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9073U -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9073U
CN220509073U CN202321815351.9U CN202321815351U CN220509073U CN 220509073 U CN220509073 U CN 220509073U CN 202321815351 U CN202321815351 U CN 202321815351U CN 220509073 U CN220509073 U CN 220509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discharge detector
wall
fixedly connected
detect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53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德锋
张坤
邓记泉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gruiz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grui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gruiz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grui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53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9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9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9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包括放电检测仪本体,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传输线,传输线的左端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连接头,放电检测仪本体的上方设有与传输线相适配的检测芯片,检测芯片的外侧设有多个引脚,多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与连接头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盒、箱盖和弹性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后对检测芯片进行收纳防护并固定,可有效的降低携带过程中误碰损坏的风险,且检测芯片和放电检测仪本体设置在一体的方式,方便人员携带,另外通过收卷机构和第一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前后对传输线分别固定或收卷固定,可有效的降低使用或携带过程中传输线打结缠绕的情况,方便人员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检测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变压器一直以来均得到广泛运用,铁芯是变压器最基本的组成部件之一,是变压器的磁路部分,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都在铁芯上,为提高磁路导磁系数和降低铁芯内涡流损耗,铁芯通常用O.35毫米,表面涂绝缘的硅钢片制成,而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变压器的铁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随机地出现铁芯放电现象,这样的放电现象会对电力系统的附属电子设备造成损毁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放电情况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需要用到放电检测仪,例如申请号:201922236107.7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放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芯片、蜂鸣器、引脚、放电检测仪、曲线显示屏、电流电压显示屏、提手、调节按钮、开关、按键、传输线、电流数据转换器、电压数据转换器、显示模块、曲线转换器和控制模块;有益效果是:检测芯片的内部设置镶嵌有蜂鸣器,且检测芯片的引脚连接到放电检测仪上,当变压器铁芯随机出现放电时,放出的电会被检测芯片检测到传递到蜂鸣器上产生报警的声音,同时放出的电会被传递到放点检测仪上,使得使用者能够了解到变压器铁芯是否放电,调节按钮是从放电检测仪壳体内部的圆孔向外部穿出的,且调节按钮的两侧均设置有按键,通过调节按钮使得放电检测仪运行,提高装置的检测效果;
上述专利中通过检测芯片、蜂鸣器、引脚、放电检测仪、曲线显示屏、电流电压显示屏、提手、调节按钮、开关、按键、传输线、电流数据转换器、电压数据转换器、显示模块、曲线转换器和控制模块相配合,能够实现对变压器内的铁芯放电情况进行检测,方便使用者了解情况;其放电检测仪在携带时,由于检测芯片与放电检测仪分开设置,在携带时需要分开单独携带,且检测芯片直接外露携带的方式存在误碰损坏的风险;另外放电检测仪上的传输线直接设置在一侧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传输线打结缠绕的现象,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对上述专利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包括放电检测仪本体,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传输线,传输线的左端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连接头,放电检测仪本体的上方设有与传输线相适配的检测芯片,检测芯片的外侧设有多个引脚,多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与连接头相适配,引脚与传输线上的连接头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技术,在这里具体不做阐述,检测芯片的顶部右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蜂鸣器,通过放电检测仪本体、传输线、引脚、检测芯片和蜂鸣器相配合,对变压器内部的铁芯放电情况进行检测,其检测的原理为现有的技术,在引用文件中已经公开,在这里不做阐述,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的左侧磁吸固定有防护盒,防护盒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的前侧延伸至防护盒的前侧,传输线绕设在收卷机构上,通过收卷机构对传输线进行收卷或释放,传输线的顶部紧密接触有第一压固机构,通过第一压固机构对传输线进行压固后固定,第一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盒的上方,防护盒套设在第一压固机构上,放电检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盒,收纳盒的顶部左侧转动安装有箱盖,箱盖与收纳盒的顶部右侧螺纹固定,检测芯片位于收纳盒内,收纳盒用于对检测芯片进行收纳防护,检测芯片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弹性压固机构,弹性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箱盖的上方,箱盖滑动套设在弹性压固机构上,通过弹性压固机构对检测芯片进行压固固定。