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389U -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7389U
CN220507389U CN202320467750.4U CN202320467750U CN220507389U CN 220507389 U CN220507389 U CN 220507389U CN 202320467750 U CN202320467750 U CN 202320467750U CN 220507389 U CN220507389 U CN 220507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ing
cooler shell
wall
isola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7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ld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ld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ld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ld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7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7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7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7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属于冷风机化霜技术领域,包括冷风机外壳和支撑架框,冷风机外壳的一侧加工有散热槽口,冷风机外壳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冷风机外壳一侧的外壁固定有导流框,散热槽口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多个分隔环与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支撑架框的内壁固定有隔离环,分隔环和导流框之间形成有回流通道;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分隔环和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在分隔环和导流框之间形成回流通道,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转动使冷风机外壳内部的热量从散热槽口的内部排出时,部分热量从回流通道回流至冷风机外壳的内部,从而对冷风机外壳内部结霜的部分进行除霜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风机化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背景技术
冷风机分为制冷工业冷风机及家用冷风机,工业冷风机一般用于冷库、冷链物流制冷环境中,家用冷风机则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增湿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冷风机作为冷库制冷系统的重要组件,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霜层会越来越厚。较厚的霜层会导致传热热阻增加,导致冷风机风量降低,因此需要对冷风机进行除霜,冷风机除霜的方式包含了热气除霜、喷水除霜、电气除霜和机械除霜等。
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6114932U的一种商用低温风冷冷柜的热气化霜装置通过设置有保温棉、外包管和内管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减缓了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得热量能的充分的作用到蒸发器中,降低了能源能耗,提升了制冷化霜的效果。
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热气化霜装置通过导通管引导热风流向并借助保温棉外包管和内管进行保温工作,但在利用热量化霜的过程中,热量滞留冷风机内部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冷风机内部过热,降低制冷部件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通过在分隔环和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在分隔环和导流框之间形成回流通道,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转动使冷风机外壳内部的热量从散热槽口的内部排出时,部分热量从回流通道回流至冷风机外壳的内部,从而对冷风机外壳内部结霜的部分进行除霜工作,解决了现有热气化霜装置在利用热量化霜的过程中,热量滞留冷风机内部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冷风机内部过热,降低制冷部件制冷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包括冷风机外壳和支撑架框,所述冷风机外壳的一侧加工有散热槽口,所述冷风机外壳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冷风机外壳一侧的外壁固定式连接有导流框,所述散热槽口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
所述支撑架框的内壁固定式连接有隔离环,所述支撑架框的内部固定式连接有多个导流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环的外壁固定式连接有多个支撑连杆,多个所述分隔环与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环的一侧位于导流框的内侧,所述分隔环和导流框之间形成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与进气通道的内部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环位于分隔环一侧,所述散热风扇位于分隔环和隔离环的之间,所述电机位于隔离环的内侧,所述隔离环位于分隔环的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导流管位于隔离环的外侧,多个所述导流管等间距环绕在隔离环的四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管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导流管的窄口端远离隔离环,所述导流管的宽口端靠近隔离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框一侧的表面固定式连接有两个耳页,所述耳页与冷风机外壳的内壁装配式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分隔环和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在分隔环和导流框之间形成回流通道,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转动使冷风机外壳内部的热量从散热槽口的内部排出时,部分热量从回流通道回流至冷风机外壳的内部,从而对冷风机外壳内部结霜的部分进行除霜工作,不会出现冷风机外壳内部过热的情况;
2.通过在分隔环的一侧设置支撑架框,使散热风扇位于分隔环和隔离环之间,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转动,利用散热风扇对冷风机外壳的内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可以使从散热槽口流出的部分热风从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导流管的内部加速流出进行除霜工作,化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框和冷风机外壳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冷风机外壳;2、散热风扇;3、分隔环;4、导流框;5、支撑连杆;6、隔离环;7、支撑架框;8、导流管;9、耳页;10、进气通道;11、回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冷风机外壳1和支撑架框7,冷风机外壳1的一侧加工有散热槽口,冷风机外壳1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2,散热风扇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冷风机外壳1一侧的外壁固定式连接有导流框4,散热槽口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3;
其中,为了在冷风机外壳1的一侧形成用于除霜的热气通道,在分隔环3的外壁固定式连接多个支撑连杆5,在多个分隔环3与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10,当散热风扇2将冷风机外壳1内部热量向外部排出时,可以使流经散热槽口的部分热风从进气通道10回流至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进行除霜工作;
