文中的发声部、耳挂等)的特征参数可以具有不同范围的数值,以此适应不同的耳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学、解剖学等领域中,可以定义人体的矢状面(Sagittal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三个基本切面以及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Coronal Axis)和垂直轴(Vertical Axis)三个基本轴。其中,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水平面是指沿垂直于身体的上下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应地,矢状轴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且垂直于冠状面的轴,冠状轴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且垂直于矢状面的轴,垂直轴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且垂直于水平面的轴。进一步地,本说明书所述的“耳部的前侧”是一个相对于“耳部的后侧”的概念,耳部的前侧指沿着矢状轴方向且位于耳部朝向人体面部区域的一侧,耳部的后侧沿着矢状轴方向且位于指耳部背离人体面部区域的一侧。其中,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上述模拟器的耳部,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耳部的前侧轮廓示意图。
关于上述耳部100的描述仅是出于阐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说明书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做出各种各样的变化和修改。例如,声学装置的部分结构可以遮蔽外耳道101的部分或者全部。这些变化和修改仍处于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如图2所示,耳机10可以包括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通过悬挂结构12将发声部11佩戴在用户身体上(例如,人体的头部、颈部或者上部躯干)。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可以为耳挂,发声部11与耳挂的一端连接,耳挂可以设置成与用户耳部相适配的形状。例如,耳挂可以为弧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也可以为与用户耳廓相适配的夹持结构,以使悬挂结构12可以夹持于用户耳廓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耳挂、弹性带等,使得耳机10可以更好地固定在用户身上,防止用户在使用时发生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用于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发声部11内可以设有扬声器以产生声音输入用户耳部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与眼镜、头戴式耳机、头戴式显示装置、AR/VR头盔等产品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发声部11可以采用悬挂或夹持的方式固定在用户的耳部100的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为圆环形、椭圆形、多边形(规则或不规则)、U型、V型、半圆形,以便发声部11可以直接挂靠在用户的耳部100处。
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用户耳部100的上方、下方、前侧(例如,图1中示出耳屏前侧的区域J)或耳廓内(例如,图1中示出的区域M1或M2)。以下将结合发声部11的不同佩戴位置(11A、11B和11C)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A位于用户耳部100沿矢状轴方向朝向人体面部区域的一侧,即发声部11A位于耳部100朝向人体的面部区域(例如,图1中示出的区域J)。进一步地,发声部11A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发声部11A的壳体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孔(图2中未示出),出声孔可以位于壳体上朝向或靠近用户外耳道的侧壁上,扬声器可以通过出声孔向用户耳道处输出声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可以包括振膜,壳体内部的腔室被振膜至少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出声孔与前腔声学耦合,振膜振动带动前腔的空气振动产生气导声音,前腔产生的气导声音通过出声孔向外界传播。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上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泄压孔,泄压孔可以位于壳体上与出声孔所在侧壁相邻或相对的侧壁上,泄压孔与后腔声学耦合,振膜振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后腔的空气产生振动产生气导声音,后腔产生的气导声音可以通过泄压孔向外界传递。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A内的扬声器可以通过出声孔和泄压孔输出具有相位差(例如,相位相反)的声音,出声孔可以位于发声部11A的壳体朝向用户外耳道101的侧壁上,泄压孔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壳体背离用户外耳道101的一侧,此时壳体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具有垂直于厚度方向X且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Y和短轴方向Z。其中,长轴方向Y可以定义为发声部11的二维投影面(例如,发声部11在其外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或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状中具有最大延伸尺寸的方向(例如,当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时,长轴方向即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短轴方向Z可以定义为在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投影的形状中垂直于长轴方向Y的方向(例如,当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时,短轴方向即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宽度方向)。厚度方向X可以定义为垂直于二维投影面的方向,例如,与冠状轴的方向一致,均指向身体左右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处于倾斜状态时,长轴方向Y与短轴方向Z仍平行或近似平行于矢状面,长轴方向Y可以与矢状轴的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即长轴方向Y也相应倾斜设置,短轴方向Z可以与垂直轴的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即短轴方向Z也倾斜设置,如图2所示的发声部11B的佩戴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B的壳体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中,也就是说,发声部11B的壳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甲腔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的部分。关于发声部11B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其他地方的内容,例如,图3及其对应的说明书内容。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状态下发声部也可以处于水平状态或近似水平状态,如图2的发声部11C所示,长轴方向Y可以与矢状轴的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均指向身体的前后方向,短轴方向Z可以与垂直轴的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均指向身体的上下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C处于近似水平状态可以是指图2所示的发声部11C的长轴方向与矢状轴的夹角在特定范围(例如,不大于20°)内。此外,发声部11的佩戴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A、发声部11B和发声部11C,满足图1中示出的区域J、区域M1或区域M2即可。例如,发声部11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耳轮脚109的前侧(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区域J)。又例如,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与外耳道101的上部(例如,耳轮脚109、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一个或多个部位所在的位置)接触。再例如,声学装置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耳部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所形成的腔体内(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至少包含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的区域M1和与至少包含耳甲腔102的区域M2)。
为了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耳机10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其组合。其一,悬挂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成与耳部的后侧和头部中的至少一者贴合的仿形结构,以增加悬挂结构12与耳部和/或头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二,悬挂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成弹性结构,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以增加悬挂结构12对耳部和/或头部的正压力,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三,悬挂结构12至少部分设置成在佩戴状态下抵靠在耳部和/或头部上,使之形成压持耳部的反作用力,以使得发声部11压持在耳部沿冠状轴方向远离人体头部一侧,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四,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设置成在佩戴状态下从耳部的前后两侧夹持对耳轮区域、耳甲腔所在区域等,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五,发声部11或者与之连接的结构设置成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及耳舟106等腔体内,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
示例性地,结合图3,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末端FE(也被称为自由端)可以伸入耳甲腔内。可选地,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可以设置成从耳甲腔所对应的耳部区域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前述耳部区域,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例如,发声部的末端FE在厚度方向X上压持在耳甲腔内。再例如,末端FE在长轴方向Y和/或短轴方向Z上抵接在耳甲腔内(例如,与耳甲腔的相对末端FE的内壁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末端FE是指发声部11中与悬挂结构12连接的固定端相对设置的端部,也被称为自由端。发声部11可以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体,这里为了进一步说明发声部11的末端FE,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发声部11为长方体结构时,发声部11的端部壁面为平面,此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为发声部11中与悬挂结构12连接的固定端相对设置的端部侧壁。又例如,发声部11为球体、椭球体或不规则的结构体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可以是指沿Y-Z平面(短轴方向Z和厚度方向X形成的平面)对发声部11进行切割,获取的远离固定端的特定区域,该特定区域沿长轴方向Y的尺寸与发声部沿长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5-0.2。
通过将发声部11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内,可以提高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仍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伸入耳甲腔102内时,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类似于腔体(以下简称为类腔体)的结构,在说明书实施例中,类腔体可以理解为由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结构共同围成的半封闭结构,该半封闭结构使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并非完全密闭隔绝,而是具有与外部环境声学连通的泄漏结构(例如,开口、缝隙、管道等)。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壳体上靠近或朝向用户耳道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声孔,发声部11的壳体的其它侧壁(例如,远离或背离用户耳道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泄压孔,出声孔与耳机10的前腔声学耦合,泄压孔与耳机10的后腔声学耦合。以发声部11包括一个出声孔和泄压孔作为示例,出声孔输出的声音和泄压孔输出的声音可以近似视为两个声源,该两个声源的声音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发声部11和耳甲腔对应的内壁形成类腔体结构,其中,出声孔对应的声源位于类腔体结构内,泄压孔对应的声源位于类腔体结构外,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如图4所示,类腔体结构402中可以包含听音位置和至少一个声源401A。这里的“包含”可以表示听音位置和声源401A至少有一者在类腔体结构402内部,也可以表示听音位置和声源401A至少有一者在类腔体结构402内部边缘处。听音位置可以等效为耳部耳道入口,也可以是耳部声学参考点,如耳参考点(ear reference point,ERP)、鼓膜参考点(ear-drum reference point,DRP)等,也可以是导向听音者的入口结构等。声源401B位于类腔体结构402的外部,相位相反的声源401A和401B分别向周围空间辐射声音并发生声波的干涉相消现象,实现漏音相消效果。具体地,由于声源401A被类腔体结构402包裹,其辐射出来的声音大部分会通过直射或反射的方式到达听音位置。相对地,在没有类腔体结构402的情况,声源401A辐射出的声音大部分不会到达听音位置。因此,腔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音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类腔体结构402外的反相声源401B辐射出来的反相声音只有较少的一部分会通过类腔体结构402的泄漏结构403进入类腔体结构402中。这相当于在泄漏结构403处生成了一个次级声源401B’,其强度显著小于声源401B,亦显著小于声源401A。次级声源401B’产生的声音在腔体内对声源401A产生反相相消的效果微弱,使听音位置的听音音量显著提高。对于漏音来说,声源401A通过腔体的泄漏结构402向外界辐射声音相当于在泄漏结构402处生成了一个次级声源401A’,由于声源401A辐射的几乎所有声音均从泄漏结构403输出,且类腔体结构402尺度远小于评价漏音的空间尺度(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因此可认为次级声源401A’的强度与声源401A相当,仍然保持了相当的降漏音效果。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发声部11的壳体外壁面通常为平面或曲面,而用户耳甲腔的轮廓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将发声部11部分或整体结构伸入耳甲腔内,发声部11与耳甲腔的轮廓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类腔体结构,进一步地,将出声孔设置在发声部的壳体朝向用户耳道口和靠近耳甲腔边缘的位置,以及将泄压孔设置在发声部11背离或远离耳道口的位置就可以构造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从而使得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能够提高用户在耳口处的听音位置,以及降低远场的漏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的发声部可以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其中,换能器是一个可以接收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进行输出的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频率进行区分,换能器的类型可以包括低频(例如,30Hz~150Hz)扬声器、中低频(例如,150Hz~500Hz)扬声器、中高频(例如,500Hz~5kHz)扬声器、高频(例如,5kHz~16kHz)扬声器或全频(例如,30Hz~16kHz)扬声器,或其任意组合。这里所说的低频、高频等只表示频率的大致范围,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例如,可以确定一个分频点,低频表示分频点以下的频率范围,高频表示分频点以上的频率。该分频点可以为人耳可听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500Hz,600Hz,700Hz,800Hz,1000Hz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能器可以包括一个振膜。当振膜振动时,声音可以分别从该振膜的前侧和后侧发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20内振膜前侧的位置设有用于传递声音的前腔(未示出)。前腔与出声孔声学耦合,振膜前侧的声音可以通过前腔从出声孔中发出。壳体120内振膜后侧的位置设有用于传递声音的后腔(未示出)。后腔与泄压孔声学耦合,振膜后侧的声音可以通过后腔从泄压孔中发出。
参照图3,这里以耳挂作为悬挂结构12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其中,第一部分121可以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122可以向耳部的外侧(耳部沿冠状轴方向背离人体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从而将发声部固定于用户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可以开设在壳体朝向耳廓的侧壁上,从而将换能器产生的声音导出壳体后传向用户的耳道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自身具有弹性,发声部11与耳挂的相对位置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下可能有所区别。例如,为了方便佩戴以及保证佩戴后的稳定性,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末端FE到耳挂的距离小于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末端FE到耳挂的距离,使得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产生向耳挂靠近的趋势,形成夹持耳廓的夹紧力。针对耳机10的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在后文中将分别进行说明。
