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210U - 全向音响 - Google Patents

全向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1210U
CN220511210U CN202322071188.6U CN202322071188U CN220511210U CN 220511210 U CN220511210 U CN 220511210U CN 202322071188 U CN202322071188 U CN 202322071188U CN 220511210 U CN220511210 U CN 220511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tructure
sound
base
omni
soun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11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传灯
张现利
李永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anbo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n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11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1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1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1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向音响,涉及全向音响领域,包括:音响底座;放声部,所述放声部包括壳体和多个扬声器,所述壳体具备多个安装面,多个扬声器与多个所述安装面一一对应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放声部和所述音响底座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放声部。上述音响可以向外输出全向音,获得更加好的声音体验。

Description

全向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向音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向音响。
背景技术
一般音响设备都是直接在一个方向上设置扬声器,对一个方向上输出音量,一般的调整也是在输出的音质的好坏上,但是这样的音响无法在多个方向上实现全向音,也就无法获得很好的聆听体验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全向音响,旨在让音响的声音实现全向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向音响,所述全向音响包括:
音响底座;
放声部,所述放声部包括壳体和多个扬声器,所述壳体具备多个安装面,多个扬声器与多个所述安装面一一对应设置;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放声部和所述音响底座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放声部。
可选的,所述扬声器包括高频扬声器和低频扬声器,所述高频扬声器和所述低频扬声器同轴设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音响底座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音响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孔之间呈夹角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可以沿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音响底座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为直线型,所述第二侧端为弧形。
可选的,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底座壳体和第二底座壳体,所述第一底座壳体上设置有不相对称的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壳体和所述第二底座壳体之间通过沉头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使用该音响的时候,由于所述壳体具备多个安装面,多个扬声器与多个所述安装面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可以向外输出全向音,获得更加好的声音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去除放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第一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放声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音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音响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音响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向音响放声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放声部 200 音响底座
300 连接结构 110 壳体
120 扬声器 310 第一连接结构
320 第二连接结构 330 支撑杆
321 连接孔 311 固定件
312 转动件 111 安装面
210 底座壳体 211 第一侧端
212 第二侧端 213 第一底座壳体
214 第二底座壳体 215 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般音响设备都是直接在一个方向上设置扬声器,对一个方向上输出音量,一般的调整也是在输出的音质的好坏上,但是这样的音响无法在多个方向上实现全向音,也就无法获得很好的聆听体验了。
基于上述原因设计一种全向音响,包括:
音响底座200;
放声部100,所述放声部100包括壳体110和多个扬声器120,所述壳体110具备多个安装面111,多个扬声器120与多个所述安装面111一一对应设置;
连接结构300,所述连接结构300设置于所述放声部100和所述音响底座200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放声部100。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说明的音响底座200,包括控制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方面的元件,可以保证放声部100能够直接按照音响底座200的指示输出声音。此处说明的壳体110一般为一个正多面体,包括4面体、6面体、8面体、12面体以及32面体等,只要是多面体都应该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结构300除了支撑放声部100外,还需要承担连接的作用,其内部具备传输线连接放声部100和音响底座200。
使用该音响的时候,由于所述壳体110具备多个安装面111,多个扬声器120与多个所述安装面111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可以向外输出全向音,获得更加好的声音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120包括高频扬声器和低频扬声器,所述高频扬声器和所述低频扬声器同轴设置。高频扬声器和低频扬声器同轴设置可以保证两个声音的同步性和质量,为听着带来更好的声音体验,当然的也可以根据需求在壳体上设置其他频率的扬声器,这样可以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1-4所示,所述连接结构30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10和支撑杆33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0与所述壳体110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30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0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30另一端与所述音响底座200相连接。
第一连接结构310配合支撑杆330对壳体110进行支撑,其中支撑杆330内部具有连接线用于连接音响底座200和放声部10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300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320,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0与所述音响底座200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30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0相连接。
第一连接结构310、第二连接结构320以及支撑杆330相互配合实现对壳体110的支撑。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0和所述支撑杆330的数量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0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0包括两个连接孔321,两个所述支撑杆330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孔32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0相连接。
一般选用三个第二连接结构320以及六个支撑杆330和六个第一连接结构310,这样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固定和美观效果了。
同时,两个所述连接孔321之间呈夹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夹角设置应该和连接结构300的数量相关。在连接结构300为三套的时候,其夹角可以为63.43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只要可以实现对壳体110的支撑就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0包括固定件311和转动件312,所述固定件311与所述壳体110相连接,所述转动件312与所述固定件3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312可以沿所述固定件311转动,所述支撑杆330一端与所述转动件312相连接。
转动件312可以沿固定件311转动,可以实现在安装的时候将支撑杆330与第一连接结构310上的转动件312连接到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5-7所示,所述音响底座200包括底座壳体210,所述底座壳体210包括第一侧端211和第二侧端212,所述第一侧端211为直线型,所述第二侧端212为弧形。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在装配的时候,不会出现安装错位或者反方向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壳体200包括第一底座壳体213和第二底座壳体214,所述第一底座壳体213上设置有不相对称的定位槽215。不相对称的定位槽215也可以实现在组装的时候不会出现装反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壳体213和所述第二底座壳体214之间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沉头螺钉可以在连接的同时保持外观的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响底座;
放声部,所述放声部包括壳体和多个扬声器,所述壳体具备多个安装面,多个扬声器与多个所述安装面一一对应设置;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放声部和所述音响底座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放声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高频扬声器和低频扬声器,所述高频扬声器和所述低频扬声器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音响底座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音响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孔之间呈夹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可以沿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底座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为直线型,所述第二侧端为弧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底座壳体和第二底座壳体,所述第一底座壳体上设置有不相对称的定位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壳体和所述第二底座壳体之间通过沉头螺钉连接。
CN202322071188.6U 2023-08-02 2023-08-02 全向音响 Active CN220511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188.6U CN220511210U (zh) 2023-08-02 2023-08-02 全向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188.6U CN220511210U (zh) 2023-08-02 2023-08-02 全向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1210U true CN220511210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1188.6U Active CN220511210U (zh) 2023-08-02 2023-08-02 全向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1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6775B2 (en) Spherically housed loudspeaker system
JPH06205490A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US7676054B2 (en) Contoured passive radiator and loudspeaker incorporating same
US9226061B2 (en) Speaker assembly
WO2000067522A2 (en) Reflexion-type loudspeaker system
CN201138867Y (zh) 一种有源线性阵列音响
CN220511210U (zh) 全向音响
KR101473582B1 (ko) 지향각 조절이 가능한 사다리꼴 단면 구조형 스피커
US9503806B2 (en) Loudspeaker system audio recovery imaging amplifier
CN213906888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JP3203919U (ja) 2ウェイ全指向性バックロードホーン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CN207321522U (zh) 一种音箱
CN213280078U (zh) 一种单体扬声器装置
KR200485547Y1 (ko) 음역대별 지향각 조절이 가능한 스피커 고정 장치
CN215891801U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架及显示装置
CN215232129U (zh) 可调角度灯光扬声器系统
US20060165250A1 (en) Meridian rotating acoustic mounts
CN216673254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20858319U (zh) 一种教学用多功能智能音响
CN217607961U (zh) 一种电磁区域控制的板型扬声器音箱
CN217159932U (zh) 一种新型乐器音箱
CN220368783U (zh) 三维立体声耳机机壳
CN218830611U (zh) 一种音效声效调节装置
CN216600053U (zh) 横哑铃式音箱
CN210839937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壁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