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394U - 双向逆变电源 - Google Patents

双向逆变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394U
CN220510394U CN202322160212.3U CN202322160212U CN220510394U CN 220510394 U CN220510394 U CN 220510394U CN 202322160212 U CN202322160212 U CN 202322160212U CN 220510394 U CN220510394 U CN 220510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limiting plate
magnetic attraction
connecting plu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02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hai Time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hai Tim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hai Time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hai Tim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02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逆变电源,该双向逆变电源包括电源外壳以及限位板,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外接接口,所述外接接口用于供外部的连接插头插入;所述限位板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于所述电源外壳的所述外接接口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上的弹性件过盈配合压住连接插头,防止外接接口处的连接插头的连接松动,增强连接插头插入双向逆变电源外接接口的稳定性,保证电源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双向逆变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逆变电源。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双向逆变电源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
现有双向逆变电源中电源外壳通过接口连接外部连接插头将电源输送至外部设备,然而,现有双向逆变电源电源外壳的接口处与外部连接插头接触面积有限,缺乏加固结构,容易存在连接插头松动现象,影响电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向逆变电源,旨在解决双向逆变电源接口处连接插头容易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向逆变电源,包括:
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外接接口,所述外接接口用于供外部的连接插头插入;以及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于所述电源外壳的所述外接接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相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为可变形限位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包括多块沿所述电源外壳的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子限位板,每一所述子限位板与相邻所述子限位板相互铰接,多块所述子限位板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源外壳,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形状呈长方体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外壳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矩阵式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卡扣部,所述电源外壳设置有扣位部,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能够通过所述卡扣部和所述扣位部扣合固定在所述电源外壳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外壳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张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
所述定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缓冲件,所述定位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于所述电源外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三磁吸件,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四磁吸件磁性相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双向逆变电源包括电源外壳以及限位板,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外接接口,所述外接接口用于供外部的连接插头插入;所述限位板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于所述电源外壳的所述外接接口处。如此设置,通过限位板上的弹性件过盈配合压住连接插头,防止外接接口处的连接插头的连接松动,增强连接插头插入双向逆变电源外接接口的稳定性,保证电源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逆变电源一实施例的限位板处于锁紧位置和定位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逆变电源一实施例的限位板处于打开位置和定位板处于张开位置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逆变电源一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逆变电源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电源外壳 230 子限位板
110 顶板 400 弹性件
120 底板 500 缓冲件
130 把手 610 第一磁吸件
140 电源开关 620 第二磁吸件
150 散热孔 630 第三磁吸件
200 限位板 640 第四磁吸件
300 定位板 700 外部用电设备
210 第一端板 710 电线
220 第二端板 800 外接接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双向逆变电源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双向逆变电源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
现有双向逆变电源中电源外壳通过接口连接外部连接插头将电源输送至外部设备,然而,现有双向逆变电源电源外壳的接口处与外部连接插头接触面积有限,缺乏加固结构,容易存在连接插头松动现象,影响电源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向逆变电源。
该双向逆变电源包括电源外壳100以及限位板200,所述电源外壳100上设置有外接接口800,所述外接接口800用于供外部的连接插头插入;所述限位板200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100,所述限位板200朝向所述电源外壳100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400,所述限位板200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件400与所述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于所述电源外壳100的所述外接接口800处。
具体来说,双向逆变电源使用时,外部用电设备700通过连接插头插入到双向逆变电源的外部接口实现电性连接。弹性件400可以采用海绵或者橡胶等,只需能够与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即可。限位板200活动切换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只需保证限位板200能够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限位板200处于锁紧位置时,限位板200能够压住连接插头,增强连接插头插入外接接口800的稳定性,减少连接插头脱离外接接口800的风险即可。通过将限位板200转换位置,使得限位板200上设置的弹性件400压住连接插头,弹性件400与连接插头过盈配合,一方面能够适配连接插头的形状保证压住连接插头稳定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保护连接插头,防止挤压力过大对外接接口800造成损伤。如此设置,通过限位板200上的弹性件400过盈配合压住连接插头,防止外接接口800处的连接插头的连接松动,增强连接插头插入双向逆变电源外接接口800的稳定性,保证电源的正常使用。