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或佩戴状态下的形态,可以将耳机10投影到特定平面上,并通过该平面上的投影形状有关的参数对耳机10进行描述。仅作为示例,在佩戴状态下,可以将耳机10投影在人体矢状面以形成相应的投影形状。在非佩戴状态下,可以参照人体矢状面与耳机10的相对位置关系,选择与此类似的第一平面,使得耳机10在第一平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接近耳机10在人体矢状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为了方便描述,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未佩戴耳机10时,可以根据耳挂的形态确定第一平面60。例如,第一平面6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将耳挂放置于平坦的支撑面(如水平桌面、地平面等),耳挂与支撑面接触并放置平稳时,该支撑平面即为此时耳机10对应的第一平面60。当然,为了保持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所对应的特定平面的统一形,第一平面60还可以是人体矢状面,这里的非佩戴状态可以表现为将用户的人头模型中的耳廓结构去除,并采用固定件或者胶水将发声部11以与佩戴状态下相同的姿态固定在人体头部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面60也是可以指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将其平分或大致平分的平分线所构成的平面。
图5B是图3所示耳机的另一示例性结构图。图5C是图3所示耳机的另一示例性结构图。结合图3、图4、图5B和图5C,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壳体具有在佩戴状态下沿厚度方向X朝向耳部100的内侧面IS和背离耳部100的外侧面OS,以及连接内侧面IS和外侧面OS的连接面。需要说明的是:在佩戴状态下,沿冠状轴所在方向(即厚度方向X)观察,发声部11可以设置成圆形、椭圆形、圆角正方形、圆角矩形等形状。其中,当发声部11设置成圆形、椭圆形等形状时,上述连接面可以指发声部11的弧形侧面;而当发声部11设置成圆角正方形、圆角矩形等形状时,上述连接面可以包括后文中提及的下侧面LS、上侧面US和后侧面RS。因此,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发声部11设置成圆角矩形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其中,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大于发声部11在短轴方向Z上的宽度。如图5B所示,发声部11可以具有在佩戴状态下沿短轴方向Z背离外耳道101的上侧面US和朝向外耳道101的下侧面LS,以及连接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的后侧面RS,后侧面RS在佩戴状态下位于长轴方向Y朝向脑后的一端,并至少部分位于耳甲腔102内。
进一步地,壳体的至少部分可以插入用户耳甲腔102,插入用户耳甲腔102的至少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与用户耳甲腔102的侧壁接触的夹持区域,该夹持区域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12在一垂直于长轴方向Y的参考平面(例如图5B中X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末端FE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如图中后侧面RS上的阴影部分所示),夹持区域可以定义为后侧面RS上在该参考平面上形成投影重叠区域的区域。其中,耳挂12在前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末端FE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形成的重叠区域在厚度方向X上位于内侧面IS与外侧面OS之间。如此,不仅发声部11和耳挂12可以从耳部100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耳部100,而且所形成的夹持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有利于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可以理解地,当发声部11设置成圆形、椭圆形等形状时,夹持区域可以定义为与该重叠区域对应的连接面(发声部11的弧形侧面)上的区域。夹持区域可以是发声部11上用于夹持耳甲腔102的区域,但由于不同的用户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耳部100存在不同的形状、大小等尺寸差异,实际佩戴状态下,该夹持区域并不一定会夹持耳甲腔102,但对于大多数用户和前述标准耳部100模型而言,在佩戴状态下该夹持区域可以夹持用户的耳甲腔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区域和/或夹持区域的内侧设置有柔性材料。关于柔性材料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其他地方的内容,例如,图11B及其对应的说明书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声部11和耳挂12可以从耳部100(例如,耳甲腔102)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耳部100,而且所形成的夹紧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有利于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如图5C所示,发声部11可以包括夹持区域中心CC,耳挂12可以包括夹紧支点CP和耳挂夹持点EP。
这里所说的夹紧支点CP可以理解为佩戴时耳挂12上接触耳廓并对耳机提供支撑的支点。考虑到耳挂12上存在连续的与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接触并提供支撑区域,为方便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位于该区域内的耳挂12的极值点视为夹紧支点CP。耳挂12的极值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获取佩戴状态下的耳机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曲线的内轮廓(或者非佩戴状态下的耳机在耳挂平面上的投影的内轮廓),以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短轴方向Z上的极值点(例如,极大值点)作为耳挂12的极值点,其在佩戴状态下位于人体垂直轴方向上的最高点附近(例如,在该最高点的后侧15mm内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耳挂结构为弧形结构,耳挂平面为与耳挂12上最外凸的三个点所形成的平面,即将耳挂12自由放置时,对耳挂12进行支撑的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耳挂平面也是可以指耳挂12沿其长轴方向Y将其平分或大致平分的平分线所构成的平面。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宽度方向Z上的极值点的确定方法可以为:以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Y作为横纵,短轴方向Z作为纵轴构建坐标系,将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该坐标系上的极大值点(例如,一阶导数为0)作为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宽度方向Z上的极值点。此外,由非佩戴状态变为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和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例如,电池仓)之间可能被拉伸,此时,夹紧支点CP处应当产生较大的应变,因此,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佩戴前后耳挂12上应变最大位置处对应的截面中心当作夹紧支点CP。或者,为了能够让夹紧支点CP处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变,可以将耳挂12设置为变截面结构,即耳挂12不同位置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不同,并将耳挂12上截面积最小的截面的中心作为夹紧支点CP。在另一些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在佩戴耳机时,用户耳部100对耳挂12的支撑力的主要作用位置为耳挂12位于人体垂直轴方向上的最高点,因此,也可以将该最高点当作夹紧支点CP。
夹持区域中心CC是指可以代表夹持区域并用来描述夹持区域相对于其它结构位置的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用来表征在标准佩戴情况下夹持区域对耳部100作用力最大的位置。标准佩戴情况可以是将耳机按照佩戴规范正确地佩戴在前述标准耳部模型上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设置成圆形、椭圆形、圆角正方形、圆角矩形等规则形状时,可以将发声部长轴与夹持区域的交点定义为夹持区域中心CC。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长轴可以为发声部11沿前述长轴方向Y的中轴线。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发声部11在一垂直于长轴方向Y的参考平面(例如图5C中X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中轴线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交点,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定义为发声部11上在该参考平面上形成上述交点的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的长轴难以确定(例如,发声部11设置成不规则形状)时,如图5C所示,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定义为末端FE与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例如,电池仓)的切面与末端FE的交点。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发声部11在一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参考平面(例如图5C中Y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例如,电池仓)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切线T,确定该参考平面上切线T与末端FE的正投影的交点,夹持区域中心CC可以定义为末端FE上在该参考平面上形成上述交点的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后,通过设计夹持区域中心CC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可以同时改变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中的覆盖位置,以及发声部11夹持耳甲腔102(甚至耳甲腔102附近的耳屏)的夹持位置,不仅能够影响用户佩戴耳机的稳定性、舒适度,还能够影响耳机的听音效果。即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当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距离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内的位置偏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被包含的声源(即位于内侧面IS上的出声孔)直接向环境中辐射的声音成分较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较小,同时外面声源进入类腔体的声音会增多,导致近场声音相消,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而且,如果前述距离太大,会造成发声部11(或者耳挂12与发声部的连接区域)与耳屏之间形成过多的干涉,导致发声部11过于挤压耳屏,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当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距离太小,会导致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甚至使得内部与外部环境完全密闭隔绝,无法形成类腔体的结构。而且,如果前述距离太小,会造成发声部11(或者耳挂12与发声部的连接区域)过于挤压耳部的外轮廓,也会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其中,听音指数可以取漏音指数α的倒数1/α,作为评价各构型的效果。其含义为,在漏音相同时听音音量的大小。从应用的角度看,听音指数应越大越好。如果缝隙太小(即类腔体的开口过小),则降漏音效果差。如果形成的缝隙太少,会导致该类腔体的开口数量较少。而采用了较多开口的腔体结构相对于较少开口的腔体结构能更好地提高腔体结构内气声的谐振频率,使得整个装置相对于较少开口的腔体结构在高频段(例如,频率接近10000Hz的声音)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并且,高频段是人耳更敏感的频段,因此对降漏音的需求更大。因此,如果形成的缝隙太少,会导致无法提高高频段的降漏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夹持区域中心CC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可以为20mm~4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夹持区域中心CC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可以为23mm~3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的类腔体结构具有更合适的体积和开口大小/数量,夹持区域中心CC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可以为25mm~32mm。
耳挂夹持点EP可以为耳挂12上离夹持区域中心CC最近的点,可以用来衡量佩戴状态下,耳挂12对耳部100的夹持情况。通过设置耳挂夹持点EP的位置,可以改变耳挂12对耳部100的夹持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设置成圆形、椭圆形、圆角正方形、圆角矩形等规则形状时,可以将发声部长轴与耳挂第一部分的交点定义为耳挂夹持点EP。耳挂夹持点EP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耳挂第一部分在一垂直于长轴方向Y的参考平面(例如图5C中X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声部11的中轴线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交点所对应的耳挂第一部分上的点定义为耳挂夹持点EP。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的长轴难以确定(例如,发声部11设置成不规则形状)时,如图5C所示,耳挂夹持点EP可以定义为经过夹持区域中心CC,且与末端FE与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例如,电池仓)的切面垂直的切面,与耳挂12上靠近末端FE的部分的交点。耳挂夹持点EP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在一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参考平面(例如图5C中YZ平面)上经过夹持区域中心CC在该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且与切线T垂直的直线S,确定直线S与耳挂12在该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上靠近末端FE在该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部分的交点,耳挂夹持点EP可以定义为耳挂12上在该参考平面上形成上述交点的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的第一部分121上的耳挂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范围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距离太大,会导致耳挂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之间的耳挂12过直或者难以夹持于耳甲腔102后侧(例如,夹持位置相对耳甲腔102偏下),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例如,电池仓)与耳部100贴合性不好。如果前述距离太小,会导致耳挂12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之间的耳挂12过弯或者难以夹持于耳甲腔102后侧(例如,加持位置相对耳甲腔102偏上),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对耳部100形成挤压,舒适性较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的第一部分121上的耳挂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5mm~4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挂12上远离发声部11的端部与耳部100贴合性更好,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的第一部分121上的耳挂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6mm~4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舒适性更好,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的第一部分121上的耳挂夹持点EP与夹紧支点CP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7mm~3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佩戴状态下,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连接端CE相较于末端FE更靠近头顶,以便于末端FE伸入耳甲腔102内。基于此,长轴方向Y与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之间的夹角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当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小,会导致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并且发声部11上的出声孔与外耳道101相距太远。当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长轴方向Y与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在15°与6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长轴方向Y与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在20°与5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出声孔与外耳道101具有合适的距离,长轴方向Y与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在23°与46°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力的方向可以是耳机夹持在耳廓两侧的两个夹持点(或夹持面的中心点)的连线方向。当发声部11形状和尺寸一定时,夹紧力的方向与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中的朝向和伸入耳甲腔102的深度密切相关。另外,为了使耳机佩戴更稳固,应尽量使夹紧力的方向与发声部11对耳甲腔102施加的压力的方向以及耳挂夹持点EP对耳背施加的压力的方向均保持相同或大致相同,以避免产生发声部11与耳挂12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夹紧力的方向还会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由于耳部100背面与耳甲腔102相对的区域范围有限,且耳挂12在这些区域对耳部100的压力方向通常是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用户矢状面的,因此,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换言之,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平行或基本平行。