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防护盒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收卷辊,传输线绕设在收卷辊上,通过转轴和收卷辊相配合,对传输线进行收卷,传输线的中心位置与收卷辊的外侧固定连接,转轴的前端延伸至防护盒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防护盒活动套设在传输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固机构包括弧形压板,弧形压板的底部与传输线的顶部紧密接触,通过弧形压板对传输线进行压固,弧形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矩形杆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盒的上方,防护盒滑动套设在矩形杆上,矩形杆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杆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防护盒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槽内的矩形块,矩形块螺纹套设在螺杆上,矩形块与螺杆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在螺杆转动的同时并竖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压固机构包括压固板,压固板的底部与检测芯片的顶部紧密接触,压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箱盖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形把手,压固板的顶部与箱盖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的设置,能够始终给压固板一个向下的绷紧力,使得压固板对检测芯片进行压固。
优选的,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的左侧开设有两个前侧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防护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右侧延伸至对应的凹槽内并与第一磁铁的左侧相吸附,第二磁铁的外侧与对应的凹槽内壁活动接触,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快速实现对防护盒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传输线位于上下相对的两个定滑轮之间并与定滑轮活动接触,定滑轮对传输线起到横向导向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矩形杆的外侧活动接触,矩形穿孔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矩形杆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滑块的右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在T形滑轨和滑块配合的作用下,对矩形杆起到竖向导向的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检测芯片、放电检测仪本体、传输线、引脚和蜂鸣器相配合,对变压器内的铁芯放电情况进行检测;
2、通过收卷机构和第一压固机构相配合,能够在使用前后对传输线释放或收卷并固定,可有效的避免使用或者携带过程中因传输线过长造成的打结缠绕的情况,方便人员使用;
3、通过收纳盒、箱盖和弹性压固机构相配合,能够在使用后对检测芯片收纳并压固,可有效的降低携带过程中误碰损坏的风险,且检测芯片和放电检测仪本体一体携带的方式,方便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盒、箱盖和弹性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后对检测芯片进行收纳防护并固定,可有效的降低携带过程中误碰损坏的风险,且检测芯片和放电检测仪本体设置在一体的方式,方便人员携带,另外通过收卷机构和第一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前后对传输线分别固定或收卷固定,可有效的降低使用或携带过程中传输线打结缠绕的情况,方便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放电检测仪本体;101、检测芯片;102、引脚;103、传输线;104、蜂鸣器;1、收纳盒;2、箱盖;3、摇盘;4、压固板;5、导向杆;6、回形把手;7、压缩弹簧;8、防护盒;9、转轴;10、收卷辊;11、弧形压板;12、矩形杆;13、第一槽;14、矩形块;15、螺杆;16、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包括放电检测仪本体100,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传输线103,传输线103的左端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连接头,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上方设有与传输线103相适配的检测芯片101,检测芯片101的外侧设有多个引脚102,多个引脚102中的一个引脚102与连接头相适配,引脚102与传输线103上的连接头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技术,在这里具体不做阐述,检测芯片101的顶部右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蜂鸣器104,通过放电检测仪本体100、传输线103、引脚102、检测芯片101和蜂鸣器104相配合,对变压器内部的铁芯放电情况进行检测,其检测的原理为现有的技术,在引用文件中已经公开,在这里不做阐述,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磁吸固定有防护盒8,其中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开设有两个前侧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防护盒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右侧延伸至对应的凹槽内并与第一磁铁的左侧相吸附,第二磁铁的外侧与对应的凹槽内壁活动接触,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快速实现对防护盒8的固定;
防护盒8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的前侧延伸至防护盒8的前侧,传输线103绕设在收卷机构上,收卷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防护盒8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转轴9,其中防护盒8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轴承起到供转轴9转动安装的效果,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收卷辊10,传输线103绕设在收卷辊10上,传输线103的中心位置与收卷辊10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转轴9和收卷辊10相配合,对传输线103进行收卷,转轴9的前端延伸至防护盒8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3,防护盒8活动套设在传输线103上,其中防护盒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传输线103位于上下相对的两个定滑轮之间并与定滑轮活动接触,定滑轮对传输线103起到横向导向的效果;