继续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00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10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0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磁吸件610,所述电源外壳100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620,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件620磁性相吸。如此设置,用户将连接插头插入到电源外壳100的外接接口800之后,可以转动限位板200使得第二侧靠近电源外壳100上的第二磁吸件620,通过第二磁吸件620和第二磁吸件620两者之间磁吸作用,实现限位板200扣压在连接插头,并且限位板200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切换操作简单,提高限位板200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00为可变形限位板200。如此设置,在弹性件400适配连接插头形状的同时,限位板200还可以进一步适配连接插头的形状,能够更好地按压连接插头防止松动。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00包括多块沿所述电源外壳100的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子限位板230,每一所述子限位板230与相邻所述子限位板230相互铰接,多块所述子限位板230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210和第二端板220,所述第一端板210转动连接所述电源外壳100,所述第二端板220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件。具体地,可以在每个子限位板2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铰接轴和铰接孔,每个子限位板230通过对应的铰接轴和铰接孔相互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动。如此设置,每个子限位板230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实现弯折,调整整块限位板200自身的结构形状以适配不同连接插头的形状尺寸,使得弹性件400能够更好地作用于连接插头,实现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2和图3,为保证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相互之间的磁吸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610和所述第二磁吸件620的形状呈长方体设置。如此增强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之间的正对面积,保证吸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0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限位板200朝向所述电源外壳100的一面。当然,还可以采用螺钉将弹性件400钉在限位板200上,只需保证弹性件400固定在限位板200上的稳定性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外壳100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50,多个所述散热孔150呈矩阵式排布。散热孔150可以呈圆形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孔150,可以将电源外壳100内部的热量散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外壳10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板110和底板120,所述顶板110上设置有把手130。具体地,通过设置把手130可以方便用户提起把手130,移动双向变换电源,同时顶板110和底板120能够保护双向变换电源。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外壳100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140。
当然,除了采用磁吸实现限位板200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的切换外,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00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10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00的第二侧设置有卡扣部,所述电源外壳100设置有扣位部,所述限位板200的第二侧能够通过所述卡扣部和所述扣位部扣合固定在所述电源外壳100上。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外壳100上还设有定位板300,所述定位板300在张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100;所述定位板300朝向所述电源外壳100的一侧上设有缓冲件500,所述定位板30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缓冲件500与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710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710于所述电源外壳100。具体地,缓冲件500可以采用海绵或者橡胶等,只需能够对连接插头的电线710进行缓冲,防止电线710松动即可。如此设置,定位板300的缓冲件500覆盖压住连接插头的电线710,能够防止连接插头的电线710松动,进一步保证连接插头插入外接接口8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300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100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0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三磁吸件630,所述电源外壳100上设置有第四磁吸件640,所述第三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四磁吸件640磁性相吸。如此设置,定位板300在张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逆变电源包括:
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外接接口,所述外接接口用于供外部的连接插头插入:以及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在打开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插头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于所述电源外壳的所述外接接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相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可变形限位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多块沿所述电源外壳的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子限位板,每一所述子限位板与相邻所述子限位板相互铰接,多块所述子限位板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源外壳,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形状呈长方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外壳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矩阵式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卡扣部,所述电源外壳设置有扣位部,所述限位板的第二侧能够通过所述卡扣部和所述扣位部扣合固定在所述电源外壳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外壳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张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切换地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
所述定位板朝向所述电源外壳的一侧上设有缓冲件,所述定位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过盈配合并压覆所述连接插头的电线于所述电源外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电源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三磁吸件,所述电源外壳上设置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四磁吸件磁性相吸。
CN202322160212.3U 2023-08-11 2023-08-11 双向逆变电源 Active CN220510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0212.3U CN220510394U (zh) 2023-08-11 2023-08-11 双向逆变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0212.3U CN220510394U (zh) 2023-08-11 2023-08-11 双向逆变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394U true CN22051039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6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0212.3U Active CN220510394U (zh) 2023-08-11 2023-08-11 双向逆变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457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eat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TW200843613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latch structure
CN220510394U (zh) 双向逆变电源
CN206323160U (zh) 自动释放磁吸式充电设备
CN207459298U (zh) 一种用于平板电脑安全插座
CN110474394A (zh) 一种散热式充电器
CN213637148U (zh) 一种低电压逆变充电器
CN218415175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新型折叠pin结构
JP3079998U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219477853U (zh) 单电池包逆变器
CN210867210U (zh) 一种充电器外壳
CN213818079U (zh) 一种用于电动按摩椅的可充电式蓝牙音箱
CN218387292U (zh) 一种防摔的交流电源适配器
CN109801799A (zh) 一种带通断功能的直流扳机开关
CN21074318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无线遥控器
CN220711172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数据中心的ups电源
CN216699556U (zh) 分体式移动电源
CN216813538U (zh) 一种用于确定两个部件相对位置的连接结构
CN220273348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CN216794679U (zh) 一种具有折叠收纳的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4227230U (zh) 一种具有防触电功能的车载大功率电源插座
CN210629162U (zh) 一种带夹持结构的无线直充式充电器
CN217087543U (zh) 一种智能高效充电器
CN2923218Y (zh) 电动工具
CN217335449U (zh) 具有过冲断电功能的电源适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