如果前述夹角偏离0°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的内侧面I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或者会导致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内的位置偏向耳部100朝向头部的一侧,发声部11上的内侧面IS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的内侧面IS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甚至使得内部与外部环境完全密闭隔绝,进而降漏音效果差。另外,如果前述夹角偏离0°太大,会导致耳机10的佩戴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摇晃。需要说明的是,夹紧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在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都贴上力传感器(例如应变片)或力传感器阵列,并读取耳廓被夹持位置的力的分布获得。例如,如果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上分别有一个可以测到力的点,就可以认为夹紧力的方向为两个点的连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30°~3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听音指数,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20°~2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10°~1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耳机10的佩戴稳定性,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8°~8°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计耳挂12的曲线构型,和/或,设计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和/或,设计夹持区域中心CC的位置,即可调控夹紧力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之间的面积变化值(也即是,第二面积和第一面积之间的差值)会影响耳挂12在佩戴状态下提供的夹紧力,为了进一步衡量耳挂12在佩戴状态下提供的夹紧力与第二面积和第一面积的差值之间的关联关系,本说明书实施例将夹紧力与第二面积和第一面积的差值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关联系数。也即是,第一关联系数能够反映或表征第二面积和第一面积的差值对夹紧力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第一关联系数太大,会导致佩戴时夹紧力过大,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如果第一关联系数太小,会导致耳挂12佩戴不够稳定,发声部11容易脱离耳廓。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需求,第一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在42N/m2~50000N/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需求,第一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在100N/m2~45000N/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需求,第一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在500N/m2~35000N/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需求,第一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在2000N/m2~10000N/m2之间。此外,第一关联系数的大小还可以与夹紧力的方向有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不同时,夹紧力与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值的比值(也即是,第一关联系数)不同。在一定范围内(例如,0°~30°),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越大,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对夹紧力的影响越小,则夹紧力与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值的比值越大;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越小,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对夹紧力的影响越大,则夹紧力与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值的比值越小。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可以使得夹紧力与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面积变化值的比值在上述范围之间。
为了更进一步地衡量耳挂12在佩戴状态下提供的夹紧力,本说明书将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形变的难易程度定义为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夹紧系数太大,会导致佩戴时夹紧力过大,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并且可能会导致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如果前述夹紧系数太小,会导致耳挂12佩戴不够稳定,发声部11容易脱离耳廓,并且容易导致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N/m~30N/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N/m~26N/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5N/m~25N/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7N/m~24N/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8N/m~23N/m。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可以反映拉伸发声部11以远离耳挂12的难易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可以表示为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12的拉开距离与耳挂12产生的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第一部分的夹紧力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与耳挂12的拉开距离可以为,从非佩戴状态到佩戴状态,发声部长轴方向Y上,发声部11与耳挂12的距离的变化量;耳挂12基于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下述示例性的方法进行确定,可以将耳挂12等价于一个弹簧,该弹簧的拉开距离与夹紧力具体关系如公式(1)所示:
F=kx, (1)
其中,F代表夹紧力,k代表夹紧系数,x代表拉开距离。
基于上述公式(1),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夹紧系数:通过拉力器测定不同拉开距离对应的夹紧力,确定至少一组夹紧力与拉开距离。将至少一组夹紧力与对应的拉开距离代入公式(1),确定至少一个中间夹紧系数。接着计算至少一个中间夹紧系数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夹紧系数。或者,通过拉力器测定拉开正常佩戴状态下的拉开距离时的夹紧力,确定夹紧力。将该夹紧力和拉开距离代入公式(1),确定夹紧系数。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非佩戴状态下的耳机10在第一平面上投影形成的第一投影。
结合图5A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可以是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的两个端点P0和P1即为末端FE与发声部11其它部分交界位置在第一平面的投影点,关于末端FE的划分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图3的相关描述。第二端部轮廓可以是悬挂结构12的自由端BE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轮廓,第二端部轮廓的两个端点Q0和Q1即为自由端BE与悬挂结构12其它部分交界位置在第一平面的投影点。外轮廓可以是第一投影位于点P1与点Q1之间的轮廓。内轮廓可以是第一投影位于点P0与点Q0之间的轮廓。
需要说明的是,悬挂结构12的自由端BE可以是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中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中的至少部分区域。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可以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体,这里为了进一步说明悬挂结构12的自由端BE,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为长方体结构时,其端部壁面为平面,此时悬挂结构12的自由端BE为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部侧壁。又例如,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为球体、椭球体或不规则的结构体时,悬挂结构12的自由端BE可以是在悬挂结构12的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由远离第二部分的最远位置向第二部分延进特定距离后所获取的区域,该特定距离与悬挂结构12第一部分的总延伸距离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5-0.2。
以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为类长方形(例如,跑道形)为例,发声部11的投影中存在平行或近似平行的上侧壁投影和下侧壁投影,以及连接上侧壁投影和下侧壁投影的第一端部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可以是直线段或圆弧,点P0和点P1分别表示第一端部轮廓两端。仅作为示例性说明,点P0可以是末端FE投影形成的弧线与上侧壁投影的线段的交界点,与点P0类似,点P1可以是末端FE投影形成的弧线与下侧壁投影的线段的交界点。相似的,耳挂远离发声部11的一端也具有自由端,耳挂的自由端在第一平面60的投影形成第二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可以是直线段或圆弧,点Q0和点Q1分别表示第二端部轮廓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点Q0和点Q1可以是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第一平面60上远离耳挂第二部分122的方向上的自由端投影的线段或弧线的两端点,进一步的,在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Y上,靠近发声部11的端点为点Q0,远离发声部11的端点为Q1。
耳机10在第一平面60和人体矢状面的投影形状能够反映耳机10在耳部的佩戴方式。例如,第一投影的面积可以反映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能够覆盖的耳廓的区域,以及发声部11和耳挂与耳部的接触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并未接触,第一投影中内轮廓、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形成一个非封闭的区域。该区域的大小与耳机10的佩戴效果(例如,佩戴的稳定性、发声位置等)密切相关。为了方便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50,将切线段50、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共同界定出的第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作为第一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一面积”)。
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内以提高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其中,发声效率可以理解为耳道口的听音音量与远场的漏音音量的比值。如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B相对于耳部的位置,可以将发声部11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以适应耳甲腔的尺寸。此外,为了使得耳挂的第一部分121与发声部11在耳甲腔边缘处提供合适的夹紧力,让耳机10佩戴更加稳定,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远,这样,通过提供合适的夹紧力,可以确保在佩戴状态下耳机10不完全仅由耳部上缘支撑,提升佩戴的舒适度。考虑到以上因素,在非佩戴状态下可以将第一封闭曲线围成的第一面积设置得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闭曲线围成的第一面积的范围不大于1500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耳挂至少部分设置成在佩戴状态下抵靠在耳部和/或头部上,使之形成压持耳部的作用力,第一面积过小可能造成部分人群(如耳廓较大人群)佩戴后存在异物感,因此,考虑到佩戴方式和耳部的尺寸,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不小于1000mm2;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例如耳甲腔)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所构成的类腔体结构的泄露结构的数量以及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而该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会直接影响听音质量,具体表现为第一面积过小时,发声部11可能无法抵接耳甲腔的边缘,造成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增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变少,进而导致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降低。综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可以在1000mm2~1500mm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耳机10的整体结构,以及耳挂的形状需要适应耳部和头部之间的空间等,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不小于115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以及夹紧力的适中,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不大于1350mm2。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可以在1150mm2~1350mm2之间,以保证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以及用户佩戴耳机10的舒适度,同时,适当的第一面积可以保证耳机10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10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形态差异示意图。虚线区域表示佩戴状态下耳挂的第一部分,其相比于非佩戴状态下耳挂的第一部分距离发声部末端FE的距离更远。在佩戴状态下,耳挂和发声部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二投影,类似于图5A所示的第一投影,第二投影也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共同界定出第二封闭曲线。如前文,耳机10在第一平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接近耳机10在人体矢状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因此,在第二投影中,仍然可以采用如图5A的轮廓边界点,即点P0、点P1、点Q0和点Q1来描述第二投影中各个轮廓的划分。也就是说,第二投影中的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以及切线段的定义均与第一轮廓类似,在此不在赘述。第二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视为第二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二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可以反应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耳部的贴合情况。
基于与第一面积类似的理由,适当的第二面积可以保证耳机10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的范围在1100mm2~17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发声部11在耳甲腔内的发声效率以及用户佩戴耳机10的舒适度,第二面积的范围可以在1300mm2~1650mm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夹持用户耳廓,耳挂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该夹紧力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该夹紧力可以通过拉力器测定拉开预设距离对应的夹紧力,该预设距离可以为标准佩戴情况下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被拉开的距离;该夹紧力还可以通过在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都贴上力传感器(例如应变片)或力传感器阵列,并读取耳廓被夹持位置的力的值获得。例如,如果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上有两个对应于相同位置的点处都可以测到力,则可以将该力(例如两个力中的任意一个)的大小作为夹紧力。如果前述夹紧力太小,会导致佩戴状态下,耳挂12和发声部11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的前后两侧,导致佩戴稳定性变差,并且当发声部11无法对耳甲腔102形成有效夹持时,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如果前述夹紧力太大,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3N~1N。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5N~0.8N。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2N~0.75N。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3N~0.7N。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35N~0.6N。