传输线103的顶部紧密接触有第一压固机构,第一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盒8的上方,防护盒8套设在第一压固机构上,其中第一压固机构包括弧形压板11,弧形压板11的底部与传输线103的顶部紧密接触,通过弧形压板11对传输线103进行压固,弧形压板11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第一防滑胶皮,第一防滑胶皮的设置,可有效的降低压固过程中打滑的现象,弧形压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12,矩形杆12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盒8的上方,防护盒8滑动套设在矩形杆12上,其中防护盒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矩形杆12的外侧活动接触,矩形穿孔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矩形杆12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滑块的右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在T形滑轨和滑块配合的作用下,对矩形杆12起到竖向导向的效果,矩形杆1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槽13,第一槽1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15,其中第一槽1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螺杆15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轴承起到供螺杆15转动安装的效果,螺杆15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杆1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6,其中第一槽1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套装有一个与螺杆15外侧粘接固定套装的第三轴承,防护盒8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槽13内的矩形块14,矩形块14螺纹套设在螺杆15上,其中矩形块14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15螺纹连接,矩形块14与螺杆15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在螺杆15转动的同时并竖向移动;
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盒1,收纳盒1的顶部左侧转动安装有箱盖2,其中收纳盒1的左侧顶部与箱盖2的左侧固定有同一个合页,箱盖2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收纳盒1的顶部,箱盖2与收纳盒1的顶部右侧螺纹固定,其中收纳盒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T形固定螺栓,箱盖2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与T形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检测芯片101位于收纳盒1内,收纳盒1用于对检测芯片101进行收纳防护,检测芯片101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弹性压固机构,弹性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箱盖2的上方,箱盖2滑动套设在弹性压固机构上,其中弹性压固机构包括压固板4,压固板4的底部与检测芯片101的顶部紧密接触,其中压固板4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第二防滑胶皮,第二防滑胶皮的设置,可有效的降低压固过程中打滑的现象,压固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5,两个导向杆5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箱盖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形把手6,其中箱盖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向杆5的外侧活动接触,导向杆5对压固板4起到竖向导向的效果,压固板4的顶部与箱盖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5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的设置,能够始终给压固板4一个向下的绷紧力,使得压固板4对检测芯片101进行稳定压固,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盒1、箱盖2和弹性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后对检测芯片101进行收纳防护并固定,可有效的降低携带过程中误碰损坏的风险,且检测芯片101和放电检测仪本体100设置在一体的方式,方便人员携带,另外通过收卷机构和第一压固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前后对传输线103分别固定或收卷固定,可有效的降低使用或携带过程中传输线103打结缠绕的情况,方便人员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之前,此时检测芯片101位于收纳盒1内同时配合箱盖2对检测芯片101进行遮挡防护,可有效的降低携带过程中被误碰损坏的风险,需要将检测芯片101拿出使用时,正向转动T形固定螺栓解除对箱盖2的固定,紧接着向上拉动回形把手6,回形把手6带动两个导向杆5向上移动,导向杆5带动对应的压固板4向上与检测芯片101分离,压固板4向上移动的同时对两个压缩弹簧7进行压缩,解除对检测芯片101的压固,此时即可向上转动箱盖2,解除对收纳盒1的遮挡,即可将检测芯片101移出使用,将检测芯片101的一个引脚102与传输线103的连接头相连接,其连接原理为现有的公开的技术,具体不做阐述;
连接后,紧接着根据使用需要对传输线103的长度进行释放时,正向转动旋钮16,旋钮16带动螺杆15转动,在开设在矩形块14上的螺纹孔作用下,螺杆15转动的同时并向上移动,螺杆15带动矩形杆12向上移动,矩形杆12带动弧形压板11向上与传输线103分离,解除对传输线103的压固,此时即可正向转动摇盘3,摇盘3通过转轴9带动收卷辊10转动,收卷辊10转动的同时对传输线103的两侧同时释放,使得传输线103外露的长度逐渐增长,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好传输线103的外露长度时,停止转动摇盘3,紧接着反向转动旋钮16,同理与正向转动旋钮16的运动过程相反,使得弧形压板11转变为向下移动,弧形压板11向下移动的同时对传输线103的顶部进行压固,从而实现对传输线103的固定,通过释放后对传输线103压固的方式,可有效的降低使用过程中收卷辊10自转对传输线103自动释放的情况,此时即可将检测芯片101放置在待检测的铁芯上进行检测,其通过对传输线103释放后固定的方式,可有效的避免传输线103被多放的现象,从而可有效的避免因传输线103多余的长度较长造成的打结缠绕的情况,其通过检测芯片101、传输线103和放电检测仪本体100进行检测的原理为现有的技术,在这里不做阐述;
在检测后,携带时,首先将引脚102与传输线103的连接头分离,紧接着对传输线103进行收卷时,收卷时,再次正向转动旋钮16,使得弧形压板11再次向上移动解除对传输线103的固定,此时即可反向转动摇盘3,使得收卷辊10转变为对传输线103进行收卷,收卷后,再次反向转动旋钮16,使得弧形压板11再次向下移动对传输线103进行压固,通过使用后对传输线103收卷固定的方式,降低携带过程中传输线103打结缠绕的情况,紧接着将检测芯片101放置在收纳盒1内,再次向上拉动回形把手6,并向下转动箱盖2与收纳盒1的顶部活动接触,紧接着通过反向转动T形固定螺栓对箱盖2固定,固定后,放松对回形把手6的拉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的弹力带动压固板4向下移动至与检测芯片101的顶部相接触,由于此时压缩弹簧7仍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在压固板4与压缩弹簧7的弹力配合下,实现对检测芯片101的压固,通过对检测芯片101收纳后压固的方式,能够对检测芯片101进行有效的防护,可有效的避免携带过程中检测芯片101晃动碰撞或被外物误碰损坏的风险,且检测芯片101和放电检测仪本体100一体携带的方式,方便人员携带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包括放电检测仪本体(100),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传输线(103),传输线(103)的左端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连接头,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