其次,为了在散热槽口的一侧使被散热风扇2排出的热风自动回流至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使分隔环3的一侧位于导流框4的内侧,在分隔环3和导流框4之间形成回流通道11,而回流通道11与进气通道10的内部相连通,当从散热槽口内侧排出的热风排出时,可以从回流通道11的一端送入分隔环3和导流框4之间从回流通道11的另一端进入进气通道10的内部,最终送入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在冷风机外壳1一侧的散热槽口内壁设置分隔环3,并在冷风机外壳1的一侧外壁固定导流框4,在分隔环3和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10,在分隔环3和导流框4之间形成回流通道11,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2转动使冷风机外壳1内部的热量从散热槽口的内部排出时,部分热量从回流通道11回流至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从而对冷风机外壳1内部结霜的部分进行除霜工作,而散热风扇2持续将冷风机外壳1内部的热量排出,不会出现冷风机外壳1内部过热的情况。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介绍了支撑架框7的具体结构,支撑架框7的内壁固定式连接有隔离环6,支撑架框7的内部固定式连接有多个导流管8;
其中,为了控制从进气通道10内部回流至冷风机外壳1内部热风的流向,使隔离环6位于分隔环3一侧,而散热风扇2位于分隔环3和隔离环6的之间,电机位于隔离环6的内侧;
同时,为了防止隔离环6内侧排出的热风阻碍回流热风从进气通道10进入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使隔离环6位于分隔环3的内侧;
其次,为了使多个导流管8引导热风进行除霜工作,使多个导流管8位于隔离环6的外侧,而多个导流管8等间距环绕在隔离环6的四周,并使多个导流管8位于进气通道10的一侧;
再而,为了增加回流热风在冷风机外壳1内部的流速,在除霜的过程中,避免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过热,将导流管8的截面设置成梯形,导流管8的窄口端位于远离隔离环6的一侧,导流管8的宽口端位于靠近隔离环6的一侧。
进一步的,为了将支撑架框7固定在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使回流热风稳定在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进行除霜工作,支撑架框7一侧的表面固定式连接有两个耳页9,耳页9与冷风机外壳1的内壁装配式连接。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S1、通过将支撑架框7固定在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使隔离环6位于分隔环3的一侧,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2转动,利用散热风扇2对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进行散热;
S2、由散热槽口内部吹出的风大部分从散热槽口内部排出,小部分热风从分隔环3和导流框4之间的回流通道11回流至进气通道10的内部,最终从冷风机外壳1和隔离环6之间经多个导流管8内部流出,进行除霜工作;
S3、用于除霜的热风由隔离环6的内侧向分隔环3的一侧流动,形成循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在分隔环3的一侧设置支撑架框7,使散热风扇2位于分隔环3和隔离环6之间,当电机控制散热风扇2转动,利用散热风扇2对冷风机外壳1的内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可以使从散热槽口流出的部分热风从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导流管8的内部加速流出进行除霜工作,并使用于除霜的热风从隔离环6的内侧向散热槽口的内部排出,可以形成循环,且不会对现有冷风机外壳1内部器件的散热工作造成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风机外壳(1),所述冷风机外壳(1)的一侧加工有散热槽口,所述冷风机外壳(1)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2),所述散热风扇(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冷风机外壳(1)一侧的外壁固定式连接有导流框(4),所述散热槽口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3);
支撑架框(7),所述支撑架框(7)的内壁固定式连接有隔离环(6),所述支撑架框(7)的内部固定式连接有多个导流管(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3)的外壁固定式连接有多个支撑连杆(5),多个所述分隔环(3)与散热槽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3)的一侧位于导流框(4)的内侧,所述分隔环(3)和导流框(4)之间形成有回流通道(11),所述回流通道(11)与进气通道(10)的内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6)位于分隔环(3)一侧,所述散热风扇(2)位于分隔环(3)和隔离环(6)的之间,所述电机位于隔离环(6)的内侧,所述隔离环(6)位于分隔环(3)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管(8)位于隔离环(6)的外侧,多个所述导流管(8)等间距环绕在隔离环(6)的四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8)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导流管(8)的窄口端远离隔离环(6),所述导流管(8)的宽口端靠近隔离环(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框(7)一侧的表面固定式连接有两个耳页(9),所述耳页(9)与冷风机外壳(1)的内壁装配式连接。
CN202320467750.4U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Active CN220507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7750.4U CN220507389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7750.4U CN220507389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7389U true CN22050738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7750.4U Active CN220507389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7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560B (zh) 一种空气流通结构、具有该结构的摄像头以及温控方法
CN103097828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03744424U (zh) 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冷却装置及变频空调器
US20210318005A1 (en)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CN109189184B (zh) 一种大数据主机箱
CN104040263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104329790A (zh) 用于通信基站机房的节能型换热设备及其构成的空调系统
CN220507389U (zh) 一种快速热气化霜装置
CN104976857A (zh) 一种用于单系统制冷方式的风冷冰箱的保湿结构及冰箱
CN111895516A (zh) 立式水冷空调
CN110173770A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657527A (zh) 一种厨房空调装置
CN104197416A (zh) 机房热气流室外冷却交换装置
CN215260617U (zh) 一种节能可持续制冷冷风机
CN107197610B (zh) 一种分层降温的散热器装置
CN110925889A (zh) 一种多回程洁净新风处理系统
CN212179636U (zh) 钢铁冶金用空冷器
CN219046985U (zh) 一种水循环猪舍用降温水帘
CN219829123U (zh) 强制给排气式热水器的空气分流冷却装置
CN2161591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079369U (zh) 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专用降温设备
JP2003314947A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冷蔵庫
CN204853608U (zh) 油烟机及其调温送风系统
CN213040800U (zh) 整体式水冷冷凝器
CN218672690U (zh) 一种水产环保水冷制冷机并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