由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与发声部11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第二封闭曲线围成的第二面积大于第一封闭曲线围成的第一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能够伸入耳甲腔且耳挂与耳部能够较好地贴合,应当使得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之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20mm2~7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50mm2~7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50mm2~5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60mm2~4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70mm2~3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可以在80mm2~200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对应于耳机在第一平面形成的第一投影具有第一面积),耳挂12不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在佩戴状态下(对应于耳机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的第二投影具有第二面积),耳挂12产生驱使发声部11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夹紧力。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大小可以影响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的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越大,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小;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越小,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大。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过小会导致佩戴不稳,夹紧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可调节性较差,不便于佩戴后的调整,且佩戴后耳部有异物感。为了保证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20mm2~7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3N~1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7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5N~1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60mm2~5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5N~0.8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70mm2~3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8N~0.7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80mm2~2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1N~0.6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在不同尺寸变化时所产生的夹紧力可以通过设计耳挂12的弹性性能(例如,夹紧系数)实现,具体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其它地方的描述。
类似于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大小可以影响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的大小,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大小也会影响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的大小。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越小,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小;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越大,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6~1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3N~1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5N~0.8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8~0.9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1N~0.7N之间。
再次参考图5A和图6,如前文,考虑到不同用户耳部形状和大小的差异,通过设计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之间的相对大小,可以有效提升耳机10的佩戴效果。由于不同用户的耳部形状和大小可能存在差异,本说明书将取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均值范围作为参考,该均值范围1300mm2~1700mm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可以在0.6~0.97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7~0.95之间。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前述区间内,可以保证耳机10具有较高的发声效率和佩戴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其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可能会小于1300mm2或大于1700mm2,在该情况下,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可能大于0.95或小于0.7。例如,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55~1之间。
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内,例如,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B相对于耳部的位置,并与用户的耳甲腔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可以设置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之间的相对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得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值较小,以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不堵塞用户耳道口,同时也降低用户在佩戴时的负荷,便于用户的日常佩戴时获取环境音或日常交流。例如,可以使得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不超过第一面积的一半(即比值不大于0.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比值可以在0.25~0.4之间,从而减轻用户的佩戴感。
如图5A所示,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包括电池仓13。电池仓13内设置有与发声部11电性连接的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3位于第一部分121上远离发声部11的一端,第一投影中的第一端部轮廓即为电池仓的自由端在第一平面60的投影轮廓。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具备与人体耳廓和头部连接处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可以分别位于耳廓的前侧和后侧,其中,发声部11末端FE朝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延伸,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伸入耳甲腔中,并与耳甲腔的侧壁配合形成类腔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3与发声部11会以耳挂上某个位置为支点(例如,图8中的耳挂的极值点T1)形成类似“杠杆”的结构。电池仓13的尺寸和重量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发声部11与耳甲腔的贴合。例如,电池仓13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比值可以小于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比值,以保证杠杆结构的平衡,进而确保佩戴时发声部11与耳甲腔的贴合。此外,电池仓13的尺寸和重量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时往耳廓前侧倾斜,影响佩戴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3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比值在0.12~0.28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3在第一平面60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面积的比值在0.15~0.25之间,以优化耳机10的重量分布,确保即使用户在剧烈运动下,耳机10依旧不易脱落。
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第二面积大于非佩戴状态下的第一面积,并且电池仓13的尺寸和重量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发声部11与耳甲腔的贴合。电池仓13的尺寸和重量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时往耳廓前侧倾斜,影响佩戴的稳定性,因此,考虑到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之间的关系,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电池仓13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在0.1~0.26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13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在0.13~0.23之间。
由于在佩戴状态,发声部11与耳甲腔贴合,过大的发声部11尺寸可能会对耳部(如耳道口)形成遮挡,而过小的发声部11尺寸可能导致发声部11内部结构(如磁路、电路板等)布置难度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不堵塞用户耳道口,同时也降低用户在佩戴时的负荷,便于用户的日常佩戴时获取环境音或日常交流。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在0.15~0.45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在0.2~0.35之间。
为了保证耳机10具有伸入耳甲腔的佩戴方式,且发声部11具有较高的发声效率和佩戴的舒适性,同时考虑到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第二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8~1.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该比值是基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均值范围作为参考,该均值范围1300mm2~1700mm2的范围内,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其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可能会小于1300mm2或大于1700mm2,在该情况下,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可能大于1.1或小于0.8,例如,第二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65~1.3之间。
除上述发声部11和/或电池仓在第一平面60投影面积外,各部件的质心位置也与耳机10佩戴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关联。
参考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如点T1)的距离也与佩戴时稳定性以及用户耳部与头部连接位置的异物感有关。其中,耳挂的极值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获取佩戴状态下的耳机10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曲线的内轮廓(或者非佩戴状态下的耳机1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内轮廓),以内轮廓在短轴方向Z上的极值点(例如,极大值点)作为耳挂的极值点。内轮廓在宽度方向Z上的极值点的确定方法可以为:以发声部的长轴方向Y作为横纵,短轴方向Z作为纵轴构建坐标系,将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该坐标系上的极大值点(例如,一阶导数为0)作为所述投影曲线的内轮廓在宽度方向Z上的极值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T1的距离过大时,可能出现由于佩戴时发声部11与耳甲腔贴合程度不佳,进而影响类腔体结构并导致佩戴不稳定。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不大于31mm。如前文所述,耳机10可能在耳挂的极值点形成类似“杠杆”的结构,当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过小时,杠杆结构稳定性较差,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可能出现佩戴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不小于24mm。综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在24mm~31m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用户耳部尺寸存在差异,为了适应更多用户,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可以大于31mm,或在针对儿童或青少年人群的耳机10中设置该距离小于24mm,例如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距离可以在18mm~40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发声部11具备长方形或类长方体(如跑道型)的结构时,在其短轴方向上具备相互平行或近似平行的上侧壁111和下侧壁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受发声部11的内部结构(如磁路、电路板等)影响,耳机10中发声部11的质量较大,因此,耳机10的质心位置与发声部11的质心位置接近,或受发声部11质量影响较大。为保证耳机10良好的佩戴效果,需要合理设计耳机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的距离L1与发声部在其短轴方向Z上尺寸相关,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的距离L1过大(或过小)会导致图4所示的类腔体结构上泄露结构的尺寸过大,进而对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造成影响。该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朝向或靠近用户外耳道的侧壁上的距离,以及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上距离第一端部轮廓最远处的距离也会影响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的距离L1在2.5mm~6.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的距离L1在3mm~5.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发声部11的壳体上朝向或靠近用户外耳道的侧壁上(壳体开设有出声孔的一侧)的距离在2mm~8mm之间,或者,在3.5mm~6.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在长轴方向上距第一端部轮廓的最远距离L2(例如,距离质心位置S到点T3的距离)在1.8mm~7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质心位置S在长轴方向上距第一端部轮廓的最远距离L2在3mm~6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连线与第一投影中发声部11的长轴轴线Y1之间的夹角R1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耳机10内轮廓的形态,而内轮廓的形态与用户佩戴感相关。具体的,为了保证用户在佩戴该耳机10时,耳挂与用户耳部或头部的贴合,该夹角过大或过小均可能会导致佩戴时的形态改变,影响贴合的同时,可能无法形成图4所示的类腔体结构,影响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极值点的连线与第一投影中发声部11的长轴轴线Y1的夹角R1在50°~9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R1可以在55°~8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第一投影的内轮廓上还包括耳挂的上顶点(如点T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顶点是耳机10的内轮廓在佩戴状态下位于人体垂直轴方向上的最高点。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用户耳部的形状和实际佩戴方式的不同,在一些情况下,部分用户耳部可能与上顶点接触或不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顶点可能靠近极值点,例如,上顶点与极值点的距离可以在15mm内。上顶点会影响耳机10佩戴时发声部11的在耳部的相对位置。具体表现为,当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上顶点T2的距离过大时,在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位置可能更加靠近用户的耳道口,此时耳道口相当于被一定程度上堵塞,无法实现耳道口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连通,起不到耳机10自身的设计初衷;当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上顶点T2的距离过小时,会影响发声部11伸入耳甲腔(例如,造成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的缝隙过大),进而影响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为了保证耳机10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同时,提高耳机10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上顶点的距离在20mm~38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质心位置S与耳挂的上顶点的距离在25mm~32.5mm之间。
