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199U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07199U CN220507199U CN202322299414.6U CN202322299414U CN220507199U CN 220507199 U CN220507199 U CN 220507199U CN 202322299414 U CN202322299414 U CN 202322299414U CN 220507199 U CN220507199 U CN 2205071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outlet panel
- baffle
- en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包括:出风面板本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在出风面板本体上形成了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通过其上的微孔结构将气流打散,实现微风送风,并实现了双向送风、分区送风,增大了送风区域,提高了制冷/制热范围;当空调处于关机状态时,利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结构分别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覆盖于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避免灰尘进入到机体内,保证了机体清洁,可减少清扫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风管机是隐藏式空调的简称,也可以称为空调风管机或者风管机空调。在风管机领域中,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风管机3D微风面板,其在出风面板的出风百叶上设计了微孔区域,通过微孔区域出风,打散气流,实现防直吹的功能,但与此同时,在空调非工作状态下,也会发生灰尘从微孔进入机器内部的问题,造成空调内部积累灰尘,需要经常清扫,造成用户不便。
因此,在风管机3D微风面板的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避免灰尘从微孔区域中进入到机体内,能够在非工作状态下,保持机体内部清洁的风管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出风百叶上的微孔区域,导致灰尘进入机器内部,空调内部积累灰尘,需要经常清扫,造成用户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面板组件,包括:
出风面板本体,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至少形成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和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本体相对的两侧或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本体相邻的两侧;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
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
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的移动,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对应的出风状态;
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二微孔区域的移动,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与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对应的出风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
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
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所述出风面板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第三端板,且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第三端板彼此呈角度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微孔区域设于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第二微孔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二端板上,并沿所述第二端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上,并沿对应的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或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面板组件,在出风面板本体上形成了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通过其上的微孔结构将气流打散,实现微风送风,并实现了双向送风、分区送风,增大了送风区域,提高了制冷/制热范围;当空调处于关机状态时,利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结构分别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覆盖于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避免灰尘进入到机体内,保证了机体清洁,可减少清扫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包括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因此,具有如上同样的优势。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由于其包括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或空调室内机,因此,具有如上同样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出风面板本体;11:第一端板;12:第二端板;13:第三端板;14:第一微孔区域;15:第二微孔区域;2:第一挡板;21:第一导轨;22:第一齿轮;23:第一齿条;3:第二挡板;31:第二导轨;32:第二齿轮;33:第二齿条;4: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风面板组件。该出风面板组件包括:出风面板本体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
其中,如图1所示,出风面板本体1至少形成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分别设置在出风面板本体1相对的两侧或分别设置在出风面板本体1相邻的两侧。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位于出风面板本体1的相邻两个侧面或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如图1,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分别位于前侧面和顶面,分别利用两个微孔区域进行出风。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上形成具有透过性的微孔结构,通过微孔结构将气流打散,实现微风送风,并实现了双向送风、分区送风,增大了送风区域,提高了制冷/制热范围。
如图2所示,第一挡板2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微孔区域14;第一挡板2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微孔区域14;第一移动机构的一端与出风面板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挡板2在第一微孔区域14的移动,第一挡板2包括与第一微孔区域14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第一微孔区域14对应的出风状态;第二移动机构的一端与出风面板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挡板3在第二微孔区域15的移动,第二挡板3包括与第二微孔区域15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第二微孔区域15对应的出风状态。
具体来说,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均为非透过性的实体板结构,其能够阻挡灰尘和空气通过。第一挡板2由第一移动机构驱动,其可以在第一微孔区域14附近移动;第二挡板3由第二移动机构驱动,其可以在第二微孔区域15附近移动。当空调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一挡板2移动至第一微孔区域14,第二挡板3移动至第二微孔区域15,通过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覆盖出风面板本体1上的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避免灰尘进入到机体内部;当空调处于出风状态时,第一挡板2从第一微孔区域14移出,第二挡板3从第二微孔区域15移出,通过出风面板本体1上的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出风。当然,根据出风需要,也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使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其中一个区域出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面板组件,在出风面板本体1上形成了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通过其上的微孔结构将气流打散,实现微风送风,并实现了双向送风、分区送风,增大了送风区域,提高了制冷/制热范围;当空调处于关机状态时,利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结构分别带动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覆盖于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避免灰尘进入到机体内,保证了机体清洁,可减少清扫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一传动单元。其中,第一驱动电机4设于出风面板本体1;第一传动单元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4连接,第一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挡板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驱动电机的方式,用于带动第一挡板2的移动,并利用第一传动单元对电机的输出运动进行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简单,占用体积小的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22和第一齿条23。