上方设有与传输线(103)相适配的检测芯片(101),检测芯片(101)的外侧设有多个引脚(102),多个引脚(102)中的一个引脚(102)与连接头相适配,检测芯片(101)的顶部右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蜂鸣器(10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磁吸固定有防护盒(8),防护盒(8)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的前侧延伸至防护盒(8)的前侧,传输线(103)绕设在收卷机构上,传输线(103)的顶部紧密接触有第一压固机构,第一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盒(8)的上方,防护盒(8)套设在第一压固机构上,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盒(1),收纳盒(1)的顶部左侧转动安装有箱盖(2),箱盖(2)与收纳盒(1)的顶部右侧螺纹固定,检测芯片(101)位于收纳盒(1)内,检测芯片(101)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弹性压固机构,弹性压固机构的顶部延伸至箱盖(2)的上方,箱盖(2)滑动套设在弹性压固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防护盒(8)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转轴(9),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收卷辊(10),传输线(103)绕设在收卷辊(10)上,传输线(103)的中心位置与收卷辊(10)的外侧固定连接,转轴(9)的前端延伸至防护盒(8)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3),防护盒(8)活动套设在传输线(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固机构包括弧形压板(11),弧形压板(11)的底部与传输线(103)的顶部紧密接触,弧形压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12),矩形杆(12)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盒(8)的上方,防护盒(8)滑动套设在矩形杆(12)上,矩形杆(1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槽(13),第一槽(1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15),螺杆(15)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杆(1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6),防护盒(8)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槽(13)内的矩形块(14),矩形块(14)螺纹套设在螺杆(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固机构包括压固板(4),压固板(4)的底部与检测芯片(101)的顶部紧密接触,压固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5),两个导向杆(5)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箱盖(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形把手(6),压固板(4)的顶部与箱盖(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检测仪本体(100)的左侧开设有两个前侧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防护盒(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右侧延伸至对应的凹槽内并与第一磁铁的左侧相吸附,第二磁铁的外侧与对应的凹槽内壁活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传输线(103)位于上下相对的两个定滑轮之间并与定滑轮活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矩形杆(12)的外侧活动接触,矩形穿孔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矩形杆(12)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滑块的右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
CN202321815351.9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Active CN220509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351.9U CN2205090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351.9U CN2205090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9073U true CN220509073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5351.9U Active CN2205090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9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25878B2 (ja) 自己発電機能を備えたウエートトレーニング器具及び器具向けスタック
CN2439127Y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20509073U (zh)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内的放电检测仪
CN110942960A (zh) 一种断路器用保护装置
KR101804583B1 (ko) 누전 차단기의 트립장치
CN110853997B (zh) 一种快速合闸断路器
CN111384616B (zh) 一种可切换的插线板
CN212255318U (zh) 一种便携式重金属污染检测装置
CN211674316U (zh) 一种医疗超声机辅助设备
CN109646829B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动破窗器
CN214589472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防触电插座
CN207800522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6747559U (zh) 一种用于输配电线线路巡视的可视超声快速巡检装置
CN211247408U (zh) 磁铁自动分拣装置
WO2002039205A3 (fr) Cassette - enrouleur de câbles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informatique et telecommunication, independante ou integree dans tout composant de materiel informatique
CN218035532U (zh) 一种手持式氢气检漏仪
CN215755764U (zh) 一种收线装置
CN213184063U (zh) 一种微动开关的行程保护机构
CN108133874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
CN217136532U (zh) 一种鱼报警器
CN218457136U (zh) 一种捕鼠器
CN210535605U (zh) 一种断路器的快速合闸手柄组件及其断路器
CN220530037U (zh) 一种x射线设备的脚闸收纳盒
CN216560683U (zh) 基于开关柜深度监测的智能终端
CN113608045B (zh) 一种建筑电气消防安检便携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