参考图9,与第一投影共同界定出第一封闭曲线的切线段50,分别与第一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一切点K0、与第二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二切点K1。第一切点K0、第二切点K1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如点T4)三点的连线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于第一切点K0和第二切点K1的位置与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相关,故第一切点K0、第二切点K1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这三点的连线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改变,会导致第一面积的改变,例如,所述三角形的面积增大对应第一面积的减小,进而影响用户的佩戴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的佩戴感以及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实际范围,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一切点K0、第二切点K1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在110mm2~23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点K0、第二切点K1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在150mm2~190mm2之间,以使得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的范围在1150mm2~1350mm2之间。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点K0和第二切点K1位置靠近发声部11和耳挂所夹持的耳甲腔的内侧和外侧。在用户佩戴耳机10时,第一切点K0和第二切点K1之间的连线,即切线段50的尺寸与耳甲腔的大小相关。因此,上顶点T2与第一切点K0和第二切点K1三者能够决定用户佩戴耳机10时耳甲腔的受力情况,与用户佩戴体验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切线段50的长度在11mm~25mm之间、第一切点K0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的距离在31mm~58mm之间、第一切点K0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的距离在18~41mm之间。三角形中某一线段过长会导致无法对耳甲腔进行较好的夹持,佩戴的稳定也较差,容易发生脱落;而发声部11和耳挂在弹力驱动下,提供相互靠近的力,三角形中某一线段过短则会造成佩戴时耳甲腔或耳廓靠近头部一侧的不适,影响耳机10的佩戴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切线段50的长度在14mm~22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一切点K0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的距离在35mm~5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一切点K0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的距离在22~38mm之间。此外,上顶点T2、第一切点K0和第二切点K1构成的三角形任意线段长度变化会导致三角形内角的角度变化,基于与前文中相同的理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点K0、第二切点K1与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构成的三角形中,第一切点K0处形成的夹角在17°~37°之间、第二切点K1处形成的夹角在110°~155°之间、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处形成的夹角在9°~24°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佩戴体验以及佩戴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点K0处形成的夹角在20°~35°之间、第二切点K1处形成的夹角在120°~150°之间、耳挂在第一平面上投影的极值点处形成的夹角在10°~22°之间。
参考图5A,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10非佩戴状态下,内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50共同界定出第三封闭曲线。为了方便理解,与第一面积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50,将切线段50、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共同界定出的第三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作为第三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三面积”)。第三封闭曲线能够反映耳机10佩戴时,发声部11和耳挂与耳部的贴合程度。第一面积与第三面积的差等于耳机1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即发声部11在第一平面的投影面积与耳挂在第一平面的投影面积之和)。
考虑到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例如耳甲腔)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所构成的类腔体结构的泄露结构的数量以及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而该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会直接影响听音质量,具体表现为第三面积过大时,发声部11可能无法抵接耳甲腔的边缘,造成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增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变少,进而导致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耳机10的整体结构,以及耳挂的形状需要适应耳部和头部之间的空间等,第三封闭曲线的第三面积不超过6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小的第三面积会导致耳挂极值点与发声部11之间的距离过小,或耳挂与发声部在用户耳廓的夹紧力度过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面积不小于200mm2。综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封闭曲线的第三面积的范围在200mm2~6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大的第三面积可能导致耳挂与发声部11夹持效果降低,此时耳机10的自重由用户耳部上缘支撑,导致佩戴感降低,为了保证用户佩戴的舒适性,第三面积不大于500mm2。为了降低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保证耳机10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并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封闭曲线的第三面积的范围在300mm2~500mm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10佩戴状态下,内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50共同界定出第四封闭曲线。与第三面积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50,将切线段50、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共同界定出的第四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作为第四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四面积”)。第四封闭曲线与第三封闭曲线的差异能够反映耳机10佩戴时,发声部11和耳挂与耳部的贴合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耳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在佩戴状态下,耳挂与发声部11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形成的第四面积大于非佩戴状态下形成的第三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四面积过大时,发声部11可能无法抵接耳甲腔的边缘,造成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增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变少,进而导致发声部11的发声效率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耳机10的整体结构,以及耳挂的形状需要适应耳部和头部之间的空间等,第四封闭曲线的第四面积不超过900mm2。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小的第四面积会导致耳挂极值点与发声部11之间的距离过小,或耳挂与发声部在用户耳廓的夹紧力度过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面积不小于350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封闭曲线的第四面积的范围在350mm2~9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大的第四面积可能导致耳挂与发声部11夹持效果降低,此时耳机10的自重由用户耳部上缘支撑,导致佩戴感降低,为了保证用户佩戴的舒适性,以及保证耳机10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并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封闭曲线的第四面积的范围在450mm2~750mm2之间。
第三面积与第四面积的比值过小可能会造成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过小,进而导致佩戴不稳,而第三面积与第四面积的比值过大,可能导致耳挂部分弹性较差,不便于用户佩戴,且佩戴后耳部有异物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耳挂适当的弹性,所述第三封闭曲线的第三面积与所述第四封闭曲线的第四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5~0.85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声部11和耳挂与耳部的贴合程度,以及增加耳机佩戴时的稳定性,第三面积与第四面积的比值在0.59~0.77之间。
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耳机10佩戴时的舒适性,需要考虑耳挂重量的分布。为了减轻耳挂的支点(例如,极值点或上顶点)对耳廓的压迫感,可以将耳挂的质心位置(如点F)设置在发声部11附近。如此方式,在发声部11伸入耳甲腔后,耳甲腔可以同时支撑发声部11和耳挂的部分重量,减少耳挂的支点对耳廓的压迫感。这里所述的耳挂的质心是指耳挂整体(包括电池仓13但不包括发声部11)的质心。如图10所示,点T5为第一投影的外轮廓在发声部11长轴方向上位于最末端的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耳挂和发声部11间的重量关系,在发声部11长轴方向上,耳挂的质心位置与点T5的距离L3在22mm~49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挂的质心位置靠近发声部11上与耳甲腔边缘的接触区域(以便耳甲腔更好地对耳挂进行支撑),耳挂的质心位置与点T5的距离L3在25mm~25mm之间。
耳挂的质心位置也会与耳挂的形状有关。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如果耳挂的质心位置与发声部11长轴轴线Y1在发声部11短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L4过大,则耳挂的极值点与发声部11距离增大,可能导致耳机10佩戴不稳,同时,佩戴状态下耳挂的质心距离的耳甲腔距离增大,不利于耳甲腔对耳挂进行支撑;如果耳挂的质心位置与发声部11长轴轴线Y1在发声部11短轴方向上的距离L4过小,则在佩戴过程中,耳挂(如第一部分)可能会对用户耳廓与头部之间位置产生摩擦,导致压迫感或异物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的质心位置与发声部11长轴轴线Y1在发声部11短轴方向上的距离L4在3mm~13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的质心位置与发声部11长轴轴线Y1在发声部11短轴方向上的距离L4在4mm~11mm之间。
参考图11A,图中三角形1100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耳机10的耳挂的质心1110、发声部的质心1120和电池仓的质心1130。前述三个质心构成的三角形1100影响耳机10佩戴时的稳定性、舒适度,此外,三个质心的分布也会对耳机10的质心位置产生影响。三角形1100中某一线段过长会导致耳机10佩戴时稳定性较差,例如电池仓的质心1130与耳挂质心1110的距离过短,可能会导致耳机10佩戴时出现向发声部11所在位置倾斜的趋势,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或用户佩戴耳机10时的运动,发声部11可能会产生一定倾斜甚至脱落,影响用户佩戴体验。电池仓的质心1130与耳挂质心1110的距离过长,会导致耳机10佩戴时出现向电池仓13方向所在位置倾斜的趋势,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或用户佩戴耳机10时的运动,发声部11同样会产生一定倾斜设甚至脱落,影响用户佩戴体验。考虑佩戴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耳挂的质心1110的相对距离在15mm~40mm之间;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电池仓的质心1130与耳挂的质心1110的相对距离在40mm~62mm之间;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相对距离在11mm~3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耳机10的舒适度,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耳挂的质心1110的相对距离在20mm~35mm之间;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电池仓的质心1130与耳挂的质心1110的相对距离在35mm~55mm之间;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相对距离在15mm~30mm之间。为了提高佩戴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相对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相对距离在20mm~40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相对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相对距离在25mm~3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相对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相对距离在20mm~30mm之间。在非佩戴状态下,为方便测量,耳机10的各个质心(耳挂的质心1110、发声部的质心1120以及电池仓的质心113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近似为耳机10的各部分的质心,即耳挂质心、发声部质心和电池仓质心分别在第一平面形成的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佩戴状态下,耳机10的各个质心(耳挂的质心1110、发声部的质心1120以及电池仓的质心113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近似为是耳机10的各部分的质心,即耳挂质心、发声部质心和电池仓质心分别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的投影点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耳机10的各个质心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是指三维空间中的三维距离,而近似的距离是采用各个质心在对应的平面(第一平面或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的相对距离(投影相对距离为二维距离);本说明书中将投影相对距离近似等效为三维距离,可以是在三维距离与投影相对距离的差别不超过20%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包括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前述差值太小,夹紧力会太小,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下的差值可以不小于1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下的差值可以不小于1.2mm。如果前述差值太大,夹紧力会太大,会导致佩戴后对耳朵的束缚太大,影响佩戴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下的差值可以不大于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下的差值可以不大于8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发声部的质心1120与电池仓的质心1130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下的差值可以不大于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的质心1110、发声部的质心1120和电池仓的质心1130形成的三角形1100中的任意线段长度(两质心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三角形1100的内角出现角度变化,进而对耳机10的实际佩戴感产生影响,例如,三角形1000中发声部的质心1120处形成的夹角过大或过小,可能导致前文中提到的发声部11与耳挂形成的杠杆结构的变化,影响用户佩戴体验。基于与前文中类似的理由,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的质心1120、耳挂的质心1110和电池仓的质心1130作为顶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形1000中,电池仓的质心1130处形成的夹角在12°~22°之间;发声部的质心1120处形成的夹角在111°~164°之间;耳挂的质心1110处形成的夹角在11°~24°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三角形1100中,电池仓的质心1130处形成的夹角在15°~25°之间;发声部的质心1120处形成的夹角在130°~160°之间;耳挂的质心1110处形成的夹角在12°~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是指夹持在用户耳廓两侧的发声部11上的区域(即夹持区域)与耳挂第一部分上的区域(即耳挂夹持点EP附近的区域)之间最小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理解为夹持区域中心CC到耳挂夹持点EP的距离。如果前述最小距离太大,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即佩戴稳定性变差),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大于3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大于2.6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的类腔体结构具有更合适的开口大小,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大于2.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最小距离太小,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小于2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降漏音效果,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小于2.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在佩戴状态下,发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小于2.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包括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可以对应拉开距离。