其中,第一齿轮22套设于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第一齿条23设于第一挡板2上,第一齿轮22与第一齿条23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齿轮齿条传动的方式,将第一驱动电机4输出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第一挡板2的直线运动,具体来说,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23和第一挡板2沿直线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将第一齿条23竖直设置,带动第一挡板2进行上下运动,可以移动至第一微孔区域14或从第一微孔区域14移出。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方式来代替本实施例中的齿轮齿条传动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和第二传动单元。其中,第二驱动电机5设于出风面板本体1;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5连接,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驱动电机的方式,用于带动第二挡板3的移动,并利用第二传动单元对电机的输出运动进行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简单,占用体积小的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齿轮32和第二齿条33。其中,第二齿轮32套设于第二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第二齿条33设于第二挡板3上,第二齿轮32与第二齿条33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齿轮齿条传动的方式,将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第二挡板3的直线运动,具体来说,第二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33和第二挡板3沿直线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将第二齿条33水平设置,带动第二挡板3进行水平运动,可以移动至第二微孔区域15或从第二微孔区域15移出。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方式来代替本实施例中的齿轮齿条传动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风面板本体1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和第三端板13,且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和第三端板13彼此呈角度设置。其中,第一微孔区域14设于第二端板12上,第二微孔区域15设置在第一端板11和/或第三端板13上。优选地,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第三端板13与安装墙面形成长方体结构,其中,第二端板12位于前侧面,第一端板11和第三端板13分别位于顶面和底面,在其内部设置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优选地,在第二端板12设置有第一微孔区域14,实现侧出风;在第一端板11设置有第二微孔区域15,实现顶部出风,避免直吹,通过设置了第一微孔区域14和第二微孔区域15,实现了分区出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21,第一导轨21设于第二端板12上,并沿第二端板1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挡板2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1为沿出风面板本体1的高度方向(也即第二端板12的宽度方向)设置,使得第一挡板2能够沿着第一导轨21的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第一微孔区域14或移出第一微孔区域14。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31,第二导轨31设于第一端板11和/或第三端板13上,并沿对应的第一端板11和/或第三端板13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挡板3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3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1为沿出风面板本体1的水平方向(也即第一端板11和/或第三端板13的宽度方向)设置,使得第二挡板3能够沿着第二导轨31的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第二微孔区域15或移出第二微孔区域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管机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具体采用了风管机室内机,其包括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包括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因此,具有如上同样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管机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具体采用了风管机系统,其包括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由于其包括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组件或空调室内机,因此,具有如上同样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面板本体,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至少形成第一微孔区域和第二微孔区域,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和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本体相对的两侧或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本体相邻的两侧;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
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域的移动,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所述第一微孔区域对应的出风状态;
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二微孔区域的移动,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与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对应的密闭状态,以及移出所述第二微孔区域对应的出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
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
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第三端板,且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第三端板彼此呈角度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微孔区域设于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第二微孔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二端板上,并沿所述第二端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上,并沿对应的所述第一端板和/或所述第三端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组件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99414.6U CN220507199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99414.6U CN220507199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07199U true CN220507199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7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99414.6U Active CN220507199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07199U (zh) |
-
2023
- 2023-08-25 CN CN202322299414.6U patent/CN2205071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16396B1 (ko) | 천장형 에어컨 필터 자동청소장치 | |
EP1876396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EP3896346A1 (en) |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02203516B (zh) | 过滤器和具备该过滤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1631991B (zh) | 空调的减振结构 | |
CN220507199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113154539B (zh) | 可调位置挂式空调内机固定装置 | |
KR20080051976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JP699850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2181291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03857654U (zh) | 加湿换气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05485772A (zh) | 空调天花机 | |
CN209459085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20507198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7031561U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220507202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114543174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220624355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301991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20090044786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132332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1362317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0986162B (zh) | 空调内机及空调 | |
KR100445700B1 (ko) | 분리된 그릴 프레임과 수납부를 갖는 자동차용 송풍구 | |
CN220507201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