如果前述差值太小,根据公式(1),夹紧力会太小,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可以不小于1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可以不小于1.3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的类腔体结构具有更合适的开口大小,发声部11与耳挂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可以不小于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确定后,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能够对耳部100提供合适的夹紧力,并使得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中处在预期的位置。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以及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大,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和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以及发声部11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小,会导致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过大,从而佩戴状态下耳挂12对耳部100的夹紧力会过大,导致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3°~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3.1°~8.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3.8°~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4.5°~7.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4.6°~7°。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以及耳机10的形状、尺寸确定时,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便为耳部100提供合适的夹紧力并使发声部11在耳甲腔102中处于预期的位置。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以及耳机1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小,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以及耳机1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夹角太大,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6°~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6.3°~10.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7°~10.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7.3°~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为8°~9.8°。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包括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为在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为在非佩戴状态下,夹持区域中心CC到夹紧支点CP的第一连线与耳挂夹持点EP到夹紧支点CP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一致时,如果前述差值太小,夹紧力会太小,会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耳甲腔102之间的缝隙过大,即形成的类腔体开口过大,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当夹紧支点CP的夹紧系数一致时,如果前述差值太大,夹紧力会太大,会导致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对用户耳部100压迫感强烈,不易于在佩戴后调整佩戴位置,并且会导致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上边缘贴合,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的缝隙太小或数量太少,导致降漏音效果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范围可以为2°~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范围可以为2.1°~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稳定性,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范围可以为2.3°~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更好的听音指数,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范围可以为2.5°~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漏音效果,佩戴状态连线夹角与非佩戴状态连线夹角的差值范围可以为2.6°~3.4°。
图11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发声部的示例性爆炸图。如图1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1插入用户耳甲腔102的夹持区域和/或夹持区域的内侧设置有柔性材料,该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恶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0HA~40H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舒适度,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0HA~20HA。
该柔性材料可以为柔性嵌块1119,柔性嵌块1119的硬度小于壳体111的硬度。其中,壳体111可以为塑胶制件;柔性嵌块1119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橡胶等,并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在夹持区域和/或夹持区域的内侧。进一步地,柔性嵌块1119可以至少部分覆盖在壳体111对应于末端FE的区域,即覆盖在夹持区域和/或夹持区域的内侧,以使得发声部11至少部分通过柔性嵌块1119抵靠在耳甲腔102内。换言之,壳体111伸入耳甲腔102且与耳甲腔102接触的部分可以被柔性嵌块1119覆盖。如此,当发声部11抵靠在耳甲腔102内时,例如当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设置成从耳部100的耳甲腔102所对应的耳部区域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前述耳部区域时,柔性嵌块1119在壳体111与耳部100(例如前述耳部区域)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以缓解耳机10对耳部100的压力,这样有利于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嵌块1119可以连续地覆盖在壳体111对应于后侧面RS、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的至少部分区域上。例如:壳体111对应于后侧面RS的区域被柔性嵌块1119覆盖90%以上,壳体111对应于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的区域分别被柔性嵌块1119覆盖30%左右。如此,以兼顾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以及壳体111内设置换能器等结构件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厚度方向X上观察,柔性嵌块1119可以呈U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嵌块1119对应于下侧面LS的部分可以抵靠在对耳屏上。其中,柔性嵌块1119对应于后侧面RS的部分的厚度可以分别小于柔性嵌块1119对应于的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的部分的厚度,以在机芯模组11抵靠在耳甲腔102内不平的位置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1可以包括沿厚度方向X彼此扣合的内壳1111和外壳1112,内壳1111在佩戴状态下相较于外壳1112更靠近耳部100,出声孔111a、第一泄压孔111c与第二泄压孔111d均可以设置在内壳1111上,换能器的振膜朝向内壳1111设置,换能器与内壳1111之间形成第一声学腔体。其中,外壳1112和内壳1111之间的分模面111b在靠近末端FE的方向上向机芯内壳1111所在一侧倾斜,以使得柔性嵌块1119能够尽可能地设置在外壳1112对应于末端FE的区域。例如:柔性嵌块1119全部设置在机芯外壳1112对应于末端FE的区域,以简化发声部11的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1外还可以设置有包裹层,该包裹层的邵氏硬度范围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邵氏硬度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恶化,且当柔性覆层1121可以一体地覆盖在至少部分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时,柔性嵌块1119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例如,缓解耳机10对耳部100的压力,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如果前述邵氏硬度太小,会导致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结构完全贴合,从而使得内部与外部环境完全密闭隔绝,无法能形成类腔体的结构,因此无法降低远场的漏音效果,并且会导致装配过程中无法定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降漏音效果,该包裹层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10HA~80H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该包裹层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15HA~70H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的类腔体结构,该包裹层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25HA~55H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装配过程中更好的定型,该包裹层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30HA~50HA。
该包裹层可以为柔性覆层1121,柔性覆层1121的硬度小于壳体111的硬度。其中,壳体111可以为塑胶制件;柔性覆层1121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橡胶等,并可以通过注塑、胶水连接等方式形成在壳体111的预设区域上。进一步地,柔性覆层1121可以一体地覆盖在至少部分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和至少部分外壳1112未被柔性嵌块1119覆盖的外表面上,这样有利于增强发声部11在外观上的一致性。当然,柔性覆层1121可以进一步覆盖在内壳1111的外表面上。其中,柔性嵌块1119的硬度小于柔性覆层1121的硬度,以允许柔性嵌块1119足够的柔软。除此之外,柔性覆层1121也能够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保护柔性嵌块1119。进一步地,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的面积可以介于126mm2与189mm2之间。其中,如果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的面积太小,会导致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恶化;如果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的面积太大,会导致发声部11的体积过大,以及因柔性嵌块1119不与耳甲腔102抵靠的面积过大而与设置柔性嵌块1119的初衷背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覆层1121的厚度可以小于外壳1112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壳1111可以包括底壁1113以及与底壁1113连接的第一侧壁1114,外壳1112可以包括顶壁1115以及与顶壁1115连接的第二侧壁1116,第二侧壁1116和第一侧壁1114沿分模面111b彼此扣合,且两者可以彼此支撑。其中,沿短轴方向Z观察,在连接端CE指向末端FE的参考方向(例如图7中长轴方向Y的箭头的反方向)上,第一侧壁1114靠近末端FE的部分在厚度方向X上逐渐靠近底壁1113,第二侧壁1116靠近末端FE的部分在厚度方向X上逐渐远离顶壁1115,以使得分模面111b在靠近末端FE的方向上向内壳1111所在一侧倾斜。此时,柔性嵌块1119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侧壁1116的外侧。例如:结合图11B,柔性嵌块1119除了设置在第二侧壁1116的外侧之外,还部分设置在顶壁1115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12可以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侧壁1116上的嵌入槽,柔性嵌块1119可以嵌入到嵌入槽内,以使得外壳1112未被柔性嵌块1119覆盖的区域的外表面与柔性嵌块1119的外表面连续过渡。其中,图7中柔性嵌块1119所在的区域即可简单地视作嵌入槽。如此,不仅有利于柔性嵌块1119在注塑过程中堆积在外壳1112上,避免柔性嵌块1119四溢,还有利于改善发声部11的外观品质,避免机组11的表面坑坑洼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116可以包括第一子侧壁段1117以及与第一子侧壁段1117连接的第二子侧壁段1118,第一子侧壁段1117在厚度方向X上相较于第二子侧壁段1118更靠近顶壁1115,第二子侧壁段1118相较于第一子侧壁段1117朝向壳体111的外侧凸出。简而言之,第二侧壁1116可以呈台阶状结构。采用上述结构,不仅有利于柔性嵌块1119在注塑过程中堆积在外壳1112上,避免柔性嵌块1119四溢,还有利于发声部11更好地通过柔性嵌块1119抵靠在耳甲腔102内,从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文所描述的,发声部可以具有不同于伸入耳甲腔的其它佩戴方式。以下以图12所示的耳机1200为例,对耳机1200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知道的是,在不违背相应声学原理的情况下,图12的耳机1200的结构以及其对应的参数也可以同样适用于上文中提到可以将发声部伸入耳甲腔的耳机1200中。
通过将发声部1201至少部分位于用户对耳轮105处,可以提高耳机1200的输出效果,即增大近场听音位置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用户在佩戴耳机1200时,发声部1201的壳体上靠近或朝向用户耳道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声孔,发声部1201的壳体的其它侧壁(例如,远离或背离用户耳道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泄压孔,出声孔与耳机1200的前腔声学耦合,泄压孔与耳机1200的后腔声学耦合。以发声部1201包括一个出声孔和泄压孔作为示例,出声孔输出的声音和泄压孔输出的声音可以近似视为两个声源,该两个声源的声音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出声孔发出的声音可以不受阻碍地直接传递到用户耳道口,而泄压孔发出的声音需要绕过发声部1201的壳体或者穿过发声部1201形成类似图13所示的声学模型。如图13所示,当点声源A1和点声源A2之间设有挡板时,在近场,点声源A2的声场需要绕过挡板才能与点声源A1的声波在听音位置处产生干涉,相当于增加了点声源A2到听音位置的声程。因此,假设点声源A1和点声源A2具有相同的幅值,则相比于没有设置挡板的情况,点声源A1和点声源A2在听音位置的声波的幅值差增大,从而两路声音在听音位置进行相消的程度减少,使得听音位置的音量增大。在远场,由于点声源A1和点声源A2产生的声波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都不需要绕过挡板就可以发生干涉(类似于无挡板情形),则相比于没有挡板的情况,远场的漏音不会明显增加。因此,在点声源A1和点声源A2的其中一个声源周围设置挡板结构,可以在远场漏音音量不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
如图14所示,耳挂1202和发声部1201在第一平面形成第五投影,第五投影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与图3中耳机10结构类似,第五投影中的第一端部轮廓可以是发声部1201的末端FE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的两个端点P0和P1即为末端FE与发声部1201其它部分交界位置在第一平面的投影点。第二端部轮廓可以是悬挂结构1202的自由端BE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轮廓,第二端部轮廓的两个端点Q0和Q1即为自由端BE与悬挂结构12其它部分交界位置在第一平面的投影点。外轮廓可以是第一投影位于点P1与点Q1之间的轮廓。内轮廓可以是第五投影位于点P0与点Q0之间的轮廓。关于末端FE和悬挂结构1202的自由端BE的划分可以参见耳机10的相关描述(如本说明书图3和图5A相关描述)。
以发声部120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类长方形(例如,跑道形)为例,发声部1201的投影中存在平行或近似平行的上侧壁投影和下侧壁投影,以及连接上侧壁投影和下侧壁投影的第一端部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可以是直线段或圆弧,点P0和点P1分别表示第一端部轮廓两端。仅作为示例,点P0可以是发声部1201自由端投影形成的弧线与上侧壁投影的线段的交界点,与点P0类似,点P1可以是发声部1201自由端投影的弧线与下侧壁投影的线段的交界点。相似的,耳挂1202远离发声部1201的一端也具有自由端,耳挂1202的自由端在第一平面60的投影形成第二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可以是直线段或圆弧,点Q0和点Q1分别表示第二端部轮廓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点Q0和点Q1可以是耳挂1202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平面60上远离耳挂第二部分的方向上的自由端投影的线段或弧线的两端点,进一步的,在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Y上,靠近发声部11的端点为点Q0,远离发声部11的端点为Q1。
如图14所示,耳机1200在第一平面和人体矢状面的投影形状能够反映耳机1200在耳部的佩戴方式。例如,第一投影的面积可以反映耳机1200在佩戴状态下能够覆盖的耳廓的区域,以及发声部1201和耳挂1202与耳部的接触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发声部1201与耳挂1202的第一部分并未接触,第一投影中内轮廓、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形成一个非封闭的区域。该区域的大小与耳机1200的佩戴效果(例如,佩戴的稳定性、发声位置等)密切相关。为了方便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1250,将切线段1250、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共同界定出的第五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作为第五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五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200与图5A所示的耳机10的不同之处包括:耳机1200的发声部1201在佩戴状态下位于用户对耳轮105处,因此,第五面积的范围小于第一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面积可以为第一面积的0.2倍~0.6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面积可以为第一面积的0.3倍~0.5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封闭曲线的第五面积的范围可以在250mm2~1000mm2之间。为保证发声部1201的发声效率以及夹紧力的适中,避免耳机1200在佩戴时产生的异物感,第五封闭曲线的第五面积的范围在400mm2~800mm2之间。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1200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形态差异。虚线区域表示佩戴状态下耳挂的第一部分,其相比于非佩戴状态下耳挂的第一部分距离发声部自由端的距离更远。在佩戴状态下,耳挂1202和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六投影,类似于图中所示的第五投影,第六投影也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第一端部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1250共同界定出第二封闭曲线。如前文,耳机1200在第一平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接近耳机1200在人体矢状面投影形成的投影形状,因此,在第六投影中,仍然可以采用未佩戴状态下的轮廓边界点,即点P0、点P1、点Q0和点Q1来描述第二投影中各个轮廓的划分。也就是说,第六投影中的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以及切线段1250的定义均与第五轮廓类似,在此不在赘述。第六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视为第六投影的面积(也称为“第六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可以反应耳机1200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耳部的贴合情况。
基于与第五面积类似的理由,适当的第六面积可以保证耳机1200在听音位置(例如,对耳轮处)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的范围在400mm2~11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耳挂1202的弹性,第六面积的范围在500mm2~900mm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201可以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壳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用户对耳轮105处,壳体朝向用户对耳轮105的侧面包括与用户对耳轮105接触的夹持区域。由于在厚度方向X上发声部120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距离在佩戴后被拉大,发声部1201有向耳挂平面靠近的趋势,因此佩戴状态下可以形成夹持。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1202在一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参考平面(例如图8中Y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声部1201中段或中前段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如图中壳体朝向用户对耳轮105的侧面上的阴影部分所示)。其中,耳挂1202在前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末端FE在同一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形成的重叠区域位于朝向用户对耳轮105的侧面上。如此,不仅发声部1201和耳挂1202可以从耳部100背离头部的一侧到耳部100朝向头部的一侧共同夹持耳部100,而且所形成的夹持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有利于改善耳机120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夹持区域是指夹持对耳轮105的区域,但由于不同的用户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耳部100存在不同的形状、大小等尺寸差异,实际佩戴状态下,该夹持区域并不一定会夹持对耳轮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夹紧力的方向可以与用户的矢状面垂直或基本垂直。如果前述夹角偏离90°太大,会导致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无法形成挡板结构(例如,泄压孔所在的壳体一侧翘起,对耳轮105无法将泄压孔挡到出声孔另一侧),无法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并且末端FE或电池仓对耳部100产生压迫。需要说明的是,夹紧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在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都贴上贴片(即力传感器)或贴片阵列,并读取耳廓被夹持位置的力的分布获得。例如,如果耳廓朝向头部的一侧和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上分别有一个可以测到力的点,就可以认为夹紧力的方向为两个点的连线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可以在60°~12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可以在80°~10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使耳机在佩戴状态下更好地贴合对耳轮105,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可以在70°~90°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壳体和耳挂的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的夹紧力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该夹紧力可以通过拉力器测定。例如,将非佩戴状态下的发声部1201壳体按照佩戴方式与耳挂1202拉开预设距离,此时的拉力大小等同于夹紧力大小;该夹紧力还可以通过在佩戴者耳部固定贴片获得。如果夹紧力过小,会导致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无法形成挡板结构(例如,发声部1201较松,对耳轮105无法将泄压孔挡到出声孔另一侧,相当于图13中的挡板高度减小),无法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并且会造成耳机1200的佩戴稳定性较差;如果夹紧力过大,会导致对耳部100有较大的压迫感,使得耳机1200佩戴后的可调节性较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佩戴需求,在佩戴状态下,壳体和耳挂的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3N的夹紧力。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佩戴后的可调节性,在佩戴状态下,壳体和耳挂的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1N的夹紧力。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近场听音位置的音量,在佩戴状态下,壳体和耳挂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4N~0.9N的夹紧力。
耳挂1202的第一部分与发声部1201之间的距离在佩戴状态下相比于非佩戴状态下会增加,导致第六面积大于第五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201能够更好的贴合对耳轮105,应当使得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5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60mm2~45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80mm2~400mm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100mm2~300mm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佩戴状态下(对应于耳机在第一平面形成的第五投影具有第五面积),耳挂1202不产生驱使发声部靠近耳挂的第一部分的夹紧力,在佩戴状态下(对应于耳机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的第六投影具有第六面积),为了使耳机1200的发声部1201能够贴合在对耳轮105或其附近位置,同时使得耳机1200能够夹持在用户耳部(即,尽量提供合适的夹紧力,以不影响佩戴稳定性),可以使得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在合适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越大,耳机1200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小;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越小,耳机1200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5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3N~1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100mm2~45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4N~0.9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150mm2~4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5N~0.8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范围在200mm2~35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6N~0.7N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对比图5A中的耳机10的结构和佩戴方式与图12中的耳机1200的结构和佩戴方式,图5A中夹紧力方向近似与人体矢状面近似平行,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受到第二面积与第一面积的差值的影响较大;而图12中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近似垂直,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受到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的影响相比于图5A的情况较小。
类似于第六面积与第五面积的差值大小可以影响佩戴状态下耳机1200的发声部1201位于耳部的位置以及夹紧力,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大小也会影响发声部1201位于耳部的位置和夹紧力,例如,使得发声部1201位于对耳轮105或其附近位置,并能够提供合适的夹紧力,以不影响佩戴稳定性。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越小,则说明耳机恢复自然状态(例如,非佩戴状态时的形状)的趋势越小(例如,夹紧系数越小),即耳机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小;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越大,则一定程度上说明耳机恢复自然状态(例如,非佩戴状态时的形状)的趋势越大(例如,夹紧系数越大),即耳机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越大。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过大可能会造成夹持用户耳廓的夹紧力过小,进而导致佩戴不稳,而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过小,可能导致耳挂部分弹性较差,不便于用户佩戴,且佩戴后耳部有异物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耳挂1202适当的弹性,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6~0.98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发声部1201与耳挂1202无需如图5A所示的耳机10夹持在耳廓,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3N~1N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8~0.9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夹紧力的范围可以在0.04N~0.95N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类似的,图5A中夹紧力方向近似与人体矢状面近似平行,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受到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比值的影响较大;而图12中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近似垂直,因此,夹紧力的大小受到第五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的影响相比于图5A的情况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200时,发声部1201靠近对耳轮位置,同时也降低用户在佩戴时的负荷,便于用户的日常佩戴时获取环境音或日常交流。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200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五面积的比值在0.3~0.85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五面积的比值在0.4~0.75之间。基于与第五面积类似的理由,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六面积适当的比值,能够降低用户在佩戴时的负荷,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20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在0.25~0.9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201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六面积的比值在0.35~0.75之间。
考虑到不同用户耳部形状和大小的差异,通过设计第五面积和第六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之间的相对大小,可以有效提升耳机1200的佩戴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200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五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25~0.5之间;耳机1200佩戴状态下,第六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3~0.5之间。第五面积和第六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前述区间内,可以保证耳机1200具有较高的发声效率和佩戴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该比值是基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均值范围作为参考,该均值范围1300mm2~1700mm2的范围内,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其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可能会小于1300mm2或大于1700mm2,在该情况下,第一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可能大于1.1或小于0.8,例如,第五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2~0.65之间;第六面积与耳廓在人体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在0.2~0.65之间。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机一部分部件的透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的耳挂可以由金属丝和包裹层组成,金属丝起到支撑和夹持的作用,包裹层可以包覆在金属丝的外侧,使耳挂更柔软,与耳廓的贴合度更好,从而提高用户舒适度。
以下以图12所示的耳机1200为例,对耳机1200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知道的是,在不违背相应声学原理的情况下,图12的耳机1200的结构以及其对应的参数也可以同样适用于上文中提到的其它构型的耳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200的耳挂1202可以由金属丝12021和包裹层12022组成。金属丝12021可以包括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数量、形状、长度、厚度、直径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耳机部件的直径、对耳机部件的强度要求等)设置。金属丝12021的形状可以包括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椭圆柱体等。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金属丝的横截面图。如图16所示,金属丝12021可以为扁平结构,从而使得金属丝12021在各个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形变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形状。如图16中的图(a)所示,金属丝12021的横断面形状可以为圆角矩形。如图16中的图(b)所示,金属丝12021的断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长边(或者长轴,L1)和/或短边(或者短轴,L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包括金属丝12021的耳机部分的直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可以在1.1:1-2:1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长边与其短边的比值可以为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可以通过冲压、预弯折等工艺形成特定的形状,仅作为示例,耳机的耳挂1202中的金属丝12021的初始状态(也就是被加工之前的状态)可以为卷曲状,拉直后再通过冲压工艺使其在短轴方向呈圆弧状(如图16中的图(c)所示),进而使得金属丝12021能够储存一定的内应力而维持平直形态,成为“记忆金属丝”,在受到较小的外力时,会恢复卷曲状,进而使耳机的耳挂1202贴合包裹在人耳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圆弧高度(图16所示的L3)与其长边的比值可以在0.1-0.4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圆弧高度与其长边的比值可以在0.1-0.35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圆弧高度与其长边的比值可以在0.15-0.3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圆弧高度与其长边的比值可以在0.2-0.35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圆弧高度与其长边的比值可以在0.25-0.4范围之内。通过设置金属丝12021,可以提高耳机中的部件沿其长度方向的刚度,提高耳机(例如,耳挂1202)对用户耳部100夹持的有效性。另外,经过加工后,耳挂1202中的金属丝12021可以在耳挂1202的长度方向上弯曲而具有较强的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耳挂1202对用户耳部100或者头部压持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GB/T 24191-2009/ISO12076:2002获得。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弹性模量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当耳机120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弹性模量太大,会导致耳挂1202不容易变形,使用户难以调整耳挂1202的佩戴角度等。当耳机120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弹性模量太小,会导致耳挂1202太容易变形,从而导致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挂12在佩戴后可以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金属丝12021的弹性模量可以为20GPa~50GP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挂12容易调节,金属丝12021的弹性模量可以为25GPa~43GPa。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弹性模量还可以为30GPa~40GPa。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直径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当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金属丝12021的直径为金属丝12021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的长度;当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时,金属丝的直径为金属丝12021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的长度;当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等形状时,金属丝12021的直径可以定义为两个端点在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上且通过金属丝12021的横截面的中心的线段中,最长的线段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直径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当金属丝12021的材料以及耳机120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直径太大,会导致耳挂1202太重,且对耳部100产生压迫感,并且会导致耳挂1202的强度太大,耳挂1202不容易变形,用户难以调整耳挂1202的佩戴角度。当金属丝12021的材料以及耳机1200的形状、尺寸一致时,如果前述直径太小,会导致耳挂1202强度太低,且夹紧力太弱,佩戴后无法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挂1202在佩戴后不会对耳部100产生压迫感,且易于进行佩戴角度调整,金属丝12021的直径可以为0.5mm~1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耳挂1202的强度,金属丝12021的直径可以为0.6mm~1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挂1202在佩戴后可以有效夹持在耳部100两侧,金属丝12021的直径可以为0.7mm~0.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密度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密度太大,会导致耳挂1202太重,对耳部100产生压迫感。如果前述密度太小,会导致耳挂1202强度太低,容易损坏,寿命较低。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挂1202在佩戴后不会对耳部100产生压迫感,金属丝12021的密度可以为5g/cm3~7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耳挂1202的强度,金属丝12021的密度可以为5.5g/cm3~6.8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12021的密度可以为5.8g/cm3~6.5g/cm3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可以包括质地较软的材料、质地较硬的材料等或其组合制成。质地较软的材料是指硬度(例如,邵氏硬度)小于第一硬度阈值(例如,15A、20A、30A、35A、40A等)的材料。例如,质地较软的材料的邵氏硬度可以为45-85A,30-60D。质地较硬的材料是指硬度(例如,邵氏硬度)大于第二硬度阈值(例如,65D、70D、75D、80D等)的材料。质地较软的材料可以包括聚氨酯(Polyurethanes,PU)(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胺(Polyamides,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高冲击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HI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氨酯(Polyurethanes,PU)、聚乙烯(Polyethylene,PE)、酚醛树脂(Phenol Formaldehyde,PF)、尿素-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MF)、硅胶等或其组合。质地较硬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醚砜树酯(Poly(estersulfones),PES)、聚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chloride,PVD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等或其组合,亦或其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剂形成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金属丝12021可以直接由质地较软的材料包覆。又例如,金属丝12021可以先由质地较硬的材料包覆,质地较硬的材料再由质地较软的材质包裹。再例如,佩戴状态下,耳挂1202中与用户接触的部分由质地较软的材质制成,其余部分由质地较硬的材质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材质之间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喷涂手感漆等工艺进行成型。手感漆可以包括橡胶手感漆、弹性手感漆、塑料弹性漆等或其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质地较软的材料可以提高用户佩戴耳挂1202的舒适度,质地较硬的材料可以提高耳挂1202的强度,通过合理的配置耳挂1202各部分的材质,可以在提高用户舒适度的同时提高耳挂1202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的邵氏硬度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前述邵氏硬度太大,会导致用户佩戴耳挂1202的舒适度较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用户佩戴耳挂1202的舒适度,包裹层12022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10HA~80HA。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15HA~70HA。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25HA~55HA。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层12022的邵氏硬度范围可以为30HA~50HA。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申请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申请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处理设备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申请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申请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耳机,其中,包括:
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所述换能器的壳体;
耳挂,所述耳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的耳廓和头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
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第一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插入用户耳甲腔,所述耳挂和所述发声部在人体矢状面形成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分别包括外轮廓、第一端部轮廓、内轮廓和第二端部轮廓,且所述外轮廓、所述第一端部轮廓、所述第二端部轮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轮廓和所述第二端部轮廓的切线段共同界定出第一封闭曲线和第二封闭曲线;
所述第一封闭曲线具有第一面积,所述第二封闭曲线具有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面积;
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部分夹持用户耳廓,并向用户耳廓提供0.03N~1N的夹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二面积与所述第一面积的差值范围在50mm2~7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5N~0.8N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范围在0.75~0.95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范围在0.05N~0.8N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面积的范围在1000mm2~1500mm2之间;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二面积的范围在1100mm2~1700mm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发声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不小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大于3mm;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距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距离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夹紧力的方向与用户的矢状面的夹角在-30°~30°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挂包括夹紧支点,所述夹紧支点位于所述耳挂上截面积最小的位置,所述耳挂基于所述夹紧支点的夹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N/m~30N/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插入用户耳甲腔的所述至少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与用户耳甲腔的侧壁接触的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的夹持区域中心与所述夹紧支点的距离范围为20mm~40mm,所述第一部分上的耳挂夹持点与所述夹紧支点的距离范围为25mm~4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挂的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包括电池仓,所述发声部的质心与所述电池仓的质心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的差值不小于1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中,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部的质心相对于所述电池仓的质心的相对距离在15mm~30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切线段与所述第二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二切点,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二切点与所述耳挂在第一方向的极值点的距离在15mm~35mm之间;所述切线段与所述第一端部轮廓相切于第一切点,在非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切点与所述耳挂在第一方向的极值点的距离在35mm~55mm之间。
CN202320694195.9U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Active CN2205112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69184 2022-10-28
CN202211336918 2022-10-28
CN202223239628 2022-12-01
CN2022232396286 2022-12-01
CN2022144339 2022-12-30
CNPCT/CN2022/144339 2022-12-30
PCT/CN2023/079401 WO2024087439A1 (zh) 2022-10-28 2023-03-02 一种开放式耳机
PCT/CN2023/079400 WO2024087438A1 (zh) 2022-10-28 2023-03-02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PCT/CN2023/079401 2023-03-02
CNPCT/CN2023/079400 2023-03-0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72211.7U Division CN221081534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1218U true CN220511218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2881.6A Pending CN117956357A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694195.9U Active CN220511218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2881.6A Pending CN117956357A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4084B1 (zh)
CN (2) CN117956357A (zh)
WO (1) WO20240874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0598B1 (en) 2002-12-06 2006-05-23 Plantronics, Inc. Self-adjusting earloop for an over-the-ear headset
DE10303030A1 (de) 2003-01-25 2004-08-05 Norman Gerkinsmeyer Treiber
JP5262818B2 (ja) 2009-02-20 2013-08-14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耳掛け式イヤホン装置、イヤホン装置用耳掛けアーム
JP6107581B2 (ja) 2013-09-30 2017-04-05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耳掛け式ヘッドホン
JP5806272B2 (ja) * 2013-10-03 2015-11-10 エレコム株式会社 イヤーフック
US10063958B2 (en) * 2014-11-07 2018-08-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arpiece attachment devices
CN209201336U (zh) 2018-12-12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210053540U (zh) 2019-08-02 2020-02-11 深圳新锐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功能的耳挂式蓝牙耳机
CN210868097U (zh) * 2019-11-09 2020-06-26 深圳前海帕拓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挂及耳机
CN113573215A (zh) 2020-04-29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膜、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A3185608A1 (en) * 2020-07-29 2022-02-03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
CN218830533U (zh) * 2020-07-29 2023-04-07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212909891U (zh) 2020-08-13 2021-04-06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4429681U (zh) 2020-11-15 2021-10-19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夹耳开放式耳机
CN113301463A (zh) * 2021-02-03 2021-08-24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的夹耳结构
CN215682610U (zh) 2021-09-17 2022-01-28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开放式耳机
CN217011123U (zh) 2021-12-20 2022-07-19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骨传导耳机
CN115175069A (zh) 2022-07-06 2022-10-11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动圈式扬声器
CN115460496A (zh) 2022-09-15 2022-12-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挂连接结构及蓝牙耳机
CN115550783B (zh) 2022-09-30 2023-10-31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18352706U (zh) 2022-09-30 2023-01-20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符合人体工学以提高佩戴舒适度的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7484A1 (zh) 2024-05-02
US11974084B1 (en) 2024-04-30
US20240147118A1 (en) 2024-05-02
CN117956357A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11218U (zh) 一种耳机
CN221081534U (zh) 一种耳机
CN220210577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20067649U (zh) 一种耳机
CN117956365A (zh) 一种耳机
US11902734B1 (en) Open earphones
CN220067647U (zh) 一种耳机
CN220711647U (zh) 一种发声部
CN220457584U (zh) 一种发声部
WO2024088222A1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117956349A (zh) 一种耳机
CN117956355A (zh) 一种耳机
TW202418824A (zh) 一種開放式耳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